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的早春,连着下了几天绵绵细雨。气温虽不甚低,也就在个位数,却一直冷到骨子里。我感觉正儿八经的大冬天都没有这般冷。就是这样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老大说他请客,年后第一聚,地点选在了一个叫做“小东塘”的农家乐,且在群里发了定位。他让大家下午一点钟过去,先活动活动,再开吃晚饭。我这不善“活动”之人于是打算晚点出发。
下午三点多,滴滴打车前往目的地。车子驶出市区,拐过横山往右行驶,沿途经过几个自然村,我纳闷这不是去我奶妈家了吗?然而车子过了奶妈家所在的兰荫新村(仓里村),还一直继续往前开了一段上坡路,这才到达所谓的“小东塘”。老大咋选了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呢!仙女已经在路边迎候,她把我带到一个有着许多棵香樟树的大院子。院子里错落分布着几栋有些年代感的小楼。一条黑色的看家狗警惕地望着外来者。一大群鸡鸭鹅在空地里旁若无人地觅食。院子的尽头是一口池塘,一座小石桥伸向池中央,在那里立着一个小亭子。这地方似曾相识,我应该来过一次。对了,那还是二十多年前,火电的Z书记做东。当时这里刚开张不久。不得不佩服自己超强的记忆力。
沿着石阶往下,来到某栋三层小楼,走近底楼的一间屋子,但见老大等人牌局正酣。现如今他们的活动大多以打牌为主。我不太感兴趣,所以在旁边稍稍坐了坐便出来在院子里转悠。想想离吃晚饭还有俩小时,不如先去看看奶妈吧。走过去应该不远。雨依旧在下。我撑着伞,踩着高跟鞋,沿着来时的路走了半小时,好不容易走到仓里村,找到德文弟弟,他却告诉我奶妈去了丽君姐家。有些小失望。在德文家里坐了一小会儿,和他两口子唠家常。回来是德文用电瓶车送我的,顺便我还拿走了一大袋德文刚从地里摘下来的青菜。
回到“小东塘”,发觉老大已不在牌局,仙女替换了他。宁主任说老大去厨房掌勺了。这可是他第二次为我们亲自下厨啊。我在走廊随意走动,这条走廊一边有几个窗户,正对池塘;一边是五间房,标间配置。当年设计起来应该是作为民宿使用的,不过估计是很少有人光顾。从其中一间屋子里走出一位头发银白慈眉善目的老太太,跟我攀谈起来。经她一说我才知道,原来她是我们院感科同事小徐的婆婆。她说她有三个儿子,这地方是他小儿子也就是小徐的老公开发的。她原先在广州大儿子家居住。两年前小儿子把她接回来,说住这里空气好,又有保姆照顾。我也才知道原来老大跟她小儿子交情不浅,怪不得把聚会地点选在了这么个偏僻的郊外。
天色渐渐暗沉下来,人终于到齐了。我们转移阵地去了另一栋楼的小包厢,老大开始陆续上菜。这一道道美食,除了羊肉和三文鱼是现成的,其余都是由老大亲手烹饪。拿惯手术刀的手掌勺也是一流,不得不让人佩服。老大说这些食材是他一早去菜场采购的,活鱼是他买回来自己现杀的。可见他真是有心了。每上一道菜,老大都会对其烹饪过程绘声绘色地介绍一番,然后才让大家品尝。尤其是那道白斩鸡,得用上好的整鸡在沸水里煮几分钟,捞起,迅速放入冷水里浸泡几秒钟,又捞起放入沸水中,如此反复三次,最后捞起切块装盘,才算大功告成。这样做出来的白斩鸡肉质细嫩,蘸上老大秘制的调料,味道堪称一绝。
