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当年的同班同学,后排左一戴帽子者为本人)
–
拜读完晓舟老师的新作《阿明同志》,情不自禁地想起另一位阿明同志,他是我大学同班同学,比我年长几岁,风趣幽默,豪爽可亲。虽然大学毕业后至今未再相聚,但是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某星期天,我在宿舍完成写作课老师布置的作文,写一个熟悉的人。阿明来到我的宿舍,拿起我刚写就的作文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看着看着,阿明同志便嚷了起来:杨建华你个小不死的!
我当即回怼:阿明同志你个老不死的,有何见教?
阿明同志本打算指出我作文的谬误,听我叫他“老不死的”,顿时乐不可支:哈哈哈哈!要得要得!我是杨建华家的老不死的!
乐呵呵地免费充当了一次我的长辈以后,阿明同志才指出我的谬误所在:你写的这个民兵连长人物鲜活,但是有个词用得不当:猴高马大。形容人高大魁梧,应该是牛高马大。猴有多高?还不及三尺孩童,何高之有?我回复他:牛高马大形容人魁梧可以,但是不能形容人的身高,您我都当过知青,我小时候还当过三年放牛娃,牛马能有多高您不清楚?我们往牛马身边一站,足足高过牛马半个身子。猴虽然瘦小,但是猴会爬树,爬到树上去了不就高了吗?阿明同志一副痛心疾首表情:强词夺理!强词夺理!孺子不可教也!然后摇着头扬长而去。
一次古典文学课上,古典文学教授赏析《诗经·幽风·七月》,讲到“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句时,教授说:采蘩女心中伤悲,害怕被上山打猎的贵族公子抢回家去。阿明同志举手了,教授问他有什么问题。阿明同志道:教授差矣!这里的公子不是男的,是女的——女单身贵族。归者,女子出嫁夫家曰归。这句诗的意思是:采蘩女心中伤悲,害怕女公子出嫁时,把自己当做陪嫁丫鬟带到夫家去,终身为奴也就罢了,还没有自由。
平心而论,这样的观点书籍网络随处可见。但当时是八十年代初,《中国文学史》的版本是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对《诗经》的权威解释首推余冠英先生。教授所持的观点就是余冠英先生的观点。因此阿明同志当时的发言可谓离经叛道,全班同学都觉得耳目一新,齐刷刷地注视着教授:看您怎么回答!教授毕竟是教授,他笑眯眯地夸阿明同志涉猎广,评价此观点有理有据,是一大家之言。教授话虽这么说,但是同学们关心的是如果考试,对这句诗的解释以哪个答案为准?教授道:我不会考这一句的,即使考了,这两种观点我都会给满分。同学们热烈鼓掌,一起向阿明同志投去钦佩的目光。阿明同志正洋洋得意,教授说:阿明什么都好,就是不修边幅,胡子拉渣也不刮一刮。阿明同志急忙申辩: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师生一起大笑,教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校园内,阿明虽然不修边幅,但是大家都知道他内秀。但是一出校门,街上行人见到阿明同志,胆小的会绕开他走。有一回我和他去挤公交车,车门一开他就冲上车,边登车边嚷: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买票!旁边的乘客立刻朝里挤,避免和他亲密接触。售票员来来回回地售票,就是不敢叫阿明同志买票。阿明同志掏出事先准备好的5分钱硬币,笑眯眯地递给售票员。售票员和周围的乘客此时才松了一口气,原来这个粗人还守规矩,看来样子虽粗,人品还不坏。
当年大学生津贴有限,食堂饭菜也差。阿明同志家境贫寒,很少见他买荤菜吃,常常是买两个馒头(二两一个),买一份五分钱的菜汤。阿明用一根筷子串着两个馒头,端着汤离开饭堂时,还不忘幽上一默:
两个馒头一碗汤,腰里穷得响叮当。
贵州生活这样苦,不如申请去新疆。
饭堂里排队打饭的同学们一起喝彩。阿明同志非常得意,继续幽默:
新疆羊肉多又多,汤汤水水一大锅。
不料卡壳了,大伙起哄:继续继续!
阿明同志接着道:
羊肉鲜嫩随你吃,羊汤鲜美任你喝。
大伙好像真的尝到新疆羊肉一样,大声欢笑,想羊止馋。阿明同志很得意,扬长而去。
贵阳入冬较早,天气一冷,我们就每周花上两毛钱,去新路口大众浴室洗热水澡。阿明同志舍不得花两毛钱,坚持在宿舍楼冲冷水浴。每当宿舍楼尽头传来鬼哭狼嚎声,我们就知道是阿明同志在冲凉了。我和几位好事者于是就前去,围在浴室外引诱阿明同志打喷嚏。阿明在浴室里放声高歌:骏马——奔恩驰在辽阔的草嗷原——…… 我们就你一言我一语:阿齐!阿秋!可是人家阿明同志就是不打喷嚏。正当我们失望准备撤退时,阿明终于忍不住了,在里头阿阿阿阿——阿齐!打了一个大喷嚏。我们心满意足地大笑。
阿明同志人缘极好,课余时间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和他打招呼:阿明同志!阿明瓮声瓮气地回答:有何见教?对方莞尔:岂敢岂敢!这大概就是我们当年在校园里常见的风景了。
一眨眼四十多年过去了,二十周年同学会时,阿明同志没参加,三十周年、四十周年同学聚会时,阿明同志还是没参加。同学们纷纷打听他的境况,但都没有他的任何消息。虽然阿明同志和我们失联多年,但是我们都还是一如既往地思念他,愿他一切安好!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72945
评论列表(27条)
精彩之人,精彩之文;稳坐沙发,欣赏精彩。
@祁俊清:多谢祁老师首席赠玉鼓励![花][花][花][花][花][花]
杨老师写的人物阿明同学,读来感觉那真是呼之欲出,活灵活现,读您的作品是就是艺术享受!
