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栋筒子楼先后住了五、六年后, 我们终于分配到一小套房。那房的建筑面积约四十五平米, 套内面积只有三十多平米, 但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 不是渔夫渔妇的小屋了。那房是旧的, 那时不兴也没有条件装修。自己买了两桶油漆刷了一下, 水泥地面刷上了红漆, 苹果绿漆刷出了一个墙裙。现在想想土得掉渣, 也丑翻了天。可那时我们审美血象不正常, 严重贫血。 刚住进去头几天, 甚至还激动过头失眠了。
这房子住了不到一年, 就又住进了筒子楼, 去吃二遍苦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 全国院校学前苏联模式, 院系、专业大调整, 文、理、工、农、医等条块分割, 分而办学。到了八十年代中期, 又开始改前苏联模式为欧美模式, 倡导学校综合化。我家那个出自农家的“学霸”写的论文不知被哪个慧眼看中了, 被招为华东工学院的一个小兵, 我也就随之被招为一个小小兵。那时的华东工学简称华工, 几年后改为以城市名打头的理工大学。人们似乎不太待见那个更高更大的校名, 还是华工华工的叫着, 也始终把自己认作是华工人。“学霸”进入华工当时正重点发展建设的经济管理学院, 我则进入很边缘化的社科系。说是系, 没专业, 主要承担全校公共选修课教学。
那时的华工, 学校教职员工有四千多人。由于学校地处远郊(如今已属主城区了), 绝大部分员工都住校, 住房相当紧张。对引进人员, 学校是有相关政策和承诺的, 但有时时机不巧。进校前, 校方和我们商量, 要住一年的筒子楼, 一年后有望调剂到一套小单元房。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 又要住筒子楼了, 一年后是否真能得到调剂, 心里也没底。搬离那套新鲜劲还没过的房子, 心里还真不舍。
反正是一年有期徒刑, 住就住吧,谁怕谁呀。
学校里筒子楼的体量很大, 楼有好多, 用数字编号, 从108起到114, 这还只是一个片区。一栋楼体量也很大, 楼层最多只有三层, 纵身不深, 但横跨度很大, 进入楼层走廊的一侧, 目力几乎看不到头。这些楼, 都是前苏联办公楼的建制。我们在楼中只有一间房, 房间和走廊是两重天。房间宽敞, 窗户宽大, 光线极好, 木地板油光闪亮, 仅就这房间而言, 如果再配个壁炉和一架钢琴, 就是白俄贵族的待遇了。可楼道和走廊暗无天日, 所有住户在走廊做饭, 厨具、杂物满满当当, 走廊木地板不堪重负, 像一把松弛又缺钙的老骨头, 踩上去咯吱咯吱响, 似乎随时都会散架。超大的盥洗间, 一早一晚和做饭的时间总是熙熙攘攘, 刷牙洗脸、淘米洗菜, 冲凉如厕都在其间。它的嘈杂中, 有大道小道的消息穿梭往来并交头接耳。
各式筒子楼中住着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以及校园内的三教九流。几乎每一个年轻的教职员工都做过这里的匆匆过客, 他们的锅碗瓢盆在这里碰撞; 男欢女爱、男婚女嫁的进行曲, 也在这里演奏。
我住的那层楼, 几乎全是年轻的小家庭户, 他们几乎是一水的婚龄很短的少夫少妇(年少我们不过四五岁), 我们填充在其中, 似乎一夜间从青年跨入中年行列。我家的左邻, 夫是学校的锅炉工, 妻是市里一个商场的售货员, 是唯一与我们年龄相当的住户。他们是楼中少有的本地人, 市区有自家的老屋, 周末就回去住。平时挤住这个筒子楼, 是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华工从幼儿园到高中, 有完整的基础教育链, 而且质量上乘。现在的附属幼儿园、中小学, 都还是国家示范级的。我家的右邻, 住的是新婚的校长女儿女婿。就我们这一层楼, 还住着四对学校教职员工的女儿女婿。
