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老兵于宜友的春华秋实(1)

2022111820432930

新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以日新月异的雄伟风姿,谱写新时代的华章。

那些为祖国的解放与富强,经历了枪林弹雨,浴血奋战,英勇无畏的老兵,将一种精神植入了共和国的脊梁。

在参与鞍山市作协组织的 “回望人生路,让历史告诉未来” 为专题的创作活动中,我到鞍山市军分区,多次采访了1945年3月参加革命的老兵于宜友,以《老兵于宜友的春华秋实》为题目,按五个章节的脉络,将他的革命人生予以梗概呈现。

这是一个人的红色历程,也是过往岁月历史留痕的一缕。从中,可感知美好的今天与雕花般的未来,源自多少人的流血牺牲,负重前行。

——题记

第一章  风烟岁月

1927年5月,于宜友出生于山东省胶东地区文登县南鲁家埠一个不足60户的小山村。

他的太爷下关东,在长白山和鸭绿江放木排,遇险身亡。爷爷是梦生,太奶领着幼小的孩子艰难过活。狠心的地主欺负孤儿寡母,把家里10多亩草场给霸占了。

为了改变家里的处境,爷爷和父亲希望儿孙有识文断字的人。于宜友7岁时,家里送他上学念书。学校组织童子军募捐,宣传抗日。小学四年级,乡里组织二十几个村小学抗日演讲比赛,他被老师推荐参赛。由于他讲得好,获了奖,奖品是一本小字典,他十分喜欢,家里也高兴。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控制了胶东半岛的城市及主要交通要道,一到冬天就大扫荡。

1938年春节刚过,日寇占领了威海刘公岛。鬼子拿着机关枪,牵着一条大狼狗,每占领一个村子先放火,拉网式地向前推进,还有飞机在低空侦查。最后,选定离村10多里地的汪坦镇,一个交通要道做据点。

1940年,抗日烽火遍地燃烧,胶东根据地连成一片。老百姓的腰杆硬气了,勇敢地反抗日寇,抗粮抗税。

那时,鬼子抓走了村子两个人,他们把炮楼底层的地面泼上水冻成冰,逼着被抓去的人,一天24小时躺在、蹲在冰上,百般折磨,威逼村里拿粮拿钱换人。村里的老百姓不听鬼子那一套,既不拿粮,也不交钱。恶毒的鬼子,继续到村子里抓人。

1941年腊月,有天夜里外面下雪,狗突然叫起来,于宜友爷爷听见狗叫得厉害,下地开门。这时,鬼子翻墙跳进来,一把将爷爷拽到院子里,连踢带打。二个鬼子进屋,掀被看见了于宜友,拽他的大腿就往外捞,双目失明的奶奶一边哭一边央求说,他还是孩子啊,你们可别抓他啊,抱着他的大腿不放。鬼子拿枪托打奶奶的脑袋,奶奶的头被打破了,不停地流血。

于宜友怕把奶奶打坏了,赶紧说你们别打奶奶了,我走。我去里屋穿棉衣,穿上,就跟你们走。鬼子以为这个小孩被吓唬住了,相信了。于宜友到了里屋,一看鬼子都在院子里,就拽了躲在里屋的母亲一下,母亲知道了他要逃走,推了他一把,于宜友就从后窗跳出去逃跑了。

鬼子进到里屋,要从后窗跳出去抓于宜友,母亲在后窗拼命阻挡。鬼子气急败坏,就从后窗开枪,一阵扫射。于宜友趴在地上,直到四周彻底静下来,他才爬起来,继续跑。敌人以为于宜友被击中打死了,没有追过来。

深更半夜的,于宜友没穿鞋子,光脚往山上跑,一路上石块树根,他也不管不顾了,还要注意有没有鬼子巡逻的,站岗的,是不是有鬼子追上来。跑到山里已是凌晨,于宜友连冻带饿,抱着血淋淋的一双脚,说不出一句话了。

