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楼人事(2)攀比进行时

2024073013295342

与金花同住一层楼的有几个小家庭户, 他们是学校的教职工和眷属。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但有比较才有方向也不假。住筒子楼时的小家小户, 常常攀比, 并在比攀中学习。

攀比存在于物质装备、生活技能、事业成就等方方面面。

一个新家的经济状况, 从家具上可见。我家是城乡结合户, 我们两个原生家庭, 分别是城、乡的中下层。我们的木制家具——桌椅、橱柜、床等, 是婆家砍伐自家的杂树制成的。杂树长得快, 肌肉不紧实, 皮肤还松弛, 做的家具经不起空气的干蚀, 难免会有粗细不一的裂缝。再看那家具皮层, 更是油水不足, 还是新的呢, 就有点皴。我母亲看了后直皱眉头, 准新郎官一看苗头不对, 赶紧想法子弥补。他自己买了油漆, 把那些家具重新刷了一遍。不知是油漆不好还是技术差劲, 那家具像涂了一层雪花膏, 虽滋润了一些, 但涂抹不均匀, 还露出刷子的痕迹。

在一堆家什中, 也有一个靓仔, 那是从家具店里购买的书橱, 是我的陪嫁。我结婚时还不算很大龄, 工作时间短, 积累不够, 本想再积攒一阵子, 让婚事风光那么一点点。可长我四岁的他, 着急麻慌的, 长我弟三岁的弟媳家也着急麻慌的。于是我们姐弟的婚事就赶着一起办了, 经济自然就吃紧起来。我弟在上山下乡一事上高风亮节, 主动提出让我留城, 我终于有机会也来高风亮节一下了, 我说尽可能地为弟弟操办吧。我家几乎是集所有财力给我弟买了全套上好的家具。羡慕了一番以后, 我说: 我的家具婆家已备好了, 但没有书橱, 我是爱读书的人, 就想要个上好的书橱。这个要求不高, 很轻易就得到了满足。那书橱相貌端庄大方, 放在房间最显眼的地方, 是鸡群中的立鹤。当阳光透过窗棂照射到书橱的玻璃拉门上, 经反射就满屋生辉了。

那层楼的童桂兰两口子, 都来自纯粹的很贫困的农业户。他们连我们那样寒碜的家具都没有, 虽然不是家徒四壁, 但贴着四壁的是简易的公家家具, 如课桌、两抽的办公桌、柳藤书架等。想必, 这些都是他们淘宝一样淘到的单位淘汰下来的办公用品。看到他们的家具, 再看我家的家具, 就顺眼了很多。我住那层楼时, 亲眼见童桂兰两口子像小鸟一样衔泥筑窝。他们最先添置的家具是一张大床, 和原来两张拼在一起的铁架子床比起来, 简直是豪华版了。童桂兰说: 人这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要在床上度过, 所以要有一张让自己觉得适意的床。她说得一点不错, 受这说辞的蛊惑, 我们不久也淘汰了原先那张床, 买了一张新床。

住我家隔壁的王唯一夫妇, 是楼层唯一的一对都来自江南发达地区, 都生长于城市, 成长于好人家的好男好女。他们14平米的房间中, 拥挤地摆放着全套质地优良的木质家具。不是自家打造的, 而是品牌家具厂打造的。这就是家境优渥的告示, 也是拥有好的生活技能, 生活品味的告示。所以他家成为我们效仿和攀比的样板。我们先是向他家学习如何做饭。那时, 我们这些小夫妇们, 还真是勤劳上进呢。明明学校里有很不错的食堂, 放到现在就会乐得不做饭了, 可那时我们只到食堂买花卷、馒头、肉包等面点, 其他饭菜都自己做。

童桂兰大多只做炖煮菜, 还十分节约。记得他们家用一只老母鸡炖汤, 这汤要吃一个星期。鸡汤的香味, 也会在走廊里弥漫一星期。煮面条时, 放一大勺鸡汤, 就是鸡汤面了。他们喝面汤嗍面条的声音呼哧哈拉的, 那呼哧哈拉就是他们的幸福感。虽然他们的吃法我不敢恭维, 但确实见证了这省吃俭用的成果。眼见着桌椅和橱柜, 陆陆续续走进他们家中, 赶走了那些灰头土脸的办公用品。他们家还是我们楼层中第一个买上大彩电的呢。

身型瘦高的王唯一是典型的南方男人, 玉树临风又心细手巧, 会做各种荤素搭配的小炒。每当做晚饭的时间一到, 各家就在走廊上忙活起来。我家和童家, 一边做着自己的饭菜, 一边见缝插针地观赏和学习王唯一做小炒。这个历史老师, 处理食材如同选择和梳理历史材料。当他挥舞着锅铲, 将各种食材按照一定的顺序下锅翻炒时, 从容而气定; 当那色、香、味俱全的菜装盘时, 我甚至联想到他从备课到上课的过程。他将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 精心挑选出来, 再经过大脑一遍遍的思考加工, 调配和烹制, 一堂课的内容就完美地呈现出来了。向王唯一学来的招牌小炒, 到现在还是我家那位的看家本领, 一有需要就会时不时的来露一手。

