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老兵于宜友的春华秋实(5)

2022111820432930

第五章  特殊年代

1966年5月,声势浩大的运动在全国展开。于宜友作为军代表,被鞍山军分区派到铁西区工作,先后任鞍山市铁西区武装部副部长,部长,革委会副主任,区委副书记。

刚到铁西区,于宜友对造反者给干部办学习班,心里是有看法的。这时,上边让解放干部,感到机会来了。他在调研时了解到,区委书记WG初期就被打倒了,这名干部没有什么问题。就找群众组织头头谈话,宣传党中央的精神。首先把区委书记解放了,回到了领导岗位。之后,又把一些原来被打倒的干部陆陆续续解放出来。很快,区革委会、区党委都成立了,区领导班子恢复了正常的运转,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铁西区的各项工作走上了正轨。

当时,各群众组织对立情绪很大,随便乱批斗、乱游街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个学校想把一名老师定为反革命,进行批斗。

于宜友发现后,一了解,原来是这个老师喊口号说走嘴了,平时各方面的表现都不错。于宜友就做工作,说,肯定是误喊,喊错了,不能定为反革命。从这以后,为制止这种随便批斗现象的发生,于宜友专门给各基层单位、造反组织下达了二条规定:一是对批斗游街的对象,必须上报详实的材料;二是上报的材料必须经过区委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批斗。这样一来,很快地就把这股乱批斗的风刹住了。

到了清理阶级队伍阶段,区领导班子把干部们集中到千山办学习班。区领导班子成员,大家就一个思想,认为即使斗错了,也没什么,触及灵魂吗。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把提职不合手续的、生活作风有问题的等等,都列为揪斗对象,进行游山,还打着锣,弄得人人自危,没有问题的人也恐慌。

当时于宜友在沈阳军区开会,回到鞍山后,听到汇报,感觉不少被揪斗的人,就因一、二句话,便受到了严重冲击。这么搞,打击面太大了,不行!再继续下去非乱套不可。马上召集领导班子开会,他说,把山上的人全部召回来,我听听是怎么回事。不能凭一、二句话就揪斗,得有确凿的材料和证据。

区委经过研究,规定了清队的细则和程序:凡是要揪斗的,必须有根有据。没有材料和证据的,不经过区委讨论认定的,谁也不许随便乱揪斗。区委这几条规定下达后,铁西区清队随便揪斗的风气被刹住了,大大减少了干部们的恐慌情绪,大家打消了顾虑,也敢抓工作了。

那时,时兴上千山办学习班,一办就是一、二个月,还不准请假回家。于宜友感到长期不回家不是事。正好铁西区有个农场在永乐西面,是一大片果园。那里有房子,有食堂。他就和区委的同志说,到农场去办班,白天办班,晚上回家,骑自行车也就半个来小时,也就到家了,你们看看,怎么样。大家都同意于宜友的这个想法。于宜友接着说,有问题,没查清的,晚上不能回家,但要加紧查清。其实,这类人也没几个,也就是说,真正不能回家的,也没几个人。秋天苹果熟了,安排半天学习,半天劳动,摘苹果。这样,大家晚上都能回家,放松了心情,都高兴。

到了复课闹革命阶段,那时,学生不上课,到处串联;老师也不教书了。这么多年,心都散了。铁西有的学校,校长和老师担心学生的安全得不到保证,把教室的窗户用砖头挡住了,教室里光线很暗。于宜友就对他们说,把砖头都挪走,让教室亮起来。一些老师怕挨批斗,他就给他们撑腰,吃定心丸,对他们说,再也不会有乱批斗现象发生了。就这样,铁西的中小学校很快全面复课了。可是,复课个把月,又来了“反回潮”,批判什么“分分,学生的小命根”等。于宜友感觉刚复课,就反回潮,根本不是个理吗。说,什么回潮,我看不出,那样做,不是又回去了吗。于宜友就给学校的老师打气,从而保证了铁西各中小学没受到干扰,保持了较好的教学秩序。

