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得知,印度尼西亚(印尼)的雅万高铁快将竣工通车了,這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一條高铁,由中国和印尼合作建筑的。从雅加达到万隆只需四十分钟,啊!仅四十分钟?这简直是不能想象的快呀!回想小时候乘搭雅万之间的火车,曾经要六个钟头才能到达。
小时候我们家住万隆,几乎每年学校放长假时,母亲会带我和弟弟到雅加达探望外祖父,到快开学时才回万隆,来去都乘火车。这是令我兴奋的旅程,一年只乘这么一趟来回雅万的火车,自然感到很新鲜好玩,况且母亲还带了许多零食给我们路上吃。到了雅加达,和表兄弟姐妹们玩各种游戏,也是赏心乐事。
我对火车的早期记忆,大约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记得那时候的火车头是黑色的,有个大烟囱,火车进站时,火车头的大烟囱喷出浓黑的烟,那是烧煤的蒸汽机火车头。而印象最深的是当火车进入隧道时,也许是很多车窗损坏关不上的缘故,车外传来轰隆隆的声音,非常刺耳,眼前漆黑一片,小时候我胆小怕黑,也怕那剌耳的轰隆声,妈妈就会抱住我和弟弟,对我们说不要怕。黑暗中有人会点亮打火机,也有人点燃蜡烛,虽然只是微弱的光亮,总比完全黑暗使我安心一些。等火车出了隧道,妈妈就帮我和弟弟拨去头上、脸上和衣服上的黑色煤灰粒。
听大人们说,当时乘火车从万隆到巴城(雅加达)要六个小时。因为当时是每站都停的慢车,停站时很多人上落车,他们一般都带着小麻袋装的谷、米、玉米或其他农产品,甚至还有人带活鸡鸭等,东西就放在座位下或过道,车厢里常闻到鸡粪等异味。
到我稍大一些时,就出现了柴油机火车头,是漆成绿色的长方体火车头,连火车厢也漂亮了,车窗不再是损坏关不上的,过隧道时关上车窗,便可隔住了巨大的轰隆声。也有车厢照明灯,不再黑漆漆的了。车速也提高了,四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因为只停大站,也就不见带农产品和鸡鸭的村民上落车了。
印象最深的是火车到芝甘北(Cikampek)中途站停下时,车窗外很多小贩叫卖,母亲会给我和弟弟买炸鸡腿和咸鸭蛋,那炸鸡腿可不象现在肯德鸡那么多配料制成的,只是简单将它炸熟罢了,但我们却吃得津津有味;煮熟的咸鸭蛋剥去壳就可以吃了,有少许咸味,當時感覺非常美味。那时代社会不富裕,炸鸡腿和咸鸭蛋也算是较珍贵的零食了。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因工作关系,我常来往於雅加达和万隆之间,当时雅万之间的火车已经升级了,有个文雅的名称,叫作“巴拉熙阳安”(Parahyangan)快速火车。还是柴油机火车头,外型和过去差不多,但车速和设备都比我小时候乘坐的火车强得多,座位非常舒适,三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当时已经感觉很满意了。
記得有一天我在雅加達大南門火車站的月台上等“巴拉熙阳安”火車時,一個头发梳得油光滑亮,穿整齐的条纹衬衫和毕挺的深蓝色西裤,提着公文包的中年華裔男子,堆着满脸的笑容和我搭讪,说他的钱包被人扒去了,向我借买车票的钱,我觉得他的遭遇挺可怜的,便掏出够买车票的钱给他。过了些日子,我又到大南門火車站准备搭火车到万隆,在月台上又看见他,就在我身旁,正在向一个人借钱买车票,我马上明白他是用失钱包作幌子骗钱。心里叹息:如此一表堂堂的人,怎么会沦落到做小骗子的地步呢?
上了火车,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华裔小青年,十七、八岁的样子,很多话说。后来他问我有抽烟吗?我说我是不抽烟的,他说他觉得一个男人要抽烟才象男子汉,才会被人看得起,我说未必吧。坐在他对面的一个中年华裔男子接腔说,抽烟是不良习惯,你这么年轻抽烟更不好!接着他说了一大遍道理劝说那小青年,那小青年一直听着,频频点头称是。
我心里佩服那中年男子,见小青年思想走歪了,虽然素不相识也出言引导。其实我的见解和他类似,但我只说了“未必吧”三个字,一路上我心里思量,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像那中年男子那样去规劝那位小青年呢?
