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研究 / 程潜与湖南和平解放 / 四格格
第三节 湖南解放
1949年8月1日,程潜以个人名义发出和平通电。8月2日,陈明仁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要求,下令国军第一兵团军及湖南省保安部队撤出长沙城郊及各个交通要道。8月3日,陈明仁派军事代表携带长沙附近驻军地图,前往解放军驻地春华山,商谈和平接管长沙事宜;同天,程潜与中共代表李明灏签订《长沙和平协定》。8月4日,程潜、陈明仁率领湖南党、政、军37人发表了湖南“和平起义通电”。
这37人是:程潜、陈明仁、唐星、李默庵、刘进、张际鹏、熊新民、傅正模、谷炳奎、彭锷、杜鼎、李精一、方宝凡、汤季楠、鲍志鸿、杨馨、文于一、刘光宇、张用斌、夏日长、杨文榜、刘埙浩、康朴、卫轶青、曾京、张诚文、刘兴、李沉、王劲修、成刚、彭杰如、何元恺、周笃恭、张际泰、丁廉、颜梧、姜和瀛
同时,程潜、陈明仁分别发表了《告湖南民众书》《告将士书》等等文告,阐明和平起义。
1949年8月5日下午8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三八师先头部队从小吴门进驻湖南省会长沙,长沙乃至整个湖南和平解放。8月19日,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式成立,8月22日长沙市人民政府成立。8月30日,长沙市举行隆重的和平解放庆祝大会。
拯斯民于水火,化干戈为玉帛。湖南和平解放,是湖南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是程潜、陈明仁等等爱国将士,审时度势、深明大义之举,是他们和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携手共同努力取得的胜利。
在两个陈列馆里,可以看到很多M主席和程潜等人的合影照片,多是工作照,也有少量的生活照,而这张照片在陈列馆里是找不到的,我是从别的地方借来的,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画面充值满了静好、亲切、安宁的生活气息。
1949年9月7日,程潜受M主席邀请,到北京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他一下火车,就看到M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等人,他们是专门来车站迎接程潜的。能受到这种最高规格待遇的除了宋庆龄,就只有程潜了。
程潜很激动,说:“主席,您这么忙怎么还来了?”
M主席说:“我们是老乡,您以前还是我的上司,我再忙也要来,不来不是失礼了吗?”
原来他们之间有这样一段往事: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程潜担任湖南护法军总司令。那时才16岁的M润之到新军营探望自己当兵的老乡,正遇上程总司令官在给新军营官兵们发表演说,慷慨激昂的言辞让M润之热血沸腾,深受启发,他决定放弃学习,立即到程潜的新军营里当了兵。所以后来,M主席一直称呼程潜为老上司,常说:“枪上肩、枪放下、瞄准、射击等等,我至今没忘记,都是在程颂公指挥的新军那里学来的。” 当时程潜并不知道自己麾下有过这样一个小兵,更没想到日后,麾下这个小兵会成为自己的统帅。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程潜作为爱国起义将领代表,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亲耳听到M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发出庄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我猜想:这一句亲切的乡音,一定让程潜热泪盈眶,他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这一天来得多不容易,有多少革命仁人、英勇志士曾流热血、献生命;这是共产党领导下,4万万同胞共同努力换来的胜利,其中也包括了傅作义、程潜、陈明仁等等一批和平起义的将士们。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说,开国时,主席要给程潜授予元帅军衔,有自知之明的程潜婉言推辞,他说自己对中国人民军队的建设没作出过任何贡献,没有建立过任何功勋,元帅军衔他受之有愧。
虽然他没有授予元帅军衔,但确实,新中国成立时,中央军委五位副主席是: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程潜。
1952年,程潜来北京开会,M主席特邀请他到中南海用餐。饭后两人在中南海散步,湖边有一只小船,M主席请程潜和他一起上船,随后M主席却摇起了双桨。程潜一看,忙说:“使不得,使不得呀。” 立即起身,想拿过主席手中的桨来自己划。
M主席却笑着说:“您是爱国将领,是国民党元老,曾经是我的上司;我们又是湖南老乡,何况您比我年长,理应由我来摇桨,您就客随主便吧。”
程潜只得作罢,与主席一边交谈,一边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