安排干部走五七道路时,鞍山的干部大多下放到盘锦。于宜友想,每个干部都是老婆孩子一大堆的,全家人往乡下去,一走,还得交房子,以后回来怎么办。上面有精神,下农村、下工厂都可。于是,他坚持把区里的机关干部和公社干部,派到底下,充实到基层厂矿。这样,铁西区机关和下面的公社干部,没有一个下乡走五七道路,离开鞍山的。就这样,干部们的心就稳住了,都安心工作了,当时铁西区工业生产在全市第一位。

作为军代表,于宜友感到责任重大。他告诫自己,作为军代表,一切要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毛主席的指示办,处理问题一定要公正、公开,为老百姓服好务。他还坚持下基层,工厂和街道,做调查研究。能解决的问题要马上着手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向群众如实说明情况。铁西区上百个街道干部,绝大部分他都走访过,有的还数次访谈过。于宜友每天早晨7点前到班上,总有三、五个人在等他。他就用班前这一个小时,认真接待群众来访。到8点了,没能接待的,就记下他家的地址,下班后,骑自行车去家访,每天都工作到晚上9点多钟才回家。因为于宜友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机关干部汇报工作时,马虎不得,都很认真。

有个山东过来的老太太,她男人在鞍山一个商店当会计,解放前,他在大连做买卖,在鞍山找了一个小老婆,还生了几个孩子。男人也不往老家邮钱,好几年才回一次山东老家。现在老太太干不动活了,没有活路,不得已,才来找男人,男人却一分钱也不给。有些人给出主意,让老太太找于部长。听到她反映的情况,于宜友感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就和她说,让她找人写一份申诉材料,上报法院,让法院裁决男人每月给多少生活费,让商店直接从男人的工资里扣除。老太太没有地方住,于宜友知道有个认识的老太婆一个人住一间房,与那个老太婆商量,得到同意,两个人暂时住在了一起。

男人的大儿子对老太太很同情,也很关心。于宜友觉得两个老太太住在一起时间长了,肯定要闹矛盾,不是那么回事,就与这个男青年商量,让他写申请,找城建局批一小块地,盖了2间土坯房,安排老太太在那里住。后来,这个小青年结婚了,也住在这里,他们的关系很融洽。

就这样,于宜友和铁西的老百姓关系相处得很好,他们对于宜友的工作很认可,也很支持。有些为了表示感激之情,还请他喝酒,给他送礼品,全都被他拒绝了。

一天,于宜友骑自行车走访时,看见一个姓王的老太太坐在家门口,耷拉脑袋编绳子。他感觉情况不正常,就问她,编绳子准备做什么用,她认识于宜友,说于部长,居委会说她收听敌台,是特务,已经批斗她半个月了,晚上6点到指定的地点批斗,直到半夜,实在没法活了,编绳子上吊用。又哭着说,太冤屈了,解放战争时,她在老家山东是妇救会长,支前,送军装,搞土改,斗地主。47年、48年国共拉锯时,乡里的恶霸地主领着还乡团,杀了她的父母亲人6口人。解放后,听说还乡团团长潜逃到东北,她为了给亲人报仇,从区里,县里开了介绍信,证明她的亲人被还乡团杀了6口,是专门寻找这个恶霸地主的,请各地协助。老太太只身到东北后,乞讨要饭,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走,查访,踏破铁鞋,终于在吉林的一个村子里,逮着了这个罪大恶极的还乡团长,当地公安局把他逮捕,押送回原籍,山东老家召开了控诉大会,老太太特意回山东老家上台控诉。

老太太把当年区里、县里的介绍信给于宜友看,于宜友感到这个老太太对革命有功,而且家里还牺牲了那么多的亲人,她怎会是敌特呢?就因为收音机破旧,有嘎嘎的杂音,就说她收听敌台,认定是敌特吗?不能冤屈好人!于是,于宜友马上与居委会沟通,让他们立即停止批斗老太太。