现在已经有好长的时间没有乘坐来往於雅万之间的火车了,但是我脑海中却还不时会浮现出一些当年乘火车时遇见的人和事,甚至有时它们还会出现在睡梦中呢。
希望有机会再去印度尼西亚游玩时,一定要乘坐雅万高铁,感受一下四十分钟就可以从雅加达到万隆的感觉。虽然高铁通车后,雅万之间的普通火车就会显得落后,但是它却是我的开心记忆,始终存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永遠的懷念。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7982
评论列表(19条)
首席欣赏,欣赏好小说,欣赏好故事,分享精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多謝支持!??????
寫得太棒了,全文几乎都由大量细节组成,旧日火车的特殊记忆,勾起了童少年时期在印尼生活的温馨情味;再说,从冒黑烟的蒸汽火车发展到柴油火车(是否俗称的绿皮火车?),发展到现在的快速子弹火车,带有普遍意义,几乎各地的火车发展都经历了这样的阶段,而你写出了在印尼发展的缩影。印尼雅加达—万隆来去,我们不知经历几次了,火车、汽车都试过,苦不堪言,汽车大塞车,每次一趟都超过4小时,火车则3小时左右。中印合作建成雅万高铁,太好了,我们以后也想试试。兄的这篇好文章读来好开心,建得好,文章也写得好!
@黃東濤(東瑞):雅萬高鐵,四十分鐘。對我震撼好大。多謝東瑞兄鼓勵!??????
读此文我倍感亲切,一是我初中的班主任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印尼归侨;二是我也坐过一次蒸汽机车,我1988年夏天从鹰潭乘火车到厦门,乘的就是蒸汽机车,到达厦门后满头满脸都是煤屑。那时国内已很少有蒸汽机车了。
好文!细腻、本真,有深度,有厚度,读时,沧桑感迎面扑来。
@情满乌江:感謝您細讀,使我得到精神支持!我在六十年代末也常乘坐的,因為那時我在廈門集美僑校。??????
想想过去 我们现在很幸福。
@2272 张英辅:确实如此!多谢您留评!??????
回想坐绿皮火车的日子,在火车过隧道时妈妈护着弟兄俩的头,在车站月台为孩子买零食吃,母亲的关爱永远留在心里。现在高铁通车,方便多了,时间缩短,再也不会有煤灰啦。
@蓓蕾含香:是啊,这些回忆永在心里!多谢王老师留评支持!
用回忆串起印尼铁路的发展,从乘蒸汽火车到绿皮火车的对照,再到对高铁的憧憬,其中融入了母亲对孩子细致入微的关爱、以及乘车的所见所闻,这一次次开心旅程的回忆,将伴随一生。。
@会飞的鱼儿:多谢您留评,确实那些往事一直都在记忆中。??????
数十载光阴转瞬即逝,时代在飞速发展,可我们还是不由自主地要怀念旧日的时光,那绿皮车,曾经承载着多少人的梦想。
@难诉相思:是的,以前的事許多都還記得,反而眼前的事总是转头就忘了。多谢您留评,给了我鼓励!??????
火车历史故事很有意思。火车历史进步是时代进步。现在高铁太方便了,可惜看风景就差了。在印尼也说汉语?他们语言和汉语差别很大吗?感动你们如会两种语言,了不起。祝福朋友。
深情回望,娓娓道来,由中国与印尼合建的雅万高铁,联想到旧日的蒸汽火车,柴油火车到现在的高铁,情景交融,十分传神,寓情于景,让人深有共鸣,感到时代变迁,日新月异,在喜悦之中,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如此佳作,极具感染力与艺术魅力,回声久远。
抚今追昔,图文追忆,与火车有关,所有的人和事成了怀念,留下美好祝福。
@ch雪梅:多谢雪梅光临!?????????
高铁太方便了,希望你有时间去体验一下。大哥写的文,感觉印尼不是国外,倒像是国内。那里生活习惯可能和国内差不多?祝好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