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里:一座具有鲜明特色的古镇

Weixin-Image_20241210220744

江南水乡古镇,周庄、同里、甪直、乌镇、西塘、南浔可谓家喻户晓。与老伴的每周一游,目标放在了百里内尚未大红大紫的古镇。苏州吴江区的黎里古镇是第一个目的地。

江南水乡古镇,小桥流水、街河相邻、粉墙黛瓦、古今名人是共性。但每一座水乡古镇,又都有独特的个性。游江南水乡古镇,品的是共性,赏的是个性。选黎里古镇作为第一个目的地,除了没去过,还因为她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伟人的诗友柳亚子和新中国首位国际法院大法官倪征燠的故乡。

50余公里,用时1小时,到达位于江、浙、沪交界的黎里古镇。停好车,由东按指示牌进入古镇。一当地农妇从后面走过来,笑吟吟向我们介绍:这条市河3里半,就像一条龙,这座青龙桥就像龙头,河两边都是古镇,主人的热情,让刚到古镇的我们心里一暖。

我与老伴都游过苏州的三大古镇,游黎里,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惊喜。不一样的不只是有5段街名的3里长街,还有各式廊棚、河埠及缆船石、弄堂。

清代诗人袁枚在描写黎里的诗中有“长廊三里覆,无须垫角巾”。现在,廊棚虽已不再覆三里,但仍一段段保留着各式廊棚。据地方志记载,廊棚大量出现在元代。走在街上,晴天不打伞,雨天不湿鞋。廊棚有披檐式、骑墙式、人字式、过街楼等等。

Weixin-Image_20241210220801

廊棚外的市河两岸的驳岸十分讲究,在水下打上排排密密的木桩,码上麻石。虽然造价高,却异常坚固。一二十步就有一个河埠。河埠不仅为古镇人淘米、洗菜、洗衣服之用,也是经商货物进出和水路出行的码头。河埠形态多样,有淌水式、双落水式、前后水式、悬跳水式等。河埠旁的驳岸嵌入各式图案的缆船石350多个。游览时,我们还看到古镇居民在河埠洗衣服。

Weixin-Image_20241210220807

弄堂也是黎里古镇的特色。古镇有115条弄堂,其中暗弄90条,明弄25条。南北向的弄堂始于南宋,多为明清。最长的弄堂135米,最宽的弄堂1.6米,最窄的弄堂仅有0.7米。当地老人说,他们的父辈当年见日本兵进镇,就躲进暗弄,日本兵很难找到。

Weixin-Image_20241210220754

到黎里,一定要看全国文保单位柳亚子旧居和设在里面的柳亚子纪念馆。

柳亚子(1887—1958),出生在黎里一个书香门第,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诗人。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柳亚子是1909年创立的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发起人、组织者之一和主要代表人物。

柳亚子以诗为革命武器,共写了7千余首诗和200首词。郭沫若评价柳亚子的诗“感慨豪宕,沉郁深婉,热情奔放,独树一帜,开一代革命诗风,写了一部敢哭、敢笑、敢怒、敢骂的革命史诗。”茅盾评价:柳亚子作为南社的标杆人物,“是前清末到解放后这一长时期内,旧体诗方面最卓越的革命诗人。”

何香凝评价:“柳亚子先生是一个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战士、社会主义的拥护者和爱国诗人,一生坚持真理,爱憎分明。他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两个历史时期的革命,始终是国民党坚定的左派,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的积极拥护者。”胡乔木评价:“柳亚子是忠贞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者、杰出的革命诗人。”

柳亚子旧居原为清乾隆年间直隶总督、工部尚书周元理私邸,因乾隆皇帝连续13年赐周元理“福”字,取宅名“赐福堂”,1780年前落成,占地3513平米,建筑面积2862平米,前后六进。1922年秋,柳亚子向周氏后裔典租“赐福堂”第三、四进即前楼、后楼。前楼为起居处,后楼为藏书处。1927年5月,因柳亚子公开反对蒋介石背叛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念,蒋介石派军警抓捕柳亚子,柳亚子躲进居所复壁逃过一劫,后离开黎里。直到新中国成立,“赐福堂”三、四进仍保留着柳亚子一家的生活原貌。“柳亚子故居”为廖承志所题。

Weixin-Image_20241210220830

屈武题写的“柳亚子纪念馆”挂在门厅,纪念馆分序厅和主展厅。序厅中央是柳亚子汉白玉雕像,座基刻有邓颖超题写的“柳亚子先生像”。主展厅用图片、文字、文物和多媒体介绍了柳亚子爱国革命的一生。展厅布置得十分精美,我与老伴作了认真的参观。

Weixin-Image_20241210220838

倪征燠纪念馆就在古镇东头,是我们进古镇看的第一个景点。

倪征燠(1906—2003),中国著名法学家,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一生没有离开过一个‘法’字。”倪征燠出生在黎里,中学毕业后立志学法。192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后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留学,1929年获博士学位,受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荣誉研究员。1931年起在上海多所高校讲授国际法、国际私法、比较民法、法理学等。1946—1948年参加东京审判。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外交部担任法律顾问。1984年当选国际法院大法官,1994年卸任回国,后退休。97岁在北京病逝。

展馆面积不小,用图片和文字介绍了倪征燠的一生,对一生中的辉煌参加东京大审判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与老伴参观后,感觉展板做得太小,让宽阔的展厅显得空落落。由于倪征燠很小就离开了家乡,相关的实物也极少。纪念馆的大门敞开,进出自由,也没见管理人员。

