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之胜,甲于楚湘。
我们的岳麓山于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园处的简介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岳麓山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极具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完全可以说,岳麓山是一座文化之山、革命之山、英雄之山。岳麓文化是湖湘文化的精髓。”
来过岳麓山的人都知道,山中有两座著名的墓园,一座是蔡锷之墓,一座是黄兴之墓;还有辛亥革命志士蒋翊武、陈天华、刘道一等等也葬卧山中。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岳麓山中有一个清风峡,峡谷里有一个毫不引人注目的山洞,而这个山洞却是抗日战争时,取得全面胜利的长沙三次大会战“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部”。抗日战争第九战区包括湖北北部、湖南省、江西省,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1937年,“八 . 一三 ”淞沪抗战爆发,薛岳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参战指挥淞沪会战;后他又任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参战指挥保卫南京、保卫武汉等等战役。1938年薛岳代(陈诚)任第九战区敌前总司令,并于1939年又身兼湖南省主任委员和省政府主席,于是湖南省会长沙成为了抗日第九战区敌前指挥中心。
从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日军向长沙发动了三次猛攻,在薛岳总司令的部署指挥下,以湖湘子弟为主的七十三军,浴血奋战,三次会战,三次全胜。第三次长沙会战历时二十多天,歼灭日军约56900人,这是中国正面战场歼灭日军人数最多的一次。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热情赞扬:“此次长沙之捷,是有着国际意义的。” 薛岳战功显赫、功勋卓绝,获得纽约自由勋章和青天白日勋章。
2007年,海南出版社出版了作者陈先枢、梁小进所著的《麓山名人谱》一书。第九战区抗战指挥部及其司令长官薛岳列入《麓山名人谱》(31)。
我们岳麓山的清风峡里,还有一座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上面的“陆军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 是七十三军军长王东原(曾任湖南省主席)题写,另有“精神不死” 四字是何健(曾任湖南省主席)题写,挽联则是程潜(曾任湖南省主席)题写。现在碑上铭刻的烈士名字字迹已经模糊了,据说有600多位将士姓名。其实在第三次会战中牺牲了的将士280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七十三军七十七师的湖湘子弟。
从岳麓山脚通往公墓地,共有几百级花岗石台阶。沿着台阶,阵亡湖湘子弟兵的忠魂由这里一步一级、一级一痕,荣归故里。他们是抗日英勇烈士、是中华民族英雄、是湖湘优秀儿女,他们的热血洒满每一级台阶,他们的铮骨锲刻每一步痕履。
纪念碑后的有一个“忠义观” 墓园,是安放七十三军队直属官兵烈士遗骨的地方,墓园里将士们的墓葬牌位按照原部队番号、原部队建制排列有序。“忠义观” 墓园修筑在一个大山洞里,有花岗石砌成的高大坚固墓墙,开有三个洞门,正中洞门上写的是“忠义观”,有一幅对联:忠昭大麓,义塞苍冥。左边的洞门上写的是:义履;右边洞门上写的是:仁蹈。但是这些昭示英雄历史的石刻字迹,后来在某次大运动中遭到人为的破坏,有些字还被无知野蛮的凿掉了。
在清风峡谷的泉水边,长有许多兰草,它们纤细柔长的绿叶,优雅潇洒的凭风摇曳,把阵阵幽香、把袅岛馥郁送进“忠义观” 墓园里。兰,四季长青;兰,幽深馥郁;兰,气质高雅;唯有兰缕缕素洁的香魂,才最配陪伴英雄铮铮铁骨的忠魂。
著名的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周世钊,是湖南宁乡人,他的家离主席故乡韶山冲只有15公里。周先生与主席是湖南第一师范同学,他们同窗五年,同班同桌同寝室。周先生一直非常钦佩主席的才干,他们不仅是同学、是挚友,更是长期保持互唱互和的诗友。
1955年6月,主席来湖南视察工作,在周世钊先生的陪同下,重游了岳麓山,重登了岳麓书院的赫曦台。日后,周世钊先生写了一首诗《与友人同游岳麓山》:
幾年不折麓山枝,翠柏蒼松系夢思。鳥語穿林風習習,楓蔭滿地日遲遲。
澄江碧泛千帆影,夏屋紅飄萬丈旗。更喜登高能極目,郊原如畫獻新詩。
主席也回作了一首诗《和周世钊同志》:
春江浩蕩暫徘徊,又踏層峰望眼開,風起綠洲吹浪去,雨從青野上山來。