我家的斜对面, 住的是一老一小的祖母与孙女二人。这间房是学校分给老人儿子和儿媳的, 儿子和儿媳出国了, 可能是留学或进修, 学校希望他们能回来, 所以给他们留着住房。那个孙女刚上幼儿园, 父母还没有定居, 不方便把孩子带出国, 又不想把孩子放在老家散养, 就把老母从老家请来照顾孩子, 让孩子上优质幼儿园。这个祖母也就五十多岁, 却是我们楼层的老长辈了。她说一口扬州话, 有劳动人民的言谈举止。说话爽利, 干活麻利, 是民间说的嘴一张手一双。她充当了年轻夫妇的教母, 经常指导年轻人做家务活, 年轻人有不懂的事, 特别是做饭方面的事, 都向她请教, 她也不吝赐教。孙女一早就送进了幼儿园,傍晚才接回来, 她有大把的时间在校园的角角落落游走闲谈, 也有兴趣打探各种消息。什么菜价啦, 哪里哪里要盖新房, 谁谁要成为谁家女婿了, 她都能适时在楼层播报。 有她在, 楼内就有了喧喧腾腾的市井气。
我在编号为109的筒子楼虽然只住了一年, 但与筒子的缘分天长地久。
几个月前, 走了一趟收容我几十年的校园, 想寻找筒子楼的身影, 可它们大都作古了。上图左这座老楼骨架依旧, 只是新涂了一些脂粉, 还披上了新外衣。图右是楼前的一片水杉林, 它依然茂盛葱翠。这楼是我最初进华工的社科系办公楼, 当然社科系只占一层楼。我来华工开始是行政岗, 两年多后转为教师岗。在行政岗, 我从事教务管理工作, 要和全系的教师打交道, 还要和学校教务处以及其他院系的教务人员打交道。那时, 学校只有少数的高干和专家教授有住宅电话, 年轻教师是没有的, 更不用说移动电话了。学校老师是不坐班的, 如果他们正好来教研室, 或来系里开会, 与他们就适时进行教务安排和沟通。如果他们不在, 又恰巧有要紧事联系, 我就要骑自行车, 到那些筒子楼去联系他们。那个阶段, 我去过好多筒子楼, 眼帘映入过楼中的一些特写镜头, 如见过一个山西籍青年教师, 在走廊上做刀削面的全过程。
如今, 上图那座老楼的一楼, 是校保卫处驻扎了。社科系原先的布局大都依旧, 只是那个大大的阅览室被肢解了。当时, 社科系资料室, 储存的文史资料和社科图书, 远远超过学校图书馆。那个阅览室就是全系员工的俱乐部, 大多数时候, 人们在那里静悄悄的看书和查资料, 有时那里也谈笑风生, 各种工作和学习信息在流动, 各种八卦也见缝插针, 在那里荡出波纹。许多筒子楼的故事, 在笑谈中生发, 又添油加醋得活色生香。
重住筒子楼一年, 那个二遍苦吃得很值当。那些个过往人事, 经岁月的洗涤, 有了新的光泽。往事虽是陈芝麻烂谷子, 落笔成字, 字字洇开, 如有意蕴的画作; 键盘敲击, 字字蹦出, 是有韵律的声息。想起筒子楼的人事, 会不由自主想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但那些青年教职工, 绝不是没落时代的迂腐儒生。他们是百废待兴时期的一代有为人, 他们过着自己小贫小困小欢喜的小日子, 用自己的所学所为, 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也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筒子楼容纳了一拨一拨的他们, 也目送他们走向开阔天地, 并凝视着他们的成长。
如今, 那些我认识的曾经的筒子楼过客们, 都已年近或年逾花甲, 甚至逼近古稀, 但拜信息技术所赐, 还多多少少知悉他们的信息, 不时还能见上一面。记录这些人事, 筒子楼有语, 笔墨有幸!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79099
评论列表(37条)
筒子楼无语却有幸。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才子佳人,它见证了数以万计龙凤起飞时刻的身影,几十年后还有人在系统地轻品它的过往故事,而且用活色生香的文字呈现出来让众多读者慢尝。赞!
@晓舟同志:好的评点, 能丰富提升原文的主旨, 您的评点就是如此, 多谢!
老师将筒子楼的青春岁月风走云飞地灵动抒写,那一段弥足珍贵的往事,是青年才俊经历生活磨砺,感受温暖人间的相互交集,浓情脉脉,在老师的心中发酵升华,成为我们品鉴的最美人文风景。
@锦瑟黎燕:您的评点文字比原文优美多了, 谢谢大姐!
简子楼里故事多,往事依然记忆留。
艰苦岁月难忘怀,奋斗人生何所求?
教育战线谱新篇,著书立说竞自由,
旧地重游多感慨,夕阳晚霞披锦绣。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支老师经典的归纳和概括!
