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幕中畅游西塘古镇,是朋友特意发信息推荐的,她说,夜色中的西塘古镇,灯光璀璨,河水流淌着五彩缤纷的迷人景色,梦幻般跳跃,好风景美不胜收。于是,我们就近订了一家酒店,放下行李,趁着夜色,走进了西塘古镇。是的,朋友说的没错,我们仿佛远离了自己熟悉的现代生活,穿越到了几百年前的江南水乡。眼前目不暇接的是小桥流水,木板房人家,沿街店铺,还有身穿古代服饰的少女、少妇。她们三三两两,踟蹰街头,或者流连桥畔,有的手撑一把精致的花折伞,有的手摇一把小扇子,这场景让你眼前一亮,以为走进了清明上河图的画景中。
她们的发式挽成古代的样子,戴着精美的花钗饰品。妆容精致、长裙飘逸,仙气袅袅。我不知道她们是这景点的演员,还是这里的风俗习惯。这的确让人眼眸生辉,连我这个老太婆都想多看几眼,年轻人想必更是赏心悦目了。我也时时把手机对着这些古装美女拍上几张。奈何,不是距离太远,就是光线太暗,回去一看,模糊不清,一片斑斓色彩,分不清五官相貌。
夜色中的西塘古镇,河水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五彩缤纷的光影在水面上跳跃,犹如一幅流动的油画。花五十元船票,租个乌篷船在波光潋滟中荡漾,浏览古镇风光。小船慢悠悠地划着,两岸是霓虹闪烁,五彩河水微波细浪,船划过一个又一个石拱桥。我记不清过了多少座桥,只记得,彩色的河水前涌后追,真得体验到了月在水上飘,人在画中游。
船夫古铜色的脸,牙齿有些残缺,他微笑着看着我的孙女,笑起来多了慈祥和亲切,想必他也有个年龄相似的孙子辈。他让我想起,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春月秋风。也许这乌篷船他摇了几十年,是他的一生。
沿着河边的石板路缓缓前行,河道两旁的古建筑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宁静而神秘。红色的灯笼连成串、屋檐下,石拱桥的栏杆上,楼阁亭台,处处红彤彤。褐色的门窗有几分深沉、黄色绿色的灯光掺杂期间,又多了几分柔媚,这些色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河水潺潺,微风拂面,带来阵阵清凉,让人感觉心旷神怡。
我们下船上了岸,走到一处小桥上,俯瞰河水,只见几艘小船在灯光下缓缓驶过,船上的游客欢声笑语,仿佛在与这片水乡夜景融为一体。桥下的水草,岸边的绿树,木板楼,在灯光的照射下倒影依依,随风轻轻摇摆在河水中。
踏着石板路,走过一个又一个石拱桥,桥上的红灯笼摇曳生辉,照着孙女胖乎乎的小脸越发娇艳。
我问她,饿没饿?我们找个饭店吃点夜宵。走了几家都不中意,孙女急了,说,我就忍不住问一句,吃个饭还用走这么远吗?孙女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一句话就会把大人的疲惫赶跑,我们情不自禁地都笑了,赶紧就近走进一家小店。
夜深了,古镇的街道渐渐安静下来,只有河水的流淌声和偶尔传来的歌声,是音响播放的,还是谁在唱。我循声望去,夜色朦胧中,那声音缥缈如雾,慢慢淡去。此时的西塘,仿佛一位沉睡的美人,静静地躺在夜色中,一天的劳碌,它也疲倦,也需要休息。这里没有闹市的喧嚣,感受到了久违的宁馨,河水在慢慢地流淌,船儿在轻轻地摇,风儿柔柔地抚摸着头发,红灯笼幽幽暗暗,似醉似醒,一付慵懒的梦幻之态。或许,它们千百年来就是这个样子,不慌不忙,不急不燥。街边的小店,也没有声嘶力竭的叫卖声,没有把游客当做买主,非要成交一桩生意的急不可耐。看你站在店前徘徊,她才起身柔声细语的介绍商品,没有言过其实的夸大和忽悠,一付你买不买无所谓的淡定。
西塘古镇是我国著名的水乡古镇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有许多景点掩藏在夜色中。像,烟雨长廊,也叫雨廊,我们在手机的线路图上,搜索寻找,然后按照方位指点,一路走去,夜色朦胧里,烟雨长廊更是诗情画意般的婀娜多姿,由于不是旺季,游客不多,我们在那里绕了一圈,驻足浏览水乡风光,远近的亭台楼阁,波光倒影,尽收眼底。
送子来凤桥,俗称“晴雨桥”,在西塘古镇西街北侧、小桐街东侧,地处烟雨长廊中部,是一座三孔石板桥,走上去,转一转,一路上坡走到桥上,极目远望,水乡静悄悄,波光潋滟,媚态万千。柔风习习扑面,看了一会,再下坡踩着石板小心翼翼地走下来。
