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一个月前,我哥就在三兄妹群里说,打算端午之前回来一趟,一方面复查个胃肠镜,一方面给父母上个坟。于是这事就成了六月份的重头戏,也成了我和姐姐最大的期盼。
上周二晚上,我哥坐高铁从珠海回到了家乡,住在我姐家。次日一早我陪我哥到我院消化科专家门诊找陶主任就诊。我哥五年前因贫血在珠海做了肠镜,提示有0.8*1.2cm息肉,又去北京一家医院在肠镜下做了息肉摘除。那时候我就纳闷,怎么在珠海发现息肉医生不直接把它割掉呢?三年前因为小肠气我给他安排做了微创手术,期间顺便做了胃肠镜,没有发现息肉。按照常规三年得复查一次。我事先已经跟陶主任沟通好,他开了住院单,给病房护士长打了电话,当天就住进了院。杨护士长跟我也熟,给我哥安排得妥妥帖帖的。我跟我哥开玩笑说,现在小妹在上班,还有点人脉,过几年退出职场了,现在这些同事很多也到了该退的年纪,上来的年轻人一个个都不认识,做事恐怕就没那么方便了。
无痛胃肠镜约在次日(周四)下午。于是头天中午晚上只能吃没有渣的软食。我把饭卡给我哥,让他自己去食堂随便点餐。医院食堂有病员食堂和职工食堂,楼上楼下,饭卡通用。食堂就餐环境好,食材种类多,有稀饭面条蒸蛋酸奶等适合我哥吃的,比外面买的卫生安全。周四当天早晨起就不能吃任何食物了,七点多开始吃清肠药排空大便。那一包药得泡一升水,分几次在短时间内喝完。接下来会出现肠子蠕动和排便。护士交代说得一直到拉出的便便没有渣渣了,只有淡黄色的稀水,那才算排干净。一个上午哥在病房就在认真做这事。十点以后禁水。
我周四上午专家门诊,下午才有空陪我哥。我上班在一街之隔的人民医院妇儿院区,下班吃完中饭直接就去了对面的人民医院总院消化科病房。我姐也到了。一点钟,姐妹俩陪我哥去门诊三楼的内镜中心。陶主任要亲自给他做无痛胃肠镜。内镜中心病人好多啊!跟哥一起进去的有十几个,外面还有好多排着队。估计得好几个医生同时做,才来得及。做无痛胃肠镜得先上全麻,再操作。先做上面(胃镜)再做下面(肠镜)。也不知道究竟要多久。我和我姐就在外面候着。后来我姐跟我姐夫要去金华接孙子,先走了。
两点半陶主任出来跟我谈话,说检查情况基本上还好,就是在横结肠有一个0.5cm的小息肉,当场就摘除了。标本已送去病理切片检查,一星期出结果,应该没啥问题。三点钟麻醉清醒,护工把我哥推出来。我哥状态不错,他说他不用推车,可以自己走。我说千万别,你现在的状态跟喝醉酒差不多,一不小心跌倒了医院还要承担责任。我哥说那还是规矩点算了,不给你添麻烦。
我们一起回到病房。要求术后三小时方可进食半流食。吃完还要观察有没有不适。毕竟在肠子里做了个微创手术有伤口。我哥说晚上想出去溜达溜达。护士长说今晚最好还是留在病房,就怕运动多了肠子里出血。还科普了肠出血会有哪些表现。我说你还是消停点,难得一天不走路没关系,肠出血可不是闹着玩的。五点半我去食堂打了稀饭和水蒸蛋回来。等我哥吃完,看他没啥事我才回家。
周五上午九点钟我和我姐姐姐夫一起去医院。医生查房问我哥术后有没有不适,我哥说好着呢。于是给我哥开了出院。住院两天,包括化验检查、无痛胃肠镜加肠息肉摘除在内,总共用了三千多。我哥说比起北京那可是便宜多了,那次在北京花了一万多,报销后自己出了两千多。关键是太不方便,一个专家门诊预约往往得等上半个月,而看了医生后住院又得排队,时间耽搁不起。虽然他这次回来住院治疗是全自费的,但方便省事,从门诊看病到收住院到做完检查出院两个整天搞定。况且我们医院哪几个专业实力雄厚我一清二楚。办完出院手续,杨护士长一直送我们到电梯口。她跟我说,病理切片的报告得一周才出来,到时候她就微信发给我好了。
