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初,空调还没有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冬天时节,如果北方人到了上海或是江苏,由于没有取暖设备,那你可就遭老罪啦。
记得1988年春节刚过的二月末,我到扬州少年宫筹备少年儿童绘画联展,住在扬州宾馆。当时天气也就是零上三四摄氏度左右,淅淅沥沥的小雨一直下个不停,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湿漉漉的,那冷透了的感觉很不舒服,从来没来过南方的北方佬,总觉得南方的春节应该很暖和,我带的衣服不多,这湿漉漉的阴冷天气让我叫苦不迭。
宾馆有空调的房间每张床30元,没空调的房间一张床7元,我们都是普通的老师,单位给带的差旅费有限,或者说能够给予报销的额度有限制,所以我们只能在没有空调的房间将就着住宿。同屋的上海、无锡、扬州代表无所谓,不一会都钻进了那潮乎乎的小棉被窝,时间不长他们就发出了香甜的鼾声。
此时,瑟瑟发抖的我,却怎么也无法把腿伸到那阴凉潮湿的被子里。无奈,只好到水房打一脸盆热水回来洗脚,趁着冒着腾腾热气的洗脚热火劲儿,快速把冰凉的脚丫放到被子里,浑身上下顿时起了一层鸡皮疙瘩,那个冷得浑身发抖的感觉,令我想起古人“冷时节冷得牙关挫”的句子写得真传神,以前只知道句子好,现在才知道这句诗的神韵来自南方百姓的日常生活实践。
此时方悟出在内蒙古家乡母校教书的上海老师,在北风刺骨的冬天坚持长跑锻炼,穿的那么单薄而不感冒,他们那是祖祖辈辈在沪上的冬天“冻”出来了。
会议从扬州转到无锡少年宫,善解人意的刘建美主任提出让我们住在宫里,怕我们冷,特意安排我们住在少年宫的航模制作工作室,把专门用于航模制作的几盏烤灯打开,室内温度顿时暖和起来,这才睡了一个踏踏实实的好觉。
不比不知道,这才知道有供暖保障的北方人是太幸福了,冬天再冷,城市的供暖系统也准时供暖,这老百姓的“温暖工程”要是出了差错,分管市长就要找供暖企业问责,若在冬季取暖上出现了大问题,你那个市长也别干了,今年的供暖期还没到,可寒流倒是提前到来,朔风乍起,室内温度顿时就凉了,为市民的冷暖考虑,政府和供热公司协商,提前三天为市民供应暖气,百姓的幸福感油然而生,纷纷在网络上为政府和供热公司点赞!
从每年秋风乍起的10月15日到第二年开春化冻的4月15日,整整半年时间我们都在24摄氏度的恒温里生活。不管外面气温多冷,进了家门,扒掉棉衣棉裤皮鞋,就穿衬衣衬裤和拖鞋就行了。
再说北方农村的“猫冬”,漫长的冬季没有农活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屋内猫着。农村的土屋或砖房,冬天都有火炕、火炉、火盆等取暖措施。出外有皮袄皮裤皮靴,虽然条件不如城市,可也绝对冻不着。
牧区、林区冷,最低温度能到零下40度。可有抗风保暖的皮德勒,皮帽子、皮靴,再冷的天儿也不怕。到了定居点或者冬营盘的蒙古包,干燥的牛粪饼填到火炉里,铁皮烟囱都能烧红,再喝上一碗放了黄油、嚼口的热气腾腾的奶茶,就着奶豆腐、奶果子、牛肉干,撕着拽着大嚼手把羊肉,这些高蛋白高脂肪的食品都是御寒佳品,这些东西入肚,再冷的天气也不怕。
家乡《红山晚报》报载:前两天,内蒙古党委书记孙绍聘同志到赤峰视察调研,正赶上寒流来袭,书记一下车就先到了红山区一个居民区的普通老百姓家里,摸着暖气散热片,详细询问这两天的暖气温度怎么样?老百姓当然竖起大拇指满意,今年的供热很到位!
南方人为何不怕冷?我至今没想明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0692
评论列表(26条)
坐上了李老师的沙发![微笑][微笑][微笑]
@解世权:老朋友来了,赶紧上茶!![花][花][花][花]
想象着南方没有暖气的冬天真冷,那才叫冷![赞][赞][爱心][爱心][花][花]
@解世权:北方人对南方那种没遮挡,没热源,潮乎乎的冷确实难以抵抗!
南方人不是不怕冷,是勤奋,他们要出去挣钱养家,要改善生活质量。
@晓舟同志:很佩服南方人的毅力,中央领导人大部分都是南方人是有道理的!
没去过北方的人,以为北方比南方冷;没来过南方的人,以为北方比南方冷。来过了南方,去过了北方,才知道南方的冷比北方的冷还令人难捱。北方只是外面冷,在家一点也不冷;而南方不仅外面冷,家里比外面更冷。北方是干冷,南方是湿冷,湿冷比干冷更利害。南方人不是不怕冷,而是被“冻”练成了不怕冷。
@四格格:谢谢格格老师的精彩评论!北方人对南方那种没遮挡,没热源,潮乎乎的冷确实难以抵抗!初冬,我到了上海小孩子家,已经是半个上海人的儿子经常提示我及时加衣服,不能感到冷时再穿厚衣服,说你感到冷的时候,身体上下就已经冻透了!
