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那个多事之秋,建伟车祸去世。他给我留下的,是一个读高中的儿子,一个快要八十岁的老公公,还有一大堆麻烦事。建伟是家中独子,我婆婆早建伟三年患癌症去世。也就是说,建伟走后,公公除了我和寒寒,身边再也没有别的亲人。当然,他有个年逾古稀的妹妹,还有几个外甥,但那只能算是亲戚,也不在同城,对他是不可能尽到赡养责任的。于是,不管我乐意还是不乐意,这个最大的麻烦就留给了我。
独自照顾公公十五年。他是个邋里邋遢、贪小便宜、脾气古怪的糟老头,任谁第一眼见到他,都难以将他和一位曾经当过局长的老干部联系到一块。可不管咋样,他都是建伟的父亲,都是我不得不面对的人。起初他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立,我花的精力不是太多,就是每个礼拜请钟点工上门服务一次。我把自己单位的饭卡给他,他家(其实是我婆婆的福利分房)在医院宿舍,对面就是食堂,他凭着饭卡可以解决一日三餐。逢年过节都是把他接出来、几家一起吃团圆饭的。随着公公年事渐高,麻烦事越来越多。其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在公公离世五年多以后,梳理了照顾公公最后一年的艰难过程,写成文字,虽然其中不乏负面情绪,但都是当时的真实想法。
一、病症初现
2018年初秋,公公跟我说他自入夏以来出现咳嗽,最近出现痰中带血。我暗想,他这数十年抽烟的恶习如今开始惩罚他了。
带他去做了肺部CT,右下肺有个空洞,考虑是肺部炎症。住院半月余,抗炎治疗似乎炎症有些控制,他要求出院了。他其实是想回家过国庆,因为寒寒和丹丹都要回来。然而,他的症状其实是没有缓解的,只不过略好一些而已。他信任夏医生,出院后一直找他看。可这次夏医生看了个把月没有起色,他感到有些束手无策,对于诊断拿不定主意。他打电话跟我说,爷爷肺部的空洞有很多原因,细菌,真菌,结核,肿瘤等,都有可能。然而每一种可能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他希望我另请高明,毕竟他是全科医生而不是专科医生。
听从夏医生的建议,先给他做个肺部增强CT,看看病变进展情况。做之前得化验肾功能。带公公抽血,2小时后结果出来了,肾功能正常。次日带公公去新医院做肺部增强CT。虽然我自己在医院上班,但很多时候看病也是不方便的。自从2013年医院主体搬迁到城西,妇儿留在老院(城东)以后,两个院区就隔了十多里路。有些检查老院做不了,只能去新院,很不方便。拍完片子,放射科的大柳和向前医生读片后认为大多数可能是真菌感染,我好歹松了一口气。
那天检查完毕已经中午十二点多,公公一直饿着肚子,赶紧带他去医院附近的小面馆吃了面条,然后送他回去,让他好生休息,我也回了自己家。到家后打开包包,看到公公的手机落在我这里。这可怎么办呢,公公找不到手机要急坏的。赶紧打车又去公公家里。可拿出钥匙开了门,他家却没人。他那个家看上去像个垃圾堆,公公是个喜欢囤积垃圾的人,什么东西都不舍得扔,桌面、地面,没有一处整洁的地方。尽管每星期有钟点工上门,可是他不肯让人扔东西,所以打扫了跟没打扫差不多。我每次到他家就要抓狂。我在外面漫无目的溜达了大半小时回去,这时公公已经在家。
我问公公为啥出门,他说出去方便一下,家里抽水马桶堵了。我的脑袋一下子又炸了。看看他那个坐便器也是历史悠久了,叫人修理还不如买新的。只好赶紧去中山路的卫浴市场买了坐便器。上门安装的小伙子负责拆除旧的坐便器再换上新的。实在是难为他了,因为那坐便器拆除后粪便满地,臭气熏天,我捂着鼻子都快吐出来。那小伙子帮我整理干净了,才把新的坐便器安装上去。尽管我额外付了钱,可很多人哪怕出钱也不愿意干这个。
再回到家,天也黑了。这一天天的,尽围着这糟老头团团转,哪还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二、确诊肺癌