尊前談笑人依舊,域外雞蟲事可哀。莫歎韶華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臺。
我们的岳麓山不争高也不争峰,不争魁伟也不争险峻;它没有耸入云霄的高,没有难以跨越的峰;它没有狠牙交错的险,没有高岩嶙峋的雄。
我们的岳麓山就是这样慧秀于形,灵蕴于魂,将远古的温尔儒雅,一脉相承;文韵绵绵,遗传至今。
我们的岳麓山就是这样浩瀚于形,深沉于魂,将历代的英雄豪杰,揽入慈怀;英气飒飒,安卧至今。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4269
评论列表(62条)
” 我们的岳麓山不争高也不争峰,不争魁伟也不争险峻;它没有耸入云霄的高,没有难以跨越的峰;它没有狠牙交错的险,没有高岩嶙峋的雄。
我们的岳麓山就是这样慧秀于形,灵蕴于魂,将远古的温尔儒雅,一脉相承;文韵绵绵,遗传至今。
我们的岳麓山就是这样浩瀚于形,深沉于魂,将历代的英雄豪杰,揽入慈怀;英气飒飒,安卧至今。”
大美岳麓山,美丽壮观,地杰人灵,人才倍出,令人神往,顶礼膜拜!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支老师的美评。
格格满怀深情,文心飞鸿,将岳麓山清风峡,在抗日战争长沙会战浴血抗击日寇中,是威震敌胆的第九战区司令部战时指挥部所在地,为岳麓山的熠熠生辉再增金色,光照人心。
@锦瑟黎燕:岳麓山至所以闻名,就是它有文也有武,有文脉,也有英魂。
抗日战争的名将薛岳和他的湘军人人皆知,湘军真的出名的,太平军在湘军面前真没有讨到便宜。[赞][赞][爱心][爱心][花][花]
@解世权:湘人能征战,从南宋辛弃疾的飞虎军开始的。
文化的山,英雄的山,当之无愧!
@晓舟同志:所以,岳麓山对自己的定位是非常准确的。
文章一如上篇充满自信和自豪感, 既是客观的导游,又是主观的记游, 有知识也有情感温度, 尤其是结尾情感饱满很有气势! [赞][赞][赞]
@轻品慢尝:写着写着,就感觉那种自豪、那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第三次会战中牺牲了的将士280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七十三军七十七师的湖湘子弟——抗日战争长沙保卫战的惨烈与悲壮,湖湘子弟的英勇捐躯,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
@锦瑟黎燕:从南宋的飞军,到清朝的湘军,到抗日的七十三军,湘湖子弟是有传统的。
岳麓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英雄的山,革命的山。湖湘子弟,英杰辈出。
结尾写的气势磅礴,看的心情激越。主席和周世钊的诗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反复看了好几遍。
@雨凌:他们的诗词在岳麓书院里,你可能没注意。
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均呈现好友笔下,又一佳章也!
@2272 张英辅:谢谢,岳麓山知道的人非常多。
岳麓山了不起,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风景名胜,还是一处红色教育基地!读您的文章,不仅能感受风景独好的韵味,还能了解其辉煌的过往,欣赏伟人、名家的诗词唱和,受到教育!
@鸣虫:是的,岳麓山看起来很平凡,但它实在不平凡。
在清风峡谷的泉水边,长有许多兰草,它们纤细柔长的绿叶,优雅潇洒的凭风摇曳,把阵阵幽香、把袅岛馥郁送进“忠义观” 墓园里。兰,四季长青;兰,幽深馥郁;兰,气质高雅;唯有兰缕缕素洁的香魂,才最配陪伴英雄铮铮铁骨的忠魂——格格对兰草与烈士忠魂的解读与诠释,意境高远,文采斐然,兰香沁人心脾。
@锦瑟黎燕:“忠义观”一般也不引人注意,清风峡的兰草也少有人涉足,而他们却相依相伴。
我原来只知道岳麓山文脉丰厚,格格的此篇精美佳作,让我知道了岳麓山在长沙抗战中的中枢作用。
@锦瑟黎燕:长沙三次会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少有的胜利,场地指挥部就设在岳麓山,所以岳麓山也是功臣。
游景抒情,启迪心灵,开阔心胸。结尾语更不平凡,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妙哉!感同身受。[喝彩][赞]
@一池烟雨:谢谢你喜欢文章的结尾,我自己也感觉还可以。
岳麓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能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还能品味深厚的历史文化。
@含羞荷:岳麓山就像湖湘人们挺直的脊梁。
