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奉命之作,晓舟老师让我讲一下AI写作。我曾用它写了一首现代诗,就是昨天发的《乡情》的第二首,我是好奇心比较强的人。遇到了这么无所不能的高科技产品,自然想尝试一下。首先点开一个免费的AI写作软件,进去浏览页面,看见了诗歌板块,它说可以创作动人心弦的诗歌。
页面下面有主题,内容和你的基本要求,于是,我打字:写一首表达乡情的现代诗,要求有乡间小路,炊烟,水井等,20行。然后点发送,几秒钟,它就写了出来。我看了一遍,不满意。打字告诉它,如何修改,第二遍出来时,我又自己动手改了一些,和我自己写的一起发在出来,做一个比较。
我自己看,各有所长,我写的感情浓郁,有激情。有一种融入血液的故乡深情在字里行间跳跃。
AI写的比较理性,虽然把我的要求基本写出来了。但是,明显感到这个智能软件是冷静的,感觉它不动声色地表达乡情,没有热血沸腾的元素。但是,它的词汇量非常丰富,是我望尘莫及的。它的身后是庞大的智能库,如果它是太平洋。我看的那几本书,连一滴水都算不上。
输入指令与引导,这一点很重要,它虽然聪明,但是,需要引导,把你的需求详细地告诉它。
向 AI 输入指令时,要尽可能详细。以《乡情》现代诗为例,我发的指令是 “创作一篇 20行左右的诗,风格清新优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乡村的景色,有鸟啼、有蛙鸣,同时融入对田园生机的赞美之情”。详细的指令能让 AI 更准确地理解需求,避免生成过于宽泛或不符合要求的内容。若生成的初稿存在不足,如某些描述不够生动,准确。可进一步引导 AI,如 “将花朵绽放的描写再细化,突出花朵的色彩和姿态”等。
AI 生成的内容往往是片段式或存在一些瑕疵,需要创作者进行整合与优化。将不同段落合理拼接,使其过渡自然、逻辑连贯。检查语法错误、用词不当等问题。对语句进行润色,使语言更具文采。比如 AI 生成的句子 “春天,花朵开了”,可优化为 “春天,花朵宛如灵动的仙子,在微风中轻盈地展开绚丽的裙摆,肆意绽放”。同时,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独特见解,使诗歌更具个人风格。
借助 AI 拓展思路与积累素材整合,优化 AI 生成内容,还可让 AI 提供一些关于春天的乡村创意角度,如从昆虫视角看春天等,为创作注入新的活力,写散文、小说都可以,输入指令时明确写作题材。
通过明确自己的主题风格、精准指令引导、优化整合内容以及借助 AI 拓展思路,创作者能有效利用 AI 提升创作效率和质量,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其实,创作的作品,给它思路、給它细节,引导它和自己的思维嫁接,而不是让它随便写。是利用先进的智能高科技更快捷的、更高效、更完美的实现自己的创作。我觉得它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写作助手,一个得心应手的秘书。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5035
评论列表(19条)
AI智能写作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从新闻报道、文章撰写到诗歌创作、剧本编写等领域均有涉及。例如,谷歌的Language Model for Dialogue Control(LaMDA)能够生成连贯的对话文本;OpenAI的GPT系列模型,尤其是GPT-3,以其强大的语言处理能力和创造力备受关注。这些模型通过大量文本数据的训练,学会模仿人类的语言习惯和创作风格,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语境、进行抽象思考,像GPT-3能完成从撰写论文摘要到创作短篇小说等各种任务。
从长远来看,AI智能写作不会取代人类作家,反而可能促进文学创作的繁荣。它更像是一个强大的工具,拓宽了人类的创作边界,使更多创意得以实现。通过与AI协作,作家可专注于故事的核心内容,如情感、思想、人物塑造等,将繁琐的句式构造、情节铺垫等工作交给AI处理。同时,AI的介入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创作的定义,人类与AI的合作或许能催生出新的文学形式,开启文学创作新纪元。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首席点评,说的非常好。
读此文很受启发, 只有亲自实操过, 才有这么具体的体会和认识。我只用AI查寻过资料, 感觉它搜索和归纳的能力极其强大, 毕竟它是个极其庞大的数据库, 我们穷尽一生, 大脑也只能装极少极少的数据。它的创作能力, 正如你感受到的, 有赖人与它的互动。人还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互动越多, 它的能力才能增强, 人在与它的互动中, 也能得到启发,拓展思维。
@轻品慢尝:谢谢老师点评,用AI查寻资料,收集素材还是可行的。
如果拥有AI智能写作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就是一个冰冷的机器人而已,他没有感情,只会简单告诉你一些天气和新闻,简单的聊天而已,是不会帮助我们写作和指向前路。
@诃痴快乐:谢谢点评,是的,一个冰冷的机器人,身后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
你对AI只能写作的认知与诠释,深入透彻,这样地与时代同行,极具年轻的朝气与思维,让我垂涎三尺。
@锦瑟黎燕:谢谢点评,用AI查寻资料,收集素材还是可行的。
AI也是挺好玩的,多玩会上瘾,让自己的大脑退化。所以我还是敬而远之吧。[大笑]
@难诉相思:谢谢点评,对AI敬而远之,挺好。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两个字母是什么东东,我不认识它,不知道怎么读。我知道有一种智能软件,可以替人写文章。
如果孩子在大脑发育时,依靠智能软件,会不会变成智障人呢?什么东西都是不用就退化,退化就可能废了。如果大人都使用智能软件,写出的东西就没有了自己的感性,时间一长,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创作力就被丢掉了。当然,在应试时可以替代自己蒙混过关。
@地质之花:谢谢大姐点评留暖,知道了有这么个东东就行了,写作还得靠自己的大脑和文学功底。自己写的文章,就像自己生的孩子,血脉相连,怎么看都有亲切感。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文章,那是心血凝聚的,有成就感,能带来精神愉悦。
ai照片试过,感觉无聊。写文章没用过,老师写的蛮细致周密。
@ch雪梅:谢谢来访留香,写作快乐。
好喜欢题图的摄影作品,美若绘画,好有情致与意境,给人以想象空间。
@锦瑟黎燕:网上的,你可以看到好的照片下载。
AI是工具,提供信息与模型支持,但真正的思考与创造仍属于人类。不要被AI绑架,他可以提供灵感和建立写作框架,但永远无法替代写作的灵魂一一人类的真情实感。
@含羞荷:所言及是,AI可以提供资料。对于爱好文学的写作者来说,我们要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真感情,这是高智能技术取代不了的。它是冷冰冰的机器,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人。
雨凌老师说得太好了,AI只是个工具,可把它当助手和秘书。我有位亲戚搞光学的,利用deepseek做产品设计。也许,AI对不带感情色彩的自然科学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