两天后,想想不放心,给呼吸科水主任打了电话,让他电脑上帮忙看下公公的片子,我总觉得公公的症状不是真菌感染那么简单。不久水主任回电话说,应该不是真菌感染,考虑还是肿瘤,建议住院进一步检查。于是,立马带公公住进了城西院区呼吸科。那是十二月初的一天,气温很低。
由于水主任事先已经打好招呼,入住手续很顺利。尽管没床位,给公公在20病区对面新开的19病区加了床,一个房间就他一个人,住在靠窗的床位,窗外景色很好。公公感到很开心,觉得受到了优待。我替他请了24小时陪护,140元/天,又去楼下超市买了脸盆、毛巾、牙膏牙刷、杯碗、抽纸、水果饼干等,并和当班医生、陪护小宋做了交代,签了七七八八的一大堆的字,回去天色向晚。
次日一大早,先去了公公家。他没带眼镜不方便,头天晚上打电话让我第二天去取了送过去。趁他不在家,我花了两小时把他那垃圾堆一样的家彻底清理了一番,扔了十几大袋垃圾,终于觉得家像个家了。
紧接着又打车前往新院,正好赶上医生查房。主治医师小赵跟我谈话,他建议给公公在CT下做肺部穿刺,取组织活检,这样可以明确诊断。而且这个创伤相对小一些,比起纤维支气管镜痛苦小很多。当然,还是有一定风险,需要家属签字。我说跟公公商量下。其实从我内心来说,我真觉得犯不着这么折腾,公公已经92岁高龄,确诊了又能咋样?十多年前患胃癌,那时候我倒是觉得应该积极治疗,找医生给他做了手术,之后好端端的活了这么多年。这个肺癌诊断明确了又不能手术,有必要这么大动干戈吗?可是公公说死也要死个明明白白。好吧。
中午十二点,在CT室,小赵为他做了肺部穿刺,我和水主任隔着玻璃门在外观看。操作很顺利,几分钟就完事了。水主任认为最好把标本送去金华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比较准确一些。小赵为我联系了那儿的王主任,让我直接找她。幸亏有这些好同事,我才可以这样一路绿灯。打车,去金华。那些天打车成了家常便饭。
周六上午,我正在专家门诊忙着看病,水主任电话打来,说金华的王主任给他打了电话,看了涂片考虑肺部鳞癌。至此,困惑公公三个多月的病况基本上明确了。水主任简单说了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化疗对于92岁高龄的老人家都不适合,不过可以用抗肿瘤药,以及免疫调节治疗。
三、选定治疗方案
傍晚我下了班打车去新医院,小赵还在等我。我们做了简单沟通。他的意见和水主任意见差不多。我又去公公病床看望他。公公吵着要回去,说换洗衣服没带,我说我帮你去找吧。他立马激动起来,嗓门很大,说你又不清楚东西放在哪里!他说他会叫小宋陪他打车回去拿。对于这样一个倔老头,我也是没办法。我和他打预防针:你回去后看到家里扔了好多东西别骂我,我帮你把家彻底打扫了。他想了一下说:人都要没了,东西扔了就扔了吧。我又没跟他说得啥病,他何出此言呢?不过他有这个心态,我也就放心了。但公公磨蹭了几分钟又打消了回去的念头。
从病房出来,天已经完全黑了,下着雪。我没有吃晚饭,又饿又冷。这时候一辆面包车摇下了车窗,有人和我打招呼。原来是医院的驾驶员小方,车里还有郭院(现在是中医院的一把手),让我上车。坐上车他们把我先送回,心里暖暖的。回家后和寒寒通了电话,他说他明天就回来。我说你就别来回折腾了。寒寒说这么大的事,我回来至少给你减轻压力。
寒寒到家后,我和他一起去主任办公室。水主任说,公公确诊肺鳞癌,手术、放疗、化疗都不适合,毕竟已经92岁高龄,只有直接用三线抗肿瘤药——安罗替尼。但这个药只有在两次化疗无效的前提下才可以报销,直接用的话,只能自费。一盒药7颗,每天吃一颗,共3409元。连着吃两周,停一周,又吃两周,停一周。粗粗算下来,如果光是吃这个药,一年得十二万以上。和公公商量了一下,他说他还有点钱,可以撑一两年没问题。好吧,既然这样那就用吧。寒寒立刻就拿着处方去金华配了药。这个药我们自己这里没有,得去指定的药店。先配一盒吃着看看,有没有副作用。因为有些病人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咯血加重。
