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英雄张化缘 ——老父亲的故事之三十

ba33c03e79d86716b009b2199dc8c460_20161110150048_2248

陪老父亲看电视台播出的《地道战》,听老父亲又一次讲起当年的民兵英雄张化缘。

张化缘出生在鲁南一个石匠家里,从小开始与石头打交道,砸石头,抡大锤,扛石板。练就了一幅好身板,力气很大,一盘需要几个人抬的石磨,他一个人就能抱起来。也许体格太健壮的人,大脑的营养就供应不足,办事一根筋,属于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办事不计后果的一类人。

有一次他与另外一个民兵出去执行任务,回来的路上,走得累了,就躺在麦子地里休息,闻着麦子的清香,摸着快要收割的麦穗。看着天上的星星,想着收了粮食,可以吃上白面大馒头,还有香喷喷的面条包子,如果再娶个媳妇……越想心里越美滋滋的。一起来,看到远处的炮楼,就如同鬼火一样,时隐时现。心中一股怒火烧了起来,骂道:你们这些挨千刀的小鬼子,不好好在自己家里过日子,跑到老子这里杀人放火,害的老子现在还是光棍一个。越骂越来气,上来一股子憨劲,冲着鬼子据点跑去。另一位民兵拦了几次都没有拦住,只能跟着去。

天亮时,张化缘背着一个小钢炮,一把歪把子机枪,二十多杆步枪,脖子上挂着十发小钢炮炮弹,还有很多子弹,手榴弹等战利品。跑了近百里路,得意洋洋回到指挥部报告。原来他想着我自己一个人端了鬼子一个炮楼,一定会得到表扬,可能还能立个什么功。万万没想到,统战部部长听着他的回报,还没有等他说完,就一拍桌子,大发雷霆,黑呼着脸把他好一顿批评并要关他禁闭,让他去反省。

这个张化缘挨了批评,还得被关禁闭,气的肚子一鼓一鼓,心里那个不服气啊。挺着胸脯子,梗着个脖子,黑呼着脸,马上站起来为自己辩驳:“我杀小鬼子怎么就错了?为什么就不能端这个炮楼?我参加民兵不就是为了杀鬼子的吗?”部长一看这头倔驴还真不好调教,高声训斥:“你还知道自己是一个民兵啊!这是一个民兵干的事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条是什么?”“谁不知道,一切行动听指挥。”“你还知道一切行动听指挥,你请示过谁?谁批准你去端炮楼?你是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民兵战士,不是武侠土匪。”这会张化缘梗着的脖子软了,胸脯子也挺不起来,肚子也瘪下去了。

部长一看张化缘低下了头,就放慢语气,耐心的教导他,杀鬼子没有错,炮楼也应该端。但必须经过请示批准,自做主张去拔据点端炮楼就是错的。整个战场是一个整体,先打那里,后打那里上级都有计划,随便端炮楼会打乱整体部署。张化缘脑子还是没有彻底拐过弯来,赌着气说:“炮楼已经端了,东西我也拿回来了,你说怎么办吧,不行,我再把这些东西给送回去。”一句话让部长是又气、又爱、又恨、又无奈,噗呲一声乐了。

张化缘一看部长笑了,认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转身就想走。部长大喊一声:“站住。还有一点组织纪律性没有。不好好反省,反省,想想自己做的对不对,错在那里。你这就想走,事情有这么简单吗?”事后部长又单独找他谈话,给他讲了一些组织纪律性,整个战略部署,等等。其实这个据点已经被咱们所掌控,开辟成了秘密通道,让这位愣头青怎么一闹腾,不得不重新开始安排部署。这些情况一个普通的民兵是不知道的,别说什么表扬了,没处分他就已经是特殊照顾了。

后来问他这些武器你怎么搬回来的,张化缘回答:“我自己背回来的,不多,也就三百来斤,小意思。”张化缘说起端炮楼还自我陶醉,说那天快到炮楼跟前,那个民兵有点害怕,他就训那个民兵“软蛋,看你那个熊样。你在外面望风,我自己进去。”把唯一的步枪交给那位民兵。那一天过端午节,伪军们正在喝酒,枪都放在枪架上。他进去先把枪背上,大喝一声“不许动,举起手来,对着墙站好,谁动打死谁。”这些伪军喝的迷迷糊糊,听到这一声也不知道来了多少人,乖乖的面壁举手。他又上到炮楼上面,看到两个站岗的伪军,一拳一脚就把他们放倒了,扛起那挺歪把子机枪,背上小钢炮,把能找到的弹药划拉一块挂在身上。没费一枪一炮,顺利结束战斗。在他端炮楼时还有鬼子的汽车从炮楼前面经过,辛亏没有停下。

