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苏州是一件快乐的事。5月20日上午,游览了拙政园,我们一行人吃过午饭,又来到了远近闻名的平江路。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与平江路平行的是一条小河,而这条小河就叫平江河。宋朝时,苏州称平江,这也就是平江之名的来历。
平江路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因而有“一条平江路,半座苏州城”之说。
走进平江路,我立刻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蓝天白云,小桥流水,传统民居,店面林立,更是那熙熙攘攘的人流和很多身着汉服的姑娘小伙好像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美妙境地。
平江路的美还不仅于此,走在街上,你随时都可以看到苏州评弹的招牌,并可以不时地听到不知从哪里传出的苏州评弹的唱声。这不由得让您感叹,啊,我来到了苏州,我听到了苏州评弹。
走在平江路上,你不由得会关注那一条条小巷。据说,从晚清到近代有不少名士寓居在这些窄巷深宅里,并流传着许多美好的故事。
在这众多的小巷中,我心心念念的是丁香巷。其实,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平江路上还有个丁香巷,只是因为诚厚老师在我们会议的讲话中提到了丁香巷,并说丁香巷最有名气,我才暗暗记了下来。
相信很多喜欢文学的朋友都和我一样,因为我们很早就学过现代诗人戴望舒那首著名的诗歌《雨巷》。尽管戴望舒描写的《雨巷》并不在苏州,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将诗歌里的《雨巷》与平江路的丁香巷联系在一起,这也许就是文学的作用和力量吧。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多美的诗啊,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来到苏州,来到平江路,怎么能不去探访一下丁香巷呢?
我和老伴走在平江路上。我们一边欣赏沿路的风景,一边寻找着丁香巷。终于,在一个巷子口的墙壁上,我看到了写有丁香巷三个字的标牌,于是赶紧掏出手机把它拍了下来。
丁香巷,路面不宽,看上去有两米左右,但它却特别悠长。远远望去,有一种望不到头的感觉。
走进丁香巷,立刻进入了一种幽静的状态,这与刚才在平江路上繁华喧闹的感觉完全不同。
我发现,丁香巷里也开着一些小店,但更多的还是住户。那一刻,丁香巷里的人也不多,我和老伴边走边聊,我们努力体会和寻找着戴望舒《雨巷》里的感觉,并希望能够看到一棵丁香树或者碰到一位像丁香一样的姑娘。
这样想的时候,我就体会到了一种文化的力量。我在想,丁香巷远近闻名,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戴望舒,都应该归功于那首著名的《雨巷》。假如不是这些,眼前的丁香巷也许会像其它的巷子一样默默无名吧。
丁香巷,一个普通的小巷,但因为一位诗人,因为一首诗而变得不普通,变得闻名天下,这实在是令人感叹。
集合的时间快到了,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在这里逗留,只好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丁香巷。
来到苏州,来到平江路,来到丁香巷,我获得了一种美妙的体验。不过也有些遗憾,那天,我和诚厚老师带领的大部队走散了,不然的话,我就会听到他不同一般的讲解,收获也会更大。还有,假如那天不是阳光灿烂,而是小雨霏霏,我们再撑上一把油纸伞,那感觉就更美妙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73525
评论列表(42条)
丁香巷里寻找丁香姑娘,那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感觉。雨巷、油伞,丁香姑娘,长长的丁香巷,有着长长的丁香故事的传说。慢慢听,慢慢想。
@四格格:虽然那天没有遇到丁香姑娘,但我却找到了一种美妙的感觉,谢谢格格老师的欣赏???
坐了沙发,当上了第一个评论者。
@四格格:谢谢格格老师,谢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
回忆是最好的学习,特别是记忆力不好,通过朋友博友回忆没好时光。谢谢朋友。
@杨自记:我们一起经过,我们一起回忆,谢谢杨老师!
@邯郸常跃进:好的好的,朋友。时间短,以后还有机会。
跟着常老师的文字又走了一次平江路,体验了一次丁香巷的美妙,感受了一次没有遇上丁香姑娘的遗憾……
@祁俊清:感谢祁老师的欣赏。去了丁香巷,却没有遇到丁香姑娘,这真是遗憾啊,哈哈哈!
走进平江路,探访丁香巷。
江南的雨,是绵绵的朦胧,如丝如缕,如烟如雾;
江南的雨,是淡淡的温润,徐徐缓缓,且吟且听。
江南的雨中,有一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醉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阳光笙箫支剑笙:感谢老师的欣赏,假如我们那天去丁香巷时下着小雨就更有味道了。
巷子里的电动车、汉服广告都大煞风景,与戴望舒营造的那种幽静、淡淡的愁绪风不年不及。哎,失望。
@灿烂阳光:是啊,戴望舒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雨巷会变成这样?
