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是吹空调过多,还是低头时间太长,颈椎竟然发出轻微的“咔咔”声,还会连带肩膀和头疼。我知道是活动太少了。天太热,实在不允许室外运动,中暑也不是闹着玩儿的。为避免吹空调和低头看书看手机,我只好煽着扇子看电视。女儿说:老看太正经的节目也会身心俱疲,不如给你推荐个堕落一点的片子吧。
于是,她给我推荐了《盗墓笔记》。惯常,她一边跳着刘畊宏,一边看这样的片。我说她左右开弓,什么也不专注,看这样的“没营养的纯娱乐片”很堕落。
这次我接受了她的建议。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看起了《盗墓笔记》。到目前为止,感觉基本是看完了。还看了很多番外。所谓番外,类似外传的意思,都是附会原著而衍生的小剧集。
也说不清有多少集,看的也不是太连贯。因为随时要烧水做饭,还要接电话,偶尔看一眼唰唰下行的股市,都会有中断。但我也不去回放,因为即便落下整集也不会有断裂感,下一集来龙去脉照样能看的很明白。这也是我能不放弃,而且逐渐津津有味起来的原因。放松,不受逼迫,没有现代都市剧那种让人发疯的极具代入感的暗算和缠斗。
这一周,看到了新的一季,叫做《龙行迷窟》。故事的风格和内容延续前几季,只是主角的名字不叫“天真吴邪”了,而叫做“胡八一”。另一个仍然叫做“胖子”。直到18集全部看完,我才发现,原来这一季不是《盗墓笔记》,而是《鬼吹灯》系列。呵呵!真是到了连电视也看不会的地步了。
对于这样雷同而又虚无的故事,观众并不少。原因呢总结一下,我还是有些个体会的。
首先是,都有一个宏大叙事的开篇。九个以盗墓为生的家族,在江湖上形成九大门派。他们之间有着惊心动魄的渊源故事和未了的恩怨情仇。于是,一代代的老九门后人,为追寻这些神秘过往的真相,舍生忘死的下深海、上雪山,寻找一个个的古墓和先人足迹来破解重重迷雾。令人不由自主随着剧情,在血缘和情天恨海中,心意难平,欲罢不能。
其次,故事因为有了盗墓,而倍显神秘。盗墓可不仅仅是洛阳铲小镐头之类,那是无知毛贼们的工具而已。故事中的人们,有特质的罗盘,祖传的密图,还要念念有词的面对青山幽谷背诵各种寻龙诀、藏头暗语。什么天干地支、鬼谷子、奇门遁甲更是不在话下。没有几辈子家藏绝学的积累,怎么可能做得了盗墓贼?
第三。寻宝,那是多少人的梦想啊!当闯过一个个毒障关口,灭掉铺天盖地的食人虫,摸索无数次找到秘藏机关,打开墓室的那一刻,啊!连我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了!一堆堆的金银珠宝,一座座的青铜美器—–。但主人公并不轻取,而是要打开石棺,寻取一个破解真相的密令龟甲或能挽救一个族群的雮龙珠。电光石火间,意外来啦。大火熊起、大水漫灌、墓室崩塌,须臾之间主人公性命即将不保。于是,观众的注意力瞬息转到了逃生保命,那些金银财宝尽抛脑后。一般来说,故事的探墓也到此为止。每集每季,结果大同小异。但我们看的乐此不疲。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财富并不能唾手可得,能看看便是满足。
第四。精美的情境设计。故事的展开都是在一个个精美的无与伦比的大墓中。这些雕梁画栋、建筑恢弘的墓室曾存在于许多人的意念中,那是富贵荣华的象征。但也是阴森幽密的所在。奇巧机关,要用特殊的咒语和顺序才能解开;暗藏杀器,飞刀暗箭八面齐出险象环生;密布陷坑,毒虫逡巡,每一步都有灭顶之灾。果然,这些豪华的墓室,其设计的本意,就是禁止入内。这就和了普通人的天性,越禁止越想进,猎奇是人的天性。荣华富贵加惊险诡秘,此时,谁会关了电视去睡觉?
