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明:开创我国自主生产牙轮钻的第一人

2023122003242927

报告文学 / 开创我国自主生产牙轮钻的第一人杨世明  / 黎燕

在鞍钢,有多少英模,以熠熠生辉的情怀与成就,抒写了生命的传奇乐章。鞍钢矿山的工程技术人员杨世明,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

杨世明,1939年1月出生于湖南新化。1964年毕业于湖南冶金学院矿山机电专业,同年到鞍钢工作,历任大孤山铁矿技术员、矿研所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机械高级工程师。他一直从事矿山机械设备的研究和技术管理工作,是中国第一台自己设计制造的高钻架“YZ—35型牙轮钻机”的第一设计完成人。1981年—1985年 连续被评为鞍山市劳动模范,鞍山市优秀知识分子、学科带头人。1984年获辽宁省劳动模范的殊荣。1986年被评为鞍钢劳动模范、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1986年被命名为国家级有贡献的中靑年科技专家。全国六届人大代表。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10年,荣获鞍钢纪念“‘鞍钢宪法’——感动鞍钢、功勋人物”银奖。1997年退休。2009年2月因病逝世,终年70岁。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杨世明承担了“Ky—250型牙轮钻头”和“Ky—350型牙轮钻头”研究课题。经过他的努力,完成设计图纸,由矿山钻具厂试制成功。这两个项目科研项目的研制成功,生产出来适用于鞍山矿山中、硬和极硬岩用的牙轮钻头,解决了露天矿穿孔的技术难题。获冶金部科研三等奖。

结束从国外引进牙轮钻机,是埋在杨世明心底的一个理想,因而国家立项以前,他就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当时,矿山所用的钻机全部由外国进口,由于外汇紧缺,备品备件满足不了需要,设备完好率和矿山生产受到严重制约。为了实现牙轮钻机国产化,在科技信息严重封锁、一无资料、二无图纸的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他昼夜兼程,辗转沈阳、北京等地的图书馆、科技图书馆查阅资料,将寻找到的一点点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记录在笔记本上。回来后反复与进口钻机进行对照,精心研究,寻找突破点。

此后,在冶金部组织的牙轮钻机测绘工作中,领导安排他负责技术工作。他在测绘工作中认真刻苦,严谨细致。为了搞懂钻机的液压系统和滚动轴承的改代工作, 他不辞辛苦,先后到山西、北京、瓦房店等地,虚心向有关专家和厂家请教,收集了大量资料,记录了钻机上所有滚动轴承的牌号、国名和厂家名,整理编印了一本有关牙轮钻机滚动轴承的改代手册。

凡是与钻机有关的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辛苦,杨世明都满腔热忱,积极参与。

心血凝聚成珠。

多年的呕心沥血,杨世明基本掌握了国外钻机的性能、结构和技术水平。 这一天终于到来, 1980年3月,杨世明承担了冶金部下达的“YZ—35型牙轮钻机”的研制课题。

他作为设计的总负责人,面对着仿佛进入决战的态势,有一种壮士奔向战场的热血奔涌,何时缚住苍龙的豪迈。

领导要求必须在10天之内拿出材料订货目录;在20天之内拿出设备订货目录; 两个月拿出设计图纸。

这些任务,在正常情况下,需半年才能完成。为了不辱使命,杨世明不分白天黑夜,分秒必争。白天中午从不休息。忙了一天,每晚还要至少工作到半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他在原来潜孔钻机试制成功的基础上,消化美制45—R钻机结构参数,画图、计算,还要带年轻的技术人员。

一台重85吨的牙轮钻机,上千个零件,油路、气路等各个布局,都由他担纲主演,不仅形成整体,还要提出具体要求。二十多名设计人员,都要由他分配设计任务。事无巨细,总归一人。他和同事夜以继日地进行攻关,一再减少休息和睡眠时间,耗费大量心血画了4300张图纸,使设计取得突破进展。

