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图瓦人

IMG_5970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国家法定由56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民族没有列入56个民族里面。如摩梭人、穿青人、艾努人、夏尔巴人等至今尚未识别属于哪个民族。喀纳斯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游客蜂拥而至。人们来到这里惊讶的发现,这里生活着没有听说过的“图瓦人”,很多人在问,他们属于什么民族呢?

根据史料记载,图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地理位置在西伯利亚南部,属蒙古人种。18世纪之前图瓦一直在蒙古控制之下,1758年清朝乾隆打败准格尔蒙古军队以后,图瓦归属清朝统治,称为唐努乌梁海。清朝末期沙俄大肆侵占中国领土,1864年唐努乌梁海被俄国占领。苏联时期成立唐努图瓦共和国,现在是俄罗斯联邦的一个共和国。目前,居住在俄罗斯唐努图瓦共和国的图瓦人约有20万人,居住在蒙古的约3万人,居住在喀纳斯的约2500人。

居住在喀纳斯的图瓦人,分别有2个乡1个村。禾木乡约1400人,喀纳斯乡约800人,白哈巴村约300人。白哈巴村在旅游上属于喀纳斯景区,但在行政区域上来说,白哈巴属于哈巴河县管辖。图瓦人喜欢生活中深山里面,以游牧和狩猎为生。1980年之前,喀纳斯的图瓦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骑马去一趟县城布尔津来回要4天,除了买必要的生活用品,他们很少与外面的世界接触。

喀纳斯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1980年的时候不到1500人。这里到处是浩瀚的原始森林,人烟稀少地处边陲,甚少外地人进来。1980年新疆规划建设喀纳斯国家森林公园,以喀纳斯湖为核心,把喀纳斯图瓦乡、禾木图瓦乡,以及哈巴河县的白哈巴图瓦村统筹组建为喀纳斯旅游景区。经过40多年的发展建设,喀纳斯景区已经成为新疆旅游业的龙头。

现在喀纳斯景区的图瓦人已经富裕起来了,他们不再需要过游牧的生活,也不需要去狩猎,一年四季络绎不绝的游客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乡、村属公有土地租赁出去盖酒店、宾馆、客栈、饭店,分红所得村民每月领工资。每个家庭可以开店出售当地的土特产,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有表演天赋,有音乐细胞的家庭可以组合起来,搞图瓦家庭访问,吸引了很多对图瓦民俗文化感兴趣的游客。

我每到一个地方,对当地的历史,风土民情、民族文化比较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喀纳斯游览的时候,组织西征队员参加了一次图瓦族家庭访问。

走进全木结构的房屋,3男2女组成的乐队热情欢迎远方客人的到来。主人热情有礼侃侃而谈,他们的祖先最早生活在一个叫图瓦的地方。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说的语言不是蒙古语,与哈萨克语言比较接近。关于祖先的历史,根据一辈又一辈的口口相传。当年成吉思汗带着蒙古军队西征,沿途设置了很多粮草供应点,他们的祖辈是守卫粮草供应点的士兵。大军远去,他们的祖辈忠于职守一直留在这里。800多年过去了,他们没有忘记故乡,不会忘记自己是图瓦人。

木屋的墙上挂了很多珍贵的动物毛皮、鹿角,那是图瓦人骄傲的象征。他们以游牧和打猎为生,打死一头猛兽就会被村里人视为英雄。每当一户人家打到狍子、黑熊、雪豹等大型动物,宰杀后会给每家每户分一份肉。毛皮用来制作皮衣,多余的则挂在墙上作为战利品供村民欣赏,图瓦人家家户户都挂有动物毛皮。

图佤族人能歌善舞,他们跳着民族舞蹈,唱着图瓦民歌。歌词我们虽然听不懂,从他们悠扬的歌声中,能感受到图瓦民歌的独特与美妙。更绝的是图瓦小伙用一段芦苇制作成的竖笛,他们叫“苏尔”,那薄薄的芦苇稍微用力就会捏破。欢快的乐曲从“苏尔”飘逸而出,我们沉浸在欢快的音乐中。很奇怪在“苏尔”的乐曲之中,突然会有一个深沉的低音冒出来,令人感到乐曲的奇妙。忽然,有一个懂音乐的游客猛地喊了一句,他懂得使用喉音!喉音,是图瓦音乐的独特之处。