王唯一家的孩子比我家孩子整整大一岁, 我亲见他们如何准备婴儿用品, 也向他们学了一些招数。当时还没有尿不湿, 要自己为婴儿准备尿布。传统的做法, 就是用旧衣服剪裁成长方形, 然后用缝纫机一道一道的缝制成有一定厚度的尿布。王唯一的爱人(那时的叫法), 一个秀气的江南女子, 一边比划一边说: 小囡囡的皮肤嫩汪汪, 又厚又硬的尿布哪能吃得消。她一边拿她家的尿片给我看, 一边解释和示范。那尿片是用床单撕成的, 宽度和一般的尿布一样, 长度和床单原有的长度一样。那上面没有一点针线的痕迹, 撕的边头是毛毛的, 像毛边纸。我一见豁然开朗, 这一片片的柔软的长条布, 只需自然折叠几道就是有一些有厚度而一点不硬的尿布。清洗晾晒时就是薄薄的布片, 很容易晾干。这个方法太好了, 只是成本稍高一些。这个方法我后来又广而告之, 让一些准妈妈们很受用。当我将这些布条, 晾晒在窗户外的晾衣架上时, 它随风舞动起来, 像一条条经幡, 美丽而又神圣。养育一个小生命的辛苦, 顿时被稀释了许多。

楼层的单身教职工流动性很大, 有一间单身宿舍空出来一阵子了。我们正好奇谁会住进来时, 一天童桂兰将她家的一些东西往里搬。原来这间房分给童桂兰了, 这样她家就有两间房了, 这也就意味着童桂兰升职了, 她从学校图书馆的一个普通馆员升为典藏室的主任了。那个年代, 没有商品房, 有我们也买不起。职工住房改善, 靠工龄的递增, 也靠职位的升迁。因此, 工作成就, 事业进步是要比攀的。童桂兰两口子都是大专毕业, 都是学校的教辅人员, 他丈夫在另一所学校的教务处工作。他们学历不高, 但十分爱岗敬业。学数学的童桂兰, 在图书馆工作, 并不感到屈才, 谈起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 一脸的自豪。她的住房先行得到了改善, 我们虽然有些羡慕嫉妒, 但也得到了鼓舞。牛奶会有的, 面包会有的, 宽敞的房子也会有的。

我住那栋筒子楼的两年, 虽然房子狭小, 票子也没几张, 但理想是宽敞的, 希望也不拮据。有形的物质贫瘠, 无形的境遇不穷困, 只要小有才能, 再勤奋努力一点, 机会就会来招手, 因为我们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代。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76162

(14)
轻品慢尝的头像轻品慢尝
上一篇 2024年8月4日 下午8:56
下一篇 2024年8月5日 上午9: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2条)

  • 晓舟同志的头像
    晓舟同志 2024年8月4日 下午11:26

    教授文章勾起同龄人的回忆:八十年代,宿舍一间,没什么余钱,但也不欠债,大家差不多。如果谁上辈人家底殷实一点,有经常请干部吃饭或过节意思一下的财力,那就可以换上好岗位或当个小干部了。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4年8月5日 下午3:56

      @晓舟同志八十年代,大家都很穷, 还穷得开心, 一是因为年轻, 二是确实觉得有未来。当年,我婆家确实很穷, 我家长辈大多告诫我,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心里准备, 只有我大舅母, 一个科学工作者, 要我有自信, 相信自己这辈子不会穷, 因为一个新时代到来了。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8月5日 上午5:37

    老师将那年那月筒子楼住户的生活境况娓娓道来,以详实的细节通透呈现,生活气息浓郁,意境幽远,令人深度共鸣。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4年8月5日 下午3:58

      @锦瑟黎燕谢谢大姐总是给予鼓励! 我们也是同代人, 有共同的经历和共同的语言!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4年8月5日 上午6:32

    我婚后最初几年住的也是十几平米的楼房,一排十多间屋,隔壁几间是先生单位的单身汉。我应该还能做几道好菜,所以那些单身汉时常会过来蹭饭。那段日子是难忘的。年轻真好,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4年8月5日 下午4:02

      @难诉相思筒子楼也是一个宽泛的说法, 我们以前也没这样称, 是后来影视剧呈现那样的住房,并称为筒子楼的。你 以前住的办公楼, 其实就是筒子楼了, 没有独立的厨卫, 走廊既是公共活动空间, 也是自家活动的空间。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8月5日 上午8:30

    你文章的文采,就如同王唯一老师的烹调技巧,色、香、味俱全;引得我们就像食客一样,争相围观、品赏。

  • 雨凌的头像
    雨凌 2024年8月5日 上午8:37

    筒子楼里的酸甜苦辣,房间狭小,理想宽敞,希望不拮据,曙光在前方,拜读点赞。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4年8月5日 下午4:06