@李宗宾19481957:多谢李老师赠玉鼓励![花][花][花][花][花][花]
写人不好写,知识阿明同志现在失联,我们班也有失联同学。但愿他们还好!
@杨自记:多谢本家兄长赠玉鼓励!愿阿明同志一切安好!
乌江老师以神来之笔,生动多彩的绵密细节,将大学同学阿明描摹得活灵活现,其内涵,心性,风趣,乐天历历在目,直入人心。这样出神入化,惟妙惟肖地将人写得血肉丰满,呼之欲出,是卯酉河赏心悦目的亮丽风景,为之点赞!
@锦瑟黎燕:多谢黎燕老师赠玉鼓励!阿明同志的故事还很多。比如贵阳入冬较早,天气一冷,我们就每周花上两毛钱,去新路口浴室洗热水澡。阿明同志舍不得花两毛钱,坚持在宿舍楼冲冷水浴。每当宿舍楼尽头传来鬼哭狼嚎声,我们就知道是阿明同志在冲凉了。我和几位好事者于是就前去,围在浴室外引诱阿明同志打喷嚏。阿明在浴室里放声高歌:骏马——奔恩驰在辽阔的草嗷原——,我们就你一言我一语:阿齐!阿秋!可是人家阿明同志就是不打喷嚏。正当我们失望准备撤退时,阿明终于忍不住了,在里头阿阿阿阿——阿齐!打了一个大喷嚏。我们心满意足地大笑。
令人好奇的是,“当年的同班同学”照片中,为什么没有本文的主人公——“另一个阿明同志”?[瞪眼][瞪眼][瞪眼]
@金方艺术摄影:昨天委托校友办主任(晚我们好几届的师弟)从学籍档案里寻找阿明同志的照片,今天回复,没有找到。
此阿明非彼阿明,都是好同志。此阿明特立独行,个性鲜明,乌江老师的文字让这个阿明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眼前。
@难诉相思:多谢蒋院赠玉鼓励!我们班上除了阿明同志外,还有一个人品极好,事业有成的同学也失联了。当年他毕业后奉命创办《六盘水日报》,还给我寄了一份创刊号报纸。就这么一个才华横溢前途一片光明的同学,后来也失联了。连六盘水的同学都不知道他的下落。
又是一个阿明同志,大学同窗难以忘怀。
风趣幽默豪爽可亲,爽朗大方也有文采。
离经叛道耳目一新,涉猎广泛新生一代。
样子虽粗人品不坏,宽广胸怀播洒大愛。
失联多年思念常在,但愿安好风貌仍帅。
@阳光笙箫支剑笙:多谢支大夫赠玉鼓励!我们当年的老同学都一直在打听阿明同志的下落,期待有生之年能与他重逢。[花][花][花][花][花][花]
这个阿明写得活灵活现!才高八斗,幽默一车。这样的人应该具备很强的生存能力!
@鸣虫:阿明同志和同学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大家都很喜欢他。不知道为何失联。
乍看题目,还以为是写阿明的另一面呢, 原来是写同学阿明, 写得很鲜活, 照片很珍贵。
@轻品慢尝:多谢刘教授赠玉鼓励!可惜照片上没有阿明同学。过去同学们合影都是AA制,估计是阿明为了节约开支,所以找不到和他的合影。
这位阿明是不是真得去了新疆?
@地质之花:难说,极有可能。
这位阿明同志知识丰富,满腹经纶,虽然不修边幅,但却风趣幽默,真是一位好同志啊!
@邯郸常跃进:多谢常老师赏读赠玉!阿明同志真的是一位好同学,大家都在打听他,但都没有线索。
这个同学阿明, 写得很鲜活,,才高八斗,幽默一车。
@雪花漫舞:是的是的。阿明同志当年带给我们很多快乐,我们都盼着有生之年能够与他重逢。
杨老师的同学阿明同志很有才气啊,毕业后一定混得风生水起。有可能他的商意越做越大,没有时间参加他认为不重要的应酬而已。
@清河君:估计不会。阿明同志本质上是一个读书人,很有才气。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但是舍得买书。他属于琢磨事(学问)的人,没有精力和兴趣去琢磨人。做生意更不是他的强项。希望他一切安好!
乌江老师大学时的留痕,风华正茂,阳光灿烂,英气与灵气熠熠生辉,发自心底的快乐,好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