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去过沙溪,但还在读小学时就听说了沙溪。沙溪有个洪泾大队,出了个学《毛选》积极分子顾阿桃。1964年“四清”运动后,全国兴起了学习洪泾的热潮,洪泾大队成了学《毛选》的标兵单位。
游沙溪古镇是由公司管理层一起参与的大团队去年的计划。去年,大团队游了震泽和荡口,年终工作忙没来得及安排沙溪行。
沙溪属太仓市,是第二批入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上周二我与老伴去了光福,周五与大团队共9人一起去了沙溪。按导航我们居然穿越阳澄湖,从南岸到北岸,饱赏阳澄湖春景,感慨一只蟹让多少百姓受益。50多公里花了1个半小时,比回程走高速多用半小时。众人不解去时的导航,我打趣:那是导航照顾我们,导的是旅游线。
进入镇区车水马龙的街道,见路两边醒目的牌坊,那一定是古街。在空车位停好车,我们选择了路东的牌坊往里走,很快便庆幸选择的正确。石板街道两边麟次栉比的街面,多是原汁原味的明清两层建筑。漫步在3里古街,街面上没看到一栋杂在其中的现代建筑,也没见到一栋仿古建筑,唯一不够协调的一栋有新华书店字的水泥建筑,也被列入太仓市文物保护单位。古街最东头,有一座过街楼。看了很多古镇,一条3里古街保持得如此原汁原味的,还是第一次见到,我爱上了这条古街。
古街上的雕塑,让我们仿佛回到了孩提时期。
街道很宽,两边的店面都把摊位摆到了街上。肉松是太仓的著名特产,返回时我与老伴在一家现场制作的摊位上,花100元买了6罐,其中3罐是小时候当作宝贝的老肉松。我们一行人人都买,有的还买了心仪的酱菜、糕。络绎不绝的游客,几乎没有空着手的。
有几座明清古桥,连接千年戚浦河两岸的街道。如果不为看古桥,就发现不了延绵数百米的沿河吊脚楼河棚。河南岸也是一条3里古街,远看建筑,应该没有北岸古街保存完好。
街面上有两个景点。一个镇建了文史馆,可见文化底蕴的深厚。“洪泾往事”展示了成为学《毛选》标兵单位的前后过程。这两个景点是收费的,门开着,但不见管理员,我们没擅自进入。
返回到进入的东街牌坊,我们进入西街。西街街道比较窄,也不长,保护没有东街好,人气也没有东街旺。在一条沿河的支路上,我们看到了牙行和唐调研习所,两个景点挨着。每个景点收8元门票,我与老伴免费进去参观,其他人在门外等候。
牙行是古代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评定商品质量、价格的居间行商。元代太仓浏家港开通国际贸易航线,带动了沙溪商业的繁荣,最盛时有牙行百余家。牙行景点的门面很小,容不了几人。
唐调研习所是纪念唐文治的。唐文治(1865—1954),国学大师、著名教育家、工科先驱。出生沙溪,后定居无锡。18岁中举,28岁中进士。清末历任多个外交和商部之职,官终尚书。此后致力于教育,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前身)校长10余年,1920年双目失明辞职回无锡疗养,创办无锡国专,自任校长。“唐调”是独特遗产。景点以出生地静观堂为起点,介绍了唐文治求学、仕途、实业救国、发展教育方面的成就,着重介绍了他在国学教育中创造并推行的诗文吟读方式,业界称为“唐调”。“唐调”已被无锡、太仓等地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进古街的那条街上,看到了乐荫园。乐荫园是元末隐士瞿孝祯的私家花园,是他读书、抚琴之所。据介绍,沈周、文徵明都来此吟诗作画。乐荫园是免费的,一行人进入游览,并未引起多大兴趣。我在廊内曹逵的介绍中,得知了沙溪镇名的来历,倒是一件趣事。曹逵(1494—1571),字殿中,号沙溪,太仓沙溪人,明嘉靖八年(1529)进士,历任山西道御史、随州判官、广州知府、云南按察司按察副使等职。一次,皇上问:“曹爱卿,仙乡何名号?”曹逵年纪大了耳背,以为皇上问他的名号,便回答“沙溪”。阴差阳错的故事,在百姓中口口相传,于是,“沙溪”被立为乡名。
沙溪还有童趣馆、连环画博物馆、江南民间现代诗歌馆、省级文保单位雕花厅、吴晓邦故居和吴晓邦舞蹈艺术馆等。吴晓邦是中国新舞蹈艺术一代宗师,我在宣传部工作时,曾接待过他和夫人、舞蹈家盛捷,当时就知道沙溪是他的故乡。因一行人兴趣不大,就没再寻找参观。
看了那条3里古街,什么遗憾都没有了。
老伴身体欠佳,原计划本周顾炎武故乡千灯行推迟。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5335
评论列表(30条)
游名镇乐此不疲, 名镇中有历史文化、有民间生态, 图片上的那些雕塑, 就是民间生态的雕刻。读您的文, 看您走古镇, 一张张图片, 一行行文字, 既有时空穿越感, 又有脚踏大地的现实感。多谢分享!