于宜友逃脱了虎口,家里就遭殃了。

鬼子没抓住于宜友,歇斯底里。爷爷被这些魔鬼打得遍体鳞伤,趴在炕上一连六、七天起不来。鬼子用菜刀,把母亲的胳臂砍得血肉模糊。屋里所有的盆盆罐罐砸个稀碎,临走时,鬼子把家里的一头驴牵走了。

血海深仇,刻在于宜友的心里。

秋天,于宜友和父亲在地里收花生,正赶上鬼子过来了。他岁数小反应快,跑到树林里猫起来了。父亲怕鬼子发现,开枪伤了儿子,继续在地里干活,被他们抓走了。那时候,鬼子抓到老百姓水运到东北,做劳工,修工事,活人实验,活人解剖等,没有活着回来的。

父亲被鬼子抓走后,家里人都耷拉脑袋,认为父亲有去无回了。母亲日夜以泪洗面,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过了几天,有个晚上,有敲门声,打开门,万万没想到,是父亲回来了。全家人都喜出望外,高兴极了。

原来抓他的那些鬼子整天走路,累了,晚上在场院呼呼睡。父亲摸清了这个规律,到半夜,趁鬼子睡得死,先把绳子磨破挣开,再一点点挪,蹭,慢慢挪出场院,上路后飞跑,走了二天二夜,终于回到家里,总算躲过了这一劫。

这时,日本鬼子和二鬼子天天搜查,日日抓人,于宜友夜里总做噩梦,家乡是呆不下去了。

家里人说,出去躲躲吧。于是,他一个人离开家乡,来到山东烟台市一个远房亲戚家落脚谋生。烟台市在日本鬼子的统治下,民不聊生,十分萧条。于宜友在一个煎饼铺和一个食杂店当小工,起早贪黑地干活,忙活了近半年,一分钱也没挣着。他感觉这样不行,得赶快回家。

于宜友两手空空地返回家乡,家里支持他出去念书。转过年,他先到高小温习了一年功课。听说昆嵛山那边蚕丝学校招生,过去一打听,人家说招生早就结束了。到了秋天,听说师范学校招生,就去报名。1944年秋季,于宜友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文登师范学校。好消息不胫而走,村里人纷纷登门贺喜。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73011

(19)
锦瑟黎燕的头像锦瑟黎燕
上一篇 2024年6月13日 下午8:54
下一篇 2024年6月14日 上午6:1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10条)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6月14日 上午5:56

    “新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以日新月异的雄伟风姿,谱写新时代的华章。

    那些为祖国的解放与富强,经历了枪林弹雨,浴血奋战,英勇无畏的老兵,将一种精神植入了共和国的脊梁。”

    人民英雄,永远铬记!人民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 祁俊清的头像
    祁俊清 2024年6月14日 上午6:31

    精彩纷呈,期待下文。

  • 雪花漫舞的头像
    雪花漫舞 2024年6月14日 上午6:52

    “那些为祖国的解放与富强,经历了枪林弹雨,浴血奋战,英勇无畏的老兵,将一种精神植入了共和国的脊梁。”
    人民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14日 上午7:47

    为新中国浴血奋战过和老革命,老英雄,者是可敬的人。等待于宜友精彩粉呈的春华秋实。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4日 上午7:50

      @四格格格格的深邃品评,意境高远,颇有情致。深度共鸣,让我动力十足。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4日 上午7:47

    感谢主编晓舟的校正排版,辛苦了。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4日 上午7:48

    我啊,笨,一到这样的境地,排版就差强人意了。

  • 鸣虫的头像
    鸣虫 2024年6月14日 上午8:55

    于宜友的童年饱尝心酸苦难,国恨家仇在他幼小的心灵扎下了根。这为他日后参加革命打下了伏笔。这样的书写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期待下文!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4日 上午10:02

      @鸣虫感谢深邃解读与品评,入木三分,颇有意境。深度激励,让我备受鼓舞。

  • 李宗宾19481957的头像
    李宗宾19481957 2024年6月14日 上午11:18

    那些革命先烈都是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先锋,向他们致敬!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14日 下午12:01

