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来不怀疑,我见过世上最香甜的酣睡、最悠扬的鼾声。对于整天苦于失眠的朋友和同事,我能够心怀同情和悲悯,却不能做到感同身受。
因为我即便睡得再晚也不失眠,失眠或者浅睡好像总是离我家的人远远的。
我出生的家族,没有出过大人物,没有发过大财。往上数,我所能听说过的祖辈,都是大平原上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面朝黄土背仰青天,从不认为自己应该去创造辉煌,去有高屋建瓴的建树。所求不过是吃饱穿暖,所守也只是本分勤俭。没有过多的奢求和所谓的理想,所以心思极其简单,像大平原一样坦坦荡荡毫无心理负担。一代一代就这么养成了粗茶淡饭吃饱,倒头就能安然入睡的优良品质。那种高品质的沉睡转化成长长的鼾声,从土坯房的棂格窗、砖瓦房的玻璃窗、高楼里的钢铝窗一声接一声的传递,无忧无虑,生生不息。
我的老家在冀中平原上算是一个大村子。西靠着西沙河,解放后改名清凉江。一弯清水自南而北,常年流淌注入海河。不知为什么,走到我们的村子变得非常盐碱。河的两岸粮食棉花都收成不好,绝收也是常事。凹凸不平的河堤内外长满了粉红色的红荆条和碧绿的牙缝菜。也可能是这种荒凉和寒苦,自然的优胜劣汰了很多弱小的生命,反正我们村子没有矮小瘦弱的族群。村里姓氏不少,杨家人最多,自成一条大街。杨家每一支儿孙都高大彪悍,但都有些木讷,不是最富裕的家族。
爷爷生于上个世纪之初。我的记忆里他永远背着一只红荆条编的筐。里面也可能是分的粮食或红薯,也可能是给猪羊拔的青草,也可能是沿路捡的牛粪驴粪。他说,不背着筐不会走路,悠搭着两手像个二流子。村子里几乎每个老头儿都是这样。现在想起来,他们背的不是筐,似乎是一种生活态度。
爸爸给我们讲述爷爷的壮举。五十年代后期,爸爸在临清上师范。村子里搞一些运动,有抄家抢夺之类行动。奶奶因为儿子多,积攒了一些布匹准备娶媳妇用。爷爷是个“上中农”,有些害怕。就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用扁担挑了布匹和棉花,藏到爸爸的学校里去。老家到临清,走最直线的距离也要八十里,爷爷连夜打了一个来回。夙夜疾行,连饭也没有吃一口。最后实在累了,靠在荒野的一个麦秸垛上睡着了。万籁俱寂中响亮的鼾声惊动了看青人。看青人不但不怀疑爷爷的来历,反而颇羡慕爷爷的好睡。有如此风流云畅浑然天成的美鼾,定然是心无挂碍的好人。
奶奶88岁去世。那时候我们才知道爷爷比奶奶小了八岁。出殡那天,好多老哥们儿来陪伴爷爷。爷爷坐在胡同口的木墩上,上一刻还在抹眼泪,过一会儿就歪着头打起鼾来。晚年的爷爷住在我家。他老人家早已不再探寻妈妈家的“财富”了,而是夸赞妈妈贤淑大度,津津乐道的讲述家族往事。但还没等妈妈回应,他已经脑袋仰在沙发上,打上呼噜了。
对爷爷来说,一生也干过几件大事。比如给他的两个幼年夭折的兄弟都娶了媳妇。村子里的传统,娶“干姑”也要走活人的程序,先娶后葬,纳礼交帖,而后两家年节走亲戚。也是挺耗费钱财心力的。但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圆满。
爷爷有着很准时的生物钟,晚上总是早早的催妈妈做饭。每天晚饭后立刻上床睡觉,随即鼾声如雷。他说,他和奶奶两人一年也用不了一包蜡烛,又不干活,费那灯火干嘛?有时候,妈妈他们看完电视,洗脸刷牙,一回头爷爷穿戴整齐从卧室出来了。他问:“明了吗?”大家赶紧告诉他还没睡呢,他就回去接着脱衣入睡,接着打鼾。他已经完全摒弃了人世间所有的束缚和干扰,带着完成任务的愉悦,在睡与醒之间自由穿梭,无憾无求的进入了人生化境。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妈妈和弟媳去参加一个婚礼。我抱着一岁的小侄子坐在客厅里。面容精致的小小孩儿很乖的眨巴着一双小眼睛,然后酣然入睡。他竟然也拉起来鼾声,如和风细雨,绵绵密密;又如涧中的小溪,清澈欢快的奔腾向前。爷爷在东里间,爸爸在西里间,同时传出各自的鼾声。爷爷的鼾声如同朔风掠过干燥的土地,时有磕绊,包含沧桑。爸爸的鼾声雄壮宏大,巨如洪钟,有种隐隐的威严。
一刹那,我突然感觉到一种来自血脉的山川厚土般的安全感,不由心有所动!