@轻品慢尝:沙溪与光福不同,光福亮在几个景点,沙溪亮在那条街。游客都在街上,没看到游客进收费的景点。谢谢刘老师美评鼓励!
通过诚厚老师细致地描述和丰富的图片,觉得沙溪古镇值得一游,那些古老的街巷,那些栩栩如生的街头塑像,使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鸣虫:这么大规模的一个镇,古代就是大镇,建国后一直是建制镇。看到那几个雕塑,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维拉回到几十年前。游客不少,还有导游讲解的团队。谢谢鸣虫老师鼓励!
我是对初到的地方经常辨不清东南西北,有太阳或月亮也是感觉模糊。原汁原味的沙溪三里古街,一座过街楼真奇特![赞][赞][爱心][爱心][花][花]
@解世权:古街上看到的鳞次栉比的建筑普通民居多,虽然文物少,但古建筑多了就是个宝。谢谢兄弟!
诚厚与夫人美游沙溪,以文图荟萃,灵动抒写,将沙溪历史名镇的前世今生、文脉名人、风土人情、世间百态通透呈现,让我对沙溪有了认知。能够穿越阳澄湖,这样的路径真好。
@锦瑟黎燕:沿阳澄湖的百姓,养蟹卖蟹,开饭店接待吃蟹,一个季节成了收入主要来源。谢谢黎燕老师美评鼓励!
三里古街是沙溪的灵魂,亦是江南古镇中罕见的“未过度商业化”样本。它不仅是历史的载体,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这里,每一步都能触摸时光的温度,每一眼皆是诗意的江南。
文图荟萃,灵动抒写,妙手华章,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支老师的美评鼓励!
沙溪,这个名字好听,非常有自然气息。人以沙溪为名,得名气;地以沙溪为名,得灵气。这个古镇真的保存得好,就算新华书店稍次点,但看那建筑应该也有年头了,这比那些被开发出来的古镇名符其实多了。
@四格格:云南大理茶马古道上也有一个千年古镇沙溪,这个沙溪是江南古镇。在古朴的街道上,新华书店有点刺眼。这大概是5、60年代的建筑,列入县级文保单位,也是个文物了,不同年代的文物。
喜欢诚厚夫人发自心底,阳光灿烂的笑容满面,这样透亮的笑容,照亮生活,照亮人心,满目吉祥。
@锦瑟黎燕:老伴是教师,工作最后10多年在苏州市教育工会。谢谢黎燕老师对老伴的认可!
如果我去太仓,也会买几罐传统风味特产肉松的。这样的著名特产,有太仓的水土与人情沉香,有历史与传统薪火传承。
@锦瑟黎燕:现场可以看手工制作,比超市便宜多了,很少有人不买。
兄长告诉我们,沙溪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人文故事,古街建筑保存完好,特色美食令人垂涎。好诱人!让我心向往之,假以时曰一定去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探寻更多不为人知的精彩。
@晓舟同志:兄弟去肉松一定会卖的,是太仓特产,比商店里便宜多了。
欣赏美文,了解历史文化,沙溪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古镇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古建筑,更在于它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含羞荷:江南古镇,具有共性,也有个性。这座古镇,美在它的完善保护。谢谢老师来访和评论!
沙溪古镇的完好,应该列为榜样,江南许多古镇开发得过度,商业气息太重,远远盖过了它们原本应该有的古朴灵气,而且大同小异,千篇一委,失去了原汁原味,观赏价值就大打折扣。
@四格格:沙溪古镇本身比较大,又保存比较完整。有一些古镇不够大,保存又不够完整,只能搞一点假古董充数。
独有的文笔,你的读者越来越多。
@2272 张英辅:都是一些老朋友。谢谢英辅兄抬举!
沙溪古镇,看着名字似曾相识,仔细一想,原来云南大理也有一个沙溪古镇。但两者的风格肯定是迥异的。喜欢游历各种不同的古镇。在诚厚老师的文字中,一回回的品味,一回回的欣赏。苏州及周边是个适合旅居的地方。可以在那里住些日子,慢慢地走,慢慢地玩。
@难诉相思:江南水乡古镇,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需要慢慢品的。可做个计划,一次看几个古镇。我写的这些,只是个简介。
这些江南文化古镇,个个精美隽永,名人荟萃。谢谢诚厚老师精彩游记!那条没被过度修葺的三里古街,十分难得,引人向往!
@惑矣:欢迎惑矣老师实地考察!
随着诚厚老师的文字游沙溪古镇,读您的详细描述,看您的精美图片,感受原汁原味的古镇气息,图文并茂,脉络清晰,谢谢分享。
@雨凌:谢谢雨凌老师美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