歌曲、舞蹈完毕女主人微微一笑说,欢迎各位远方的朋友光临图瓦人家,感谢各位欣赏我们的歌舞,现在我要送给各位一个大奖,她的手往四周墙上一指,我家墙上挂的都是珍贵的毛皮、鹿角和祖传的宝贝,如果哪位朋友能够吹响“苏尔”,能够吹出一小段连贯的音乐,我家墙上的宝贝,可以任选一件作为奖品带走。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争相试吹“苏尔”,多人试吹没有人能吹响。那个懂音乐的游客说我来试一下,试吹了很久,别说连贯的曲子,甚至连简单的音符都吹不出来,摆弄了很久无奈作罢。看来,图佤族人不但热情好客,打猎勇猛骁悍,而且能歌善舞多才多艺。“苏尔”竖笛,我认为是图瓦人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到喀纳斯旅游,喀纳斯湖是主要景区。时间安排好当天可以去白哈巴村半天,喀纳斯湖半天,禾木图瓦乡需要另外安排一整天时间。就景观而言,3个地方大同小异。我们金秋时节来到喀纳斯,图瓦人原始质朴的木屋,茂密的松树、桦树、杨树漫山遍野金光灿灿流光溢彩,置身美丽的秋色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从布尔津到景区需要在贾登峪游客中心乘坐摆渡车才能进入喀纳斯,景区内商业摊档相对较少,但住宿费用很高,节假日一床难求。白哈巴靠近边境线管控比较严,商业气息没有那么浓。禾木景区虽然景色优美,但村里的图瓦人已迁到新村居住,老村全部租赁给外地人做客栈、饭馆,商业气息十分浓厚。由于游览区基本在老村附近,行走其中有商业过度开发的感觉。虽然禾木的秋天景色很美,但大量的酒店、客栈、饭店广告牌,走在2公里长的乡道,犹如走在乡镇商业街。让原始淳朴的禾木图瓦村,美好的北疆风光打了一个不小的折扣。

                                                                                                        24-7-26

IMG_5967

禾木秋色

 

IMG_5965

禾木图瓦人牧场

 

IMG_5966

禾木图瓦人家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75807

(8)
清河君的头像清河君
上一篇 2024年7月27日 上午8:52
下一篇 2024年7月27日 上午11:3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9条)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27日 上午11:03

    真好,坐上沙发。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27日 上午11:10

    摩梭人听说过,穿青、艾努、夏尔巴、图瓦,这些都是第一次听说。你的西征好像穿越了一次天方夜谭,给我们带来了稀奇古怪的知识,让我们大开了眼界。知道了我国、乃至世界上有许多神秘的地方和人种。可惜过于开发,破坏了它的原始性和神秘性,这是后天再也无法弥补的了。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7月27日 下午3:13

      @四格格是啊,我们这次的三万五千里西征,是一个难以重复的旅程。大家很感慨、很回味这次的行程。上午几个队友相聚饮早茶,谈起沿途的经历、见闻,感叹良多,都说这是人生的一大收获。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27日 上午11:22

    文图俱佳,精美拍摄,灵动抒写,将禾木图瓦人家的境况通透呈现,让我大开眼界,对这个民族有了印象。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7月27日 下午3:07

      @锦瑟黎燕禾木的秋色很美、很美,禾木村因为开发旅游挣了钱,他们集体搬迁到2公里外的新村居住,把老村租赁出去。那些外地汉人都是为了挣钱,把老村搞得像一条商业街。但是,这里的自然美景十分吸引人,旺季时节1200、1800一个双人间提前10都订不到。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27日 下午3:04

    你的西行,是美到极致的壮游,开阔眼界胸襟,汲取精神营养,获得深度审美的大快乐,让我垂涎三尺。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4年7月27日 下午3:39

    你好像是职业旅行家了, 旅行是职业、兴趣也是生活内容和方式, 真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你介绍的民族知识, 对我来说就是书本知识了, 读之也如行路了, 不过是打折了的行路。谢谢!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7月27日 下午4:42

      @轻品慢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西藏、新疆旅行虽然经历了难以名状的路途艰辛,令人难受的高原反应,但是那些收获,可以说是刻骨铭心,没齿难忘。

  • 鸣虫的头像
    鸣虫 2024年7月27日 下午4:07

    真是的,所谓56个民族,看来甄别地还不细啊,像这样有自己的祖居地域,有自己的生活习俗,有自己的文化形态,把其归为哪个民族怕是也不合适吧?跟着您的美文,了解了图瓦人。长知识、开眼界!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7月27日 下午5:29

      @鸣虫是啊,类似图瓦人的情况,在全国还有很多。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调查中,发现还有46个未被识别的民族,人口有64.01万。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27日 下午7:03

    行程三万五千里,这比红军长征还厉害;但收获确实很大,你介绍的地理、物种、人情、国界等等,有许多是填补了我知识的空白,我也算是你们西征队的间接受益者。

  • 漫言华语的头像
    漫言华语 2024年7月27日 下午7:05

    还有这样的民族!应该给他们单列一支啊!读文真的长见识,开眼界。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7月27日 下午9:26