第五,小鲜肉。这种片子大都是启用小鲜肉。而且鲜到让人辨不清。比如有一季,那三个主角,我傻傻分不清,都是雪白的小瓜子脸,一样的盖着眉毛的分头,胖瘦高矮都一致。可能导演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来让张起灵穿上一件连帽的上衣,而且不管他是涉水还是闯火,头上的帽子始终都在。另外两个吴邪、黎簇我一直分不清。但这不影响剧情的发展,而且片子有什么漏洞也会因为这份鲜而得到谅解。
剧中也有老演员出现,比如斯琴高娃。她演的很认真,很有一大门派掌门人的气度。这无疑增加了本剧的厚重感,看后余味无穷。总之,有鲜有香,故事就有了层次感,人们才爱看嘛!
看《盗墓笔记》《鬼吹灯》原著,或许并没有电视剧吸引人。因为一本书是要靠历史背景和某种人性的真实,还有遣词造句各种文法来支撑的,想写一本内容丰盈的好书,殊不容易。而电视剧有夸张的声像效果做背景,一个干瘪的故事梗概,就能演绎出五光十色的离奇大戏,比文字更引人入胜。
九门提督、摸金校尉、蛇眉铜鱼、战国帛书—–,这些时时出现的特别词汇,听起来是不是很无厘头?但也很撩拨人的好奇心。
这种看似无厘头的剧作,还能有相当大的受众,细想或许自有它的道理。比如,毒兽张口袭来的瞬间,突然就触发机关倒地消遁。这何尝不是身处心理绝境的人类所呼唤的绝地逢生!比如,每一次逃生,身后都是房倒屋塌山川泯灭。这不正是我们从困窘中挣脱,并希望那样的不堪苦痛从此灰飞烟灭吗?
许多无厘头,都从有厘头中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75767
评论列表(16条)
精美佳作,看片感念,色彩纷呈,画龙点睛,余音绕梁。
@锦瑟黎燕:感谢美评!
看这样的电视剧,说起来无聊、看似也无聊,等到要形成文章,便真正有的聊了,这一聊,便聊了这么长,哈哈,这才叫有意思!
@鸣虫:谢谢!能起到娱乐作用也算成功。[嘿嘿]
《盗墓笔记》《鬼吹灯》当时风行一时,人们追捧得神奇,还催着拍续集,后来还真有续集。我也没看过这两部电视,消息都是从网上看到的。你的描写,让我知道了这些电视难怪会被追捧,原来是有它吸引人的地方。电光、石崩;诡秘、神奇;人的心理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看来我们也可以把它们找出来看看,其中应该会有它的长处。
@四格格:是呢,多年前老是在网上看到名字,没想过去看。热闹而不揪心,解压。
我只知道有一部电影《盗墓笔记》, 不知道还有同名的电视剧。我对其内容一无所知, 但从你总结的几点看, 该作品还是有可圈点之处的。
@轻品慢尝:一般这类原著都比较简单,加上声像效果就能热闹解闷。
这写盗墓笔记的作者,可能就曾经做过盗墓,或者是他祖上出过盗墓人吧?那些隐晦的盗墓行语,盗墓内幕写得那么内行,外人是无法想象的。
@清河君:作者应该是看过较多的考古案例,和盗墓行有过交流。很多地方有板有眼的,很内行。
佩服你,能看进去这一类的作品,一般年纪稍大一点的人很难接受。也是好事,开阔视野增长阅历,知识面越宽越好。。
@漫言华语:哈哈,感觉偶尔出轨一下,也挺有意思的。
《盗墓笔记》我没看过,我通常喜欢看现实版的悬疑故事。
@难诉相思:看这种剧,没有压力,很放松。我也爱看现实悬疑故事,但现在很少有新作品。那种官场争斗案,很累心。
这两个电视机剧我都没看过。我看过很多考古报道,墓地里确实藏着很多秘密。
说实话我真佩服这些人的胆量,几百年,数千年是墓也敢挖。
@地质之花:现在对于挖坟掘墓,不再敬畏。而是当做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