    图中这青青的翠竹,就寓意着老兵,老战士们的高风亮节和坚贞不屈,这题图用得恰如其分,与文章的风采和深度很匹配。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4日 下午12:07

      @四格格我选择郁郁葱葱的翠竹为题图,就是极具格格所言的寓意。感谢新浪博友的摄影作品。

  • 川明的头像
    川明 2024年6月14日 下午2:29

    看着胶东的故事格外亲切,黎老师的文章格外厚重。主人公老家离《苦菜花》的老家不远。日本人在胶东作恶多端,国人应勿忘国耻,壮我国威。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4日 下午5:20

      @川明这样的深邃品评,让人倍感亲切,备受鼓舞。振兴中华,勿忘国耻,扬我国威。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4年6月14日 下午3:35

    大姐有资格也有能力写这样的纪实文学, 这是功德无量的事, 记住历史, 不忘过去, 知道来路, 走在今天, 走向明天!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4日 下午5:25

      @轻品慢尝老师的深邃品评,意境高远,赤子之情,晶莹剔透。我们铭记那些舍身忘我,负重前行人们的牺牲与奉献,会让身在其中的这片土地越发温暖明亮。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7日 下午3:57

      @轻品慢尝老师内外兼修,丰厚积淀,风采卓然,是我心仪的极品女。感谢有你,让我对卯酉河卧虎藏龙,有了具象的认知。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4年6月14日 下午4:15

    老兵于宜友从小苦大仇深,对鬼子满腔仇恨,他参军一定会成为大英雄。期待继续。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14日 下午8:26

    老兵于宜友的一生也证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当兵打战,也需要有文化知识。一个乡小孩子,只在高小温习了一年,就能考上师范学校,说明于宜友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5日 上午5:29

      @四格格格格说得好,是这样的。以老兵于宜友少年是的聪慧,读书定心领神会的。

  • 情满乌江的头像
    情满乌江 2024年6月14日 下午10:20

    非常好的人物传记,天翻地覆的历史厚重感,战争年代的乡村场景,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是一篇极好的革命传统教育的教材。[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5日 上午5:31

      @情满乌江乌江老师的深邃品评,极具中文专业文学评论水准,高师的解读,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别开生面,颇有意境。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15日 上午8:48

    一个读书人,又能戎马一生,叱咤风云,应该是精彩的一生,等待你的后续。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15日 下午4:06

    你为老兵写纪实,就是为革命前辈唱的一支赞歌。他们曾浴血奋战、他们曾枪林弹雨,有的还为国捐躯。所以人们不会忘记他们,我们崇敬他们。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5日 下午4:47

      @四格格革命前辈是共和国的功臣,为这片土地祥和安宁,前仆后继,负重前行,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 悠扬琴声68的头像
    悠扬琴声68 2024年6月15日 下午4:19

    拜读黎燕老师的新作,又一篇对英雄人物的低吟浅唱。娓娓道来的文字记述老兵于宜友的家国情怀。故事生动,如再现抗战老电影里的一个个黑白镜头,十四岁的于宜友活生生地就经历了日本鬼子的烧杀抢劫,死里逃生的于宜友从小心里埋下了深仇大恨。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5日 下午4:51

      @悠扬琴声68琴声的深邃品评,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对老兵少年时代的解读,入骨如髓,意境幽远,好有情致。

  • 杨自记的头像
    杨自记 2024年6月15日 下午5:43

    在日本统治时期,老百姓过着非人生活,我们都要牢牢记住。我们等后继文章。谢谢!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6日 上午5:20

      @杨自记感谢灵犀品评与深度共鸣。勿忘国耻,牢记血海深仇。

    • 杨自记的头像
      杨自记 2024年6月16日 上午8:21

      @锦瑟黎燕东北被日报破坏尤其重,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点。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6日 下午2:16

      @杨自记是这样的。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抗日,让今天的我,依然震撼。

    • 杨自记的头像
      杨自记 2024年6月16日 下午2:24

      @锦瑟黎燕其实东北、河北,江苏是被日本侵略的重灾区。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6日 下午2:34