      @雨凌谢谢阅评! 回忆过去, 虽然青春已逝, 青春的能量不失, 为我们的晚年助力。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8月5日 上午8:53

    筒子楼人事,攀比进行时,
    物质装备新,生活好办事。
    事业成就感,雄心树壮志。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酒花诗。
    生活充满阳光照,努力学习求真知。

  • 鸣虫的头像
    鸣虫 2024年8月5日 上午9:01

    各具特色的群像,都栩栩如生。那个年代,工资很低,条件普遍较差,成家后,一般均是从头再来,一点一滴积攒着往前奔。刘老师的文章真实、生动。欣赏!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4年8月5日 下午4:09

      @鸣虫虽然我虚长你几岁, 但我们也是同代人。白手起家,从零开始, 是我们这代人的骄傲,自己的生活自己创造!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8月5日 上午9:19

    叙述筒子楼人事,正是攀比进行时,
    物质装备要全新,生活才能好办事。
    事业成就感充实,雄心勃勃树壮志。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酒花诗。
    生活充满阳光照,努力学习求真知。

  • 杨自记的头像
    杨自记 2024年8月5日 上午10:27

    我上中学住筒子楼,大家互相切磋炒菜记忆,不亦乐乎。不过我们没住筒子楼,不多久就住上单元楼,一辈子没动过。如果习惯了,也没什么。女儿房子300平四居室,三个车库,也不觉得大.我的一居室也不觉得小。人都是适应环境产物,都会习惯。就因为过去吃苦多,现在怎么也适应。过去筒子楼人交往比较多,人际关系比较好,有利炒菜的技艺提高。祝好朋友给我们吃筒子楼大餐。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4年8月5日 下午4:13

      @杨自记您长我一、两岁, 还是同代人, 有共同的记忆和体会。您的体会, 就是我们的共同语言, 同频共振!

    • 杨自记的头像
      杨自记 2024年8月5日 下午4:19

      @轻品慢尝共鸣共振就好,都是经历过的生活,所以感触很深。祝好朋友。

  • 地质之花的头像
    地质之花 2024年8月5日 下午1:12

    因为我们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代。这句是画龙点睛的佳句,点赞。
    最早五十年代开始家具都是单位配备,每个月象征性的交点家具费。到了七十年代才开始自己准备家具,有了多少条腿的说法。
    孩子尿布那时候因为布票限制,只能用旧床单,旧衣服。条件好一些的家庭,想办法买包装布,纱布。先清洗干净,再用锅蒸半个小时消毒。农村用土袋子,到地里带一些干净的土,回家用大锅炒透,用布袋装着垫在孩子身下。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4年8月5日 下午4:16

      @地质之花大姐的人生阅历很丰富, 很能干,很会过日子, 又很有担当,值得我学习! 您对过去的记忆很清晰还有细节呢, 记忆里力很好呀!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8月5日 下午9:42

    那个年代的人,邻里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一家有事邻里之间很热情的互相帮助。哪像现在住进楼房,同一层的互相不认识,在电梯口互相点一下头就算打招呼了。

  • 华章秋韵的头像
    华章秋韵 2024年8月6日 下午3:21

    住筒子楼时的小家小户, 在比攀中学习,为自已的小日子努力。那时相互间的关系是“远亲不如近邻”,大家住在一起是多少的开心,多么的快乐啊![赞][赞][赞]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4年8月6日 下午5:12

    那个时代的人,精神面貌真是特别积极。童桂兰的形象好熟悉啊!他们白手起家,勤奋而满足,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反映那时代的普遍生活态度。同时,那时候的同事们还能和谐相处,友好交往。令人怀念!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4年8月6日 下午9:50

      @惑矣你虽比我年轻, 还算是同时代人呢, 所以有共同的记忆和感受。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8月6日 下午11:48

    物质生活不富裕的年代,精神生活比现在充实,人际关系也比现在和谐。那个年代,在城里工作,都会有住房分配,或大或小。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公社中学,成家也没有住房分配,但可以在农村盖房子。后来调到县委党校,党校搬进了城里,我也当了副校长,才分配到一套住房。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4年8月7日 下午7:47

      @诚厚盖房也需要财力的, 我们当时绝无财力盖房, 就是指望单位分房, 然后靠年资积累和升职改善住房, 在住房商品化后, 把单位分的房子低价买下, 成为后来买商品房的第一桶金, 接着房价一直上升, 我们的房子也一直升值, 就得以步步改善。我们的房子就是这样来的,一切靠自己,很自豪。

  • 陌上梦落的头像
    陌上梦落 2024年8月7日 上午10:32

    《几厢参照读东坡》书卷气十足,《筒子楼人事》烟火气十足,老师的文章风格多样,十分耐读。

  • 一池烟雨的头像
    一池烟雨 2024年8月8日 上午8:25

    住筒子楼时,正是我们的青春时代,上进心特别强烈。所谓攀比,其实是一种追求、参悟与学习。时至今日,环境随已不同,上进心依然没有改变。友所叙述,实实在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