四、共度难关
寒寒中午回到病房,带来了他爷爷的救命药。公公又在那里作,说要回去拿东西。好吧,一家三个人打了个车回到他家。事先和他打预防针,家里整理过了,该扔的都扔了。不过当公公看到家里被整理得干干净净时,他没有任何抱怨,一个劲地说好。他跟寒寒说,这些年多亏你妈妈了。公公好像搬家一样,整理出四个大袋子说是要拿到医院。我说你需要的日常用品超市都能买到。他说花那钱干嘛,家里不是都有吗。我们大包小包的又打车回到新院。寒寒留在那儿陪爷爷,我则赶紧打车回老院,好多工作落下了,得抓紧补上。
接下来三天都是寒寒去病房看望爷爷,还要帮爷爷做许多外围的事,比如去银行取钱,去店里买他爱吃的糕点,去家里取头天落下的东西。寒寒每天回到家都已天黑了。我很心疼他。这些天他真是太辛苦了。第三天晚上我本想做几个菜犒劳犒劳他,可是或许因为心不在焉,做的菜一点也没有平日的水准。我很抱歉地说,老妈这回没烧好,厨艺退化了。可是寒寒却善解人意地连连说好,并吃了好多菜。晚饭后他还帮我在百度网盘下载了很多书到我的电子书里,他是个爱看书的人,这一点深得我真传。那么多我爱看的书存在我的电子书里,为我补充了精神食粮。
第四天一早寒寒回杭州了。上午我去新院看望了公公,并让水主任开了第二盒安罗替尼,然后去金华配药。之所以这么着急去配,是因为接下来的几天各种忙。政协调研、专家门诊、义乌会议、杭州年会。年末了,会议也多。人在职场身不由己。而公公的药是万万不能断的。路上接到寒寒的电话,他刚到家,问我爷爷今天是不是听话。寒寒的声音充满关切。这些沮丧的日子,想到我不是一个人,还有寒寒帮我共度难关,内心就充满了慰藉。
五、出院何去何从
去义乌开会的路上,接到公公电话,非常着急地说,医生告诉他可以出院了。咋那么快呢,我以为至少还得再住半个月吧,不曾想才住了半个月就要出院。不过想想也是,诊断明确了,药已经用上去了,目前病情尚稳定,接下来是可以回去调养的。可是,我真的还没有做好他出院的准备啊。他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一个人独居了。
公公自己很不想出院,想多住些日子。医生之所以急着让他出院,还不是因为医院里不喜欢病人住得太久影响病床周转率,还有医保的一些限制。我给呼吸科主任打了电话,和他商量能否再多住一个礼拜,他给我讲了一通大道理,我也就作罢了。多说无益。不过水主任最后还是网开一面,他说如果我还没有安排好老人的事,那就再住一个礼拜吧!那真是太好了!我谢过他。至少暂时我可以缓口气。
当然,出院后的去向问题迟早还是要解决的。会议间隙打了好多电话,询问几个家政服务中心,都表示不能提供住家的保姆;又联系了几家养老机构,咨询一些具体问题。会议结束一回来就直接去了病房和公公商量。他最后同意去养老院(尽管是一百个不情愿)。于是抽空去了位于枣树社区的亲福园养护中心,这家养老院口碑很好,实地查看条件不错,就和赵院长具体商谈并达成意向,交了2450元定金。她答应只要公公一出院就可以直接住进去。
至此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希望到时候公公不会给我整什么幺蛾子。
六、整幺蛾子
公公是个阴晴不定一日三变的主,所以不到最后真正住到养老院,都不能说这事已经办妥了。果然不出所料。
那天我去病房看他。他告诉我,其实不用去养老院,只要把你奶妈叫来即可。此话让我大跌眼镜。我说:我奶妈有什么义务照顾你啊?再说她都已经八十岁的人了,哪有这个精力!他说,你不懂,我和你奶妈是有感情的,早在寒寒奶奶在世的时候她就有交代,她走了希望奶妈接替她照顾我。我说:你的意思是说你和我奶妈有男女感情,你们要一起生活?他说:对!我说这怎么可能呢?如果你对他有感情,这么多年你都在干嘛?为啥到了自己九十多岁而且病魔缠身的时候才想到她?你分明是想找个免费的保姆嘛!
