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诗歌的声音

2024061007492655

近日,看到八十八岁的文先生又有一批新作展示,真无法想象他是怎样支撑着重疾的躯体,源源不断,满满复活并倾诉着一腔对生活的热爱和眷恋!只见他在《春播》里吟诵:
  
   清明前后 种瓜
   点豆。瓜蔓扯着
   思念。豆荚摇醒乡愁
  
   在文先生笔下,季节渗透诗内诗外,瓜蔓豆荚,一扯一摇,摇醒了乡愁,也牵绊着不羁的情怀:寄寓一壶春,念念待秋来。
   因为一场重疾,文先生多年语迟、语滞,身手不便,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胸中蕴藏的诗情画意。日复一日,他不停地酝酿、挖掘,把生活中所悟的点点滴滴以“微型诗”的方式。毫不懈怠地叙说着。
   在《给黄河》这首短诗中,他吟道:
   “白天看您笑 夜里
   听您哭。是乐是愁
   从未后退半步”
  
   有位诗友点评说:每每被文先生的诗感动时,都会想,他是怎么把平常写成了不凡的,也没用什么华丽辞藻,而是在细枝末节里自然地注入了灵魂。“给黄河”语浅意深,情感充沛,技法朴拙而格高,细节中见张力。
   黄河流域一直是诗人出生、成长的地方,也是其乡土诗反复吟唱的母体。因为热爱这片热土,热爱这里的父老乡亲,熟悉这里的风情、风俗、语言和文化传统。所以,诗人频频从平常的事物中去发现,去捕捉,以发现其中不平凡的社会意义。
   “舀碗黄河水 沉半碗泥沙
   澄半碗泪。 泪里煮沸生活
   泥沙里 播种希望”
   “九曲黄河万里沙”,再平淡不过的日常生存状态,在诗人眼里,“泪里 煮沸生活”,“ 泥沙里 播种希望”,寓意提升,透过对平民百姓生活的艰辛,看到世间万事万物的联系,给人“一叶一宇宙”之感。
   若说,八十多岁的文先生于自己的生命周期而言,已然步入冬季,他这是“攒了一冬劲儿 骨节都在 歌唱”呢!他这样《致蚂蚁》说:
   “小兄弟啊 什么
   时候 才能将我的
   童年 搬进冬天”
   莫非,诗人的“冬天”真的来了吗?莫非,花瓣儿真的散落了吗?听听诗人的:
  
   “蝴蝶飞成粱祝
   天底下 再沒蝴蝶了
   看到的 都是枯叶”(《散落的花瓣》)
  
   很难说这不是一种精神的“羽化”!借题神话,亦真亦幻于不动声色间,将童话搬进了冬天!诗人又是达观,不屈的,三言两语:
   “摇头摆尾 就把
   童年 扔在
   故乡深山里了”(《蝌蚪》)

于《指尖上的中秋》抒发对母亲的思念:“母亲把月亮 搓扁/又捏圆。企盼儿女/早一天 走进思念”,诗人只字未提中秋情节,只用母亲指尖上两个动作,便生动再现了对这个传统节日的深情眷恋!

你听,文先生昨日在《村姑与野菜》里这么吟诵:

随意提起一种野菜  就有一个村姑    水灵灵 站在你面前

嫩着 篮里一把菜,老了 灶下一束柴,苦根没娘,土里深深埋!叶甜 ,根苦,开一朵小花,香遍三十里堡……一咏三叹,嫩森森,绿盈盈的,有多清新自然,好香啊!

故乡是富矿,田园有童话!母爱无边,孕育诗人一生情怀……借此卯酉河博客福地,祈愿并祝福文先生—— 俺钦敬的兄长笔健文硕,健康长寿。

遵博友“吊脚楼”先生嘱,将我所了解到的文先生简况略述一、二。因文先生语言、肌体功能受阻,与本人交流程度仅限于在某文学网站上的沟通,甚为遗憾。两年前,我也曾第一时间邀约文先生来“卯酉河”一聚,但未能得到回音……因而更体恤到他的各种受困。

备注:文先生:山西人氏,笔名“残文”。一个因患脑溢血落下“半身不遂”后遗症20多年,现今88岁的老人。曾出版诗集《北方的山北方的河》、《多梦的黄土多情的水》、《河魂》、《浪花朵朵》微型诗、《霜叶集》等多部著作;

残文老师是中国诗歌协会会员,赵树理文学奖获得者;荣获第二届中华文艺全国文学创作大赛金奖。被诗坛誉为“田园派诗人”,是位身残志不残,凭着坚强的毅力,每天笔耕不辍,静心耕耘,用生命写诗的诗人。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72606

(12)
柳絮晗烟的头像柳絮晗烟
上一篇 2024年6月10日 下午3:11
下一篇 2024年6月10日 下午5:2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6条)

  • 雪花漫舞的头像
    雪花漫舞 2024年6月10日 下午4:16

    有沙发坐,爽!

  • 吊脚楼的头像
    吊脚楼 2024年6月10日 下午4:26

    文先生是谁?若有寥寥数语的介绍就更好了。诗人、诗人,人跟诗是不可分割的。

    • 柳絮晗烟的头像
      柳絮晗烟 2024年6月10日 下午4:43

      @吊脚楼您指点得对,待我补上此缺!

