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5月,学校大门口的红墙上,贴出了内蒙师院艺术系的招生通知:有美术、音乐特长的初三同学可以参加6月初的艺术招生高考,美术专业课和文化课专门考试通过的同学,可以直接走进入大学校园。
听到信儿我马上跑到教导主任赵吉惠先生办公室,赵先生摸着我满头大汗的小脑瓜,慈爱的对我说:“内蒙师院是个好学校,我知道你的家庭生活困难,这所学校管吃管住,挺适合你当下的处境,我先给你报上名,你马上找美术段先生商量考前的准备工作。”
段先生正在搞版画创作,听完我的想法立马放下刻刀,先生沉思了一会儿果断地和我说:“备考的时间不算充裕,我去和你们班主任说,你每天下午的课别上了,集中时间到这儿接受考前训练吧。”
就这样段永智先生单独为我一个人辅导了将近一个月的素描。
先生为我摆了几组静物让我画铅笔素描后,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就让我自己独立画,他在繁忙的工作中经常过来给我指出问题并示范几笔。为了提高我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起稿到深入到调整画面,顺完一遍后先生就不再管我,逼着我独立的把一张又一张画儿完成好、画完整。
6月的专业课考试进行的很顺利,全盟各个旗县的四十多名考生参加这次考试,考场设在蒙古族中学的一间大教室。第一天考语文和素描,第二天考命题创作和面试。
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好像就是专门为我量身定制的一样,如素描考试内容是画一组静物,没费多大劲儿就按时间要求画好交上去了。命题创作科目的题目是《课后》,我画的是一群小朋友在跳猴皮筋儿,这个灵感来自于报纸上面的一张照片,《人民日报》几天前刊发的一张北京小朋友在学校跳猴皮筋的照片给我的印象很深,我画得非常顺手。语文科目的考试题目是《可爱的家乡》,以前戴约瑟先生曾经专门辅导过我写过类似的作文,这次考试写的也很流畅,也很有感情。最后一科口试,一间办公室里两位考官坐在办公桌后,我站在前面回答提问。提问的题目也不复杂,如背诵几首唐诗、宋词,都读过什么书,都喜欢什么书,书中的主人公你为什么喜欢?这些我都对答如流。稍微有些难度的题目是提问中共中央和苏共中央辩论时的九评,当时刚刚到七评,让我把七评的题目一一答出来,我基本上答出来了。这得感谢家父常年订阅《人民日报》、《时事手册》,看报纸和刊物是我的每天必修课,对报纸刊登的中苏两党大辩论地大标题印象极深。考官最后一个问题问若大学录取了你,你能去读吗?我心头一热赶紧回答:这是我多年的愿望!至此我知道,考官有录取我的意愿了。考官是著名画家胡勃先生,他是师院艺术系的留校研究生,后在中央美院任中国画系任主任、教授。
不到半个月,我就从教导处赵吉惠先生那里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学校才知道昭乌达盟、哲里木盟两个考区100多个美术考生,只录取了我一个。这次考试的胜出开启了我一生幸福命运之门,少年时期遇到的所有的不愉快都到此画上了一个句号,我将开始长达6年的大学生活。
三年的中学生活,就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刹那间结束了。
行文至此,我由衷感谢我的母校——赤峰二中!我由衷感谢父母亲和姐姐!
母校老师的修养、学识、人格魅力滋润了我、培养了我、成就了我,他们对我不抛弃、不放弃,想方设法地调动我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了我的美术文学特长,用尽心力把我送到高校学习。
我忘不了恩师赵吉惠、段永智、牛广才、戴约瑟、刘成斌等先生,是他们掏出心来教育培养我,磨练我、包容我,千方百计的把我推到了精彩的人生大舞台!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74113
评论列表(27条)
坐家门的沙发品美文,很爽!先个点赞!
@雪花漫舞:谢谢雪花漫舞老师的鼓励和首肯!问候老师夏安!!
一场改变命运的考试, 一生都记得, 记录起来流畅生动。感谢所有扶持过我们的人, 就是感谢天地命运, 这样的感谢总是很真诚的。[赞][赞][赞] 我也有这样的感谢, 读此文就无比亲切。
@轻品慢尝:一个少年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恩师、家长的一路扶持,从小学到初中,九年来我非常幸运受到母校的良好教育,博文那些感谢,都是发自肺腑的心里话!!
感动天感动滴,感谢那个提携你的人感恩高考这个大舞台,给你一个展翅飞翔的天空,让你实现自己的美梦瞬间成真,你真了不起,为你点赞喝彩家有。[赞][礼物]
@诃痴快乐:谢谢老师的精彩评论!一个少年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恩师、家长的一路扶持,从小学到初中,九年来我非常幸运地得到母校的良好教育,博文那些感谢,都是发自肺腑的心里话!!
百分之一的脱颖而出,步入理想的大学殿堂,与恩师的引领教诲息息相关,也与画家给人的天资与努力息息相关。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老师的评论!感恩母校的教导,感恩老师的辛勤哺育,感恩父母亲的一路支持!
一场改变命运的考试, 感恩高考这个大舞台,感谢所有扶持过的人,步入理想的大学殿堂,描绘辉煌人生!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支老师的精彩评论!一个少年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恩师、家长的一路扶持,从小学到初中,九年来我非常幸运地得到母校的良好教育,博文那些感谢,都是发自肺腑的心里话!!问候支老师夏安!!
饱含深情地书写!那时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环境真好、真宽松,初中毕业就可以直接上大学。您对学校、对老师、对家人的感恩,是发自肺腑的,读之令人感动!