      @杨自记日本鬼子在中国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我的老家梅河口,一度伤寒病肆虐,无数人亡故,就是日本鬼子细菌战造成的。

    • 杨自记的头像
      杨自记 2024年6月16日 下午2:42

      @锦瑟黎燕我小时得猩红热,浑身瘙痒,听说就是日本人造成的。我们要牢记。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6日 下午3:20

      @杨自记这样的血海深仇,千万不能忘记。

    • 杨自记的头像
      杨自记 2024年6月16日 下午4:04

      @锦瑟黎燕是的是的。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7日 上午5:46

      @杨自记看了晓舟的博文,对你的认知近了一步。

    • 杨自记的头像
      杨自记 2024年6月17日 上午6:34

      @锦瑟黎燕其实他写得不全面。了解人是费功夫的事情。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7日 上午8:03

      @杨自记我感觉,对人的了解,不取决于时间,而是缘分。有的人,工作在一起长时间,却不怎么了解;有的人,一见如故。

    • 杨自记的头像
      杨自记 2024年6月17日 上午10:48

      @锦瑟黎燕谢谢。博友的秘密等于0,都是相互了解和互动。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7日 上午11:12

      @杨自记博客与其他的不同之处,就是每个博友都有自己的小园,自成一家。卯酉河设评论,给博友的互动与送暖创造了条件,唯有珍惜。

    • 杨自记的头像
      杨自记 2024年6月17日 下午12:55

      @锦瑟黎燕有评论,就是互动的基础。新浪是怎么想的?祝好大姐。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7日 下午2:08

      @杨自记一次,我看新闻,竟看到了新浪有的博友的评论被追查了,引起风波。那么多的评论,如何能筛查过来呢。

    • 杨自记的头像
      杨自记 2024年6月17日 下午3:08

      @杨自记通过计算机是看追查的。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15日 下午8:29

    每个时代都有英雄,战争年代的英雄,那是用热血、用生命铸就的,他们的精神永远光采照人。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6日 上午5:25

      @四格格我们身在其中的这片土地,从古至今,一直有为国为民的英雄与仁人志士,光照人心。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16日 上午8:55

    虽说现在不是战争年代,但战争年代留下的英雄史事,总是给人们以精神的指引和鼓励,所以人们不会忘记他们。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6日 上午11:55

      @四格格永远不会忘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是先辈留给我们无价的精神财富。

  • 悠扬琴声68的头像
    悠扬琴声68 2024年6月16日 下午1:13

    日寇的残忍和暴行,已经超越了人性的底线,他们的行为让人们无法不感到深深的愤怒和痛恨。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16日 下午3:27

    无数的革命先列,都倒在了黎明前的夜晚,于宜文老先生能在血风腥雨中健康的活到解放,活到新世纪,还能将自己出生入死的亲身经历告诉后人,这是多么的侥幸。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6日 下午3:37

      @四格格我采访老革命时,他的身体还好,就是视力不好。我每写好一大段,就在鞍山军分区那出大样,之后,一句一句地念给他听,他提出修改意见,我再斧正。完善后,再出大样,他拿着放大镜,一点一点地看。那种认真与精细的劲儿,让我深受感染与震撼。

  • 皓月蓝空的头像
    皓月蓝空 2024年6月16日 下午4:09

    就像看电视剧一样,这集很精彩,期待下集了。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16日 下午4:57

    实事求是,认真谨慎,这就是老革命者的本色,于宜友老革命对自己的春华秋实的记述是一丝不苟,严肃负责的,拿着放大镜来检查。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7日 上午5:44

      @四格格我近距离接触的老革命,大多有老兵的一丝不苟,认真严谨之风,将革命传统发扬光大。

  • 霁月的头像
    霁月 2024年6月17日 上午8:09

    那个年代,真正是风雨飘摇,灾难深重,人活着真是太难太难。苦难出英雄。学习燕子姐大手笔。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7日 上午9:46

