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浪看见了金华老师对我作品《与文字结缘的微光之旅》的评论,一股热流在心中腾腾奔涌。这样的关注与激励,弥散世间最美的人文情怀,是给我鼓劲加油,让我在写作之旅中,感受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助推我向着理想的彼岸,不断前行。下面,我将金华老师的文学评论转发如下,请博友们品鉴。 —— 题记
.
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文字表达内心
——读黎燕散文《与文字结缘的微光之旅》
金 华
黎燕女士的《与文字结缘的微光之旅》是一篇充满诗意与哲思的散文,通过对文字的深情告白,展现了她与文字之间的深厚情感与精神共鸣。这篇文章不仅是对文字的热爱与追求,更是对生命、心灵与理想的深刻反思。读之,我深受触动,仿佛跟随着她的思绪,进入了一个充满光与温暖的精神世界。
一、文字的力量与灵魂的相遇
文章开篇,黎燕女士便表达了对文字的痴迷与依恋。她将文字比作“翅膀”,带着她的灵魂飞向远方,抵达那些她无法亲身经历的地方。领悟她的文意是:文字不仅是她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更是她与古今中外圣贤相遇的媒介。通过文字,她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汲取他们的智慧与力量,照亮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对文字的深情,让我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不仅仅在于表达,更在于它能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世界,跨越时空的界限,传递思想与情感。
黎燕女士提到,文字让她搭建了一个“人的城堡”,在这个城堡里,她可以自在、充实、释怀,甚至梦呓。这个比喻让我联想到,文字不仅是她的精神寄托,更是她心灵的庇护所。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许多人都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安宁与归属感,而文字恰恰为她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她可以在文字的世界里,暂时逃离现实的喧嚣,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二、文字与生命的反思
文中,黎燕女士不断反问自己,文字是否让她走近了圣贤,是否让她的内心获得了光照与引领。这种自我反思的精神让我深受启发。文字不仅仅是表达工具,它更是一种自我审视与成长的途径。通过文字,黎燕女士不断反思自己的生命历程,追问自己的精神源头与心性成长。这种反思不仅让她告别旧我,获得新生,更让她在文字的世界里找到了神性与光亮。
黎燕女士提到,文字的光亮来自内心,内心的爱、善与暖源自天性与经历。我领悟,文字的力量不仅在于它的表达形式,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情感与思想。只有当文字与内心的真实情感相契合时,它才能真正打动人心,传递温暖与力量。正如黎燕女士所说,文字是一条隐形的河流,它将岁月的沉香、风土人情、季节律动、市井尘声、世道人心、悲伤喜乐,以自己的视角,向心仪的彼岸流淌。这种流淌不仅是文字的流动,更是情感的流动,是生命的流动。
三、文字与理想主义的守望
黎燕女士在文中多次提到“理想主义”,她坦言自己少年时代就有的理想主义精神,至今依然郁郁葱葱。这种对理想主义的坚守让我感到钦佩。在这个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许多人早已放弃了理想,选择了现实的妥协。然而,黎燕女士却始终如一地喜欢正向的心性与物事,对平凡世界里的美好情怀与言行举止,总是怦然心动。这种对美好的执着追求,让我感受到一种纯粹的精神力量。