 还有一次张化在村里面溜达,感到初夏的阳光照在身上,要多舒服有多舒服。看到村里一个大磨盘,就坐在磨盘是晒太阳。晒着晒着感到身上痒痒的难受,有小虫子在咬肉吸血。就脱下上衣坐在磨盘上一边抓虱子,一边嘴里念叨:“让你咬我,让你吸我的血。”。那一天两个二鬼子进村,就为了要抓他,看到磨盘上坐着个光着膀子的汉子,就端着枪上前问:“喂,你知道张化缘在那里吗?”这可真是问对了人,也是二鬼子有眼不识马王爷。张化缘把衣服一扔,迅速拔出来抢来,指着二鬼子就说:“你爷爷我就是张化缘。找你爷爷干什么?”把二个二鬼子吓得丢了魂,妈呀一声,丢掉枪扭头就撒丫子。张化缘也不含糊,衣服也没穿跳下磨盘捡起抢背上就追。二鬼子为了活命,把吃奶的的劲都用上了。也许是平时被八路追着跑练出来的速度,跑的都能赶上逃命的兔子。张化缘弯腰一捡枪,就耽误了一点时间,追了一阵也没追上,气呼呼的回来。见到大家就发牢骚:“妈的,今天真是倒霉,到手的兔子,又让它跑了。”

那一年张化缘与当地组织部长到他姑姑家,正赶上仲秋节,就一起吃了晚饭喝了酒。他姑姑让他们在家里住下。组织部长怕鬼子进村连累他姑姑及村里人,坚决离开。走到村外,看到一些麦草垛,酒劲上来了,他们就扒拉一个洞,钻进去睡着了。没想到晚上鬼子搜查八路,听到麦草垛里传出来的呼噜声,就顺着声音找到了他们。鬼子抓住他们严刑拷打,让他们交出八路军,游击队及县委的地址及名单,他们都没有屈服。第三天鬼子当着老百姓的面,用铡刀把他们铡成三段,惨死在鬼子的铡刀下。

老父亲说,今天的和平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很多先烈的事迹被遗忘,现在年青一代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一种悲哀。十几年前他在老家牟平居住,非常想去祭奠当年的战斗英雄,问村里的人,那些先烈的陵墓都在那里。村里没有人知道这些人的名字,更别提陵墓了。当年那可是县里的英雄,追悼大会是县长亲自主持的。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记住这些这些英雄的事迹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4257

(21)
地质之花的头像地质之花
上一篇 2025年2月7日 上午5:08
下一篇 2025年2月7日 下午2:2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8条)

  • 2272 张英辅的头像
    2272 张英辅 2025年2月7日 下午2:54

    您的故事真多,赞!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5年2月7日 下午3:17

    民兵英雄,动人故事,可歌可泣,永不忘怀!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记住这些这些英雄的事迹吧!

    • 地质之花的头像
      地质之花 2025年2月7日 下午8:17

      @阳光笙箫支剑笙当年的民兵为赶走小日本,打老蒋出过不少力。新中国的民兵为保卫祖国也做出不少的贡献。现在’民兵’已经成为历史,,再过若干年,不知道还有没有人知道中国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些人。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5年2月7日 下午3:51

    老父亲心中有无穷尽的革命故事, 您主持了一个故事会, 不断讲述着故事。向你家老兵致敬! 也向故事会的主持人致敬!

    • 地质之花的头像
      地质之花 2025年2月7日 下午8:21

      @轻品慢尝老兵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他身边曾经发生的很多事情,现在都是故事。有一些事情故事情节太简单,我一直找不到该如何记录下来。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2月7日 下午5:46

    你将老兵父亲讲的抗日英雄民兵张化缘的故事娓娓道来,一幅幅画面迎面而来,有电视剧的情致与细节,感人至深。向你的父亲老兵致敬,向抗日英雄致敬!

    • 地质之花的头像
      地质之花 2025年2月7日 下午8:29

      @锦瑟黎燕第一个,第二个故事有点轻喜剧的味道,那句:我把这些东西给送回去。有点小孩子玩游戏的滑稽。还有那个:到手的兔子。特有意思。就是最后死的太惨。唉,在对敌斗争中,有那么一点点疏忽,可能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 鸣虫的头像
    鸣虫 2025年2月8日 上午9:11

    可歌可泣的英雄!那个年代,这样的人真是不少。我们能取得最后胜利,就是千千万万个这样的英雄换来的!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2月8日 下午5:29

    我们今天如此幸福快乐,怎能忘记那些英雄的前仆后继,奋勇当先,舍身忘我!

  • 雨凌的头像
    雨凌 2025年2月8日 下午5:38

    故事很感人,向老兵父亲致敬,向抗日英雄致敬,

    • 地质之花的头像
      地质之花 2025年2月8日 下午7:00

      @雨凌谢谢,我觉得最后他们壮烈牺牲很感人,前面两个小故事很有趣。

  • 皓月蓝空的头像
    皓月蓝空 2025年2月8日 下午8:18

    今天的和平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他们的故事,不应该被遗忘!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5年2月9日 下午1:14

    跟着大姐一起听老兵讲故事。老人家是革命的财富,要多听听、并且牢牢记住这些这些英雄的事迹,不忘初心。

    • 地质之花的头像
      地质之花 2025年2月10日 上午9:43

      @难诉相思这段历史不应该忘记,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还有多少人知道“民兵”这个组织,当年他们虽然不是主力部队,但贡献非常大。陈毅司令员说过:淮海战役是解放区的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些小车队都是民兵组织起来的。游击战的主要力量也是民兵,大的战役都是民兵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在一些老电影里都反映出这段历史。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