      @霁月霁月的深邃品评与共鸣,将那年那月的苦难岁月,民族魂通透诠释,意境幽远,直入人心。

  • 一池烟雨的头像
    一池烟雨 2024年6月17日 上午8:19

    为革命英雄树碑立传,心中涌动着对英雄们的崇敬之情。他们为建立新中国的丰功伟绩,永远铭记于心,激励我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不懈努力奋斗。静候续篇。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7日 上午9:52

      @一池烟雨精细品评,用心用情,细致入微,画龙点睛,意境幽远,满满的正能量。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17日 上午9:36

    于宜文从小受尽磨难,苦大仇深。有了拿起枪杆参加革命的机会,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中国的解放事业。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7日 上午9:54

      @四格格在革命队伍里磨砺成长,抒写丰厚的美丽人生,令人敬佩。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17日 下午12:25

    赤胆忠心为中国,千秋万代扬美名。

  • 含羞荷的头像
    含羞荷 2024年6月17日 下午2:23

    拜读美文,苦难岁月,每一个印记都充满着故事和经历。向革命先烈致敬!感谢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7日 下午3:46

      @含羞荷灵犀品评与深度共鸣,意境幽远,颇有情致,满满的正能量。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17日 下午8:12

    通过于谊友老革命对自己战争经历的回述,让我们知道战争的残酷,革命的艰巨,知道无数英雄的壮烈和无私,更坚信和平对世界、对人类的重要性。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8日 上午5:12

      @四格格世界战火不断,我们在回望共和国屹立世界东方的艰苦征程,越发感知现世安稳来之不易,唯有珍惜。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6月17日 下午9:02

    一篇革命前辈的传记,一段不该忘记的历史。于宜友亲身经历了日本鬼子的残暴,又读过书,参加革命队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兵。期待后续。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8日 上午5:17

      @诚厚诚厚的深邃品评,精雕细刻,画龙点睛,颇有情致与意境。遇见这位老兵,我感受到革命前辈的精神境界,获得弥足珍贵的引领与陶冶。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18日 上午9:58

    没有硝烟,没有战争,在和平的盛世里,人们还是需要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老革命前辈们这种不畏强暴,不惧牺牲,甘洒热血和青春的英雄气概。所以你将一个老兵的春华秋实介绍给大家,这有着积极的意义。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8日 上午11:30

      @四格格似水流年,曾经的戎马关山,背影渐行渐远,但,革命前辈开创的光荣传统与精神风貌,永远是后来人前行的旗帜与灯盏。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18日 下午4:44

    从于宜文参军的日子计算,他应该是从抗日战争末期走向了解放战争,他都能侥幸的活了下来,还真是个有福之人。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9日 上午5:19

      @四格格格格说得好,是这样的,老兵是抗战老革命,经历战火纷飞,能健康长寿,好有福祉。

  • ch雪梅的头像
    ch雪梅 2024年6月18日 下午7:53

    悲惨的一家子,那个特殊战争年代的缩印。一个少年无所畏惧,奋发图强!爱国爱家情怀,从心底油然而生。写的真好!黎燕老师真棒!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9日 上午5:30

      @ch雪梅雪梅的深邃品评,用心用情,别有视角,入木三分。深度激励,让我备受鼓舞,倍感亲切。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6月18日 下午9:11

    国仇家恨,让于宜友参加革命队伍有一种自发性。读过书,有文化,使于宜友更容易接受革命道理,把自发性升华到自觉性。再赏!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9日 上午5:34

      @诚厚诚厚的灵犀解读与品评,高屋建瓴,别开生面,意境高远,极具思辨的情致与力量。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19日 上午8:52

    因为有战火的洗礼,因为有残酷的考验,因为有境界的升华,老兵的春华秋实是精彩的一生。

  • 陌上梦落的头像
    陌上梦落 2024年6月19日 上午10:52

    看到老兵于宜友的经历,我想到了自己的伯父,他也是45年参军,那一代人的确不容易,坐待后续···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9日 上午11:41

      @陌上梦落原来梦落的伯父也是老革命啊,那一代人的浴血奋斗,才有了共和国的和平与繁荣。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19日 下午12:14