@鸣虫:60年前,内蒙古的教育相对内地比较落后,内蒙古师院招收我们这些初中生入学,学制五年,前三年是预科,相当于中专三年,后两年为大专,毕业时领取大学专科证书,这样20岁出头就可以毕业,分配到学校可以多干几年。我们分配到中学,当年都是高学历了,学校大部分老师都是中专生。现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老师的学历都很高了,没有硕士,博士学历很难到重点中学教书了。
李老师,您的成长中遇到了那么多贵人,好幸福啊!
@难诉相思:谢谢蒋院的温暖评论!我在博客上感恩母校的教导,感恩老师的辛勤哺育,感恩父母亲的一路支持!
初中生就能考大学,这是你自身的努力加天才,还有老师们给你的应时指导和帮助,才让你感觉考题如同为你量身定制。天上掉馅饼啊。
@四格格:当时觉得就是天上掉馅饼,60年过去,现在也是觉得我是很幸运的——命运的天平眷顾了我!一个少年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恩师、家长的一路扶持,从小学到初中,九年来我非常幸运地得到母校的良好教育,博文那些对恩师父母说的感谢,都是发自肺腑的心里话!!问候格格编辑老师夏安!!
真的是太幸运了!如果没有那年美术音乐院校招生的特殊安排,您高中毕业时就应该是1967年了,接下来就是下乡,如果未能通过推荐入学,等待下一次高考就得是1977年底了。我到现在还记得77年恢复高考时我们地区一位67届高中毕业生写在语文试卷背后的一首词和跋:
佳讯传来, 高考改,涕零泪落。
英明策,大快人心,群情激烈。
贤路广开换时代,
人才辈出新年月。
更猛揭深批“四人帮”,深痛切!
决心大,化冰雪;
攻关志,何曾灭?
叹青春虚度,竟成空缺。
高考试题难弟子,
贤良师长知心血。
把一生交给党安排,
朝天阙!
跋: 六七至今,十年有多。
手抚答卷,潸潸泪落。
微分积数、高能物理、分析化学,吓倒当年高才!
掷笔无奈,竟得荒唐结果……
大失师生所望,愧对当年所学。
叹万事,良机已失,莫非蹉跎?
借考文科(应为“语文”)之机,
步鹏举,抒胸怀,良师切莫笑我。
这首词是1978年春天我们入学时,写作课老师兼班主任读给我们听了。我们当时听得泪光盈盈。班主任解释道:该考生应该是1967届高中毕业生,还没有毕业就碰上“文革”,所以说“六七至今,十年有多”。“吓倒当年高才”,表示作者自负,从他所填的词来看,他绝对是个高才。“大失师生所望”,估计作者是个民办或者代课教师,他来参加高考的时候,学生、同事都来送他,祝愿他金榜题名,也相信他能够考中,考了几场下来,他认为没有考好,所以让师生们失望了。“良师切莫笑我”,哪个阅卷老师笑得出来?很多阅卷老师都来看这首诗,不许抄录,我们就把它背下来。一个女老师说:那个“笑”字,说得我好心痛啊。
@情满乌江:名师出评便是大作,厉害了![赞][赞]
@情满乌江:谢谢杨老师的深情来信,杨老师的信我已经收藏!确实如老师所言,我们班考入高中的优秀学生都在1968年上山下乡当了知青,十来年之后才迎来“恢复高考”的考试,报考者太多,录取者极少,以后博文,我也计划写我们1964年初中毕业班同学们后来的跌宕起伏的命运!
因为您是他们眼中的好学生![赞][赞][爱心][爱心][花][花]
@解世权:谢谢世权老朋友的表扬评论,问候老朋友夏安体健!!
初中毕业即考大学?老师首先是有天赋,搞艺术的如没有天赋,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其次是遇上了贵人,当然能遇上贵人也有您自身素质高的原因。祝福您。
@霁月:谢谢霁月老师的精彩评论!60年前,内蒙古的教育相对内地比较落后,学校师资缺乏,内蒙古师院招收我们这些初中生入学,学制五年,前三年是预科,相当于中专三年,后两年为大专,毕业时领取大学专科证书,这样20岁出头就可以毕业,分配到学校可以多干几年。我们分配到中学,当年都是高学历了,学校大部分老师都是中专生。现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老师的学历都很高了,没有硕士,博士学历很难到重点中学教书了。一个少年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恩师、家长的一路扶持,从小学到初中,九年来我非常幸运地得到母校的良好教育,博文那些感谢,都是发自肺腑的心里话!!问候霁月编辑老师夏安!!
难忘师恩,这样的成长之路,洒满阳光,为雕花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锦瑟黎燕:好的优秀的老师,是指导青少年走正路,养正气,长本领的领航者,我很幸运,进入了好学校,遇到了好老师!
真的是改变命运的美术高考。如果再读三年高中,毕业后就参加不了高考了。李老师初中毕业就考上大学,既有美术的天赋,也有老师们的悉心教导,还有家人的鼎力支持。幸运也是机遇,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自己的努力是最重要的。欣赏,点赞!
@诚厚:谢谢诚厚部长的温馨评论,我的母校对每一个少年的成长,规划,都有老师亲力亲为的来做,很难得!当年我们家小孩子多,我读了大学,我妹妹就没有读中学,直接参加工作了,每念及此,自己都对家庭有愧疚之意。现在,时代发展进步,全家都重视小孩子进好学校,找好老师,考好大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啊,感恩遇到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