杨世明带领着设计组的人员,日夜苦战,终于在两个月内拿出了“YZ—35型牙轮钻机”样机的设计图纸,交给了衡阳冶金机械厂和长沙冶金研究院进行制造。 1982年4月,衡阳冶金机械厂完成“YZ—35型牙轮钻机”的组装工作,样机被运到了鞍钢矿山。

由于超负荷劳作,杨世明患坐骨神经痛的病症越发严重,在行动极为不便的情况下,为了钻机早日获得成功,他顽强坚持上山,指导安装、调试工作。 经过半年的工业生产试验,我国自己设计的第一台高钻架“YZ—35型牙轮钻机”,在参考国外其它类型钻机的新特点,总结国内多年来设计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仅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于1982年11月就获得成功。

经过冶金部鉴定,达到国外同类钻机水平,正式定型生产。这一成果,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

这台钻机不但达到国外同类钻机水平,而且某些部位还优于国外同类钻机。它是我国大中型露天矿山的一种先进高效穿孔设备,强度高、刚度大,工作平稳可靠。其震动、噪音都比美国同类钻机小,全部满足国内Φ250孔径露天穿孔的需要,而且价格比同类进口钻机低。

1985年,“YZ—35型牙轮钻机”生产26台,并出口到巴基斯坦。这一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质量金牌奖。截止1988年底,为国家节省投资8700万元,节省外汇2920万美元。

“YZ—35型牙轮钻机”获国家优质产品金奖,国家科学二等奖。

喜讯频传。之后,杨世明负责设计的“HY—28/2.8型滑片式空压机”研发成功。“HY—28/2.8型 滑片式空压机”为YZ—35钻机主要配套设备,满足了国内需要,不再进口整机和零部件。

1989年,杨世明负责研制“YZ—55型牙轮钻 机”再传喜讯,取得成功。作为露天矿三大主体设备之一,参与“千万吨级矿山成套设备研制”,一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YZ—55 型牙轮钻机”研制成功的第一年,就创价值780万元,创利税140万元,为国家节省外汇750万美元。同时,他为我国引进的5台50R型 钻机提供了国产化技术和备件,每年可节省钻孔费2万元。同时,结束了我国从国外引进同类产品的历史。

“YZ—35型牙轮钻 机”和“YZ—55型牙轮钻机”两大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高了国内矿山穿孔效率,至今一直被国内各大露天矿山生产应用。

国内矿山技术装备以最少的投入,顺利实现了升级换代,杨世明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90年,杨世明参加了“SPZ—120型水平钻机”的研制工作,1992年末,这一科研项目通过了冶金部鉴定。

杨世明耗费心血研究成功两种大型矿用牙轮钻机,结束了我国引进牙轮钻机的历史,为我国矿山的建设和发展,钢铁工业的腾飞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辉煌的作为与业绩,已嵌入鞍钢矿山的历史册页里,在岁月的长河里,星光闪烁,光照人心。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0569

(11)
锦瑟黎燕的头像锦瑟黎燕
上一篇 2024年11月29日 上午12:54
下一篇 2024年11月29日 下午8: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78条)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1月29日 上午7:15

    感谢晓舟主编修正的文题,好醒目,我满心欢喜。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1月29日 上午7:17

    卯酉河这一金色家园,充满了魅力与吸引力,是安顿心灵的温馨绿洲。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1月29日 上午7:26

    这又是一个湖南籍的模范人物,那时代的工人也好,技术员也好,都有当家作主的精神,把国家、把工厂都当作自己的事,真正起到了国家主人翁的作用。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1月29日 上午11:52

      @四格格那种发自心底的责任感,让这些模范人物尽心尽力地在职场纵横驰骋,不断创造出惊人的佳绩。

  • 晓舟同志的头像
    晓舟同志 2024年11月29日 上午8:29

    当年在职场,我也是搞新闻的,只会写消息、通讯、人物特写,黎燕如此有高度的报告文学作品我写不出。向黎老师学习!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1月29日 上午11:56