老大自打退休以后,变得格外念旧,我们这帮老同事似乎是他最愿意召集的一拨人。除我和冬瓜、老大、陈副几个是医师出身之外,余者清一色是曾经的护士长。冬瓜在不惑之年离开医院高就,却一直念念不忘曾经同一战壕的战友。他和老大在外科的老搭档小妹,如今是我们的头儿,管着医院几百号退休的大爷大妈,包括在座除冬瓜以外的所有人,所以晚上她喝的酒最多,能者多劳嘛。说起小妹和老大冬瓜,有一个经典的笑话。早年小妹上夜班时,这两个单身汉有事没事总喜欢去病房陪她。后来小妹谈恋爱了。一次又轮到她值夜班,正在跟那俩愣头青插科打诨,猛然看到男朋友在窗外的身影,立马对他俩说:你俩臭小子赶紧从我眼前消失,我男朋友给我送夜点心来了!于是这两个大男孩乖乖地落荒而逃。这个故事我们听一回笑一回。那时多年轻啊!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当菜全部上齐,老大入座,端起酒杯敬在座各位,感谢大家多年来的鼎力支持和不离不弃。我以前曾以为老大是个比较高冷的人,现在越来越发现他还是很重情义的。对他这样费尽心思整出一桌子菜,众人除了感慨、感动、感激,只有大快朵颐才算是对他最好的奖励。王宁却没这口福,她下午刚刚在优仕口腔种了两颗牙,半边脸还肿着。不禁想起一年前,我也曾有过同样遭遇。她说再怎么着也要来凑这个热闹,少她一个可不行。卓委员最善于调节气氛,她提议男女搭配喝酒不累。她年长我两岁,妥妥的大姐大。那年我和她,加上老大和冬瓜,四个人一起去上海出了一趟差,回来坐的是软卧,在车里打了一宿的牌。我的手气极差,总是输,输的人罚酒。那又是哪一年的事来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一个人总开始回忆,说明是上了岁数了。
天冷,室内空调也不给力。这农家乐开了那么些年头,房屋装修明显老化。老大说他那兄弟已把投资目光移到了别处,这里充其量只作为熟人聚会的一个私密据点,只雇了很少的人打理,更懒得更新换代了。好在人多,十来个人济济一堂,推杯问盏,气氛热烈,倒也冲淡了寒冷的感觉。酒到酣处,冬瓜唱起了歌,一首接一首。最喜欢听他唱的那首《兰江之歌》。芝敏和仙女两位保驾护航的不能喝酒,但给大家添杯续酒很是积极。起初我颇为矜持地喝着椰子汁,后来架不住众人的热情,还是破了戒。不过这回坐我边上的老大没有竭力劝酒,算是对我网开一面。他自己倒喝了不少,还说想当年他割了胆囊第二天就喝酒了。对此我不太相信。
一场美好的聚会,唯一遗憾的是环境差强人意。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难以忍受脏乱的环境,以及大冬天逼近户外的室内温度。是不是我太矫情了?还是我太脆弱了?和普通的农家乐比起来,我更愿意去环境好的酒店用餐。结束时老大说待四月份春暖花开的时候再来。我的妈呀,难道他就没有别的创意了吗?不过到时候院子里桃红柳绿,气候宜人,给我的体验感应该会比现在好一些吧。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5238
评论列表(40条)
聚会是美好的,佳肴是美味的,美中不足的是环境稍欠、气温太低;你不妨给老大一个建议,下次聚会可不可以另择他地。
@四格格:嗯,我得给他提个建议,采纳不采纳还两说。[偷笑]
亲人同事好温情,每每团聚好温馨。情分,缘分,福分![赞]
@一池烟雨:情分、缘分、福分——烟雨老师说得太好了!
这样的欢聚,这样的菜肴,应是欢乐开怀,但环境不理想,寒气逼人,就差强人意了。我啊,就喜欢待在暖意融融的地方。
@锦瑟黎燕:看来我们都是对环境要求比较高的人。[偷笑][偷笑][偷笑]
蒋院,你好高产呵,一天发一篇博文,气死专业作家了,质量还很高。
@2272 张英辅:谢谢张老师夸奖。没有高产啊,上一篇文章是旧文,炒冷饭的。[偷笑]
满桌的美味好诱人, 我也很喜欢浙江菜呢。重要的不是菜,而是美好的相遇!
@轻品慢尝:我以前也喜欢自己下厨做菜招待好朋友,现在有点力不从心了。一想想从买菜到洗菜到配菜,以及烹饪的全过程,心里就犯怵。所以,能够自己下厨待客,那得是多大的情分啊!