理屈词穷的公公恼羞成怒,大发雷霆,非要我把奶妈的号码告诉他,他要亲自打给奶妈。我被他缠得没办法,于是给奶妈打了电话问她是否知道这回事?奶妈说:他胡闹!我哪有这样的想法!于是我把手机给公公,让他亲耳听奶妈怎么回绝他。公公在电话里还一个劲地说:你来一趟吧!我要当面和你说!那声音犹如太监的公鸭嗓,我听了汗毛倒立。奶妈:我不会来的。说完就把电话挂了。公公一副气哼哼的样子,说奶妈这是农村妇女故作矜持,她心里一直有我。
我实在搞不懂公公半截入土的人了为啥还会有这种荒唐的想法,难道真是老糊涂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公公的如意算盘从来都是为自己考虑的。去养老院得一大笔开支,找我奶妈这样的农村老太太,他就省下保姆钱了,还美其名曰有感情。亏他想得出来,我奶妈可不吃这一套。我建议公公最好还是去养老院,他说他死也要死在家里!看着他气急败坏的样子,我想我还是冷处理的好。于是和护工做了交代就走了。这以后三天我愣是没去看他。我跟寒寒说,接下来办出院我不出面了,你还得回来一趟把他接回家。他只有在你面前才会收敛一些。
七、插播一段往事
奶妈因为我的关系,自从我嫁给建伟后,也成了我婆家的客人。起初我公公婆婆都不待见她,嫌弃她是个农村妇女。我婆婆退休前是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一个不怒自威的人。奶妈年纪比他俩小了十岁以上,她在我公公婆婆面前跟在我爸妈面前一样的低眉顺眼、恭恭敬敬。起初她喊他俩“大伯、大妈”,自从我生了寒寒以后,她就随寒寒喊他俩叫“爷爷、奶奶”,这是本地乡下的风俗。
奶妈心地善良,为人敦厚,当年我婆婆患胰腺癌,拖了整整一年去世。这期间奶妈时常来看望她、照顾她。婆婆生前多么风光的一个人,可是重病缠身却还是我奶妈这样一个不相干的人来得最勤快。婆婆临死前跟奶妈长叹,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老头子,因为父子俩像仇人,指望建伟照顾是不可能的。婆婆希望她走了以后奶妈能够多关心我公公。婆婆的本意并非想让奶妈和公公成为一家人,只不过念及他一个孤老头子可怜罢了。
奶妈在我婆婆走后也的确履行了诺言,隔三差五地去看望公公,帮他做做家务搞搞卫生。不曾想公公自作多情,想入非非,时不时的和奶妈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后来发展到动手动脚,可把奶妈吓坏了。奶妈是个很讲名节规规矩矩的人,自从奶爸去世后她一直一个人生活。她对我公公这个糟老头压根没有好感,从那以后再也不去登他的门。
这次奶妈一家人都知道公公患了肺癌住院,所以几天前奶妈带着儿子孙子、女婿外孙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去看望公公,这也是人之常情。不曾想公公却又动了歪脑筋。这老家伙!我心下骂他老不死的。
八、初到养老院
公公是2018年的年末出院的。头天寒寒和丹丹就回来了。
我因为还在生公公的气,他出院我全权交给寒寒去办理。寒寒还是头一次去处理这个棘手的事:爷爷出院后究竟何去何从?能不能顺利说服他去养老院?他会不会又要闹着给我奶妈打电话让她过来?如果他不去养老院、一个人回家又该怎么办?说实话我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头天晚上翻来覆去没睡好。
