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平江路只是一个代称,它指的是以平江路为中心的平江历史街区。
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东起外城河,西至临顿路;南起干将路,北至白塔东路,面积约116.5公顷。1986年国务院批复的苏州城市总体规划中,这里被列入绝对保护区。“水陆并行,街河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苏州古城特色,在这里保存得最为完整,让不足14.2平方公里古城十分之一的区域,堪称古城的缩影。
列为首批10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平江路,因南北走向,建筑多属小家碧玉。座北朝南的名宅大院,都在两边东西走向的街巷中。
平江河西共有9条东西向街巷,由南往北分别是建新巷、钮家巷、肖家巷、大儒巷、南显子巷和南石子街、悬桥巷、菉葭巷、曹胡徐巷、东花桥巷。9条街巷称作“平江九巷”,东巷口过平江河上的古桥达平江路。
平江路东共有8条东西向街巷通仓街,由南往北分别是邾长巷、中张家巷、卫道观前、混堂巷、大新桥巷、大柳枝巷、丁香巷、胡厢使巷。
与平江路并行的平江河,是苏州古城南北向4条直河最东的一条。仓街是古城最东的一条街,得名于官仓所在地。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士诚迁都苏州后在此建粮仓,明朝粮仓仍在。清代,长洲、元和两县的粮仓都建于此。
有人说,了解苏州古城,从“平江九巷”开始。我对老伴说,我们再加8巷,走读平江17巷,不是对古城了解得更深吗?老伴从张家港调苏州工作,安排在市教育局,那时的教育局就在肖家巷。对于能让陪伴散步具有更多文化内涵的积极提议,老伴的反应是不出意料的欣喜。
说走就走。6月4日和7日,我背着两只水杯、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与老伴对平江历史街区进行了两次走读。每次从仓街出发,由南往北逐条走街巷至临顿路并返回仓街结束走读。由于街巷不长,每条400米左右,走走、拍拍、问问、看看,每次净时3小时,两次已走读11条半街巷。那半条是不在17条里面的横巷,东巷口在仓街,走了百余米就拐弯往北汇入卫道观前,属于有意的“误走”。估计再有一次,便能完成17条街巷的走读。
已走读的11条半街巷,绝大多数仍保持着古朴的小巷原生态,让人仿佛有穿越时空之感。显然改造过能通汽车的2条,沿街巷仍保留着大量传统民居。
为了对古城实行统一更有效保护,苏州把涉及古城的三个城区合并为姑苏区,与获批的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合署办公。我们看到,挂牌控保的范围,不仅有国保、省保、市保单位,还有众多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古井等。
合理使用是最好的保护。苏州“让历史建筑活起来”作了不少成功的探索。凡是经过修缮的各级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都有合理的用途,免费对外开放。一处处历史建筑在绿网笼罩下修缮。尚未修缮的历史建筑紧闭着大门,传统民居大多有原住民居住,大量古井藏在居民院子里,但沿街巷的墙上醒目的控保牌上均有二维码,手机一扫,便有图文并茂的详细介绍。乐此不疲的扫码,成为我们走读的重要内容。
越来越旺的人气,推动着旅游业态由平江路向四周街巷扩散。沿街巷的门面房,部分成为餐饮、茶水、土特产、旅游纪念品等店面。最火的要属遍布各个街巷的汉服出租,早晨7点到晚上9点日租金统一98或99元,商家的竞争在或提供免费化妆,或提供收费拍照,或提供收费盘发。穿汉服逛古巷,留下穿越时空的靓影,成为少女们一种时尚。
仍有约1.3万原住民居住在平江历史街区,大多为中老年人。部分居民在享受旅游兴旺带来收入增加的同时,也承受着无法通管道、还在使用瓶装液化气等生活的不便。
以此作为走读的序篇,将陆续发逐条街巷的走读。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72705
评论列表(44条)
诚厚与夫人用心用情走读苏州平江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其历史与现状,地理与内涵,这样的文字向导,让我对平江路有认知,善莫大焉。
@锦瑟黎燕:卯酉河的苏州聚会,平江路考察的时间太短,作个弥补吧。谢谢黎燕老师鼓励!
这样的走读,是一项大工程。感佩诚厚老师宏大的心愿和缜密的心思,以及细致入微、锲而不舍的求索精神。
@祁俊清:平江历史街区,我也没有认真看过,也是一次机会。要走读,得做一点功课。谢谢祁老师美评鼓励!
走读苏州平江街区,半部姑苏城史。
水陆并行街河相邻,小桥流水粉墙黛瓦。
小家碧玉名宅大院,长留历史深刻印记。
古朴小巷传统民居,重温历史心旷神怡。
娓娓道来如数家珍,锲而不舍美好记忆。
历史地理全部补齐,砥砺前行风光无比。
@阳光笙箫支剑笙:走读苏州平江街区,半部姑苏古城历史。
@阳光笙箫支剑笙:支医生诗概拙作,太有才了。谢谢!
走读苏州平江街区,半部姑苏古城历史。
水陆并行街河相邻,小桥流水粉墙黛瓦。
小家碧玉名宅大院,长留历史深刻印记。
古朴小巷传统民居,重温历史心旷神怡。
娓娓道来如数家珍,锲而不舍美好记忆。
历史地理全部补齐,砥砺前行风光无比。
@阳光笙箫支剑笙:钦佩支医生的严谨,谢谢赐玉!