筒子楼见证了那一代人的成长和成功,而轻品慢尝老师又将那些生动细节一一再现,作为同龄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难诉相思:一代人的记忆, 一代人的共鸣! 谢谢有共鸣!
您笔下这组大规模的筒子楼,是个精彩小世界。开篇那套小单元,令我会心一笑。我们结婚的时候,单位给了一套四五十平的单元房,老先生也是给地板刷上红色油漆。不俗,很喜兴。[大笑]
@惑矣:哈哈! 同样的审美, 同样的愉悦, 当时我们刷的是水泥地呢。
文题有趣。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都记得当年跺着脚喊:想叫我们吃二遍苦再遭二茬罪,我们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办不到!
@晓舟同志:是啊,谁想吃二遍苦呢, 一代的口号!
筒子楼佚事,是一个时代的见证。现在不会再盖筒子楼了,过去存在的也在不断的改造中。筒子楼应该是最具人间烟火气息的住所,本来就不宽的过道上,被锅瓢灶具占去了一半,人若想通过都是得侧着身子走。现在回想起来,仿佛倒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四格格:看来你也住过那种楼房, 其实当时也不觉得多苦, 因为对未来有期待, 也有信心, 相信面包会有的。
筒子楼,一个时代的记忆,真正的充满烟火气的地方。文章写得真好。
@漫言华语:谢谢大姐阅评和夸奖!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与时俱进。我刚工作时,也住的是筒子楼。随时代变迁,居住环境不断改善。自然而然的经历,感受到利国利民的举措,国泰民安。[赞]
@一池烟雨:您也住过那种楼, 看来您是年长的同代人。经历和感慨都相同呀!
当年的筒子楼留下老一辈多少美好的回忆。那时候的人纯洁,好像也没有什么隐私,都生活在阳光下。谁家有什么朋友,谁家吃什么饭都摆在桌面上。
现在升级版的筒子楼(现在叫公寓)也是老年人喜欢的居住地。因为老年人已经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邻居天天见,说说笑笑,生活的也快乐。
@地质之花:真是的, 那种邻里近距离接触的感觉久违了, 虽然也有小磨小擦, 但也有温馨。
筒子楼,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地方。文章耐读。
@雪花漫舞:谢谢阅评和美言!
我倒没住过筒子楼,但去过住筒子楼同事的家,进出都得小心翼翼,生怕碰到那些锅瓢炉灶,还有堆满的蜂窝煤球。
@四格格:您描绘的情景就是筒子楼的情景。
他们过着自己小贫小困小欢喜的小日子, 用自己的所学所为, 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也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哈哈,这几句写的太到位了,小贫小困小欢喜,这就是年轻一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及心理的现实呈现,读来共鸣,这样的房子我也住过!
@李宗宾19481957:李老师是前辈了, 经历更丰富, 对生活的理解更深厚。谢谢阅评!
筒子楼的基础地位,就如再有名的人都是从小学读起的一样,是不能忘记的。二遍苦是指从单元房再回筒子楼,筒子楼的房间条件好啦,那时的单元房可能还没有地板。以华东命的校名,说明学校的重要,教职工都会留恋。当年华东船院改江苏科大,很多教职工都不舍老校名。夫唱妇随,妹子跟调南理工有点屈才。妹子工作过的那栋楼还在,也是留了个念想。几年前,我曾独自在苏大校园转,为的是看当年读书时的教室、宿舍。还是老样子,思绪就回到了50年前。[赞][赞][赞]
@诚厚:每次看到您如此丰厚的评阅都十分感动! 多谢理解! 这理解中有共鸣有共情。人生的路, 一步一步走过来, 现在回望回望满是感慨, 也满是温馨。无论在什么岗位, 无路成就大小, 没有辜负什么, 就很欣慰了。
@诚厚:我本就无才, 到哪里都不屈,只有愧对。
精彩故事在这里上演,文笔蔓延着昨日时代的风采,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让人恨不得飞到哪里去追寻昨日的花絮。
@诃痴快乐:谢谢评阅!
老师的精美佳作,生活气息浓郁,接地气,且暖意融融,光照人心。
@锦瑟黎燕:再谢大姐阅评!
筒子楼里的故事,旧时光里如歌的行板,许多人青春的见证。
@皓月蓝空:谢谢认同和阅评!
人往高处走,去了华东工学院,这个二遍苦吃得值。
@陌上梦落:您说得对, 正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