Weixin-Image_20241210220822

我们还看了东圣堂,这是纪念黎里古镇创始人赵蟠老的享堂。赵蟠老(约1121—1200),山东人,自小随父母南迁,读书、为官,随范成大出使金国,任过楚州知州、庐州知州、两浙路转运副使兼临安知府、代理工部侍郎等,57岁隐居黎里。赵蟠老到黎里后,调停本土居民与北方移民的矛盾,通过合并让黎里由村升为乡镇,整治市河,整顿街道,自己还营造了一座私家花园。在黎里百姓眼里,赵蟠老就是黎里的圣人,是黎里古镇的祖师爷。

Weixin-Image_20241210220816

相较于三大古镇的喧哗,黎里还保持着一份宁静。没见到导游带着的团队游客,只有像我们一样为数不多的散客,其中有一半是上海人。古镇有不少特色小吃,我们买了冒着热气的当地特产油墩,还是非物质遗产,那是糯米粉做成墩子形放在油里氽成金黄色,尝尝真不错,里面有豆沙馅。3个小时游黎里,很多景点都没跑到,只能算是走马看花。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1169

(13)
诚厚的头像诚厚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午4:32
下一篇 2024年12月12日 上午4: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0条)

  • 漫言华语的头像
    漫言华语 2024年12月11日 下午7:44

    跟随诚厚老师的文字和图片,又游了一把黎里古镇。江南真是好地方,文化底蕴丰厚,名人多。其实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12月11日 下午10:24

      @漫言华语黎里古镇无论那个方面,都不比三大古镇差,只是还没热闹起来,因为还保留着那份宁静,也是游玩的好时机。谢谢大姐美评!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2月11日 下午7:45

    江南水乡古镇,小桥流水、街河相邻、粉墙黛瓦、古今名人是共性。
    黎里,一座具有鲜明特色的古镇。
    黎里古镇,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伟人的诗友柳亚子和新中国首位国际法院大法官倪征燠的故乡。
    美妙游记,娓娓道来,图文并茂,欣赏学习。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2月11日 下午8:12

    黎里好走马,圣堂拜赵蟠。深弄蔽日月,油氽糯墩香。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4年12月11日 下午8:21

    江南古镇文化底蕴深厚, 所以能出人才。您的文章可读性很强, 既能当散文欣赏, 又能当文史资料保存。资料丰厚还梳理得有条不紊, 有经有纬的, 值得学习呀!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12月11日 下午11:58

      @轻品慢尝我的文章是简洁白话,不具文学性。教授的美言当作鼓励和努力的方向!

  • 雪花漫舞的头像
    雪花漫舞 2024年12月11日 下午8:28

    跟随诚厚老师的文字,很开心地游了一把黎里古镇,一扫郁闷。谢谢老师!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2月11日 下午9:38

    越是被遗忘的角落,就越是有可挖掘的东西,就像黎里一样。如果不是你的游记,世人有几人知黎里?纵然有赵蟠、有柳亚子、有倪征燠,黎里还是被淹没在世尘里。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12月17日 下午11:16

      @四格格水乡古镇很多,开放旅游 ,先知先觉的地方热闹了,后知后觉的没有新思路就很难凑上了。黎里还是很有特点的,早晚会热。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2月12日 上午4:28

    诚厚的文化游记,以视角开阔,文脉丰厚,静水流深的文字,将江南水乡黎里古镇的前世今生与杰出人物柳亚子与倪征燠的生平、成就、影响深邃呈现,让我对黎里充满了敬意与神往。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12月12日 下午8:01

      @锦瑟黎燕有特色的古镇风貌和名人,就构成了旅游的资源。谢谢黎燕老师美评鼓励!

  • 晓舟同志的头像
    晓舟同志 2024年12月12日 上午5:48

    兄长用心看用心写了,佩服。几年前我也去过一次,印象中就是很短的一条廊街,回来一字没写出,惭愧。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12月12日 下午9:54

      @晓舟同志与其他古镇还真有点不一样。后面看的震泽古镇,我就没有写的冲动了。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4年12月12日 上午7:27

    诚厚老师对黎里古镇的深度游,让我不仅开了眼界,也体会到了您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向您学习!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12月12日 下午10:01

      @难诉相思我也只是重点看了几个。觉得有写的冲动,那就花点时间写吧。谢谢蒋院美评鼓励!

  • 2272 张英辅的头像
    2272 张英辅 2024年12月12日 上午10:24

    您的生活很有质量,所以文章光华四射。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12月12日 下午3:32

    如果不是看您这篇文章,还不知道黎里古镇呢。虽然古镇名气不大,但江南水乡的特色彰显其中。古镇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柳亚子故居令人印象深刻,谢谢好友分享!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12月12日 下午11:38

      @清河君因为名气还不大,所以还有一份宁静。谢谢好友美评鼓励!

  • 解世权的头像
    解世权 2024年12月12日 下午7:24

    古镇文化底蕴深厚,北方与南的差别太大了![赞][赞][爱心][爱心][花][花]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12月12日 下午11:39

      @解世权南方水乡古镇,与北方风格不同。谢谢兄弟!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2月13日 上午5:08

    诚厚夫人的面容、神态、皮肤真好,将坦然若定,笑容透亮,风采依然自如彰显,如此满目祥瑞,上善若水,温润人心。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12月17日 下午11:20

      @锦瑟黎燕老伴今年的身体比去年好,我也轻松不少。谢谢黎燕老师对我老伴的赞美!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4年12月13日 下午6:22

    随诚厚老师游江南古镇,处处都是中华文化的“窝点”。名人荟萃,故事、情怀渊源流长。

  • 鸣虫的头像
    鸣虫 2024年12月15日 下午5:58

    诚厚老师的黎里古镇游记,描写细致,图文并茂,引人入胜,读后让人产生前往一游的渴望!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12月15日 下午11:59

      @鸣虫这些二线古镇,游人部多,可以畅游。谢谢鸣虫老师美评鼓励!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