黎燕女士通过文字,不断耕耘自己的“理想桃花源”,乐在其中。这种对理想的坚守与追求,不仅让她的人生呈现出别样的风景,更让她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与动力。正如她所说,越是微不足道的存在,越是内敛素朴的真知灼见。这种对平凡事物的珍视与感悟,让我感悟到,真正的美好往往隐藏在生活的细节中,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发现其中的真谛。
四、文字与感恩
文章的结尾,黎燕女士表达了对文字的感恩之情。她感恩文字让她选择了守望与担承,选择了朴素与平淡,选择了简单与安静,选择了反思与放下,选择了回归与清零。这种感恩不仅是对文字的感激,更是对生命的感激。文字让她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了精神的归宿,让她在漫长的岁月中保持了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刻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与魅力。我以为,文字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更是连接心灵的桥梁。它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与真谛。正如黎燕女士所说,文字的光亮来自内心,内心的爱、善与暖源自天性与经历。只有当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文字去表达内心,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字的神性与力量。
————
黎燕感言:感谢新浪博客,让我与评论家金华老师有了交集。金华老师一篇篇力透纸背的评论文章,都是先将原作全文刊出,之后,才是老师精雕细刻,画龙点睛的读与评。品鉴老师的丰厚文章,感受到老师视野开阔,博闻强记,对中外经典、优秀的散文与诗歌作品,用心细读,精微评论。如此审美与推介,是老师对中外名作和好作品的情深意真,也是老师深邃美学修养的厚积薄发。如此文以载道,不遗余力地传递文明薪火,让人们在阅读与审美之中,不期而至地受到精神盛宴的引领与陶冶,使源远流长的文脉长河在人心经久流淌,开花结果。美好情怀与文章,将老师初心晶莹的心性与文采飞扬的才情,云淡风轻地呈现。一束束源自文字与精神世界的光,照亮人心。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5349
评论列表(70条)
由于各人阅读能力理解水平不一,要真正读懂一篇有深度的好文章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幸见评论家金华老师对作家黎燕《与文字结缘的微光之旅》的文学评论很是欣喜,它为卯酉河博园增添了一道春色,也为我们如何欣赏好作品具有引领意义。
@晓舟同志:感谢晓舟的斧正与重新排版,使金华老师的文章养心养眼;感谢晓舟对金华老师文章如此看重,给人以激励与陶冶!
好不容易坐了黎燕老师家的沙发。[咧嘴笑][咧嘴笑][咧嘴笑]
@诚厚:诚厚童心未泯,这样的情怀,真好。
当评论家与文章产生共鸣时,才会写评论。评论是对文章的解读,好的评论会让文章光芒更盛。金华老师的评论,就是这样的好评论!
@诚厚:诚厚对评论家的解读与诠释,内涵丰厚,意境幽远,好有见地,直入人心。
读文章,其实就是通过文字去认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文章的作者。读者也是有层次的,所以得到的认识有深有浅,有虚有实。无疑金华老师不仅是读懂了你,理解了你,认可了你,还与你有了深度的共鸣,才能写出这样一篇发自心灵深处的评论文。在文字中相遇、相知,与你是有幸,与金华也是有幸。
@四格格:在新浪遇见金华老师,是我的幸运。品鉴他一篇篇深邃的评论文章,让我受益匪浅。
用心去感受生活,
让生活充满阳光。
用文字表达内心,
有诗有爱有远方。
生命需要互相支撑,
支撑的生命才有力量。
上善若水,妙手华章,
让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
美好的人生更加灿烂辉煌!
@阳光笙箫支剑笙:感谢支医生的诗意品评,画龙点睛,意境幽远,颇有情致。
姐姐的才华总是令人敬仰,而您的文字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这位老师文中提到的,“她将文字比作翅膀,带着她的灵魂飞向远方,抵达那些她无法亲身经历的地方。”确实如此,虽然我也是文字热爱者,但是我怎么就是写不出这样的奇思妙想呢?
