–
早晨打开微信,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祝福语和祝福图片铺天盖地而来,霸满屏幕。哦!又是一年二月二,到了龙抬头的日子。这是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民间传统节日,没有法定假日,但民间还是挺看重的,今年的二月二正好赶上周末,那就更好了。
对二月二的来历不甚了了,找度娘问问。原来她老人家也是莫衷一是,一会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一会又说,“二月二,传说是尧王的诞辰。还有人相传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看看,没有标准答案吧。中国太大,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一涉及到民俗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各地有各地的习俗,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许多古诗记载了二月二古人的行踪,说明二月二这个节日由来已久。比如唐代白居易的《二月二日 》这样写到: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诗人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诗中没有直接提到“龙抬头”,但“二月二日”这一时间节点,已经暗示了这个传统节日的氛围。草芽和菜甲的生长,象征着春天的新生与希望,而少年们轻衫细马的意气风发,则展现出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按照俺们东北习俗,二月二,一要理发,叫“剃龙头”,二要吃猪头肉。反正不管人头还是猪头,这二月二是跟“头”脱不了干系。
就说这理发。临近过年人人都洗澡理发,干干净净过大年,这也是习俗。正月里就不需要理发了。何况还有那民间传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虽然大多数人不信这个,但也都愿意等到二月二这个吉利的日子剃龙头。千军万马都等这一天剃头,于是理发店爆棚,理发师傅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劳累也是最兴奋的一天,数钱数到手软。理发店按照市场规律及时涨价。平日里男士普通理发10——30元不等,这一天一律在原价基础上涨10元。爱理不理!没有不爱理的,龙年剃龙头,图的就是这个彩头,那才是地地道道的伸着脑袋挨宰。个个理发店爆满,挨宰还要排队。以往这一天,俺们家老伴领着孙子排将近一小时队,才剃上这个龙头。如今,孙子不在身边,老伴头发所剩无几,不劳烦理发师傅,省钱又省事。
猪头肉的行情和理发市场相反,不升反降,因为供大于求属买方市场。这猪头肉在二月二头好几天前就开始热卖了,价格质量都参差不齐,最便宜的是超市20元一斤,最贵的是四川人卖的辣拌猪头肉,40元一斤。不管爱吃不爱吃的都会多少买点应景。我们家就是那不太爱吃也买点。老伴说,八珍熏腊坊买的现拌猪头肉味道不错。
二月二是惊蛰节气的前夕,东北大地气温开始回暖,最高气温都在零上,冰消开始雪融,我们称“开化了”。“宇宙牌冰箱”不好使了,室外的冷冻食物,就是那些过年的存货都得拿回室内冰箱,装不下的得抓紧时间消耗。东北的春暖花开目前仅限于室内,我家的扶桑花开得很劲爆。
二月二这天还能听到零星的鞭炮声,好像在宣告春节的结束。
如果说春节是一部大型交响乐的话,那么“腊八”是交响乐的序曲,而“二月二”相当于春节这部大型交响乐的最后乐章。漫长的春节耗尽了普通百姓的财力物力和精力,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的春节终于落下了帷幕,生活步入正轨,再也没有理由拿春节说事了。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5408
评论列表(26条)
又是一年二月二,这个承载着农耕文明与民俗智慧的节日,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美好生活的期盼。
白居易笔下”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的生机,与今日”昂首挺胸,抬头前进”的进取精神一脉相承。愿这春龙抬首之际,既有传统文化的浸润,亦有新时代的活力,开启一年好光景。
@阳光笙箫支剑笙:老师所言极是,总结到位。谢谢!
二月二的起因是不是与节气有关呢?我看节日还有三月三桃花节,五月五端午节,六月六荷花节,七月七乞巧节,九月九重阳节。
虽然各地风俗有差异,但这一天都公认的是:龙抬头。也是老天爷下雪往下雨转化的节点。
@地质之花:是的,虽然习俗不同,但炎黄子孙都认同这个节日。
二月二,龙抬头, 去理发, 各地都是这个风俗, 可见中华真是个大家族, 纵横跨越几千公里风俗都一样。您文末的归纳总结很有道理。
@轻品慢尝:昨天看到一个帖子,说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属龙的不能理发。真是笑死人,同一个节日居然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和习俗。
细数二月二的习俗,娓娓道来,“龙抬头”,吃猪头肉、理发……可能传说有出入,但过这个节,在我们国家面大人多。
@鸣虫:谢谢老师点评,中国实在是太大了,同一个节日不同的习俗实属正常。
二月二,龙抬头,开启一年好兆头,吃猪头,剃龙头,这传统习俗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雨凌:“这传统习俗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总结的精准到位。谢谢老乡。
顺天应人,看起来,二月二的风俗,许多地方不约而同。我们这里也是吃猪头肉、理发,在龙抬头的日子里讨吉利。
@锦瑟黎燕:同为辽宁人,距离又不远,习俗应该是基本相同的。谢谢老乡。
二月二,表明年彻底过去了。一切都要开始纳入正规了。
@惑矣:是的,这个“年”实在是太长,终于结束了。我还是喜欢简单有规律的生活。
谢谢小周老师帮我重新编辑图片,理顺文章。[花][花][花]
二月二龙抬头。我家隔壁小姜带俩儿子去理发店,足足等了一个钟头才轮到剃头。这一天风和日丽真是个好日子啊!
@难诉相思:原来浙江也有剃龙头的习俗,南北一家亲。
关于二月二,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二月二龙抬头,宝贝儿剃龙头,呵呵。
@霁月:剃龙头这事南北统一,挺有趣。
以往每年的“二月二”我都会带着乖儿理发,“龙抬头”讨个吉利沾个光。帅哥长大了,不讲究了!他自有主张。老师的文墨生动活泼有趣,比理发师技艺超群哈!
@ch雪梅:谢谢雪梅雅评。孩子长大了,自有自己的行事风格,父母不必操心也是好事。
哈哈,大姐家的扶桑花开的确实好,是大姐经营有方啊,我们这里讲究说,家里的花开的好,这家的人气旺!!
@李宗宾19481957:谢谢您的精彩评论。东北的冬季漫长,室外白雪飘飘,室内有红花绽放,会让人对生活充满期望。
“二月二,龙抬头”是一个充满希望与能量的日子。这一天春临天下,万物复苏,如同一个起点,由此进入一个宽广的充满期待的新的一年。此节庆,此心愿,传承不息。[喝彩][赞]
@一池烟雨:对于我们东北来说,二月二才刚刚感受一点春的气息。
大姐写了篇传统文化的好文章,有古诗,有习俗,有参与,从宏观到微观。理发好像全国都是这个风俗,我小时候就记得这一天一定会去理发。现在不凑这个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