过春节,老太太为答谢于宜友伸张正义,救命之恩,特意到他家送了2瓶酒,2斤蛋糕。当时怎么拒绝也没拒绝得了,第二天,于宜友把东西拿到办公室,让战士给送回去了。

房产局在铁西陶关盖了5栋楼,200多户居民进户后,供水一直没解决。有个早晨,于宜友刚到班上,就有5、6个老百姓进来反映说,搬进去二、三个月了,一直没水,冲厕所等都是问题。于宜友一了解,症结出在自来水管因有几户自建小房,进不了楼。其他几户都同意从自家把自来水管甩过去,同时享受自来水进家的待遇。就一户顽固,非要求给他盖房不可,不答应,就不许水管从他家甩过去。那天下班后,于宜友按照地址,骑自行车到了这个人的家,怎么做工作,他就是固执己见。一看这条道走不通,于宜友就与自来水公司的人研究,从他家的地下掘凿通道,把自来水管穿过去。由于精心施工,当天晚上一举成功,三、五天后,5栋楼的供水就彻底解决了,居民高兴极了,纷纷说,解放军好,老八路的作风好。

由于于宜友军代表工作做出了成绩,沈阳军区政委李伯秋到鞍山检查工作时,市里向李政委汇报工作情况后,李政委马上让市里给于宜友打电话,要当面听取于宜友的汇报。于宜友向李伯秋政委汇报了3个多小时,得到李政委的充分肯定。李政委回到沈阳后,与军区参谋长说,给鞍山铁西区武装部于部长打电话,让他过来作如何做好军代表的工作报告。按照李政委的指示,于宜友在沈阳八一剧场,向在场的一千多名人员,作了工作汇报。在苏家屯还作了一场汇报,受到了与会人员的好评。

1975年,,按照上级规定,军代表回原部队,于宜友结束了长达10年的军代表工作,回到了鞍山军分区任职。

1982年7月,为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按照部队的统一部署,于宜友离职休养(保留军籍,享受在职同级别部队首长待遇)。在鞍山军分区干休所,三十多年来(此作写于多年之前),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于宜友与老伴珠联璧合,子女成才又孝顺,家庭生活,美满幸福。(全文完)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74936

(11)
锦瑟黎燕的头像锦瑟黎燕
上一篇 2024年7月11日 下午4:15
下一篇 2024年7月12日 上午7: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70条)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4年7月12日 上午6:37

    于宜友为人正直,做事公正,爱民如子。他对老干部的保护、对老百姓的关爱,让人很感动。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2日 上午8:01

      @难诉相思特殊年代,于宜友作为军代表,为鞍山的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弥足珍贵的事,为鞍山的稳定与发展,尽力而为,令人敬佩。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2日 下午3:54

      @难诉相思感谢蒋院,如此热情有加第一品评,好温暖,让我如沐春风,备受鼓舞。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7月12日 上午7:16

    特殊年代立新功,总把人民放心中。
    五七道路光辉照,人民江山万代红。
    实事求是办大事,廉洁自律心为公。
    家庭美满又幸福,夕阳无限晚霞红。
    人民公仆人民爱,但愿神州树新风。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12日 上午8:29

    作为当时的军代表,于宜友为革命群众做了许多好事,对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乱上纲上线,不随便把普通群众推往反革命,他能严格掌握好政策,作好群众思想工作,解决群众政治上、生活上的种种矛盾和困难,,说明他不亏是经过党多年培养,经过战争考验的好干部,好领导。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2日 上午9:40

      @四格格特殊年代,于宜友作为军代表,将光荣传统与正风正气弘扬光大,将温暖明亮直入人心,感人肺腑。

  • 鸣虫的头像
    鸣虫 2024年7月12日 上午9:16

    在您的笔下,于宜友不是一般的优秀,在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他凭着自己的军人身份,最大限度地减少混乱、降低损失,而且力所能及的为老百姓办实事,在那些受苦受难的群众眼里,于宜友就是一尊救苦救难的菩萨!结束那个十年,他平静地从工作岗位上离休,安享晚年。观其一生,他是智者,是实干家,是真正的人民公仆!我们事业的胜利,正是有千千万万的于宜友所造就的。通篇文章,主人公形象鲜活生动,语言利落、不拖沓,叙述脉络清晰,堪称完美!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2日 上午9:45

      @鸣虫鸣虫的精美品评,用心用情,精雕细刻,直入文眼,意境高远,提升原作。这样的视角与诠释,意境开阔,立足点高,是阅历,情怀,积淀,文心使然。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7月12日 上午11:43