      @漫言华语是啊,到了喀纳斯才知道,那里生活的原住民叫图瓦人。不过,他们说既然是成吉思汗把他们的祖先从图瓦带过来,算是半个蒙古族人吧。因为他们来到喀纳斯是成吉思汗带来的,图瓦人家家户户都挂着成吉思汗的画像。不过,他们不懂蒙古语,他们的语言与哈萨克斯坦比较接近,互相能对话。

  • 李宗宾19481957的头像
    李宗宾19481957 2024年7月27日 下午8:43

    老师吧图佤族的来世今生都做了详细的梳理,让我们了解了西北边疆的风土人情,读您的文章,每次都有收获,谢谢啦!!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7月27日 下午10:36

      @李宗宾19481957新疆很大,祖国面积的六分之一。新疆很美,我只是蜻蜓点水般的走了一趟。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4年7月28日 上午6:35

    自由行、自驾游的优势就在于此,可以随心所欲。白哈巴村,我们没去过,想想那应该是比较原生态的。不过以后也难说了。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7月28日 上午9:20

      @难诉相思是啊,自驾的优势就是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改变行程和时间,遇到好的景色可以玩久一些和住多一晚。

  • 红芭蕾情结的头像
    红芭蕾情结 2024年7月28日 上午10:36

    我猜想清河君老师一定是常在路上的独行侠大咖啦?。我有好几位朋友退休以后都选择了自驾、独行、多数在路上的生活。令人羡慕哦。[赞][赞][赞]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7月28日 下午3:26

      @红芭蕾情结以前都在忙,像陀螺一样不停的转,很多事情身不由己。退休以后,总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摄影、在路上长见识、积累素材、把看到的、听到的、感悟到的写出来。所以啊,趁身体还好,腿脚还灵光多出去走走、看看,不要等以后走不动了就后悔了。

  • 地质之花的头像
    地质之花 2024年7月28日 下午12:49

    图佤人,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民族。咱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有很多历史原因,留下一些难解的谜团。特别是没有文字的民族,真的很难寻找他们的根源。
    在新浪有位博主写过很多关于蒙古族的文章,提到南方有一些民族其实都是蒙古族的后代,说的有根有据。这些历史的变迁,也许只能是一个迷吧。
    蒙古族与咱们汉族相差不大,基本属于黄种人。哈萨克,维吾尔族我记得他们属于白种人。也许我记得不对。
    小时候我们对他们称呼:老哈萨,老维族。后来老师不让我们这样叫,说这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在我眼里他们都长的差不多,与我们汉族差距很大。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7月28日 下午3:38

      @地质之花您是地质技术人员,在全国勘测矿产普查,去过很多地方,见识过很多不同的民族。这是一个很艰苦的职业,经常要攀高山越峻岭,穿越隔壁沙漠,风餐露宿。您们取得的地质第一手资料,是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没有您们的艰辛付出,就没有工业发展的未来,向您和您的老帅哥致敬![赞][赞][赞]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7月29日 上午12:30

    在中国的图佤族人很少,访问图瓦族家庭,了解图瓦族独特的文化和民族风情,我觉得这是此次旅游的最大收获之一。也从清和君友的精美游记中,了解了图瓦族人。点个大赞!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7月29日 上午8:26

      @诚厚是的,图瓦人的历史久远,他们的故土目前在俄罗斯。他们的先祖跟随成吉思汗西征,被安排守卫粮食补给站。从此,他们在这里扎根成为这里的主人。他们是中国未被确认民族的其中一个。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7月30日 下午3:16

    图瓦人如同喀纳斯湖一样具有神秘色彩。图瓦人有自己的文化,还有自己的语言,具备民族的特征,是不是因为人数太少而没被确认为中国的一个民族?那个“苏尔”竖笛,是可以申报非物质遗产的。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7月30日 下午9:44

      @诚厚是的,可能是图瓦人人数少的原因没有被确认,不过,他们的文化在受到保护。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7月31日 下午5:17

    中国图瓦人是一支古老的民族,以游牧、狩猎为生。近四百年来,定居喀纳斯湖畔,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滑雪、能歌善舞,现基本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原木垒起的木屋、散布村中、小桥流水、炊烟袅袅、奶酒飘香。古朴的小村景致,像喀纳斯湖一样充满神秘色彩。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7月31日 下午9:42

      @阳光笙箫支剑笙是啊,图瓦人住在偏远的边陲,因为人数太少,他们的民族归属没有被确认。他们的祖先来自蒙古地区,有蒙古人的影子,但生活习俗与哈萨克族比较接近。

  • 陌上梦落的头像
    陌上梦落 2024年8月2日 上午10:01

    老师去过的地方真多。一直想去喀纳斯,可惜未成行。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8月5日 下午10:23

      @陌上梦落新疆旅游最美的季节是春天和秋天,喀纳斯把握好最佳赏秋时间,是一种难得的视觉盛宴。秋天的赏秋黄金时间,一般年份为9月底到10月上旬为最佳观赏期。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