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

IMG_8571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已经进入智能化的AI时代。人类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靠的是什么?有人说,那是人类进化的必然结果。还有人说,是人类不断努力学习,靠着勤劳、智慧、奋斗得到的结果。这些说法都没有错,但是,我认为人类能够达到今天的高度,还有更重要的内涵。

进化说也好,学习说也好,勤劳奋斗说也好,最重要的必须有传承人类智慧结晶的文字和书籍。远古的时候没有文字、书籍,没有统一的语言,古人在结绳记事、刻木记事时代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分封、设郡县,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车同轨书同文,中国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纪元。可以这样说,中华民族的快速发展,是从秦朝开始的。

文字是人类从劳动和日常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文字的创造和不断推陈出新,通过把前人的思想、经验、发明创造记录下来,用书的形式汇集成册。书籍的出现,可以让后人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探索和创造。因此,文字和书籍是知识传播最重要的途径。古人从发明竹简、纸开始,就知道储存文字、书籍的重要性。书籍是文化传承,信息交流的工具,如何保管、收藏书籍,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

凡是喜欢读书的人,都有收藏书籍的习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碰到喜欢的书会毫不吝啬的买下来。读的书越多,收藏的书就会越多。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人收藏的书多得无法计数,甚至自己都不知道,书橱里一共收藏了多少书。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培养了阅读的习惯,参加工作以后,碰到喜欢的书会不假思索买下来。搬家几次,每次都会丢掉一部分书,很纠结地挑选一些认为有保存价值的留下来。

5年前最后一次搬家,剩下了大概300多册书。资治通鉴全集,二十四史全集,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古文观止上下集,曾国藩全集,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我认为这些是人生必读之书。大概20年前对老子的道德经很着迷,那是人生的哲学经典,看过一遍后觉得理解不透彻。在一次机缘巧合的情况下,中大同学会组织去老子故里河南鹿邑县,现场聆听老子协会王殿举会长讲解老子哲学的形成过程,以及老子哲学的精髓理论。道与德的重要性,自然与无为的法则,有同学说这堂课值5万元。我认为不能以金钱衡量,那是提升哲学思辨能力、开悟人生。

王明阳的传习录,袁了凡的了凡四训,这些书读得很艰难,可以说是晦涩难懂,但还是全文通读。山海经、周易、道德经,黄帝内经、菜根谭、半本老子学做人、鬼谷子智慧、唐诗、宋词、元曲都在收藏之列。我为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买了新旧yue全书、古lan经,只为了解不同文化的交集点。六祖坛经是本好书,我通读了二遍,对fo教在中国的历史,chan宗在fo教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有大概了解。嗯,还有不少科技类、文艺类、本人专业类的书籍。

哥伦比亚的百年孤独,看过这本书的人可能很多,收藏的可能不多。英国的柳林风声,意大利爱的教育,以色列的塔木德……,还有许多难以一一。我不属于专注那种,属于杂家吧。我认为,读一本好的书是一种享受,胜过百味珍馐,藏书则是收藏美好的一种方式。我只不过是亿万读书、藏书者之一,比我藏书多的人多不胜数。

说起私人藏书,在中国莫过于宁波的天一阁。明朝嘉靖四十年,兵部右侍郎范钦辞官回归故里宁波,开始建造私人藏书楼。他本人亲自设计督造,历经5年藏书楼建成。范钦取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取名天一阁。范钦终生喜欢读书、藏书,曾在云南、广西、福建、江西、陕西等省为官,每到一地广搜有保存价值的书籍收藏。范钦的藏书以版本珍贵,内容丰富而著称,天一阁藏书最多时达7万多册。

清朝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天一阁献出珍本638部,被“四库全书”收录473部,是全国贡献最多的藏书家族。通过这次献书事件,国人方知宁波有个全国最大的私人藏书楼。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书籍,范钦制定了藏书楼只能子孙阅览,女性眷属不能登楼阅览,不对外开放等严苛的规定。因为书籍门类众多,而且很多是孤本,范钦制定了严密的防火、防盗措施,并在防潮、防蛀等方面做了大量的防范措施。

天一阁不仅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现在的天一阁,有天一听书、天一讲堂、天一夜读,喜欢读书、藏书,是宁波人引以为豪的事情。北宋苏轼曾曰,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不管是古人、现代人,只有不断学习,积累知识,才能养成高雅、脱俗气质,人生才能走得更远。

                                                                                                        25-1-8

IMG_8534

天一阁藏书楼正门

 

IMG_8536

天一阁收藏的部分古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2730

(10)
清河君的头像清河君
上一篇 2025年1月8日 下午6:42
下一篇 2025年1月9日 上午9:2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8条)

  • 鸣虫的头像
    鸣虫 2025年1月9日 上午10:24

    谈读书,谈藏书,娓娓道来;读书让人增智,藏书使文明传承!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5年1月9日 下午2:55

      @鸣虫去了天一阁,看到浩瀚如海的藏书,觉得自己读的书太少了。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5年1月9日 上午11:12

    面对浩瀚的典籍书海,俺时常觉得自己文盲。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5年1月9日 下午3:00

      @惑矣面对书籍中知识,能够吸收进去才是自己的,我呢,可能是今天看明天还有些印象,时间久了,不要说内容,有些书名都记不住了,年过七迭,老年健忘症开始来了。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1月9日 下午2:02

    如此深邃的读书藏书感念,将浓郁书香隔屏传递,沁人心脾。读书人,博闻强记,与古今中外的圣贤,与辽阔的远方,与诗意画境美好相遇,并化为灵魂的滋养,自有别样的风景,谱写最美的人生华章。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5年1月9日 下午3:35