      @晓舟同志晓舟如此激励,我必须鼓劲加油,不断提升自己的文笔,以不负美好期许。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11月29日 上午10:14

    杨世明是鞍钢技术队伍中杰出的一员,为了试制YZ-35新型钻机,可谓呕心沥血,夜以继日设计攻关,付出了极大代价。为鞍钢矿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老一辈技术人员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1月29日 上午11:56

      @清河君深邃品评,用心用情,入木三分,好有意境,直入人心。

  • 2272 张英辅的头像
    2272 张英辅 2024年11月29日 下午12:04

    黎燕老师是个认真的怍家、严肃的作家,文笔好,构思严谨,写出的作品非常人能比。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1月29日 下午1:51

    “杨世明耗费心血研究成功两种大型矿用牙轮钻机,结束了我国引进牙轮钻机的历史,为我国矿山的建设和发展,钢铁工业的腾飞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辉煌的作为与业绩,已嵌入鞍钢矿山的历史册页里,在岁月的长河里,星光闪烁,光照人心。”

    杨世明为鞍钢矿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老一辈技术人员的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1月29日 下午2:49

    这种工人当家作主的方式都成为了历史,现在的工人有谁还敢说自己是国家的主人翁。

  • 漫言华语的头像
    漫言华语 2024年11月29日 下午6:20

    能写报告文学,那都是大手笔,黎燕厉害!
    1964年毕业的大学生,那绝对是有真才实学的,到单位里都是骨干,但是也让文革祸祸的够呛。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1月30日 上午5:02

      @漫言华语感谢老乡的精美品评与深度共鸣,如此用心用情,入木三分,让我倍感温暖。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1月29日 下午8:36

    从杨世明的身上,看到了老一辈的工人的缩影,他们真的是全心全意为国家、为社会奉献自己,真的就像是老黄牛,不计报酬,不知疲倦,不辞劳苦。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1月30日 上午5:04

      @四格格杨世明是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的心血与智慧,为铁矿山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4年11月29日 下午9:43

    又一篇为又贡献的杰出人物扬名立万的佳作。有气魄有能力写报告文学, 厉害了。写报告文学需要深厚的社会情怀, 宽阔的视野和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这三者您都具备了。[赞][赞][赞]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1月30日 上午5:11

      @轻品慢尝老师的深邃品评,极具中文专业文学评论水准。我要继续努力,不负老师的美誉。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11月29日 下午11:43

    一个企业科研人员,能自主研制出企业所需并填补国内空白的设备,那就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八十年代初,科研条件远没有现在好,研制的产品能达到国际水平,已经很不容易了。像杨世明这样的科研人员,企业不会忘记他,祖国也不会忘记他。欣赏,点赞!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1月30日 上午5:19

      @诚厚诚厚用心用情,精雕细刻,入木三分的深邃品评,视角开阔,意向悠远,好有格局。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1月30日 上午7:45

    那时经常鼓励企业的科技人员创造发明,他们往往能研究出许多实用性的科研成果,填补许多空白,也获得许多科研成果奖。杨世明就是这样杰出的代表,这样的精神、功绩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1月30日 下午12:00

      @四格格这些科技人员,在自主发明,技术创新方面,呕心沥血,因而取得丰硕成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令人敬重。

  • 霁月的头像
    霁月 2024年11月30日 下午3:49

    这么年轻就去世,生命全部交给了科研。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呀。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1月30日 下午5:18

      @霁月的确如此,杨世明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科研之中,用心血为铁矿山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1月30日 下午4:55

    看到以前的工人阶级为国家创造发明,改进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很是感慨;许多和杨世明一样有高度的自觉性、有高度的责任心的技术干部和工人们,才让社会主义建设得以快速发展。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1月30日 下午5:24

      @四格格鞍钢,这样的英模层出不穷。许许多多的工人与工程技术人员,将发明创造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呕心沥血,硕果累累。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11月30日 下午8:48