我忽然想起来歌唱家李双江唱过一首歌:丁香啊丁香……后面的歌词记不得了!曲调很好听,很抒情。或许一条小巷子,有关一个传奇人物描写。
@ch雪梅:是啊,你一说也想起来了。李双江的那首歌很好听,丁香啊,丁香……
你的探访很有个性, 那就是你的探访, 不是别人的探访。
@轻品慢尝:谢谢刘老师的欣赏,我的探访不成功,因为那天天很热,没有了雨巷的情调。哈哈哈!
丁香巷里住丁香,烟雨蒙蒙的雨巷里,打着雨油伞的丁香姑娘慢步走来,从此,丁香的故事开始了。。。。。
@解世权:感谢好友的欣赏!丁香巷,令人难忘。
跃进老师的平江路,丁香巷写得如此详尽,如此细腻,读之,我的思绪又回到那难忘的日子……
@难诉相思:这次去平江路,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丁香巷。感谢相思老师的欣赏!
书法家的精美佳作,文图竞秀,灵动抒写,唯美飘逸,诗情画意与情深意浓融会贯通,令人陶醉。
@锦瑟黎燕:我们在苏州去了平江路,看了丁香巷,也好像走进了戴望舒的雨巷,真是不虚此行。感谢老师的欣赏!
是啊,我们那天游览平江路,就是因为丁香巷,引发了谢金方老师和祁俊清老师的一路戏谑玩笑,给我们的游览增添了无比的快乐。那情景,现在依然历历在目。
@鸣虫:是啊,谢老师,祁老师,两位有缘啊,直到现在他们还合作着诗配影,值得称赞!
一条平江路,半座苏州城。苏州的历史轨迹从这里延伸。在丁香巷没有遇到雨丝蒙蒙日子,也没有碰到丁香姑娘。不过,走在古老的巷子,感受苏州的魅力,也是一种难得的境遇。
@清河君:是的,是的,感谢老师的评论和理解!
常老师偕同夫人走在丁香巷里,寻找那个撑着油纸伞,走在青石板路上的丁香姑娘,那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感觉啊,妥妥的文学青年情怀[赞]
@绿梦儿(蘭馨):不过,丁香巷子里商业气息太浓了啊,那些广告牌令人大煞风景。
@绿梦儿(蘭馨):感谢朋友的欣赏,只是有点遗憾,那天天有点热,完全没有雨巷的感觉。
书法家与夫人一路同行,在平江路丁香巷诗意澎湃,美好至极。
@锦瑟黎燕:丁香巷诗意澎湃,它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能够走进丁香巷也是一种诗的熏陶。谢谢老师的欣赏!
走一遭丁香巷,找不到丁香姑娘,闻不到丁香花的香;那是因为太美妙,此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四格格:这真是太妙的解释。这样说来,我也释然了,谢谢格格老师!
丁香巷是平江历史街区17条东西走向巷中具有独特意义的一条巷,凡是熟悉戴望舒《雨巷》诗的,都会去丁香巷体会一下诗中的意境。兄弟和弟妹走了那条巷,也算不虚平江路之行了。我的走读还没到丁香巷,由于大宝中考和痛风发作,错过了好多雨天。好在梅雨季节,雨天会很多,待痛风痊愈后,会在雨中走读,弥补那天无雨的遗憾。
@诚厚:在这次去苏州之前,我其实并不知道平江路上还有一个丁香巷,是您在我们开会那天讲到了丁香巷我才知道的。所以这次能成功探访丁香巷,首先要感谢您。不过我的探访是初级的,期待您和嫂子雨中走读,并给我们带来与众不同的美文。祝大宝早日痊愈,中考成功!
我在做走读丁香巷的前期功课。丁香巷是平江历史街区唯一没有大户人家的巷,巷名也是因为巷内有丁香树而得,且一直没变过。见一篇文章称,巷内确实有过一名丁香姑娘,是弃婴,被居住在巷内的美籍女传牧师收养,取名丁香,15岁读东吴大学,入党参加革命,22岁牺牲在南京雨花台,为革命烈士。
@诚厚:期待大哥和嫂子走读丁香巷,更期待后续美文。我在网上也看到过您说的第二种情况。这样说来,丁香巷一是有一棵丁香树,二是确有丁香其人。不知这样的说法对不对?期待您走读解答。
昨天,我又走读了四条巷,仅包括丁香巷在内的平江路西北面两条巷没走读。我想利用个雨天吟着雨巷品品意境。昨天经过丁香巷时拍了张几位穿汉服姑娘走来的照片。
@诚厚:过丁香巷而不入,只为等待那个小雨霏霏的时刻。大哥这种严谨的精神令人钦佩,这段时间天很热,苏州又逢梅雨季节,您一定要多保重啊!
平江历史街区17条巷,西面的“平江九巷”全走读完成,下一次可发完;东面的8条巷,走读了6条,可以发3次。最北面的胡厢使巷和丁香巷,还没来得及走读。这段时间,应该会有个雨天。谢谢兄弟关心!
看了您的走进平江路,探访丁香巷文章,回忆那天的情景,似乎不太纠结了。那天穿的鞋子不合适,没去丁香港,留下了遗憾。谢谢你的文字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