      @锦瑟黎燕我啊,读书属于水过鸭背,上了岸滴水不沾,很多书的内容都忘了。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5年1月9日 下午3:20

    清河君博览群书,服有诗书气自华啊![赞][赞][赞]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5年1月9日 下午3:40

      @难诉相思很惭愧啊,我是水鸭子,读的书是水过鸭背,很多书的内容已经忘了。不过,我读书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是可遇不可求的际遇。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5年1月9日 下午3:33

    我父亲是造纸厂的……,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家后面就是废纸仓库,我从后窗跳出去,翻越仓库的窗口就进入破四旧收回来重新造纸的旧书堆里。那些书多不胜数,什么书都有,十几岁正是知识渴望症的年龄,外面斗得天翻地覆,我在书海里遨游了一年多。由于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什么派也没有参加,那个什么兵组织也没有参加,被戏称为逍遥派。那段时间读了很多、很多别人看不到是名著,同时培养了我阅读的习惯。后来参加工作以后,看到喜欢的书,毫不犹豫就买下来,到月底吃饭的钱还要向别人借。不过啊,我是水鸭子,上岸滴水不沾。说是读了不少书,现在啊,不要说书里的内容,有些书名都记不起来了。七迭之人,健忘症是躲避不了的。什么品官?我是您手下的兵,如果您把手下的兵分为十品官,我就是九品芝麻官。[微笑]

    • 淡墨的头像
      淡墨 2025年1月9日 下午8:31

      @清河君这个经历很珍贵,一是广泛地阅读了那时被清理,后来难见到的书,二是避免了人与人斗的运动。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5年1月9日 下午3:37

    书是读书人的命根子。手捧一卷书,心平气和,全神贯注地去读,去回味,去探索,虽然不尽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确实是能使人进取,真善美地面对人生,使自身不断完善起来,有益人类,有益社会。当然,这是指一大类好书,邪书应当别论。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5年1月9日 下午3:59

      @阳光笙箫支剑笙每个人一辈子过来都会读很多书,有些人成为行业专家。比如说您,就是一位医德高尚,悬壶济世的良医。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1月9日 下午5:25

    我的心目中,好喜欢古代的书生,举手投足的书卷气,颇有风采,光照人心。

  • 淡墨的头像
    淡墨 2025年1月9日 下午8:27

    对搬家丢书,颇有同感,每一次搬家,都要扔掉好多书,到最后,有时也后悔当初丢掉的某些书,后来想重新买回来。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5年1月9日 下午10:20

      @淡墨是啊,每次搬家都会扔掉一些东西,特别是书籍,有些书一般用得很少,甚至有些看一次就摆在那里,所以搬家时就丢掉了。后来想起那本书,又觉得太可惜了,有重新再买回一本的欲望。

  • 漫言华语的头像
    漫言华语 2025年1月9日 下午8:53

    客居宁波那么些年,居然没去天一阁看看。好像那时候没开放。遗憾!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5年1月9日 下午10:22

      @漫言华语天一阁是中国最大的私人藏书楼,对于喜欢读书,喜欢文字的人,值得去看一看。

  • 雪花漫舞的头像
    雪花漫舞 2025年1月9日 下午9:26

    我没去过天一阁藏书楼,却写过一首七律:
    天一阁藏书楼
    百阕千笺储案庭,闻名华夏获三星。
    良书播惠神州白,好事流芳家族青。
    公草遗言存典籍,孙捐善本续诗经。
    熏陶重焕朱颜值,常见文杯摆满厅。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5年1月9日 下午10:27

      @雪花漫舞天一阁是世界三大家族藏书楼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有很高的历史地位。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5年1月10日 下午12:27

    你有这么多藏书也很了不起,难怪你的阅历广,知识面广。书藏得多,自然读得也会多,所以每次读你的博文,我都会收获多多。果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5年1月10日 下午4:05

      @四格格读书好啊,可以增长很多知识。有时候与朋友聊天,说起某个地方的事情,想起在哪本书看到过,于是说我知道,朋友就会说你怎么知道啊?我摇一摇头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其实,格格的知识面很广,也去过很多地方。[赞][赞][赞]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5年1月10日 下午4:42

    您的藏书不少呢, 读万卷书, 又行万里路, 您做到了。很是羡慕!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5年1月11日 下午9:08

      @轻品慢尝读的书啊,很多都是水过鸭背,没记住多少,很多连书名都记不住了。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5年1月11日 上午11:40

    读书,让人抵达足迹与目光不能抵达的远方,也许是远古,也许是异国,给人带来的深度快乐,无法形容。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5年1月11日 下午11:19

    谈读书,谈藏书,一篇充满书香气的好文!天下书籍那么多,一个人生命有限,一辈子读的书也只能是万一。好友博览群书,读的都是经典。佩服!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5年1月12日 下午4:16

      @诚厚没有啊,书好像读了不少,但像鸭子从水里上岸,浑身一抖滴水不沾。以前读的书,不要说内容,很多书名都忘记了。好像苦菜花、山乡巨变、红日,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高老头、安娜卡拉列娜、根、飘、红与黑、悲惨世界、老人与海,这些名字虽然还依稀记得,但是内容却很难叙述出来了。老了就是老了,只能坦然承认,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 一池烟雨的头像
    一池烟雨 2025年1月13日 上午9:43

    读书,藏书,博学多闻,净化人品。人一生,学无止境,努力进取吧![喝彩][赞]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5年1月13日 上午10:33

      @一池烟雨人的一生啊,是学习的一生,也是艰难曲折的一生。现在安享晚年,希望身体能够健康少些病痛。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