@霁月:霁月对我的夸赞,让我感受到霁月的大气与明亮,这就是才情女的情怀与格局。霁月的文字与我的文字是不同风格,霁月的静水流深,有炉火纯青,老道深幽之美韵。
让我长见识了。
@2272 张英辅:感谢诗人的品评与送暖。
评论家与普通的读者在读文章的时候,视觉与感悟是不一样的。文学评论家金华老师对黎燕老师的散文的评论,说到黎燕老师的散文“充满诗意与哲思”,我读黎燕的散文也有这样的认为。金华老师的评论文章,分类缕析,高屋建瓴,精到准确,为普通如我的博客读者提供了写评的范式。
@淡墨:淡墨老师的深邃品评,对金华老师文学评论的解读与诠释,入木三分,意境高远,好有见地。
欣赏美文,黎燕姐的智慧和才华让我不禁赞叹,一篇好文,只要仔细阅读,每一段文字都让我受益匪浅。
@含羞荷:感谢如此深度激励,让我动力十足。唯有不断提升自我,方能不负美好期许。
今天我在新浪看到金华老师点击了我的博文,我也读了他的博文,他写了好多评论文章,足见他读博文之专心、用心。我一直认为评论文比较难写,他不畏难,不仅写,而且还写得多,所以说他是有水平,有底气的,有能量的。
@四格格:金华老师关注了你,真好。遗憾的是,新浪不能交流。金华老师的评论文章,每一篇都用心用情,都内涵丰厚,给人以陶冶。
金华老师分四个章节给你的文章作出中肯的评析,他在你的文中不仅只是找出文字本身的闪光点、更是在深层次中找出文字反映出你思想的闪光点,找出文字传达了你人格的闪光点。
@四格格:格格对金华老师的评论文章,细致入微,精雕细刻,入木三分地解读与诠释,用心用情,慧心慧眼,极具审美素养,好有个性化视角与见地。
“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文字表达内心” 大姐的心与文字就是这般的如胶似漆。好的文字,是评论的基础, 好的评论,让文字熠熠发光。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读大姐的文字是好享受, 评论大姐的文字也是好享受 。二者都很见功力, 值得俺好好学习。
@轻品慢尝:老师的情怀与文字,充满了人文情愫与审美素养,暖意融融,意境幽远,明亮芬芳,光照人心。
在现在物欲横流、急近功利的社会中,你能安下心来,用文字为自己筑起一道通往理想世界的桥梁,用文字桥梁沟通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坚守是难能可贵的。
@四格格:退休在家,加之年岁老去,又不能离家远行,因而只能与文字相依相傍,以此在精神上走向远方,与相似的人建立起莫逆相知的精神联系。
这样的评论是精神的深度共鸣,文笔曼妙,感悟深刻,点评中肯深邃,读这样的文论就是享受,更是对原文的二次理解!
@鸣虫:鸣虫对金华老师的评论文章如此深邃解读与诠释,源自文脉丰厚,审美素养精深,传递世间最美的人文情怀。
非常幸运有人读懂了你的锦瑟妙音,欣赏你出色的文笔,仰慕你丰盈的心灵。文学评论是锦上添花,内涵丰富的解读剖析让《与文字结缘的微光之旅》大放异彩。
@雨凌:你的深邃解读,就是你读懂了金华老师的评论文章。如此莫逆相知,就是世间最美的人文风景。
评论文有多种写法,金华老师没有着重分析你的文章结构,没有去探讨你的表现艺术手法,而是从文字中去解读你的主题,去领会你是如何用文字去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实质。
@四格格:格格的深邃品评,视角独特,深入其中,一语中的。如此审美,源自丰厚积淀,慧心慧眼。
评论文很难写,金华老师大多写的都是评论文,说明在众多博文中,是有许多非常好的文章,值得他去细读,去领会,去评论。比如你的文章能进他的法眼,并让他如此用心的去解读,足见你的文章是深得他心的。
@四格格:在金华老师的一篇篇评论文章中,我无法与那些经典优秀作品相比,这是金华老师给我鼓劲加油啊。
好的评论文真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好的评论家他能更深刻的去挖掘文章中的精华,用更专业的术语把这些精华部分重新组合起来,加以推广,以此引导更多的读者去欣赏、去理会。
@四格格:格格好有见地,的确如此,内涵丰厚的评论文章,会发现原作的精华,并提升原作,给人以审美的精神盛宴,播撒阳光。
这是真正的以文会友。黎燕老师的美文,金华老师的美评,都是那样的有水准,我觉得写一篇评论的难度不亚于写一篇原著,那是得好好做一番功课的。这位评论家的名字居然叫“金华”,感觉好亲切啊!
