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杨君无人机拍摄的老鼠过梁)
记不起是哪一年,我在国有蕲春县牛皮寨林场参加森林资源摸底建档工作的时候,时任林场书记、场长陈寿松,带我站在林场大古坪队部,指着远处高高耸起的隐隐山峰对我说,“芳儿,那对面的山你敢不敢爬上去?你如果敢爬上去,我更要对你另眼相看了。”我说,这对面的山有什么特别之处吗?看起来那么高,要爬上去肯定很难,要花好长时间了。陈书记说,“当然有特别之处,它的名字叫老鼠过梁,目前爬上去的没有几个人。你看它山顶白白的,全部是石头,山脊很窄,窄到仅仅只有老鼠才能爬得过去。”
事隔这么多年,那个见到我总是叫我“芳儿”,对我总是毫不吝啬夸奖之词的老书记,作古人也一年又两个月了,当我终于站在“老鼠过梁”那窄窄的石脊时,面对着牛皮寨近六千亩的郁郁青山,和远处清晰可见的花园水库七星岛,我心里喃喃自语,老书记,我终于爬上“老鼠过梁”了。
走野线爬老鼠过梁,在甲辰年这个4月春深的晴好天气里,得益于新任林场场长张杰的盛情邀请,我们一行四男三女七人终于成行了。只是过了这么多年,许多户外爱好者,甚至包括几届县级任上的领导,都爬上过老鼠过梁,如果陈老书记地下有知,就会知道我们能爬上老鼠过梁也算不上什么稀罕之事了。
在狮子镇畈上塆村六组的小拱桥处,我们等待与张杰会合。拱桥下的小河流,河水清澈见底,水底的小石头、砂子清晰可见。小拱桥不远处的上游有一妇人在河边洗衣服,棒槌声声,让人恍然回到小时候。桥下边有四五只鸭子悠闲地在戏水。河边水草青青,哗啦啦的水流声,直击心底,一种舒适的、放松的感觉油然而起。“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想那柳宗元当年在小石潭听到的声音也不过如此。一农民模样的老伯见我们拿着手机拍照,主动走过来笑着打招呼。一个骑着三轮车的老人,在和一个步行着的老人对话,“我今年八十七了,身体还可以,我骑车子准备到镇上去买点东西。”新修的柏油路面,骑三轮车应该不费力气,我只是惊讶于快九十的老人了,家人还放心让他骑车上街。
(图为畈上塆村六组的小河流)
张杰一身登山的行头,对我说他爬过两次老鼠过梁,这让我有些惊讶。他说,今次带我们走“缓上陡下”的路线,这样爬起来比较轻松一些。
说是轻松一些,但是整个行程仍是超高强度的一次野线活动。因为第二天,有几位同行都异口同声地说大小腿胀疼的厉害,我亦是如此。沿路可见户外爱好者留下的标识。同行杨君原是一名资深户外爱好者,见到那些颜色各异的小旗挂在路边的枝桠上,他作如是说。
“缓上陡下”的线路,是从林场栗子坳队上去,再从林场小寨队下来。山上茂密的林木,被今春的那场冻雨折断了不少,横七竖八,堵在林间小道,让我们多次从倒下的树体中匍匐而过。张杰说,当时树木折断的声音,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山上像放鞭炮一样,“噼噼啪啪”地一直响过不停。有很多大树连根拔起,盘错虬结的树根带着泥土整体裸露在外,让人感叹大自然的摧毁力量。栗子坳队、小寨队在陈老书记手上,栽下了许多成片的油茶、杉木、柳杉林,在这场冻雨中,很多很多的林木被拦腰折断,有的林木竟然成片状的撕裂,露出白白的木质韧皮部,高高的矗立在林间晃疼了我们的眼。看到这些,我甚至感觉到了林木的无言疼痛。栗子坳队后面山上避风处的大片杉木林,有幸避开了冻雨,整齐的林相,挺拔而又匀称的林木,赢得了一路同行的赞叹。这么好的林相,只有国有林场才能见到。
进入山脊缓行处,有很宽阔的防火线,分水为界,一边是浠水县,一边是蕲春县。宽宽的防火线上竟然四处可见野生的鱼腥草,更有其它的中药材,固然老师发现了一大片玉簪,寒天老师弄起了一株包起来说带回自家院子里栽种。《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玉簪的根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消肿、解毒、止血的药效。寒天老师背着双肩包,像个少年似的在防火线上从左走到右又从右走到左,几个来回,他说自己十分钟内穿越浠、蕲两县几个来回。呵呵,快乐而又纯粹的中年人,户外活动的乐趣真的不在结果,而是贯穿于户外的全过程。
山脊渐行渐窄,一丛丛、一蓬蓬、一束束鲜艳的映山红突然像调皮的仙子一样,从树林中冒了出来。她们或躲在某棵大树后,或依在某棵巨大的枯桠侧,或摇曳在岩丛表际,或从悬岩下方探出头来,或与高大的松树相依相生,花色浓淡不一,花色艳丽得让我们一行一直在惊呼赞叹。这高山之巅没有受过任何尘俗侵扰的颜色,干净清澈、夺目袭人。弄花香满襟,我们与她们合影相依时,不自觉地也仙气飘飘,超凡脱俗感油然而生。