第二天是周日,奶妈的大孙子晓杰一早开车过来接寒寒去医院。晓杰对我这个姑妈也是没话说的了。我在家等消息,时不时地发微信询问近况。寒寒告诉我,爷爷情绪还好,压根没提我奶妈的事,也没有反对去养老院,不过他说他要先去家里看看。我想,先去家里,估计再去养老院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快到中午时,寒寒说,出院手续办妥了,他们已经到了爷爷家,准备去食堂买点面条给爷爷吃。我心里还在绞尽脑汁地想,再怎么办呢?没几分钟,寒寒又打来电话,说爷爷突然同意马上到养老院!这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于是我赶紧打车去了他家,和寒寒、晓杰一起,把他送到了亲福园养老院。
亲福园养老院就在老城的闹市区,有一个不错的大院子,还有健身设施,医务室,好几栋楼,住着上百个老人。幸亏早两天赵院长打我电话确认时我没有明确回绝,否则临时找床位又是难事。走进房间,看到里面设施齐全,条件很好,公公连连说好。至此,我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护理人员一趟又一趟过来看他,院长也来了两次,还和他握手,夸他老领导,有素质。他像孩子一样高兴极了。我和寒寒丹丹在那里陪了他半天。我开玩笑说:你怎么突然一下子又想通了呢?他说:医院里很热闹,一下子回到家里,太冷清了,天气又那么冷,家里空调不给力,还是住养老院吧。好吧,这回是他自己真正想明白了,不是被我强迫的。(待续)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1368
评论列表(35条)
一口气读完,心堵、心酸,更被您感动!一个失去爱人的柔弱女子,除去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外,还要照顾患病的老公公,其中经历,千难万难,不是亲历者是不会感受到那种艰难的。通过您的文字,让人能够感同身受。您的这些作为,足以感动上苍,温暖人间!为蒋院长点一个大大的赞!
@鸣虫:谢谢鸣虫老师耐心看完、首席美评!晓舟老师说文章太长了,所以又分了上中下三部分。写文的时候,往事历历在目。亲历的事,刻骨铭心。酸甜苦辣俱往矣,如今问心无愧。谢谢您的点赞。
仔仔细细的读了全文,每个细节我都如亲临。当年我也是这样照顾我妈妈的,我妈妈还年长一岁,94岁时驾鹤西行。不同的是,我是妈妈的亲生女儿,而你只是儿媳妇;我照顾妈妈只有7年之久,而你却整整15年;所以你比我更辛苦,你真的很了不起,世上能像你这样为老人付出的有几人。你的大爱,你的善良,你的有情有义,太值得尊重了,我为你双手竖起大姆指赞。
@四格格:养过老的人会感同身受。您家母亲也是高寿了,这离不开您的精心照料。一个高寿老人的背后,一定有子女的倾心付出。谢谢格格的共鸣和点赞,我们都是苦尽甘来的人,今后要好好照顾自己。
读着你的文章就如同我这些年经历的事情。我家帅哥就如同你家这位老人一样,就如同精神病人,不犯病还可以,一犯病就闹。这次我住院,与请来的大姐闹了好几次。就如同你家相似的电视剧,以后有空我整理出来再说吧。
你家老爷子终于不再闹腾,你解放了。可我不知道还要熬多久,更不知道我能不能熬过他。唉听天由命吧。
@地质之花:大姐您比我更不容易,我能感受到您的身心疲惫。今后还不知还要熬多久,您自己要多保重,不要为帅哥生气。说这话虽然是隔靴挠痒不起作用,但也是发自肺腑的。自己好了才有精力照顾家人。[花][花][花]
认真读完了长篇文章,感慨万千,为蒋院的孝心感动。蒋院太不容易了,面对这样的老人,亲生女儿都未必做到这程度。好人有好报!
@漫言华语:谢谢华姐!谈不上孝,很多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样的老人不管怎么办?看不下去。
蒋医生是我心中的女神!只看着这篇文,就觉着难,太难了,更何况您那么多年独自一人应对。经历过诸多苦难,一定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大心脏。蒋医生,您多保重!
@青叶碧玉:碧玉过奖了。有一点我认同,就是经历过这样的磨难,内心已经变得非常强大。谢谢!