姐姐说:拿惯手术刀的手掌勺也是一流。真的如此呢。我从前一位朋友,也是一名外科医生,长得高大帅气,特别是打麻将时,真是得心应手。麻将在他的手里,灵活极了。
@梨子?:看来外科医生都是多面手。[偷笑][偷笑][偷笑]
老同事欢聚农家乐好温馨,美味佳肴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看的垂涎三尺。
@雨凌:是呀,关键是自己采买、自己烹饪,这真是很大的情分了。
一群志趣相投的人欢聚,定会滋养身心!此次聚会,还捎带脚走了亲戚,虽说没能见到奶妈,也值了,一包新鲜的青菜很不错!这样的欢聚,环境再好点就更加完美!
@鸣虫:是呀,总体来说是愉快的,希望出暖花开的时候找个环境更好的地方再聚。[大笑][大笑][大笑]
市郊“小东塘”,年后第一聚。美好的聚会,美味的佳肴,美好的时光,日久天长,莫失莫忘!
@阳光笙箫支剑笙:日久天长,莫失莫忘——说得太好了!
聚餐热闹,菜肴丰富,就是脏一点,也情有可原。偏僻农家乐,另一番傲春冷之外的风情。蒋老师有吃福哟!
@ch雪梅:谢谢雪梅!我的确有吃福,若不是自己自律,恐怕会吃成一个大胖子。[偷笑][偷笑][偷笑]
早知道空调不给力,带几个电暖气就不会冷了。喝酒会减轻冷感,喝椰子汁应该用开水烫烫,也会减轻冷感。也许等到花红柳绿时,那里会展现出别样的魅力。
@地质之花:是的呀,以后聚会得做好准备工作,让环境更舒适一些。
年后第一小聚,其实吃什么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一群情投意合的人,在东道主重情重义的安排下,欢聚了;天气冷也没关系,大家在一块,心情是暖和的,朋友相聚,在于气氛。
@淡墨:周老师说得在理,只要情谊深,大家聚一块,吃啥不重要,天冷也不打紧。
仔细看了菜,菜倒是好菜,可是这大冷天的,不是一下子就冷了吗,没有火锅的[笑哭]。天冷喝酒没有火炉,根本坐不安稳[嘿嘿]
@斜风细雨:的确,菜端上来如果不马上吃完就冷掉了,冷了的菜口感就会打折扣。所以冬天聚餐最好是有火锅。[大笑][大笑][大笑]
相聚在一起,感觉好温馨,满桌美味佳肴,令人欢喜向往,最不开心的就是地理环境太差劲,也喜欢个地方那是令人欢喜到底。
@诃痴快乐:只要感情深,吃啥不重要,天冷心也暖。[微笑][微笑][微笑]
拿手术刀的手,大都精准灵巧,所以做出一桌好饭也是得心应手。你看来恢复不错啊,慢慢开始了![赞]
@惑矣:我感觉外科医生对于切肉特别有讲究。[偷笑][偷笑][偷笑] 我已经彻底恢复了。[大笑][大笑][大笑]
美好的相聚,在于分享,和老同事一起品尝美味佳肴,远离都市的喧嚣,来农家乐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真好!
@含羞荷:是的呢,同事相处的时间之久甚至超过了家人,所以感情自然比普通朋友更深,在一起相聚也更亲切自在。
仔细看这一桌佳肴,有鲫鱼、有桂鱼、还有三文鱼,这真是连年有余(鱼)呀。
@四格格:被你这么一说,还的确是这样呢![偷笑][偷笑][偷笑]
念旧的人,多是重感情,有情有义的人。这样的人,磁场温暖亲切,给人以明亮与芬芳的美感。
@锦瑟黎燕:是的呢,同事相处的时间之久甚至超过了家人,所以感情自然比普通朋友更深,隔些时候就想聚一下。谢谢黎眼美评!
正月里聚餐多,各种名目的聚餐络绎不绝。蒋院这个“圈子”最低也是护士长。
@漫言华语:是的呢,因为之前工作上交集比较多。谢谢华姐美评![花][花][花]
老大不错,时常请同事们吃饭,亲自下厨难能可贵,是个重情的人。
@诚厚:是呀,能够亲自下厨,可见他是在意我们这一波人的。共事数十年,相处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家人,这份感情弥足珍贵,哪怕退休了,还会时常牵挂,不时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