    像鞍钢这样的大企业,科研和技术力量雄厚,可以开发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80年代我在乡镇工作,也重视科技进步。乡镇企业的科技进步,只能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能做只有国营大企业才能做的产品这个层面,对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不大。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2月1日 上午5:08

      @诚厚诚厚在各个重要的职场,都尽其所能走在前沿,无论成果如何,都是初心可鉴,光照人心。乡镇企业虽然在科技创新上不能与央企相比,但在发展新农村,振兴新农村上的贡献,有目共睹。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1月30日 下午9:28

    杨世明是64届毕业的,文革前的大学生,是专业课程学得最扎实的大学生。只要在文革中没有受到冲击的知识分子,那时都干出了轰轰烈烈的成绩。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2月1日 上午5:02

      @四格格鞍钢铁矿山在那年那月一直正常运行,工程技术人员在岗位上发挥作用,这是令人欣慰的。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2月1日 上午7:52

    新中国曾培养了一大批真才实学的大学生,他们成为各个领域的带头人,科学研究,创造发明,无私忘我的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生。

  • 一池烟雨的头像
    一池烟雨 2024年12月1日 上午9:35

    赤胆忠心,为国为民,建功立业,不朽功勋。[赞][赞][赞]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4年12月1日 下午4:29

    悄然兴致勃勃走进这个美丽的大家园,感觉到了这个触动做梦打的美丽,是那种不歌声的吸引力,好似春风年头心灵的大花园又好似的一片温馨绿洲之源头。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4年12月1日 下午4:34

    感受你笔下那一片赤胆忠心,勇于改革只是为了爱国艾米,那是一片申请的福音,默默干洒热血只为国家和民众的满腔热情敬请第三在这偏热图上,毫无怨言滋味了强国合理夜间例子历史的天空只是,那是梳理在这片天空之下的一块丰碑[赞][礼物][花]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4年12月1日 下午4:46

    兴致勃勃来观赏,从下从上不断低于额度都是我没有整整知道的历史真相,感受到你博大的胸怀写出更多的优秀篇章,激励我一路前进也许你的好样子一路辛勤耕耘都是春夏秋冬的博文,以此谢谢大家来欣赏和你走向新的征途,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2月1日 下午4:53

    一个人一生能有这么多的科技成果,真的是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为国家创造了很大的财富,为企业提高产能,带来了这么多的经济益,像杨世明这样的优秀技术人员真的值得人们好好的歌颂。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2月2日 上午4:17

      @四格格杨世明创造的经济效益非同寻常,技术创新成果载入铁矿山发展史册,美丽人生,穿越时空。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2月2日 上午7:40

    湖南冶金学院现在叫湖南工业大学,不在长沙,在湖南株洲,杨世明的突出贡献,是该校的荣誉,传播很广。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2月2日 上午8:36

      @四格格格格的细致品评,让我知道了湖南冶金学院的现在境况,真好。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4年12月2日 下午3:00

    黎燕老师用自己的笔,深情讴歌了鞍钢的一批建设者,他们是时代先锋,是国家栋梁。他们用自己的丰厚学识和满腔热血,推动了我国炼钢事业的发展。为他们点赞,也为黎燕老师点赞!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2月2日 下午5:20

      @难诉相思蒋院的深邃品评,暖如春风,沁人心脾,入木三分,意境高远,视野开阔,满满的正能量。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2月2日 下午4:29

    常说时势造英雄,那种革命气志高昂的年代,那种生产热情沸腾的年代,就能涌现出无数像杨世明、王铁人这样的优秀、模范的劳动者,他们就是大工匠,就是那个年代的英雄人物。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2月2日 下午5:27

      @四格格那年那月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成就了自己的美丽生命。

  • 李宗宾19481957的头像
    李宗宾19481957 2024年12月2日 下午7:57

    黎燕老师介绍的杨世明事迹非常感人,我们国家千千万万的科学家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做出的贡献太了不起啦!杨世明同志耗费心血研究成功两种大型矿用牙轮钻机,结束了我国引进牙轮钻机的历史,为我国矿山的建设和发展,钢铁工业的腾飞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向杨先生致敬!!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2月2日 下午8:21