上面这张温馨、友好的照片,为他们最富诗意的美好时刻留下了珍贵影念。
1963年12月26日,M主席七十大寿时,特意邀请了程潜及他夫人郭翼青来中南海赴宴,主席专门嘱咐厨师要做薰鱼、豆鼓炒辣椒,因为这是地地道道的湖南菜,最合程潜的口味。程潜非常感激,他邀请沈尹默、马一浮、谢无量、章士钊、叶恭绰等等,几位好友一起写诗,以诗为主席祝寿。
1968年1月,年老体衰的程潜在家中摔了一跤,不幸骨折;4月9日,又因肺炎引发大出血,在北京医院病逝。程潜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副委员长、湖南省省长、民革中央副主席,享年87岁。
在白果园“湖南和平解放史事陈列馆”,也就是程潜公馆前,有一棵“和平树”。
“和平树”前有一段文字说明:
1948年,程潜回湘主政。程杰(时任程潜314师警卫团长,起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52军214师副师长兼641团团长)积极追随程潜、陈明仁两位将军,为湖南和平起义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期盼湖南和平顺遂,1948年,程杰亲手在芙蓉区韭菜园桐荫里自家庭院中种这棵香柚树,2020年5月,香柚树由桐荫里移栽至程潜公馆。此树迄今已逾七十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保护人:程杰之子程惠 湖南和平解放史事陈列馆
程杰系程潜的侄子。我去看了这棵“和平树”,并拍下了这张照片,上面正结满了一个个圆溜溜的碧青香柚,树茂果实。
和平,是能结出硕果的。 (全文完)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0564
评论列表(65条)
是啊!拯斯民于水火,化干戈为玉帛。湖南和平解放,是湖南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是程潜、陈明仁等等爱国将士,审时度势、深明大义之举,是他们和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携手共同努力取得的胜利。
@阳光笙箫支剑笙:共同协作努力,才能得到成功。
和平树与弥足珍贵的合影留痕,将程潜、陈明仁深明大义、和平起义之举,穿越时空,在中国历史的册页熠熠生辉。
@锦瑟黎燕:免除了了一场战争,就是功德无量。
和平硕果,功德无量!历史不会忘记![赞][赞][赞]
@柳絮晗烟:战争,会置老百姓于水深火热,这是人们不愿看到的,所以和平就是顺民心。
看得也是心潮澎湃![赞][爱心][花]
@解世权:谢谢你的阅读和评论。
程潜是国民党元老,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特别是湖南的和平解放,使他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和平树栽种70载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这是程潜带给湖南人们的最好礼物。全体都有,起立,向程潜将军致敬!
@清河君:这棵树并不高大,但却香柚满树,象征和平的果实。
程潜、陈明仁让湖南免除战乱之深渊,功莫大焉,善莫大焉,令人敬仰。
@锦瑟黎燕:对于湖南人民来说,能避免战争就是最大的福祉。
识时务者为俊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形势下,程潜、陈明仁和平起义,也是道法自然的善举。
@锦瑟黎燕:在那种形势下,明智的选择是上上策。
读一篇好文,了解一段历史,收获颇丰。谢谢格格老师。
@漫言华语:谢谢你的阅读和鼓励。
格格,你现在真是大手笔,一篇博文接一篇博文。
@2272 张英辅:不敢,不敢,哪是大手笔呀,只是记录而已。
是格格笔下,重现了湖南和平解放的一幕历史。程潜的和平起义,比傅作义更坚定,在国民党的资格也更老,所以安排的职务也更高。程潜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这是政府的最高军事组织,中央军委是党的。陈明仁能打仗,起义后还带兵,档兵团司令。历史永远会记住深明大义的程潜和陈明仁。
@诚厚:你说的对,所以文革中程潜是被周总理列入两个必须重点保护的人中之一,我想另一个应该是宋庆龄。
“和平树”的保护人除了程杰之子程惠,还有湖南和平解放史事陈列馆,他们是并列的保护人。
“拯斯民于水火,化干戈为玉帛。” 大作为, 功德无量! 你怀着敬仰的心情, 书写了斯人斯事, 也是有功德的。让更多的人知道和铭记那些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也是一种职责, 你写文担负了这个职责。
@轻品慢尝:只要做过对人民有益的事的人,都值得让人们记住他们。
在两个陈列馆里,可以看到很多M主席和程潜等人的合影照片,多是工作照,也有少量的生活照,而这张照片在陈列馆里是找不到的,我是从别的地方借来的,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画面充值满了静好、亲切、安宁的生活气息。——程潜受到了这样高规格的礼遇,是对他非同寻常功绩的回馈。
@锦瑟黎燕:是的,除了宋庆龄,所有的国民党元老中,程潜是职位最高,待遇最高的。
开国领袖,在建国之初,许多作法都大道至简,美不胜收,让新中国气象万千,屹立世界东方。