    • 柳絮晗烟的头像
      柳絮晗烟 2024年7月1日 上午8:44

      @吊脚楼遵博友“吊脚楼”先生嘱,将我所了解到的文先生简况略述一、二。因文先生语言、肌体功能受阻,与本人交流程度仅限于在某文学网站上的沟通,甚为遗憾。两年前,我也曾第一时间邀约文先生来“卯酉河”一聚,但未能得到回音……因而更体恤到他的各种受困。

      ” 备注:文先生:山西人氏,笔名“残文”。一个因患脑溢血落下“半身不遂”后遗症20多年,现今88岁的老人。曾出版诗集《北方的山北方的河》、《多梦的黄土多情的水》、《河魂》、《浪花朵朵》微型诗、《霜叶集》等多部著作;
      残文老师是中国诗歌协会会员,赵树理文学奖获得者;荣获第二届中华文艺全国文学创作大赛金奖。被诗坛誉为“田园派诗人”,是位身残志不残,凭着坚强的毅力,每天笔耕不辍,静心耕耘,用生命写诗的诗人。

      近日事忙,迟复为歉!遥祝先生夏日安康!

  • 雪花漫舞的头像
    雪花漫舞 2024年6月10日 下午4:30

    喜欢文先生这组微型诗,看了两遍。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6月10日 下午4:41

    聆听诗歌的声音,
    天籁之音,直入人心,
    诗是爱,是情,
    大爱无疆,激情澎湃。
    诗是山,是水,
    青山绿水碧空尽。
    诗是书,是画,
    书香贝叶过,画中天地新。
    聆听诗歌的声音,
    人生的脚步永不停!

  • 鸣虫的头像
    鸣虫 2024年6月10日 下午5:29

    故乡是富矿,深山有童话!了不起的文先生!

    • 柳絮晗烟的头像
      柳絮晗烟 2024年6月11日 下午6:23

      @鸣虫是的,是位值得钦敬的了不起人。曾经留言给他,以便电话上与他沟通,但他回信说,他语言功能因病受障碍……可他心里的诗句却如长流水一样,富有活力和激情!文学是神奇的!!

  • 风雨的头像
    风雨 2024年6月10日 下午5:33

    学习在时空,感动在时空
    问侯在时空,祝福在时空!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6月10日 下午5:45

    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凝聚了八十老诗人思维,才情的精华。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4年6月10日 下午7:04

    把平常写成不凡,在细枝末节里自然地注入灵魂——一首好诗,一首打动人的诗,必然是这样。

    • 柳絮晗烟的头像
      柳絮晗烟 2024年6月11日 下午6:28

      @难诉相思他对诗歌的挚爱,延续着他生命的长度和厚重。所以,他常常称读他、懂他的文友为“恩人”!

  • 祁俊清的头像
    祁俊清 2024年6月10日 下午9:04

    文先生的诗好,老师的解读也很好,真的是珠联璧合。

    • 柳絮晗烟的头像
      柳絮晗烟 2024年6月11日 下午6:28

      @祁俊清他对诗歌的挚爱,延续着他生命的长度和厚重。所以,他常常称读他、懂他的文友为“恩人”!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4年6月10日 下午10:08

    聆听诗歌的声音, 也是聆听灵魂的声音! 端午安康!

    • 柳絮晗烟的头像
      柳絮晗烟 2024年6月11日 下午6:32

      @轻品慢尝谢谢老师!还有人在自己丧失部分生活能力的时候,还敞怀歌唱生活的给予,这便是深入灵魂的挚爱了!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6月11日 上午5:23

    美文美诗美诗人,交相辉映,美美与共,直入人心。

    • 柳絮晗烟的头像
      柳絮晗烟 2024年6月11日 下午6:34

      @锦瑟黎燕向诗人致敬!他对诗歌的挚爱,延续着他生命的长度和厚重。所以,他常常称读他、懂他的文友为“恩人”!
      知遇知恩,难能可贵!
      谢谢黎燕老师赏读!致夏安!

  • 陌上梦落的头像
    陌上梦落 2024年6月12日 上午9:33

    这些短诗极富语言魅力,而且又充满了生活情趣。

  • 柳絮晗烟的头像
    柳絮晗烟 2024年7月1日 上午8:21

    文先生:山西人氏,笔名“残文”。一个因患脑溢血落下“半身不遂”后遗症20多年,现今88岁的老人。曾出版诗集《北方的山北方的河》、《多梦的黄土多情的水》、《河魂》、《浪花朵朵》微型诗、《霜叶集》等多部著作;
    残文老师是中国诗歌协会会员,赵树理文学奖获得者;荣获第二届中华文艺全国文学创作大赛金奖。被诗坛誉为“田园派诗人”,是个凭着坚强的毅力,每天笔耕不辍,静心耕耘,用生命写诗的诗人。

  • 皓月蓝空的头像
    皓月蓝空 2024年7月5日 下午9:28

    身残志不残,凭着坚强的毅力,每天笔耕不辍,静心耕耘,用生命写诗的诗人——向您致敬!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