石皮弄在西塘古镇下西街。据说历史悠久,建于明末清初,是王家“种福堂”和冯家“尊闻堂”之间一条细窄的弄堂。古老的弄堂,每一块石板一定被千千万万人踩过,石板竟然没有多少磨损的痕迹。悠悠而过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人的脚步从这里走过,他们有达官贵人、也有文人墨客、更多的是平民百姓,都是这人世间的匆匆过客。桥还在,水还在,几百年的老宅还在。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这是苏东坡的诗。那些一生都在努力拼搏的进取者,他们不想白来,想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留下来过的证据。然而,历史的激流滚滚向前,淹没了多少陈年往事、旧日的辉煌随着岁月烟消云散,掩埋于尘埃之中。
杜甫有诗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他是诗圣也感叹在广阔的世界里自己的渺小与无助。
我是微尘,飘也无痕、落也无声。
西园位于西塘古镇苏家弄,是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是西塘古镇最大的私家花园,这又是哪位曾经富甲一方的豪绅留下的。人去楼空,园林依旧,主人无踪,留下一个游客观光游览打卡处。
环秀桥在西塘古镇下西街,建于400多年前的明代万历九年,是西塘最早的石拱桥。还有醉园,在西塘古镇塔湾街,也是建于明代,原来五进院落,是西塘曾经的名门望族的王家府邸。我们也是脚步匆匆,走了这个景点,再奔下一个。
儿子的手机下载了APP,一路的游玩食宿、行走线路、景点位置全能搞定,跟着他走我也特省心。他用手机寻找景点和方位,我就跟着走。我们从正门进,从侧门出,绕西塘古镇一周,在大大小小的石拱桥上穿过来,绕过去,石板上刻着防滑的各种条纹,虽然看着陡峭,踩上去稳稳当当,我在石拱桥的条石上跺了一下脚,我想告诉它我来过。它静默,它无语,石不能言最可心,这是陆游诗中说的,上一句是,花如解语还多事。人们喜欢石头是不是因为它耐磨、坚固,还有沉默。
夜色璀璨的西塘古镇,让我这个北方人沉醉,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愿时间放慢脚步,让我把这旖旎夜色摄入心底,收藏在记忆。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4410
评论列表(16条)
一家三代于夜色之中,美游水乡古镇西塘,满满的幸福,令人陶醉。文字如此优雅,情思如此丰沛,摄影作品如此美轮美奂,让我为之惊艳。
@锦瑟黎燕:谢谢首席点评,美言送暖,新春吉祥如意。
夜色璀璨游西塘,祖孙三代心欢畅。
五彩缤纷迷人景,美不胜收好风光。
小桥流水木板房,古代服饰少女装。
长裙飘逸花钗插,妆容精致风物长。
夜色迷人朦胧处,波光潋滟乌篷船。
晴雨桥上信步走,极目远眺是他乡。
石皮弄堂细窄长,历史悠久不一般。
达官贵人逍遥过,文人墨客轻吟唱。
江南园林数西园,人去楼空旧时光。
旖旎夜色摄心底,收藏记忆写华章。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老师的赐诗美评,新春吉祥快乐。
夜游西塘的的情趣栩栩如生,在你的笔下,西塘人与景相融,景与情相融,人与情相融,你们玩得淋漓痛快,你描绘得淋漓尽致。
@四格格:谢谢美评送暖,祝文如泉涌,妙笔生花、写作快乐。
随着老师的笔游西塘,感受着水乡的幽静,媚态万千,更透着神秘。几百年的岁月,沉淀了多少故事。
@地质之花:谢谢大姐点评,元宵节快乐。
江南古镇的夜色璀璨又温柔, 很是迷人呢。您笔下的文字细腻, 丰富的感受和体验在流动。
@轻品慢尝:谢谢老师美言点评,元宵节快乐。
我虽也去过西塘,但远不如您看得那么仔细,写得那么生动。得多向您学习![花][花][花]
@难诉相思:谢谢美言点评,元宵节快乐。
一家三代快乐游西塘,悠哉游哉!描写细腻,图片精美!祝元宵节快乐!
@鸣虫:谢谢点评,元宵节快乐。
文笔好似夜色行走的满天星星,给人一种逼真的感觉,乔仁在这个美丽的夜色中忙不是那么的开心快乐和幸福,带给我们眼前现在白天的阳光里欣赏和歌唱,刺客最美的好心情。
@诃痴快乐:谢谢美言点评,祝吉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