爷爷、大爷、爸爸,他们临终都没有长时间的卧床不起。尤其大爷,在街上晒太阳摔倒,儿女送去医院,他坚决要求回家。他说,我的柜子里还有一盒好烟呢,我要回去抽烟。三天后,在鼾声中离世。姑姑拉着我们的手,一遍遍的重述她的观点:放心吧,咱杨家的人,都不会腻歪太久,不受罪,都是好死。
一介农妇,有着如此通达的生死观,与那些扛着哲学旗帜、呕心沥血探索自然与人生的高知有异曲同工之妙。顺乎命运,勤俭拙朴,竭力而生,亦不惧死亡。怎么可能睡得不踏实?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80043
评论列表(22条)
未必好活,都是好死。令人羡慕!
@晓舟同志:活着不易,能够安心的死去,就行。
@晓舟同志:我睡不着觉,每每想,用不用安眠药?
@杨自记:偶尔调整一下未尝不可,不要正常服用形成依赖就行。
惑矣将家传淋漓尽致的酣睡,生动形象抒写,有声有色,声情并茂,直入人心。顺其自然、没有奢望、无憾无求、勤劳付出、简单质朴的活法,就是最高的人生境界,令人敬仰。
@锦瑟黎燕:谢谢您入心入理的美评!最简单的质朴和最高级的哲学,有时候是一样的。
坐着可以睡,靠着可以睡,路上靠着麦秸垛呼呼大睡,身子贴床即可入睡,您爷爷的睡功令人羡慕啊![赞][赞][赞]
@清河君:不但爷爷,爸爸大爷叔叔都是如此。我都感觉有这苗头了。[调皮]
敬畏自然,顺乎命运。
勤俭拙朴,安分守己。
竭力而生,笑对死亡。
人生自古谁无死?
感恩上苍日月长。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支老师美评!
能够酣睡是一种好福气, 好福气的背后是好心态好个性, 好心态好个性人就通泰了。你家的鼾声是传家宝, 此文从鼾声切入, 进入家族历史故事的描写, 以小见大, 妙思!妙思!
@轻品慢尝:谢谢肯定!我家人普遍思维简单,活的比较轻松。[调皮]
惑矣老师从最香甜的酣睡、最悠扬的鼾声切入,写爷爷、大爷、爸爸,栩栩如生,亲亲切切。对爷爷和爸爸鼾声的描绘,绝对是顶级专家水准。睡眠好的人,一定心胸豁达。人生的福气,最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走得爽快,是自己的福分,也是子女的福分。欣赏,点赞![赞][赞][赞]
@诚厚:谢谢诚厚老师夸奖!记得一位作者说过,他拼命锻炼,并不是想活的多长,而是想死的痛快。因为据他观察,寿命极长的人大多都是从年轻就病秧子,没有意思。反而健康的人,死的比较痛快。不知有没有科学依据。
杨是大姓,子民不少。睡眠不好也是遗传。我父亲睡眠不好,我也是。很少烦恼。羡慕你们啊。没想到咱们是一个姓。祝好朋友。
@杨自记:本家大哥好!睡眠和身高面相一样,绝大部分原因在遗传。一般来说有睡眠不好的人,大概是爱动脑子,脑细胞活跃。
@惑矣:睡眠不好是天生的,精力不充沛也不会聪明的。杨姓是大姓,不知是不是一脉相承。祝好朋友。
爷爷、大爷、爸爸,包括姑姑,都是通透的人,都是人间觉者啊!
@周旭才:谢谢您高看!一家都是些质朴的百姓呢。
走得轻松,这是老天爷对你们家族的眷顾。
@难诉相思:但愿我也得此遗传吧。
做的轻松活得潇洒,都是你们这个家族追剧有优越性的生活,嘻嘻读完才感觉文笔哦下的多动的是岁月合日子里的情人,给予你们最高的见证,和生活的烽火的风云之光热的意义最神奇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