    共和国之初,就因为有无数像杨世明这样忘我奉献的人,才让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强大起来,富裕起来。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2月3日 上午5:38

      @四格格是这样的,这就是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爱与作为,那是熠熠生辉的黄金岁月。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2月3日 上午7:35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人们也有一颗火红的心,每个人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都在努力为国家奉献自己,努力成就一番事业。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2月3日 上午8:09

      @四格格格格用两个火红,诠释那个如火如荼的金色年代,鼓舞人心,令人共鸣。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12月3日 下午3:47

    老一辈工程技术人员,都有着令人敬佩的敬业精神,他们不仅对技术精益求精,而且,对事业有着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向老一辈技术人员致敬!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2月3日 下午4:00

      @清河君说得好,是这样的。他们无怨无悔付出心血与智慧,令人敬重。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2月4日 上午7:21

    中国在那个时期与外面接触不多,科技引进的极少,绝大部分的科技发展、创造发明的确全是靠自力更生,靠自己国家培养的这些知识分子。他们的功绩不不可埋没的。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2月4日 上午8:03

      @四格格那个年代,自力更生,因而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对国家的发展,功不可没。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2月4日 下午12:19

    杨世明不仅为自己增添了光采、荣耀,也为他的母校增添了光采和荣耀,湖南工业大学的人,常有人例举杨世明光荣事迹,把他列为后辈学子的榜样。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2月4日 下午4:29

    杨世明虽然不在人世了,但他的事迹仍在人们中流传,他的成绩仍在光荣榜上。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2月4日 下午5:24

      @四格格我们鞍钢矿业集团编辑出版的《英模集》,就有杨世明的专页。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2月4日 下午8:05

    共和国是幸运的,它有这么多热爱祖国、愿为国家建设奉献毕生精力的儿女,他们无私无悔的为国家创造财富,将国家建设得兴旺发达。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2月5日 上午4:13

      @四格格格格视野开阔,初心可鉴,对祖国的爱,对中华儿女的解读与诠释,意境高远。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2月5日 上午7:21

    70岁在那时寿命也不算短了,当然在如今看来还是去世得过早,但生命的质量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每一天都过得踏踏实实,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每天都按自己的意愿奉献年华,这就不亏一生。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2月5日 上午8:05

      @四格格人生的美丽,不在于能活多久,而在于生命是否有品有成就。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2月5日 下午12:11

    一个人学有专长,又能用于专长,在自己的行业里,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创造成就,创造世界,这不仅是精神上的享受,也是内心极大的满足。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2月5日 下午1:16

      @四格格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得到了体现,就是这个人最美的精神享受,充实而欣慰。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12月5日 下午10:29

    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尤其受制于人领域的科技创新,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千万个像杨世明那样的科技人员。这就是黎燕老师此文的现实意义。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2月6日 上午5:05

      @诚厚诚厚的深邃品评,高屋建瓴,意境幽远,家国情怀浓郁。

  • 陌上梦落的头像
    陌上梦落 2024年12月12日 下午2:27

    不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事迹。黎燕老师的报告文学写得真好。[赞][赞]

  • 周旭才的头像
    周旭才 2024年12月13日 上午12:44

    两个月画了4300张图纸,设计出超难度的牙轮钻机,减少了对国外同类设备的依赖,杨世明带领的团队是燃烧生命来对国家项目负责。或许杨世明的早逝,就与这次超强度的攻关有关吧!国家前进的每一步,背后都是无数精英在匍匐前行,致敬像杨世明这样的技术骨干,他们是国家的栋梁!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2月13日 上午5:25

      @周旭才周总如此用心用情的深邃品评,对杨世明及带领的团队如此精雕细刻地解读与诠释,细致入微,入木三分,既有审美视角与见地,又自如彰显君子之风,让我敬佩有加。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