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垴
在湘鄂交界的南岭山下,在美丽的清水河南岸,有一座独立突兀的小山。小山自东向西成五十度角缓缓斜上,到最巅峰,成一圆形山包,西南方陡然直下,成近两百米高的绝壁,绝壁上部向前突起两个对称的半球状的岩石,像一对骨碌碌的大眼睛,绝壁下是一个庞大的穴口,可容数百号人,像一张大嘴。远远地看去,此山像一头坐东朝西,卧睡初醒的巨狮,狮子垴因此而得名。
巨师左身卧在唐黄坪,右身卧在渔溪坪,头望着月亮山,臀坐清水湾,方圆数公里,树荣草茂,山色青翠;东南北三方溪河潺潺,绿水悠悠。
有人说,从前,这里夜深人静的时候,隐隐约约可听见巨狮安睡时的鼻息声和醒来时银铃的叮噹声。更有人说,这狮子吃在月亮山,屙在清水湾,怀抱左右坪,要富三方人。确实,狮子垴周围,是一片膏腴之地。
渔溪坪和唐黄坪,溪河两岸,盛产茶叶和松杉林木,还产桐麻和苎麻,山民们将春天的第一季新茶叶制成的红茶,有外省的茶商收购,收益颇丰。更可观的是这里的松杉原木,山民可以把树砍了运到溪岸,再把这些原木扎成木排,拖到溪上,松木和杉木随着放排汉的一声号子,就流到了渔洋关,山民们便可以在那里将木材换成钱币和货物。桐麻树在春季疯长,几天就可以长几尺高,这时把长到两三米高的桐麻树砍了,放到溪河里浸泡几周,再浣成纯净的白色的桐麻,又是一宗可以变钱的物质。当然,最富的还属清水湾,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稻菽翻浪,桑竹成畴,鱼游浅塘,鸡鸣树巅,山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岁岁如是,自得其乐。
这,自然是从前的事。
清朝后期到民国早期,清水湾一批文人出了一本雅集,馆阁体手写,名为《清水湾记略》,其中有两篇文章记载了狮子垴修庙宇的事,一篇《新修狮山文昌阁序》,作者卢果夫,文章不长:
《新修狮山文昌阁序》
槛泉卢果夫
“县南百余里有狮子山,岌嶪群峰,起伏挟飞腾之势,磈磊 叠嶂,风雨闻鸣吼之声,拾钟鼎于先年,应是佛座,遗基址于近日,犹见地灵,特以世远代湮,绀髻金发之像久坏,碑残碣断,青词绿字之文莫徵,兹以儒学沙老师像乾提倡捐金,复得里中众善同襄义举,建文昌阁于斯山之阳,栋宇辉煌,金碧灿烂,有兴无废,俾胜迹之长存,易佛而儒,自人文之蔚起,工竣撰序,镌石流芳。”
按卢果夫的记载,这文昌阁旧址上,原本就有古钟、古鼎,还有碑碣残迹,但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不知道先前的寺庙修自何时。
另一篇《重修狮山福寿寺引》
作者:胡钦墀
“盖闻修福免灾,崇善获报,古今定理,寺观昭然。
满清乾隆末年,卢工槛泉前辈,缅狮山之挺秀,抚钟鼎而怀恩,像奉梓童,庙建峰顶,回元气,培文风,地无加焉,意良美矣。
不意年湮代远,人杳风微,叹厥成之大观,尽荒烟而蔓草,今有普度门斋士,刘至善,一尘不染,三昧能通,改造居心,重修矢志,易寺名曰福善,会生等以磋商,窃谓未劫运逢,汉多醉梦,时世縻乱,人乐捐输,大厦非一木所支,美裘必广集乃就,用是订同心而经始,布告十万,推首领以要终,馨香叠举,诸公苟无珍惜,此事庶几玉成,聚少为多,用无掣肘,砥风砺俗,矩自从心,行见庙貌峨巍,跻群生于净土,经文朝夕,游众庶于仙寰,善由人洪,福自天赐,募化营生之私不假,泥沙縻费之弊自除,营始而簿记胥登,落成而贞珉共勒,青天上质,白水下盟,祈君今日钱财,捐金破囊投白社,远 汝他年荫报,高车驷马盈朱门,功德无涯,感葆靡尽。