1937年,“八 . 一三 ”淞沪抗战爆发,薛岳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参战指挥淞沪会战;后他又任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参战指挥保卫南京、保卫武汉等等战役。1938年薛岳代(陈诚)任第九战区敌前总司令,并于1939年又身兼湖南省主任委员和省政府主席,于是湖南省会长沙成为了抗日第九战区敌前指挥中心——薛岳在抗日战争的保家卫国,奋勇抗击敌寇,在历史的天空星光璀璨。
@锦瑟黎燕:长沙三次大会战,从1939跨越到1941,整整三年,薛岳是功不可没。
长沙的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在岳麓山得到了通透验证。格格堪为长沙之子,如此接连不断地深邃歌吟长沙,为长沙添光增彩。
@锦瑟黎燕:历史上湖南名人多,伟人多,他们大多云集于长沙。
岳麓山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成为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感谢格格老师的分享。
@陌上梦落:岳麓山因岳麓书院而成为了湖湘文化的精髓。
看过《长沙保卫战》,知道了薛岳将军。岳麓山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令人神往。
@难诉相思:抗日战争中,薛岳是难得的常胜将军。
文化之山,一书院足矣。抗日英烈埋骨处,英雄之山当之无愧。长沙保卫战,是抗日正面战场不多的取胜之战,对全国的抗战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英烈们如岳麓山一般与世长存。欣赏,点赞![赞][赞][赞]
@诚厚:英烈魂归岳麓山,为岳麓增添光辉。
一座山与一泓水相依相伴,而这山是名声遐迩、文脉丰厚、浴血抗战的岳麓山;这水是名声远播、美轮美奂、内涵丰厚的湘江,这样的风水宝地,人杰地灵,令人叹为观止。
@锦瑟黎燕:有山有水,才能地灵人杰。
历史,不会随意淡化抗日英雄的不朽。我们今天多么庆幸这样的真实历史还原。
@锦瑟黎燕:真实的历史终究有还原的一天,只是时间的问题。
抗日战争,中国军民的艰苦卓绝,气壮山河,感天动地。而长沙保卫战的悲壮与惨烈,更是惊天地泣鬼神。
@锦瑟黎燕:但愿人们能记住他们。
一座岳麓山,凝聚着长沙的厚重文化,凝聚·着人民的不屈精神。家乡的名山,值得自豪!
@诚厚:这是自古来,多少代人努力的结果。
我们的岳麓山不争高也不争峰,不争魁伟也不争险峻;它没有耸入云霄的高,没有难以跨越的峰;它没有狠牙交错的险,没有高岩嶙峋的雄。
我们的岳麓山就是这样慧秀于形,灵蕴于魂,将远古的温尔儒雅,一脉相承;文韵绵绵,遗传至今。
我们的岳麓山就是这样浩瀚于形,深沉于魂,将历代的英雄豪杰,揽入慈怀;英气飒飒,安卧至今——格格此篇精美佳作,如此收尾,意境高远,无限风光,情深意浓,回声久远。
@锦瑟黎燕:岳麓山没有峻峭,但它多有慧秀。
在文脉喜乐融融,欢度元宵节的时候,怎能忘记抗日英雄的流血牺牲,为这片土地的和平与春暖花开舍身忘我!
@锦瑟黎燕:英雄不死,精神长存。
岳麓山是文化之山,革命之山,英雄之山,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光照人心。
@锦瑟黎燕:岳麓山园处对自己的定位非常准确,没有拔高自己。
格格以兰的君子之风,格调高雅,幽香袅袅,激情歌吟抗日英雄的英魂,让人深度共鸣,心生敬意。
@锦瑟黎燕:因此历史的原因,英烈们安卧山中寂寂无闻;世上赏兰花的人众,赏兰草的人寡,所以兰草生在山中也寂寂无闻;而无名者正好相慰相伴。
在你的世界里欣赏美丽而又神秘的岳麓山,而我们不在这你真的岳麓山商榷没有真正领略他的风采,就像走吗关山一样,那些昨日的历史天空李胜友,真是羞涩不易。
@诃痴快乐:你也是湖湘籍,岳麓山也有你的一份。
格格美丽文笔穿梭于历史的天空,好似君子兰盛开在春风中,让我感叹不已来自你的文笔太精彩,昨日的抗日英魂的壮烈,只能在你的职行力真正体现,那些用生命付出的代价换来的确实我们真正过上美好的生活,智能新圣经一切无缘与这个昨日的天空李教授以兰的君子之风,新生敬意晚班赞美。
@诃痴快乐:烈士的光辉照日月,但愿人们能永远记住他们。
伟人歌吟岳麓山的诗词,在格格此篇精美佳作里,第一次拜读,越发感受到岳麓山的奇伟。
@锦瑟黎燕:长沙没有其他的山,唯有岳麓山,岳麓山也不辜负人们的期望。
抗日英雄,有名与无名的烈士,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穿越时空,光照人心,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锦瑟黎燕:是的,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英烈们。
春江浩蕩暫徘徊,又踏層峰望眼開,風起綠洲吹浪去,雨從青野上山來。
尊前談笑人依舊,域外雞蟲事可哀。莫歎韶華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臺。
哈哈,喜欢主席这首诗,大气磅礴!!
@李宗宾19481957:主席的胸怀博大,诗作也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