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三霸这一届,是黄州城第一届实行“小考”的。其实就是小学最后一个期末考试,老师提前告诉同学们,是期末考试,也是毕业考试,也是小升初考试。省重点中学,在全国也是基础教育一面红旗的黄冈中学,将从高分往下录60名学生,去读初中。
三霸、卫东、胡胜男,都在60名前。胡胜男就是胡三丫啊,自从那次报社记者把他们三人摆拍后,三丫就跟三霸、卫东混了。他们一起去游泳。奇怪的是,那一年,没有发生溺亡事件。而且,至此之后,那个魔咒的被打破了。很多年,都没有发生溺亡事件。三霸后来还暗暗得意:感谢老爸把自己的名字取大了,宋–秦–楚,春秋五霸,他占了三霸,霸道,霸气,霸凌,“魔咒”都被他宋三霸破了。
他们提前去侦察了黄冈中学,初一的教室在哪里?男厕所居然是露天的一个院子,四四方方一个围墙围着,沿四边围墙做了回字形的水泥沟。三霸和卫东,肆无忌惮,畅快淋漓地,往未来的母校,撒了第一泡尿。
他们扒在生物实验室窗户上,看传说中的“真人骨架”,骷髅和白骨。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恐惧,还是觉得很怪异,他们三个从窗台跳下来,都哈哈大笑。
他们还实地瞻仰了古戏台,是哥哥姐姐们告诉他们的。学校南边有个大大的土坡,外面看起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土坡。黄州城是丘陵地貌,当年,苏轼贬谪黄州时,黄州的行政长官给了城东一块坡地给他,用来耕种为生,他就在黄州自号“东坡居士”。黄州还有个地名叫“十三坡”,“没事莫去十三坡,八十岁的爹爹往屋里拖”。十三坡是黄州古代的花柳巷。
黄冈中学这个土坡,内有乾坤。从土坡的南边,有一个小洞口,钻进去,里面居然里三层,外三层的木质古建筑。据传,是一些仁人志士当年“破四旧”时,人工将这座古建筑用土埋起来。当年埋这个建筑的人都不知去向了,所以没人知道这座古建筑是“文庙”?“武庙”?还是“戏台”。当时的文庙、武庙还带有封建迷信的性质,所以,大家就说是戏台。
三霸初中第一天,一进教室,就觉得非常奇怪。居然没有一个熟悉的同学,后来才知道,三霸所在的一班是特殊班,大多教职工子弟都在一班。黄冈中学隔壁的“电老虎”电力公司的关系户的子弟,也都在一班。一班,学校给配备了最优质的师资力量。同样的,三霸一进教室,同学们纷纷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三霸还纳闷,难道我“伟大”的外号,已经传到中学来了?
第一节课,自然是班主任老师和大家见面。念到“宋秦楚”时,班主任陈老师说:宋秦楚同学在暑假期间,勇救落水儿童,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希望大家向他学习,见义勇为,成为活雷锋,成为新时代最可敬的人。全班鼓掌。宋秦楚闹了个大红脸。
接着,班主任就啰里啰嗦说:不要以为考进了黄高,就进了保险箱。小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小考只是黄州城内的竞争。中考,你们面临全地区的竞争。农村的孩子厉害的狠,人家农村户口,吃返销粮的,穿草鞋的。考上了大学,就吃上商品粮,穿上皮鞋,进城当干部。接着又吹牛,这届湖北省文科、理科冠军又在黄冈中学产生。说,黄冈中学的老师抓题有多厉害,这次高考前,政治老师提前到教室去,说最后讲下重点。然后,发了卷子后,同学们都惊呆了,100分的题,老师刚才讲了70分。黑板上,老师的粉笔印还没有完成擦干净呢。
下课了,班主任还在拖堂。卫东已经在教室窗户外扫了一圈,接着,卫东就递进来一张纸条:“午间操的时候,戏台见。”
挨到午间操时间,三霸就向戏台跑去。看到卫东和三丫已经在等他了。三丫一看到三霸,眼眶就红了。卫东就说:整个年级,都在传三霸和三丫搞对象,还亲嘴了。三霸的血一下子冲到脑门上去了,满脸通红,头发都竖起来了。小学一年级第一次上课,被老师取外号,记忆如海啸一样冲击过来。
第三节课上课铃响起的时候,三人还是没有想到好办法,制止这个谣言。三霸只好说,回头我们想想,就去上课去了。走进教室,感觉大家异样的目光,心里起了把这教室,初一一班,初中一年级,一把火烧了的念头。
中午放学时,三人一起回家,三人都住在地委家属院子内。地委、行署、军分区,黄州城俗称“三大院”的办公和住宿,都在龙王山下。以前,黄州府的衙门在古楼岗,现在的胜利街、法院街交叉处。解放的时候,黄州城唯一一条街道,胜利街作为商业街,医院,附小,黄州中学,黄冈师范专科学校,邮电局,新华书店,木器店,裁缝店。。。都在不到500米的胜利街两边排开。
一出校门,胡胜男就说:我们三人结拜兄弟吧,这样就可以封人家的口。她还说:我们三人都剃光头吧,这就是无声的宣告我们三人义结金兰。三霸和卫东连说:好好好。三人相约吃完中饭,就到地委理发师李剃头那里去剃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7483
评论列表(3条)
期待继续~~~
@难诉相思:感谢关注
有趣儿,三个人都剃光头,小说需要这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