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在怡保,家里用的饭碗、汤碗、汤匙和茶杯上,都画着一只大公鸡,红红的鸡冠斗志昂扬地竖立着、黑黑的大尾巴神气活现地翘立着,看起来精神抖擞、活力充沛。
这只大公鸡,可不是用来点缀的,它有着丰富的意涵。
母亲解释道,公鸡是大自然的闹钟,以嘹亮的叫声把大家唤醒,开始一日辛勤的劳作;所以公鸡碗又叫“起家碗”,含有家庭兴旺的美好寓意。
我注意到,碗上的公鸡总有花卉或芭蕉伴随,对此,母亲说,娇艳的花朵代表的是“花开富贵”,而阔大的芭蕉则象征着“兴家旺业”。
经母亲这一说,捧在手里的公鸡碗,蓦然便有了生命。它负载着许多人的梦想,碗里的白饭和热汤因而显得更加可口。
父亲接着补充,公鸡碗源远流长,制作始于明代,是贵族的珍品。清朝以后,才在民间普及。公鸡碗的制造技术来自广东省,四五十年代在广东和闽南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公鸡碗。他们到南洋谋生时,带来了使用公鸡碗的习惯,于是,公鸡碗便由中国输入了东南亚,引领风骚。
经父亲这一说,我在公鸡碗里闻到了历史厚重的味道,盛在碗里的菜肴,也变得更为可口了。
由怡保移居新加坡,开始一长段日子,家里依然使用经济实惠的公鸡碗;后来,生活由黄连变糖霜,公鸡碗就渐渐地被其他轻巧精美的餐具取代了。别的家庭,也有类似的情况,公鸡餐具遂慢慢地从大家的视线里淡出了。
有趣的是,现实生活里不再受落的公鸡碗,却在香港制作的电影里成为炙手可热的道具;比方说,在周星驰的电影里,公鸡碗便频密地出现,因而再度引起人们的注意和热议。
最近,到泰国旅行,居然又和公鸡碗重逢了;更明确地说,我是有意前往距离清迈107公里的南邦府(LamPang Province)去捡拾我的童年记忆的。
有个精于制作陶瓷器的中国人,名字唤作陈森裕(Chin E Simyu),1911年出生于广东省。他移居泰国后,于1957年在南邦府发现了品质与色泽都非常适合制作陶瓷器的高岭土,大喜过望。于是,设厂大量生产以公鸡为设计主题的各式餐具,甚至,把同样的设计应用在 T 恤上。他的产品广受欢迎,业务也快速拓展,公鸡走进了千家万户,南邦府成了制作陶瓷器的重镇,有人因此把它称为“泰国的景德镇”。
2012 年,陈家第二代在南邦府创设了塔那磨里陶瓷博物馆 (Dhanabadee Ceramic Museum),透过实物展示了公鸡碗的历史与发展、传说和意涵、设计与制作等等。观赏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最大的、最小的、最薄的、最昂贵的公鸡碗,仿佛在阅读一部有关公鸡碗的百科全书。博物馆也展示了年寿超过半个世纪的 “龙窑“,它曾肩负生产的重任,但随着“电窑”的诞生,已经正式走入历史了。它的死亡,正好标志了陶瓷的新生。手工作业和科技的发展,有时是势不两立的。
美丽实用而又意涵丰富的公鸡碗,在环境清幽的南邦府,找到了它第二个温暖的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7785
评论列表(11条)
不愧为旅行家。一只公鸡碗的来龙去脉都被你娓娓而道,让读者不知不觉听出耳油,从母亲对公鸡的朴素解读,谈到泰国南邦府的陶器博物馆的价值意义,公鸡碗承载了丰富的华人历史,你将公鸡碗的历史、传说、发展、意涵、设计、制作和演变、衍化到其他载体,都写了,篇幅不长,信息量巨大,这是你长期写短文磨炼出来的绝活。很赞
非常感谢东瑞的美好留言。
喜欢”公鸡碗的拙朴,知“它”内里涵义,赞叹:原来如此!
@柳絮晗烟:谢谢留言!
一个碗,承载许多。好完整的笔触。拜读学习![赞]
@ch雪梅:生活,是活的百科全书!
原来都有来历。俯拾皆学问啊。
老师的文章让我们了解到一段历史故事,您母亲对公鸡碗的解读,非常完美,寓意深长,使人们端起公鸡碗就想起许多事情,让食品更加美味,胃口大开!感谢老师的好文章好故事!
@蓓蕾含香:谢谢您美好的留言!
重温”公鸡碗“我们这里叫”鸡翁碗“(潮汕话,鸡翁即公鸡的意思)小时候还能见到一两个,现在淡出视野许多年,乍一看,好亲切,再细读,许多旧光阴就这样浮出心头……
这个公鸡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也给海外游子带来寻根问祖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