路愈发险峻狭窄起来。根本没有路,我们沿着山脊爬行,杂树、枝条成为我们往上攀爬的拐杖,成桦更是早早地就地取材,弄一根合适的小树干做拐杖。几位男士纷纷伸出他们的双手,为同行的女士助一臂之力。我们无数次问张杰,这是不是已到了老鼠过梁?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又一次再一次地鼓劲向上攀爬。看到一块巨石兀立在林间,中间几条裂缝,呈规律的环状分布,成桦说像是手撕面包,我们一下子觉得神似。固然老师、寒天老师先后跳上面包石,摆出一个“波士”,男人天生的征服欲显露无遗,几位女士则比较低调地依在面包石上,杨君立马拍下这一瞬。造化的神奇,不面对面的领略与感受,真是无法体会到它的妙处。
“现在已到了老鼠过梁引梁了,大家加把油鼓把劲。”到达山石崚嶒,有一古松傲立之处,张杰告诉我们说。
难怪陈老书记说,这里只有老鼠才能爬得过去。我们从无数块参差错叠的巨石缝里小心翼翼地往下蹭,眼前白得耀眼的岩石如棱,卧在山脊,两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杨君提醒大家,手机装在包里,看脚下的路,不要拍照,一步一步走稳,实在不行就下蹲,双手撑住岩面。这个方法果真凑效,几个胆小的包括我在内都是这样到达老鼠过梁的正梁。
一下子视野开阔起来。我禁不住长啸几声,呼出胸腹久积的浊气。清新的气息沁入心田,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起来。轻风拂面,如醉如痴。极目远眺,左右两边,是无边无际的郁郁青山,无数座峰峦臣伏其下,蓝天白云,分外澄明。左前方,库容量全县第二的花园水库及水库中的七星岛历历在目。
想起当年指点老鼠过梁的情景,心中顿时感慨万分。人是需要有梦想的,至于梦想什么时候实现,只要心中有她,就一定会有逐梦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杨君的无人机在我们的头顶盘旋,我们向着无人机方向挥臂欢呼、高叫,我摘下我的遮阳帽使劲地舞向高空,作振衣御风之想,大家都想留下最美最快乐的瞬间。人至最高处,为什么会狂喜?是因为目光所及处皆无遮挡;人的梦想一旦实现,为什么会开心?是因为达到了想达到而难以达到的结果,心胸自然就开朗了。
下山的路果然如张杰所说,比上山的路还要陡,如果不是冻雨折断木时不时地挡住了路径,同行的几位都想顺势向山下快速奔去。路过林场小寨队的山林,又见到了陈老书记当年带领工人栽下的成片人工林,只是折断、自然风化严重。见到了很多林下抚育的痕迹,张杰说,林场近期一直在搞人工林木抚育,相信过不了多久,森林又会恢复到昔日的良好林相。
溪泉淙淙,鸟语幽幽,下山时有一石楼翼然,上面有字“西门楼”。楼体呈品字形,石块呈条块垒起,许是浸润了久远的风霜雪雨,石块灰黑色,使门楼自带沧桑。这是否是昔日牛皮寨的西大门,还是本身就是林场小寨队曾经的西门,我们无从知晓。沿路有多处倒塌的古石墙,岁月悠悠,它们无言地承载着过往,讲述着曾经的故事。
四个小时的攀爬过程,很快就过去了。回望老鼠过梁,它仍是来时的模样,静静地青到碧空。挥手作别,心里闪过我今天作了一回过梁老鼠的念想。人生之路,有多少条狭窄的梁需要攀越,至少,今天我已越过了一条。我觉得我要另眼相看我自己了。 (2024年4月29日写于漕河)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70009
评论列表(11条)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路在脚下走,砥砺奔征程。
好游记,赏读!
读完之后,我竖起大拇指,不由对您另眼相看了!
此山没建成景观旅游点似乎很可惜。因为:
有传说:老鼠过梁。可说成西游记里被悟空掏窝之后,老鼠精后代来此安营扎寨。
有古迹:单单那一簇石门,就有讲不完的改朝换代故事。
有学问:那块突兀而起的巨石,肯定是冰川遗迹。
“老鼠过梁” 这名形象, 从图片看, 要攀爬过去,还真是历险呢! 一行人一起历险,很壮胆!
深邃文化游记,静水流深,神骏灵动,十分传神,极具画面感,给人以精神盛宴的大美情致。
文图都精美!爬野山是勇敢者的游戏,厉害!
真心佩服您,居然能够爬上那么险峻的“老鼠过梁”,值得为自己骄傲!我已经很久没有一览众山小的勇气了。[偷笑]
拱桥下的小河流,河水清澈见底,水底的小石头、砂子清晰可见。小拱桥不远处的上游有一妇人在河边洗衣服,棒槌声声,让人恍然回到小时候。桥下边有四五只鸭子悠闲地在戏水。河边水草青青,哗啦啦的水流声,直击心底,一种舒适的、放松的感觉油然而起。“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想那柳宗元当年在小石潭听到的声音也不过如此。——好喜欢霁月的情怀,视角与文字,有季羡林散文美质之风。
一边看一边读,尽心老师过桥梁,美丽思路随风起,细心看看到卯酉。
那个面包石,更像一叶方舟,载着你们去探险,去涉老鼠过梁。假若老场长泉下有知,他会翘起大姆指说:芳儿,好样的,路在脚下,老鼠过梁难不倒你,有志者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