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系列之四——老母亲旅游

1710558503044

  母亲是个农村老太,八十多岁,眼不花,耳不背,脚力尚健,除了记忆不如从前,并不觉得老迈。

母亲虽不识字,但兴头却很时尚。去年,媳妇问她的心愿,她说想旅游。话一出,着实令我们新奇,没想到她这把年纪了,还有这新潮的念头。媳妇说,“妈,好好吃饭,把身体保养好,一定带你去旅游。”

母亲的饭量不大,过去也不喜欢喝酒,自从媳妇说保养身体后,她的饭量大了起来,听说酒能活络血脉,几十年不沾酒的她,居然也在每顿饭前小酌三杯,尤其是早餐,二两牛肉面条,一碗热腾腾的黄酒往桌上一摆,她有滋有味地把汤汤水水喝个精光。我们知道她是在为旅游做功课。

母亲说,“沾你们的光啊,这酒真好喝,喝得满身都热乎。不旅游都快活。”

她没文化,她的语言中没有幸福的词汇,幸福对她来说就是快活,但他笃信生死在命,富贵在天,活一天就高兴一天。

今年春节前,我们把她带到广州。在襄阳飞广州的航班上,我问她,“怕掉下去吗?”她满脸婴儿的笑:“你们年轻人都不怕,我怕个鬼。我那湾子好多人火车都冇做过,我都坐飞机了,我比他们快活多了。”

那天去广州白云山,在上山的电瓶车上,母亲见满山的葱绿,曲径通幽的小径,涂红描绿的楼亭,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问我,“这是不是菩萨住的地方?”

我说:“这里没有菩萨,你就是我们的菩萨。”

母亲斜了我一眼,半是幸福半是愧疚:“我活过分了,花你们的钱。你们也老了,还把我当活菩萨供。”

下了电瓶车,导游把我们集中在一棵遮天蔽日的古榕树下交待事项,母亲摸着树干上的一块铁牌,问我上面写的什么。我说,“这是它的户口本,上面记的她的生辰八字。这棵树有120年了。”她不以为然,漫不经心地说,“城里的树都享福,农村的人老了,不说儿女们记不得老子哪天生,自己都黄魂得不晓得子丑寅卯了。这兜树也长成精了,比你爷爷还老。”我说还有比它更老的。她说,“那就是祖宗了。”

在下山的缆车上,她时不时左顾右盼,畅快地笑着,“这吊车真稀奇,象菜棚里吊着的葫芦,还能自个儿跑。”我说这叫缆车。母亲说,“城市人真会改名字。好吃懒做,坐在车上偷懒,用不着爬上爬下。”

缆车里同行的一对夫妇还在为与导游的争执而气恼,母亲开导开了:“事都过了,还想个么事呢,这要几快活有几快活。老想不快活的事,还不把人愁死了。”

那女的也乐意接茬,“这阿姨心真宽。”

“人的心就拳头大,装不了几桩事,装了苦愁就装不下快活。”

他们没有回话,但从他们的眼神里,能够读出对母亲的欣赏。

母亲从不怯场,掖不住心事藏不住话,想到哪说到哪。在回广州的路上,导游用带有山东口音的普通话讲段子。母亲除了她的乡音,什么话都听不懂,导游不厌其烦的唠叨让她心发躁,忍不住的她突然大声冒出一句,“别嚼牙巴骨了,躁死个人!”

导游问,“阿姨,您说什么?”我接过话头,“阿姨要你讲普通话。”导游懒得理会,不管不顾地继续着他的胡编乱造,母亲只好私底下发牢骚:“这狗日的比我们老家村长讲话还有中气。”

次日,是个小雨天,海风横吹,细雨斜穿。在田盐港去沙头角的游轮上,母亲执意坐在顶层,我担心她着凉,要她到底下的密封舱,她不肯:“不碍事的,你姆妈过去在湖里打水草,也冇伤风感冒过,这点小雨算个鬼?我要站在高处看个够。这么好地方下辈子都来不成了。”

我指着远处的山峦对她说,“那边是香港。”她一脸不惑:“都说外国好,连房子都冇得,好个鬼?”母亲是错把香港当外国了。

本来是要带她去香港的,因为没来得及办边防证,没能成行。那天去珠海的路上,我对母亲开玩笑说:“您认不得字,我说珠海是香港您也不晓得。”她说:“到哪里玩都不是一样的?快活就够了。”她想起了前天去中英一条街,一条逼仄的街道,不到300米长,走起路来磕磕碰碰。那天,在中英界碑旁,我告诉母亲,这边是深圳,那边是香港。母亲用手一比划,“就这一掐长?屙泡尿都不够。”母亲见我又提起香港,随口应道:“前天不是去过了?一条猪肠子街,还没有我们新堰河(她老家的集镇)热闹。”

从广州回来后,我问母亲:“你还记得在广州玩了哪些地方?”

“忘了。”

“那不是白玩了?”

“记得有么事用?反正是快活了。”说着说着就从布袋里掏出照片,一张一张地看,“回老家了买个镜框子挂在墙上,想你们了,瞅上一眼。”

想我们了瞅上一眼是实话,自然还有得瑟的成份。

母亲的旅游,没有我们现代人旅游后的遗憾和失落,她的幸福就在路上,快活就在当下,她的朴素比之我们所谓的文化人内心既存的得失观,似乎要实在许多。想想自己过去埋汰她的固执、她的封建、琐碎,都觉得了无资格,我们自我欣赏的所谓智慧、达观,有时候远不如她的风景靓丽。

我媳妇见她兴致不减,说,“天暖和了带你去北京。你去吗?”

“去!去!去看毛主席,看天安门。”

北京在她心里,没有过多的信息储存,除了毛主席、天安门,还有她的两个在北京工作孙女。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72188

(7)
吊脚楼的头像吊脚楼
上一篇 2024年6月5日 上午6:08
下一篇 2024年6月5日 下午1: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7条)

  • 川明的头像
    川明 2024年6月5日 下午12:46

    您那里也兴讲:“”狗日的“”?哈哈。反正您也不看留言党。[微笑][微笑]

  • 鸣虫的头像
    鸣虫 2024年6月5日 下午2:13

    老太太朴素的话语,朴实风趣,既有着享受当下的欲望,又透着乐天知命的豁达。这样的老太太,想不长寿都难。祝福寿绵长!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4年6月5日 下午4:54

    年轻时的容颜是父母给的,中年以后的容颜是自己修炼的,老年后的容颜一半是子女给的。您母亲八十多岁,腰板挺直,面容姣好,这既是她自己修炼的结果,也离不开你们做子女的悉心照料。

    • 吊脚楼的头像
      吊脚楼 2024年6月5日 下午6:10

      @难诉相思照这张照片时,母亲已八十一了。她吃了一辈子苦,只是七十六岁时,跟着我国内国外走了许多地方。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4年6月5日 下午8:00

    “反正是快活了”, 这话说得也快活, 有你这样的儿子, 能不快活?

  • 周旭才的头像
    周旭才 2024年6月5日 下午10:59

    老太太时时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才是真正的明白人。禅宗的观点认为,活在当下就是禅,应无所住就是最好的修行,老太太不知不觉中活成了若干修行人追求的境界,旅游时只管快乐,事情过了就不再去想,这样的心态就是活神仙,活菩萨!

  • 杨自记的头像
    杨自记 2024年6月6日 上午8:45

    老太太幸福了,能在孝顺的儿子带去玩耍。趁她身体好多走走。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