    于宜友作为军代表,在文革期间为鞍山做了大量工作,保护了很多领导干部,对错误的批斗行为予以制止,为鞍山的文革顺利进行作出了极大贡献。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办实事,是一个作风正,有工作能力的好干部。谢谢您为我们介绍一位老干部的事迹,很有代表性。现在,太需要这样的干部了!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2日 下午2:25

      @清河君感谢用心用情,细致入微,意境幽远的深邃品评。于宜友将军代表的工作做得如此热情,严谨,精当,传递温暖与明亮,在特殊年代深受干部群众的拥戴,让我得到了引领与陶冶。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12日 下午2:36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这样的领导就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在特珠年代,对革命干部的甄别是一种考验,也是一门学问,于老做得很好,说明他的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都是比较高的。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2日 下午3:45

      @四格格格格说得好,的确如此,于老的初心晶莹,才智过人,既满腔热忱,又有政策水准,因而,在特殊年代里,他的作为与贡献,非同寻常。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2日 下午3:52

    感谢晓舟,在大热天,费心费神,对我的此作进行斧正,并对版面予以调整,使之清新美观,辛苦了!

  • 川明的头像
    川明 2024年7月12日 下午6:23

    老革命自有真本色,文革中少见的清醒人。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3日 上午5:16

      @川明特殊年代,老革命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传递温暖与明亮,给人以希望与鼓舞。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4年7月12日 下午7:27

    特殊时期这个军代表当得好, 有党性, 更有人性, 是那个时代的一抹阳光!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3日 上午5:20

      @轻品慢尝老师所言极是,是这样的。特殊年代,老兵这个军代表,将一束束阳光折射人们的心里,美如灯盏。

  • 李宗宾19481957的头像
    李宗宾19481957 2024年7月12日 下午7:29

    心里装着老百姓的军代表于宜友,在特殊时期设身处地的巧妙保护干部,感同身受地维护老百姓的利益,挺身而出的办好学校不随波逐流……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很了不起,现在这样的负责任的好干部也不多,这篇作品很有时代价值!!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3日 上午5:25

      @李宗宾19481957画家用心用情,细致入微,精雕细刻,颇有意境的深邃品评与激励,入木三分,满满的正能量,光照人心。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12日 下午9:29

    于老革命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做起,从关心每一个同志的政治生命做起,他如春风化雨般的滋润着群众的心。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3日 上午5:30

      @四格格这样的老革命,在特殊年月的所作所为,了不起,将光荣传统与人性温暖传递,光照人心。

  • 雨凌的头像
    雨凌 2024年7月13日 上午6:00

    特殊年代爱民如子的好公仆,老革命不忘初心弥足珍贵。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13日 上午7:56

    革命了一生,奋斗了一生,最后光荣离休,回归家庭,过着幸福的生活,安享晚年,于老的一生是很幸运的。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3日 上午8:10

      @四格格老革命为祖国为同胞贡献多多,这样的人,满目祥瑞,幸福满满,是顺天应人啊。

  • 一池烟雨的头像
    一池烟雨 2024年7月13日 上午10:10

    老革命坚持真理,意志坚定,头脑清醒,果断英明,为国为民奋斗终生,不愧为当代精英。[赞][赞][赞]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13日 下午12:00

    当时军代表很多,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像于宜友这样善良,这样为别人的前途、家庭、人生着想,能帮的他尽量帮,能不追求的他尽量不追求,所以他是个好人,所以他一生平安。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3日 下午2:04

      @四格格那年那月的情境,我经历过,一些人走极端,看表面,无形之中,让人心寒。老革命心中有光,有光荣传统,有人文情怀,因而保护了许许多多的干部和群众,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13日 下午4:51

    作为领导干部,不管职位高低,只要你心里真正装有老百姓,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人们就不会忘记的。于宜友在离休前就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口碑,他的革命生涯是一个圆圆的句号。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4日 上午5:25

      @四格格是的,于宜友参加革命之后,源自美好天性与大学校的百炼成钢,将光荣传统发扬光大,始终为部下,为老百姓尽心尽力解除后顾之忧,这样的老革命,以高远的境界,熠熠生辉的作为,为这片土地留下了一种精神,永远光照人心。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14日 上午8:14