不得不说,我哥有两个妹妹是幸福的,啥事不用操心给他办得妥妥的。回到姐家,我姐做了好几个菜,都是照顾到哥哥的需要和口味。四个人一起吃了哥回来后的第一餐团圆饭。本来我姐夫是要去外面应酬的,后来想想说其实不去也可以。看到我们兄妹仨在一起其乐融融,他说啥也不想失去这份热闹。
周六我专家门诊,没能陪我哥。周日上午去了姐姐家。姐夫开车带我和我哥去给父母上坟。天下着雨。江南的端午前后,下雨是常态。不是本地民俗上坟的日子,向阳公墓静悄悄的。我们来到父母的墓地,在墓碑前摆了一个花篮,又冒着雨给父母上香烧纸钱。哥向老爸老妈报告了家里的近况,告诉他们大家都好,让他们在那一边好好的,别惦记。回来的路上哥说,这个事情了结了,这一年也就踏实了。的确是这样,上坟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让自己图个安心。
中午,在姐家来了一场真正的大团圆,因为川川一家四口也来了。姐做了一大桌子好菜,其中最好吃的是炖甲鱼。这只甲鱼得有两斤以上,是姐夫的一个朋友送的野生甲鱼,味道超级好,汤也鲜美。那么大一只,也只有全家团圆才吃得下。姐夫给我倒了五粮液,他说他下午不用开车陪我喝酒。哥只有眼巴巴地望着,他不能喝。这几天他得悠着点。
哥在我姐家住了三天,今天一早坐高铁回珠海了。他说过几天还有学生的期末考试,考完了批改完试卷他才可以回北京过暑假,和我嫂子、侄儿一家子团聚。哥在职场上也是蛮拼的。他是国内较早的一批留学归国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大学的系主任、系书记、副校长、党委书记,花甲之年从校领导岗位退下来,重操旧业教起了有机化学,一晃又过去了四年。我们全家都将他引以为豪,他更是孩子们的楷模。到目前为止,下一辈在学业上还没有一个超越他的,希望第三代能有一个与他比肩。虽然哥已是六十好几的人了,可是他不想闲着,觉得只有在讲台上才能获得成就感,因为孩子们都崇拜他、尊敬他。他拥有好多粉丝。
我们三兄妹约好,明年暑假回趟重庆老家,趁我们仨身体都还行,趁我叔叔还健在。一方面看看八十高龄的叔叔,他是老爸唯一的弟弟;一方面去我老妈的出生地——那个偏僻的小村子看看。老妈生前老是念叨着她那个离开后就再没回去过的茂坪村,那里有她童年的记忆。外公早夭、外婆改嫁后她就没再去过,这成了她一辈子的痛。
一想到明年夏天就要跟哥哥姐姐一起去老家,心里就充满憧憬。今天是端午节,此时哥哥已经在高铁上。我们仨在群里互道珍重,期盼来年在重庆老家再相聚。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72604
评论列表(44条)
坐沙发,观享余庆人家的佳节小团圆!
你姐俩长得真像啊!佳节安康!
@柳絮晗烟:谢谢!亲姐妹总有相像之处。端午安康![花][花][花]
兄妹感情好!祝福你们!!
@李宗宾19481957:谢谢李老师祝福!端午安康!
坐沙发上品读,点赞!爽!
温馨和美的兄妹!文中充溢着浓浓的亲情与孝道,其蕴含的思想很传统,很中国。
@鸣虫:谢谢!或许我们这一代是固守传统思想和孝道的最后一代了……
我就点了个赞,慢了一拍,连凳子都抢走了,不友好。兄妹感情深!祝福你们!!