我在上海的小儿子过春节,即使开空调,也不舒服,总感觉南方的冬天,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寒,贯穿身心。我们北方的冬天,政府惠民,提前4天供暖,屋子里温暖如春,好幸福。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老师的精彩评论!北方人对南方那种没遮挡,没热源,潮乎乎的冷确实难以抵抗!咱俩感同身受啊,初冬,我到了上海小孩子家,已经是半个上海人的儿子经常提示我及时加衣服,不能感到冷时再穿厚衣服,说你感到冷的时候,身体上下就已经冻透了!
南北之间的冷是不一样的。北方是干冷,南方是湿冷。主要原因是南方因为靠近大海,所以潮湿,那么在空气里的水分子就多,这些水分子可以穿透衣服,接触皮肤,在冬天里就让你的身体感觉湿冷。在北方,湿度低,所以水气少,渗透到衣服,接触皮肤也比较少。
北方干燥,吹的是干风,虽然凉凉的,由于导热能力差,不易渗透到身体里面,也就不易带走身体的热量,所以,北方冷,是周围的温度低,空气温度低,而人的身体温度并没有改变,所以我们感觉风大寒冷。南方潮湿,吹的是湿风,虽然温度不是很低,但是却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可以很快的把人体的热量带走,可以让你的身体表面与周围的温度一样低。
@阳光笙箫支剑笙:支老师的通俗易懂的气候科普,让我顿时明白南方的冷和北方的冷之区别,谢谢支老师!
北方的供暖,把北方人娇惯得怕冷, 南方的不供暖, 把南方人练就得不怕冷。不过, 北方的暖气,我还不受用, 太干燥, 嘴唇要开裂。如今公家不供暖, 但自家给自家供暖, 暖气片地暖装上是一样的, 但自己掏的腰包要比北方人多多了。
@轻品慢尝:老师所言极是!我的两个在南方安家工作的孩子,每年春节回家探亲,都说内蒙古太干燥了。我这个“北方佬”倒是觉得受不了深圳上海的潮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哈!
冬天来了,我们佛山前几天的最低温度已经到了摄氏12度,还不会觉得很冷。但是,佛山最低温度大概会到5度左右,时间也就是一个星期左右。以前我们都没有取暖设备,晚上钻进被窝的时候感觉冷飕飕的,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有电热毯,睡觉前半个小时插上电源,被窝暖呼呼的。我冬天去过山西大同,您们北方有暖气,在屋子里很舒服,但是外出还是挺冷的,特别是遇到刮风的天气更难受。
@清河君:哈哈,佛山是个好地方啊!我们这里,今天最低气温零下12摄氏度,出门就要棉衣棉裤全副武装啊!问候老师冬安!!
哪里会不怕冷哦!没办法而已。以前一到冬天手就长满冻疮,还得用冷水洗衣服洗菜。家里跟户外的温度相差无几。直到本世纪初用上了空调,才觉得生活有了改善,不再害怕冬天。
@难诉相思:哎,以前的南方确实是冬天难过啊!我外孙女在深圳,喜欢内蒙古的气候,不喜欢深圳夏天靠空调,冬天也离不开空调!
去过北方的南方人,是非常羡慕在北方过冬天的,在外边冻得发抖,只要随便走进一个公共场所,随便走进一户人家,立马就会暖和得像夏天,那种舒服是无法形容的。南方人不是不怕冷,而是冷也没办法,政府不集中供暖,只有公交车和地铁里才有暖气。
@四格格:国家现在富强了,应该考虑在南方冬天集中供热,这样可以让老百姓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
我在宁波时,冬天也很冷,有一年雪下的也有10厘米厚。冬天看露天电影,当兵的都穿棉衣棉裤外加棉大衣,而当地老百姓就穿毛衣加外套,他们好像就没穿过棉衣。我把我从北方带去的薄棉裤,送给帮我看孩子的当地老太太,她高兴得不得了。
我女儿在宁波手上、脸上都生了冻疮,回到东北反而好了。
@漫言华语:大姐回忆的宁波冬天,小孩子得冻疮,那真是受罪了!我们小时候的学校,供暖的煤炭质量不好,只冒烟不起火,我们上课时冻得不行,部分同学就跺脚,讲课的老师也冷,说同学们大家一起跺脚吧,呵呵,教室里顿时万马奔腾啊……
画家的精美佳作,让我体会到南方人与北方人过冬,各自顺其自然,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老师的夸奖!!问候老师冬安!!
南方人勤劳,不管酷暑严寒,从年初一做到年三十,习惯、适应了在恶劣天气里的生活。
@华章秋韵:谢谢老师的精彩评论!我很佩服南方人的毅力,佩服南方人的勤劳,以前科举的状元大部分是南方人,现在的中央领导人大部分都是南方人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