    同是受党的教育、培养的领导干部,有许多却腐化变质,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像于宜友老兵这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老领导尤其值得尊重、敬爱。他始终保持、爱护着自己的荣誉。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4日 上午11:23

      @四格格我感觉,老革命大多初心晶莹,恪尽职守,两袖清风。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有些人蜕化变质,辜负了组织与人民的信任与期望,令人痛心。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14日 下午12:58

    为群从着想,为百姓分忧,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于宜友老兵做得很好,因为他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始终把群众的困难牢记在心头,保护干部,体悯百姓,严于律己,这就是党的好干部。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4日 下午2:05

      @四格格而且,在特殊年代,老革命于宜友这样做,是不容易的,那年那月的情境,过头的事太多了,而于宜友不仅头脑清醒,而且有底气,有能力,令人敬佩。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4年7月14日 下午3:57

    在特殊的时代,树立了特殊的批斗之风,那时的什么口号就是狠批不友善分子,作为当时维护刚刚革命成功的支持,但是争锋春风化雨暖心头,来了个军代表,一个劲儿为革命,为群众,为那些乱批斗过得理工的人们,加以保护,不让他们曾经为了革命而付出过自己的利益,还要得到乱扣帽子,这让人们群众想不通,,他勇敢滴站出来,为那些含冤的群众一个公正的理论和大力支持,给他们一个清白不再受到批斗之分。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4年7月14日 下午4:02

    为这个政治不受歪风邪气,的好领导二拍手称赞,他钟声把人们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前面,在那个时代这样的仅代表太少了,而他就是其中之一,一个名党员的代表,不忘党员的栽培,向你学习多些正能量。[赞][赞][赞][微笑][微笑][嘿嘿][嘿嘿]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15日 上午5:54

    在甄别老干部的问题上,于宜友能大胆、勇敢的为他们争取,这不仅需要责任心,在当时也是需要胆识的。所以就凭这点也证明于宜友老革命不亏接受党多年的培养,有很高的思想觉悟。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5日 上午8:31

      @四格格老革命于宜友敢于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坚持实事求是,严谨执行政策原则,他的勇气,底气,能力,弥足珍贵。

  • 惑矣的头像
    惑矣 2024年7月15日 上午6:59

    这才是真正的革命干部。于宜友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是共产党人的代表和榜样。为他书写,于国于民功德一件![赞]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5日 上午8:34

      @惑矣好美好有激励的品评,让我如沐春风。是的,老革命于宜友为国为民敢于担当,乐于付出,令人敬佩。

  • 华章秋韵的头像
    华章秋韵 2024年7月15日 下午12:38

    于宜友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年代,他自始至终不忘初心,热爱党,关心人民群众的精神、品质,令人敬佩至极。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5日 下午2:15

      @华章秋韵深邃品评,细致入微,入木三分,意境高远,满满的正能量,直入人心。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7月15日 下午1:28

    在那个年代,军代表威信很高,也是个特殊考验。于宜友坚持实事求是处理问题,纠正过激行为,关心群众,廉洁奉公,既表现出很强的工作能力,又体现出公道正派的品格,是个优秀的军人。欣赏,点赞!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5日 下午2:22

      @诚厚诚厚的深邃品评,慧心慧眼。立足点与视野,别具一格。的确如此,我们从特殊年代走来,知道那年那月的军代表威信很高,说话有分量,于宜友作为军代表,能够顶住压力,实事求是,公道正派地处理问题,令人敬佩。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15日 下午1:49

    像于宜友这样的老干部,国家不仅给他们应有的荣誉,也让他们享受应有的待遇,这是国家和人民对他们一生的奉献、对革命的功劳的认可和尊重,也是他们应该得到的。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5日 下午2:34

      @四格格是的,老革命于宜友的待遇,好极了。抗战离休老干部,还享受同级别在职部队首长待遇,每月津贴可观,军分区干休所的保健医定期登门特诊。。。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15日 下午8:49

    看到新闻报道中,不断的大老虎,小老鼠被挖出来,数量之多、时间之长很是惊人。国家太需要像于宜友这样正直、无私、又善良的干部了。所以老前辈们的精神、传统是值得弘扬,光大的。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6日 上午5:22