时: 中华民国十三年阴历七月廿二日胡钦墀谨引”
这篇文字,明确地讲清了前一篇作者卢果夫,是满清乾隆末年的人,所记的事是乾隆年间的事。可见,狮子垴上的寺庙,已经是第三次修建了,第一次历史久远,已无可考证。第二次修于乾隆年间,第三次修于民国十三年。
狮子垴上的寺庙,起初是为佛教信徒设置的朝拜圣地,后来新修成“文昌阁”,变成了儒教殿堂,再后来,重修庙宇,改名“福寿寺”,又回到了佛教原本的面目,寺里供起的菩萨,不知是否变更,也无法弄清楚了。
只是自我记事起,就听民间传出这样的话:狮子垴修了寺庙,供了菩萨后,巨狮呻吟了三日,溪河涨了三日的洪水。从此,月亮山上的豺狗成群结队,直驱清水湾,两坪的人畜伤亡无数,清水湾闹起了灾荒,闹起了土匪。
狮子垴上的庙宇是一九五三年被当地人掀倒的,掀到悬崖底下去了。人们说,这是为狮子去掉头上的镇压之物;也有人这样解释:这是破除封建迷信。
唐黄坪、渔溪坪、清水湾再也没闹豺狗子出没的恐慌了,再也没闹土匪出没的恐怖了,三地的人们恢复了平静的生活。然而,人们说,仅管如此,再也听不到巨狮银铃的响声。
人们当然明白,生活的改变,是因时代变了。
其实,狮子垴作为一个地理地形,并未改变。
人们开始觉得,掀倒了庙宇,还是很可惜的,有虔诚的信徒,每每到他(她)们想去祭奠什么,或乞求什么,都会带着一几尺万年红、几支蜡烛,几挂鞭炮和一些供品,在庙的遗址处烧几柱香,磕几个头,许了愿,说着来年再来拜奉的话,走了。
再后来,有人从山下背来木料、砖、瓦和水泥,在庙的旧址处盖了一小间屋子,只差挂“文昌阁”的牌子了,前来上香的人也渐渐增多,每到腊月近年关的時候,这个简易的小庙里,香火尤其旺盛,要是在江浙发达地区,这里应该有一座像样的观庙的。但是,人们心中,早已有一道不曾抹去的景观——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狮子垴,一只躺卧的巨狮,它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0302
评论列表(10条)
丰厚佳作,文脉丰厚,精美纷呈,各美其美的文字,将狮子垴激情歌吟,直入人心。
@锦瑟黎燕:黎燕老师的美评,将给我以巨大的鼓舞。
狮子垴的历史痕迹,人们没有并没有忘记,虽然原来的寺庙不复存在,在寺庙旧址点燃香火,那是对神灵的敬畏。
@清河君:确实如此,狮子垴的神佛,让信仰者模拜,应该是近四十几年来,人们对信仰的盲然,作出的选择性的探求
狮子垴,一只躺卧的巨狮,它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人们心中,早已有一道不曾抹去的景观——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老师的关注与留评。
文字记载和想象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南京的阅江楼, 就是先有明文学家宋濂的《阅江楼记》后有阅江楼的。
@轻品慢尝:先有文字对谋人谋物进行叙述并称颂,后据先辈的文字建设(建筑)相关胜迹的,各地都有,只是因各地经济实力的不同,而留下的胜迹也不同罢了。谢谢老师的访读与留评。
周老师的散文佳作,是一个人对狮子垴的心灵倾诉,美轮美奂,意境高远,给人以精神盛宴的陶冶。
@锦瑟黎燕:黎燕老师的美评字字句句都概括精到准确,给人以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