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孙女和她妈回来看我们老俩口,我和老伴住旧居,她们母女俩住新房,两地隔一公里多地。她们都是夜猫子,起床晚,而且聚餐时都是一大帮人在酒店,所以,并没有多长时间聊私密的话。
今日上午,我陪老伴去江边遛弯,不一会就回了,在进小区门厅时,老伴先后突然晕倒了三次,还出现了短暂的意识障碍。老伴回屋躺下后,意识也清晰了,她们母女俩也来了。老伴跟她俩说,若以后的治疗需要插管子,或者要开胸开颅,就不需要折腾她了,让她有尊严地离去。
老伴说得很正经,女儿云淡风轻地应着,外孙女也是若无其事地附合着。老伴的身体还将就,还没到过奈何桥的田地。
中餐是我妹妹请吃,还没吃完饭,她们祖孙三代又聊起了善后事。话头是老伴提起的,她除了说排斥某些抢救方式外,又说到不要墓地,把骨灰撒在江里,免得娃儿们在清明时舟车劳顿地来回跑,她说这种道德绑架太不好。女儿说这样也好,只要是父母的意愿,都尽星满足。
我妹妹是个很传统的人,在他眼里,这都是不吉利的话,她却没阻拦。或许是她觉得我老伴是个开明人,女儿母女俩在京城里待久了,不是特别忌讳生死活题。
话还没说透,外孙女开腔了,她说她死了后就认领一棵树,把她的骨灰埋在树下,这样能使生命树常青,还能美化环境。
临终和善后事,我和老伴的想法高度契合,早就约定好了,但对外孙女突然蹦出来的话,尤其是“她死了”三个字,我还是惊悚了。
她说,她很早就有一个扫码扫墓的构想。她的计划是在每棵树上特制一个二维码,手机一扫,故人的姓名、生辰八字、生平、成就都一目了然了。
一旁的外甥、外甥女不说话,只是看着她笑,似乎要说一个不满十七岁的小姑娘,哪来这些古灵精怪的想法。
我跟女儿说,我要写一篇家族史的文章留给你们,让你们记住祖上的来路……
不等我说完,外孙女抢过话茬,她一边嚼着螃蟹,又一边说她的构想。她说她会在每个二维码里添加一个亲情链接,只要打开链接,就可以看到故人亲人的生命谱系了。
坐在一边的姑奶奶一直笑着看她说话,她的嘴微微张着,目不转睛的,外甥也一直在笑。外孙女说,这不是个笑话,科学的进步要为社会文明服务。她的话不是停留在祭奠先祖的便捷上,她把科技创新要服务于人类文明生存方式的认识,比我等老人似乎要高一筹。
2024/10/04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78068
评论列表(7条)
其实想明白了,人生匆匆皆过客,谁也不能拒绝这个规律。但人可以用自己的奉献,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唉,这事让人感慨良多。
老师家的三位女同胞都是理性之人,活得通透。
有理性的人都没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想法,做父母的什么都替儿女想周全了,只怕自己累及他们。一个不满十七岁的小姑娘谈后事,说想法,显得聪慧又早熟啊!
想明白了, 活通透了。
@轻品慢尝:外孙女的思路不错,把家谱建在二维码和网络上,比纸质家谱方便查阅。[咧嘴笑]
难得您这么开明能透。其实,我们都是时间的匆匆过客,如果没有太多的自我执着,那么对于身后之事,怎么样都可以。有这样的恬静安然,就会活得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