      @四格格每一个时代,国家都需要廉洁自律,为国为民恪尽职守,做实事大大小小的官员。因而,革命前辈的精神与风采,需源远流长,持之以恒啊。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7月15日 下午11:05

    于宜友虽然级别并不算高,也没有战场上的那种生死考验,但参加革命以后,始终意志坚定,克己奉公,工作兢兢业业,是个好军人。一辈子顺顺利利,也是有福之人。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6日 上午5:30

      @诚厚诚厚的深邃品评,立意高远,视角独特,暖意融融,满目祥瑞。老革命于宜友聪慧过人,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他有文脉家风传承,有革命队伍的历练成长,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实事,因而吉祥如意,幸福满满。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16日 上午8:16

    以前我们宿舍有过两位老红军,那时老红军的待遇都不高,一位在战场上受过伤的,早早去世了,什么待遇都没享受到;另一位从没受过伤的活得长长久久,后来专门为他修了一栋老红军楼,并享受地委专员级待遇,家庭派有专人照顾。所以于宜友也是这样,能活下来的是幸运的人,越到后来,待遇越好。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6日 上午11:33

      @四格格格格说得好,是这样的。老革命高寿的,都享受到高的待遇。我们鞍山,有红军楼。我们单位的老革命,大多享受地委级的离休待遇,还设专门部门,为离休老干部服务。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16日 下午5:02

    于宜友老兵虽然没有参加过多的战役,但他有一定的文化,这就是解放后对他最有利的条件。许多老红军、老革命都吃了没有文化的亏,不识字更不会写字,自然当不了高职位的领导,不过在待遇上还是不错的。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7日 上午5:02

      @四格格那时候,革命队伍亟需文化人,于宜友有文化,人又聪明实在,心地善良,因而将工作做得风生水起。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17日 上午8:24

    我们从老兵于宜友的革命生涯中,也认识到,不管什么年代,有文化总是好事,不会吃亏。加上于老聪明机智,善良诚信,所以他的工作风生水起,得到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得到群众的认可和赞许。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7日 上午11:17

      @四格格格格说得好,有文化让一个人开阔眼界,远走高飞,无论什么年代,有文化,会有益于一个人的生命多姿多彩。

  • 陌上梦落的头像
    陌上梦落 2024年7月17日 下午1:08

    那个时代的老革命真是高风亮节,全心全意为人民。我的伯父和于宜友同年参军,参加过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以及解放海南岛的作战,一直在野战部队,也是八十年代初离休,那种人生境界有时候我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7日 下午2:17

      @陌上梦落向你的老革命伯父致敬!他经历了枪林弹雨,为新中国的诞生,保家卫国做出了弥足珍贵的贡献,将革命精神与光荣传统发扬光大,令人敬重。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17日 下午4:09

    回顾一生,无怨无悔;回顾一生,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自己;于老最后安享晚年,全家幸福。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8日 上午4:55

      @四格格老兵于宜友以自己的初心晶莹,尽心尽力为国为民,恪尽职守,爱护同胞与百姓,不负年华,吉祥如意,阖家幸福,这就是无悔人生。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18日 上午8:43

    一个人只要真正反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只要踏踏实实的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事无巨细,体现的是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和崇高品德,这样的党政军干部,就是优秀的,就是人民群众欢迎的。于宜友老革命就是这样的军队干部。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8日 上午11:09

      @四格格格格的深邃品评,意境高远,颇有见地。一个领导干部,心中有国家与老百姓,有家国情怀与人文情怀,乐于担当与付出,人们会心存感激的。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18日 下午12:37

    老一辈的革命干部们工作作风,精神面貌都是值得现在的干部们学习的,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怎样才能是人民真正的公仆?像于宜友这一辈的老革命们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也给大家作出了榜样。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8日 下午2:12

      @四格格格格这三个问号问得好。我想,格格在职期间,定是初心可鉴,兢兢业业,不负使命,以实际行动完美回答。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7月18日 下午9:05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革命的老前辈在世的越来越少了,但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人们不会忘记。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7月19日 上午5:04

      @四格格似水流年,老革命越来越少,但,老革命留下的精神财富,穿越时空,永远光照人心。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