@锦瑟黎燕:那时的中共的统战工作是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从湖南的和平解放也可看到以毛主席为首的共产党人一心为民、不计前嫌的博大胸怀。程潜是列入战犯的,林彪在四平吃了陈明仁不少苦头。湖南和平起义后,真诚团结他们共同建设新中国。
@诚厚:陈明仁是非常会打战的,可称常胜将军;他带的第一兵团军是国军主力王牌部队,也是常胜部队,与解放军交战多次,若不是陈明仁和平起义,湖南的战争是会非常惨烈的。
格格的此篇精美佳作,让我知道了程潜还是新中国中央军委的副主席。
@锦瑟黎燕:他原在国民党里资格也最老,他是在日本就加入了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也比蒋介石早。
我过去对程潜知之甚少,格格的此篇精美佳作,让我对其有了许多认知,美好至极。
@锦瑟黎燕:我以前对程潜也知道得不多,这次是下了点功夫去了解他。
湖南这片湘楚之地,有许许多多精美绝伦的人事场景,将中华文脉与风采彰显。
@锦瑟黎燕:全国各地都涌现许多优秀的人物,只是在近代史、现代史上湖湘涌现的人物比较突出一点。
如果不努力学习,怎么也写不出你这样深刻的博文是一种激励我上镜的时间,也要深度学信默默无闻写出这么多令人不知道的事情,只有懒自由度,才能向你学习这种写作的谨慎。
@诃痴快乐:你的快乐,也让我好羡慕。
学习和快乐相结合,才能是陛下有神,全看更多从没关注的新闻和历史人物,才能使自己编的更强大,走川总自我封闭的世界,焕然一新是新的历史在我眼前上演,是现代和历史的写真,感受到只是能使人强大,才能进步,焕然一新是新的生活在眼前开始。
@诃痴快乐:年轻的你能坚持写作,而且在不断的创新中,已经很不错。
习惯了写点短篇小说和心理人物,始终也写不出你这样使人进步的新篇章,感受连博大的胸怀,给我无限的感慨,让我一路向前重拾学习和拼搏的动力进步的真诚。
@诃痴快乐:相互学习,这也是写博客的目的之一呀。
一个人能够力挽狂澜,为湖南的众生带来和平与祥瑞,这个人就是了不起的历史人物,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锦瑟黎燕:和平起义,是多方合作,共同协助的结果,当然,还是需要一个主导的人物,程潜就是这个人。
这棵“和平树”意义重大,让我知道了人心所向,和平与发展,永远是众生的期盼与追求。
@锦瑟黎燕:香柚是最容易结果的,所以用它为象征,和平不仅花开,和平还能结果。
格格通过三个部分讲述了程潜对湖南和平解放做出的杰出贡献,其中有一些细节鲜为人知。毛主席的高瞻远瞩、虚怀若谷,程潜的审时度势、深明大义,成就了这一和平解放的壮举。格格的文字饱含深情,阅读后深深感慨。
@难诉相思:和平起义也是经历了一段艰难的过程,所以和平是来之不易的。
原来他们之间有这样一段往事: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程潜担任湖南护法军总司令。那时才16岁的M润之到新军营探望自己当兵的老乡,正遇上程总司令官在给新军营官兵们发表演说,慷慨激昂的言辞让M润之热血沸腾,深受启发,他决定放弃学习,立即到程潜的新军营里当了兵。所以后来,M主席一直称呼程潜为老上司,常说:“枪上肩、枪放下、瞄准、射击等等,我至今没忘记,都是在程颂公指挥的新军那里学来的。” 当时程潜并不知道自己麾下有过这样一个小兵,更没想到日后,麾下这个小兵会成为自己的统帅。——这样的往事,星光璀璨,美好至极,回声久远。
@锦瑟黎燕:因为有这样一段往事,加之又是老乡,所以程潜后来的地位、待遇都很高,傅作义在北京和平起义的时间比湖南和平起义要早得多,而且北京和平解放的意义比湖南和平起义的意义更要大得多,但后来傅作义的地位和待遇远远比不上程潜。
拯斯民于水火,化干戈为玉帛。程潜老先生功德无量!看题图的珍贵照片,真是眼前一亮啊!!
@李宗宾19481957:是的,这些照片是很珍贵。
拯斯民于水火,化干戈为玉帛。程潜老先生功德无量!看格格老师文章题图的珍贵照片,各位英雄豪杰的合影真是令人眼前一亮啊!!
@李宗宾19481957:那时的各路豪杰们都非常朴素。
似水如烟,一切都会在岁月之中,消逝无痕,唯有为这片土地为众生付出爱并取得成就的灵魂,穿越时空,一直活在世间。
@锦瑟黎燕:每一个年代,都会有突出的人、突出的事留下记载,这就成了历史。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那些为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英杰。
@锦瑟黎燕:能成为历史风云人物的人,都是不简单的。
毛泽东很器重程潜,在中南海亲自为程潜划船,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除了与程潜是老乡,曾经的领导,程潜为湖南和平解放作出巨大贡献也是重要原因。
@清河君:这也是他们之间的友谊,起义的将领很多,但能像他们这般融洽的应该不会很多。
湖南、长沙给我留下了美好多多的记忆与感念。通过格格的一篇篇精美佳作,我对这片土地更加挚爱。
@锦瑟黎燕:湖南是一片倔强的土地,也养育了一湘倔强的人。
弥足珍贵的老照片,是历史时刻的精美留痕,直入人心。
@锦瑟黎燕:这些照片真的是宝贵,人去影留。
东征北伐,能文能武。和平起义,大义之举。[赞][赞]
@陌上梦落:让一省人民免于战火之苦,这就是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