@雪花漫舞:谢谢雪花老师美言!看来抢沙发的有好几位哈!没事,沙发抢不到,好茶还是要奉上。[花][花][花][礼物][礼物][礼物]
姐妹兄长,情深似海。
骨肉相连,人间挚爱。
书香门第,传宗接代。
为人师表,桃李四海。
大医精诚,受人爱戴。
老骥伏枥,不用加鞭。
发挥余热,共创未来。
夕阳无限,辉煌时代。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支老师!您的四字诗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
有你这个妹妹保驾护航,他安全多了。他是著名人物,看病也不容易,说明国家看病还是困难的,我们不知咱们解决。三院看病难,我就找清河医院。现在北京社区医院很方便,大病就很麻烦。什么时候大病方便,普通百姓就烧高香。我姨姨就是七十出头得直肠癌去世。祝福你们哥哥健康快乐。
@杨自记:看病其实不管是谁,不管在哪里,都会有诸多不便。自己在医院当然好些。但换家医院照样会碰到麻烦。只能祈祷各自平安,少生病,不生大病。祝您端午安康!
@难诉相思:看大病难,希望国家慢慢好转。现在北京小病是很方便的。现在也盖大医院,比如清华西门正在盖。国外六十体检都做肠镜,预防很多肠癌。我们也可借鉴。祝好博友。
兄妹相聚,温暖温馨。问侯!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谢谢风雨问候!端午安康![花][花][花]
有个好哥哥,妹妹俩好幸福;有两个好妹妹,哥哥好幸福。
@四格格:此话太经典了!谢谢格格妙语!
哥哥有这么好的两个妹妹是幸福的,妹妹有这么好的哥哥也很幸福。因为哥哥是你们的骄傲。温馨和美的兄妹三人都很优秀,祝福哥哥早日康复!
@清心:谢谢清心姐的祝福!我很幸福,因为有哥哥姐姐,虽然父母走了,还有手足之情。
一母同胞,手足之情,朴素文字,感人至深!
@祁俊清:谢谢祁老师!
兄妹团聚,喜上眉梢, 兄妹情谊, 地久天长 ! 祝端午安康!
@轻品慢尝:谢谢!短短几天和哥相聚,极大地满足了我对亲情的渴望。
兄妹相见,格外高兴。看到最后才知道您哥哥是一位事业有成的的人,同时您兄妹三人都很优秀,值得敬佩!
@邯郸常跃进:哥是我们仨当中的佼佼者,和他比起来我平庸了很多。谢谢跃进兄来访美评!
手足情深,血脉相连的情深意真,在字里行间星光闪烁,令人垂涎。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随着父母的离世,更觉得手足之情弥足珍贵。
传统的相聚,充分体现亲情的力量!
@解世权:谢谢世权老弟!
@难诉相思:又认了一个姐姐不是一般的幸福[爱心][爱心][喝彩][喝彩]
@解世权:[咧嘴笑][咧嘴笑][咧嘴笑]
兄妹情深,温馨幸福,令人羡慕。
@陌上梦落:谢谢梦落老师!唯有骨肉亲情永远难以割舍。
原来美丽的蒋主任出自书香人家,怪不得气质超绝,文字可爱,病人遇上您是大幸。
@霁月:霁月老师夸得俺脸都红了。[可爱][可爱][可爱]
哥哥是个了不起的人。一母所生,哥哥比姐姐高出好大一截。
@惑矣:我哥小时候有牛奶喝,我和我姐没有。而且我姐小时候还生过一场病。
三兄妹团聚,满满的亲情。我也有两个妹妹,和蒋院兄妹相仿,小妹与蒋院同龄。父母永远是亲情关系的维护者,每年的扫墓,就是我和老伴兄弟姐妹相聚的日子。蒋院是医生,多了个为家族保健康的责任,蒋院的哥哥很幸福。
@诚厚:诚厚老师说的极是。父母永远是亲情关系的维护者。虽然父母已走,但他们埋葬的地方让子女牵挂,不远千里过来扫墓祭奠。兄弟姐妹因此而得以团聚。
为你拥有的亲情感到开心[花][咧嘴笑]
@斜风细雨:谢谢美评![花][花][花]
姐姐每篇文章的题目总是特别好,所谓画龙点晴之正是如此。[赞]
@梨子?:梨子夸得俺喜滋滋的[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