    回望人生路,让历史告诉未来。通过无数像于宜友这样的老兵,老革命的人生经历,让人们知道新中国的成立是多不容易。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所以将英雄史事用文字记载、传播,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9日 下午2:11

      @四格格为老干部写传记,既发扬光大革命精神与光荣传统,又使抒写者获得了精神滋养,好有意义。

  • 悠扬琴声68的头像
    悠扬琴声68 2024年6月19日 下午1:15

    日本人对中国人犯下的滔天罪行,绝对不会被历史遗忘。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洗刷过去的耻辱。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9日 下午2:16

      @悠扬琴声68琴声说得好,的确如此。勿忘国耻,扬我国威,巍峨中华,任何敌人岂敢侵犯!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19日 下午7:47

    聆听老兵对往事的叙说,撰写老兵春华秋实的光辉史事,你也从中得到了精神上的陶冶、锤炼,升华了自己的意志和心境。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20日 上午5:10

      @四格格与老革命面对面交流,他的严谨,认真,真诚,求实,让我深受感染与陶冶。

  • 邯郸常跃进的头像
    邯郸常跃进 2024年6月19日 下午11:53

    为英雄立传,为英雄歌唱。支持老师,为您点赞!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20日 上午9:44

    后人不忘前人之师。从老兵于宜文的革命经历,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敌人的无情,所以才倍感和平的不易,才知道和平的意义,才要永远悍卫和平。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20日 上午11:37

      @四格格和平年代里,回望陈年旧事,深刻感知今天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多少人浴血奋战换来了江山如画。我们唯有珍惜,方不负革命前辈的付出与牺牲。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20日 下午3:10

    珍惜和平,守护和平,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我们不希望战争,当然,我们也不害怕战争。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20日 下午3:46

      @四格格格格的深邃品评,满满的正能量,掷地有声。对此,我深有共鸣。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20日 下午8:44

    老兵于宜文,从小就热爱学习,并且努力的考上了师范学校。如果不是战争,他也许就是另一种人生了。是战争改变了他,投笔从戎,成了革命军人,书写了自己革命战斗的光辉一生。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21日 上午5:01

      @四格格一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安危与命运息息相关啊。老革命在戎马关山中,家国情怀越来越深。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6月21日 下午10:44

    抗日时期日占区百姓能活下来真不容易,于宜友在这种艰难的日子里挣扎着活下来,算是奇迹了。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26日 上午5:27

      @清河君的确如此,是这样的。那年那月的水深火热,令人心有余悸。振兴中华,人人有责。

  • 周修高的头像
    淡墨 2024年6月22日 下午8:59

    写一部长篇记实文学,太不容易了,尤其是为英雄立传的文章,须花大量的时间去采访,须积累大量的第一首资料,时间细到年月日,人物的成长从幼年始,写作的工程之大,一般人捡不起,黎燕老师举重若轻,不愧的是文学大家。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26日 上午5:32

      @淡墨周老师的深邃品评,暖意融融,深度激励,让我如沐春风。多次面对面与老兵访谈,也是我的幸运,让我具象感知和平与幸福来之不易,受到了美如灯盏的照耀,是弥足珍贵的际遇。

  • 周旭才的头像
    周旭才 2024年6月24日 上午1:24

    作家向我们展示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老百姓实际生存的恶劣环境:在家睡觉时,日本鬼子随时可能上门抓人;在田里干活也随时可能遭遇日本鬼子抓人,从文中看,还是汉奸(二鬼子)太多。没有这么多二鬼子,日本鬼子根本不知道中国各个村庄的情况,也不知道到哪里抓人。同为中国人,二鬼子数量比日本鬼子多,做了太多伤害同胞的坏事,令人深思。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26日 上午5:38

      @周旭才周老师的深邃品评,细致入微,意境幽远,令人深度共鸣。是这样的,出卖祖国与同胞的二鬼子,可恶至极。无论什么时代,这样心性的人,都是人渣。

  • 华章秋韵的头像
    华章秋韵 2024年7月15日 下午12:12

    于宜友在暗无天日日寇横行的苦难中绝处逢生,不知等待他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