读完此文百感交集, 每个人都经历过自己父母的生老病死, 那是有血缘之亲的亲人, 尚有许多的酸甜苦辣。而你面对的是一个是姻亲关系, 无血缘联系的老人,还是公公, 个中的辛苦和委屈自不待言。而你做得这么周到这么好, 真不简单! 过去了, 自己想想写写, 自我安慰自己一番, 也是很有意义的。人在做,天在看, 相信老天会犒赏你的。
@轻品慢尝:谢谢轻品美言。有些事,事到临头了回避没用,只有打起精神面对。好在这一切都过去了,多年磨难换来云淡风轻。
断断续续的看过蒋院照顾老人到最后一刻。如果作为女儿又能做到啥样呢?您的所作所为,上苍都要被感动,何况是一个失去亲人 的老人![赞][赞][爱心][爱心][花][花]
@解世权:谢谢世权老弟。照顾公公的文字,之前在新浪有零零碎碎的写过。这次把那些文字、加上朋友圈里的吐槽,加上自己的回忆,好好梳理了一番,形成此文。
这么难伺候的老头儿。抱抱你!佩服你呀!
@惑矣:的确,可不是一般的难伺候。[偷笑][偷笑][偷笑]
蒋院15年孝敬照顾公公,独自一人担起侍奉的艰巨重任,你公公好有福气,有蒋院这样的好儿媳。
@锦瑟黎燕:这叫做推不掉,不得不接受。我但凡有个小姑子之类,可能也就省好多心思。
昨天晚上一口气读完,掩卷长叹,蒋院真不容易!高龄老人的临终,都伴有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把身边的亲人折腾的……那各种作妖,真真假假让你哭笑不得。您作为儿媳妇,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谢谢蒋院的好文章!!
@李宗宾19481957:谢谢李老师!您说得太对了,高龄老人多多少少有一些精神异常,所以他的行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让家人都抓瞎,由此而抓狂。
看完两眼潮湿,很感动。如此耐心周到地照顾没有血缘的老公公十五年,还是在丈夫去世以后,太难得了。
@雨凌:谢谢雨凌老师深度共鸣!
作为照顾老人,确实是大麻烦的事。你是有善心的人,虽然心里不满,还是近倒你的义务。主要是有医疗资源,很重要。我岳父倒死也没住进医院,胰腺癌,三个月就走了!我倒最后也不知道怎么办?像琼瑶学习?走一步说一步吧!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杨自记:我们这代人将来面对这些事可能会更理性,更为子女考虑。
@难诉相思:是的是的。不过医疗资源越来越困难了。岳父走的十年前还住进医院。后来到走也没住进医院。越来越难。祝好朋友。
人老了,特别是不能自理的情况下,还是去养老院比较好。家里人都有工作,不可能分太多时间照顾老人,有什么状况身边没有人很麻烦。请个护工的钱,还不如去养老院。
@清河君:我们这儿请一个全天候的保姆每个月至少6000元,还不包括吃住。住养老院每个月4000元,包吃包住。
读着读着,我被感动了。蒋院太不容易了,失去了丈夫,工作繁忙,独自承担关心寒寒,还要照顾年迈的公公。15年是个漫长的岁月,既是蒋院善心的体现,也可看出蒋院对建伟的深情。寒寒是个懂事的孩子,关心爷爷,为妈妈分担责任。为蒋院点个大赞![赞][赞][赞]
@诚厚:谢谢诚厚老师如此仔细的阅读和认真的评论。的确,独自照顾年迈的公公15年,其中的酸甜苦辣足以写一部长篇。这里只写了最后一年。好在寒寒理解和帮助我,为我分忧。
事因难能,方显可贵。蒋院孝行感天动地。[赞][赞][赞][花][花][花]
@情满乌江:谢谢乌江老师的美评!
蒋院您的孝心让我深深的感动,您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上有老下有小,每一份责任都落在您的身上,真不容易,敬佩您!祝好人一生平!
@含羞荷:谢谢荷老师美评和祝福!如今一切都过去了,回想起来很不可思议,那些年都是怎么熬过来的。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您公公这样的人,也挺能作的,有一颗不老的心啊![笑哭]
蒋医生在先生走后还能对公公婆婆尽亲人的照顾,真是情深义重的好媳妇!难得![赞][赞][赞][爱心]
@皓月蓝空:我公公的奇葩事真的是一言难尽,以前他那些让人恨得直咬牙的举动,如今想想都成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