@难诉相思:蒋院的深邃品评,有温度,有风采,有格调,光照人心。是这样的,评论文章的撰写,是要耗神费力的;对金华老师的解读心有灵犀,直入人心。
《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文字表达内心》,金华老师评论文的题目,就一清二楚的概括了他对你文章的定论。我感觉他的定论是精准的,其实你一直都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文字表达内心,你所有的文章都证明,金华老师评论的这篇文章仅仅只是其代表之一。
@四格格:格格对金华老师评论文章的解读,入木三分,好有见地;对我的深度激励,让我倍感春风扑面,动力十足。
文字是人在世上最美的灵魂相遇。与文字结缘,使人更加热爱生活,修持心性,珍惜光阴。[喝彩][赞]
@一池烟雨:这样的精美品评,意境高远,颇有见地,极具哲思禅意,开人心智。
能得到一个有水平的文学评论,对你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更是一种认同、认可,这就让你有了更大的动力,促使你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
@四格格:格格说得好,是这样的。能够被素不相识的人关注,是幸福的;自己的文字,能够被金华老师予以评论,备受鼓舞。
文字是桥梁,它将作者的倾诉,直通往读者的心中。而评论者又是用文字这座无形的桥梁与原作者沟通,成就了两者之间心心相印,知己知彼的目的。
@四格格:格格的深邃品评,意向开阔,极具思辨的力量,直入人心。
在新浪博客上与金华老师点赞互动多年,几千篇的散文评论足以显示其不俗的文字功底和超强的鉴赏能力。[赞][赞]
@陌上梦落:梦落与金华老师多年交集,这样的博友情深,真好。梦落对金华老师的解读,恰如其分。
听说金华老师专写评论文,说有上千篇,他真利害。写评论文等于是一个再创作过程,而且难度比原创者的更大,原创者可自主发挥,而评论文必须在原作的框架下才能发挥,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写评论是要经得起自我挑战的。
@四格格:写评论耗心费神,不亚于一项工程,需要有审美素养与丰厚积淀,更需要爱心支撑。
鉴赏,评论,是一个享受审美的过程,是你文章中有美可赏、有气可聚、有睛可点、有言可写、有文可论,所以他才感觉有话要说,而且不吐不快。
@四格格:格格对我的深度激励,是给我鼓劲加油啊。我要努力,方能不负美好期许。
金华老师“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标题和四个方面的解读,对黎燕老师的文章,也是用心读,用情评。黎燕老师是被评文章的作者,作者的高度认可,是评论家的慰藉。
@诚厚:诚厚的深邃品评,视角独特,高屋建瓴。对金华老师评论文章的解读,好有见地;对我的深度激励,让我备受鼓舞。
惺惺相惜啊,黎燕老师的文章好,评论写的入情入理,读两位老师的温暖的文章,带给我们的是精神享受和心里共鸣!
@李宗宾19481957:感谢画家的深度共鸣与深度激励,暖意融融,让我如沐春风,美在其中。
从你的世界里感受到现在的春天万物复苏的生命,还要具有耐心去品味你的构思里的世界,才会让自己慢慢滴领悟这个世界有多大的一面。
@诃痴快乐:灵犀品评,别具一格。
在你写的那两个博友真是惺惺相惜啊!黎老师的文笔好,评论也写的深入人心,只有耐着性子才能体会聚聚滴滴如雨声敲打窗口上天籁之音,刚我们感受的事春风化雨暖心头垫底的画面和领悟读两位老师的温性的文章,是从另一方面给我们带的是精神享受和心里共鸣!不有拍案叫绝。
@诃痴快乐:感谢深度激励,让我动力十足。
就是一个值与其羡慕别人的成功,令人不得不敬佩你的文峰,若天外来阴的尽头,只能拍手叫好的来引人入胜的理由。
@诃痴快乐:颇有意境,余音绕梁。
学得真好赞一个,慢慢学习慢慢读懂,才能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向你敬礼和努力加油,才能跟上你的不发的封釉。
@诃痴快乐:感谢送暖,传递明亮与芬芳。
真是让我开了眼界,给我更多发挥写作的空间和自由,努力向前跑才能提高自己的文笔,这就是我来看你写作的理由一面的劲头。
@诃痴快乐:发自心底,暖意融融。
读一篇好文,并且能用自己的文字高度、精练的概括出自己对文章的认识,这也不是一般人能作到的,所以评论员应该都有高水平。
@四格格:评论,是文字与文字,心灵与心灵的美好相遇,谱写人世间最美的人文华章。
金先生在文中说:只有当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文字去表达内心,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字的神性与力量。
他这句话也是他评论文表达的中心内容,这也是所有喜欢文字、尊重文字的人共同心声。
@四格格:文字是有神性的,金华老师一语中的。当我们与文字相依相伴,让文字有呼吸,活了起来,文字就神采飞扬,有了思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