诚厚老两口花了两个三小时,走了平江路的十一条半街巷,还有六条有待下次走读。可想而知我们那次短短的两小时真的只是走马观花。在这里细读诚厚老师的开场白。期待拜读逐条街巷的走读。
@难诉相思:我们走看都比较匆忙,在平江路或巷里的旅馆住一晚,两天应该比较充裕了。谢谢蒋院喜欢!
走走看看,详详细细的描述,我们再次走进平江路,也能成为半个导游了![赞][赞][爱心][喝彩][花][花]
@解世权:走走、看看,还得做点功课。越做功课,越觉得太厚重了,还要动脑筋表达简洁。也许,读完全部街巷,兄弟比导游水平还高。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是苏州古城古色古香的风容,在我的记忆里熠熠生辉。经诚厚深情描摹,我知道了如今依然安在,好高兴。
@锦瑟黎燕:也就在这个历史街区,还基本保留着古街巷的原生态。
你走读,我听课,我准备搬个小板凳坐下,静静听你一课一课细说苏州,详说平江。平江古迹之浩瀚、人文之浩瀚、历史之浩瀚,你舞生花之妙笔,铺天宽地厚之纸张,将它们浓缩成一字字、一行行,一篇篇、一章章,期待你走读苏州平江的华章。
@四格格:格格听课,我诚惶诚恐。走读了11条街巷,也做了些功课,历史街区之厚重,不是几篇小文就能写清楚的。化繁为简,得费些心思。谢谢格格勉励!
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老师走读苏州平江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其历史与现状,地理与内涵,这样的文字向导,让我对平江路重新有了认知。谢谢您——诚厚老师!
@雪花漫舞:李老师抬举了。因为大家都去过,有印象,我才敢想这个文字工程,弥补一些游平江路的不足。谢谢李老师鼓励!
您把我听到的您的口述变成文字, 这是很珍贵的文字, 来自一个懂历史懂文化, 又主管过文化的多面手, 厚重也灵动! 期待续作!
@轻品慢尝:想做个分巷系列,搞个总括还有必要。除走读,也做案头功课,后者花时更多,越看越厚重。写了两个巷,考虑的是简洁明了。谢谢教授的鼓励!
一条平江路,半座苏州城!这样细致、详尽的记述,掰开揉碎般给我们讲解平江路,令人眼界大开!期待续集。感谢诚厚老师的辛勤付出 !
@鸣虫:与晓舟商量这次活动时,平江历史街区的采风是个重头戏,因为这里才能真正了解 苏州这座古城。我与大家在平江路汇合后,方知旅行社安排时间太短且逢博物馆闭馆日。想以这个系列,弥补一些不足。谢谢鸣虫老师的鼓励!
“为了对古城实行统一更有效保护,苏州把涉及古城的三个城区合并为姑苏区,与获批的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合署办公。”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谢谢风雨老师鼓励!
老苏州再走平江街区,这必将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鲜的信息和巨大的享受。只是天太热了,大哥和嫂夫人要多多保重啊!
@邯郸常跃进:我想作一点平江路采风安排时间不对的遗憾。谢谢兄弟的关心!
跟随诚厚老师的文字向导,细细的品味平江路。看古迹,品人文,走进历史。
@惑矣:谢谢惑矣老师鼓励!
诚厚与夫人每次净时3小时,这样地走读平江路,对古城古巷深入细致解读,又有益于健康,真好。
@锦瑟黎燕:是的,一举两得。
大哥热情从很远的地方走来,一路介绍美好风景。大家劝70多的你带草帽和喝点水歇歇,你执意不肯。感动我们泪水快出来了。你是领导,不仅亲自导游,详尽介绍景点。那天下午太美了。
@杨自记:可惜我这个导游没派多少用场。写这个系列用文字导游,也算是我的兴犹未尽。谢谢杨老师美评鼓励!
@诚厚:大哥做得非常好,我们都记得。来北京有需要,我也效力。祝好大哥。
惊叹着人文厚重的平江路,忘不了如数家珍的诚厚老师。
@川明:谢谢川明老师鼓励!
外地人看苏州,游园林加虎丘。拍照到此一游,便称逛过苏州。其实,平江路一带才是老苏州的硬核。这是若干外地人不知道的。
难得部长兄亲自导游,又加文字细解读,卯酉河博友此次聚会,尤如品尝了一顿货真价实的文化大餐。
感谢兄长,我代表一众博友谢谢您![花][花]
@晓舟同志:那天游平江路,我是唯一事前就决定去做导游的景点,可惜安排的时间太少了,一条路都没走到头,更别谈街巷了。做个走读也算是尽个兴吧。谢谢兄弟支持和鼓励!
悠厚的文化历史岂是几篇文章可涵盖的,这没关系,不必苛求高大全,点点滴滴,细水长流,让我们看到苏州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浪花、片片枝叶就很好了。
@四格格:先试了两条巷,不知是否恰当。望格格不吝指教。
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诚厚老师满怀深情,不辞辛苦,穿行在平江历史街区,为我们拉开了进一步了解苏州历史的新篇章!感谢您的付出,期待下篇更精彩[赞][喝彩]
@绿梦儿(蘭馨):谢谢绿梦儿老师的美评鼓励!
一个本子一支笔,踱步寻思记古迹。二老自慰二杯水,记下故事慰友籍。
@晓舟同志:兄弟鼓励记在心,痛风好转继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