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生前唯一的爱好是到茶馆店喝茶,从年轻时一直到去世前的半个月。那时茶馆店的茶叶很次,喝茶不是主要的,除了听说书,就是听茶友聊天,茶馆店成了信息传播场所。普通百姓聊的多是家长里短,这些信息成为父亲的谈资。
现代互联网发达后,信息传播更快更广了,手机在手,全知天下事。官媒的信息可靠,自媒体的信息往往存疑。与自媒体的信息相比,我更喜欢朋友相聚时聊天中的信息。朋友们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他们传播的信息是比较可靠的。
最近有三次与朋友相聚,一次是我去看望朋友,一次是我作东邀请朋友,一次是朋友作东邀请我们。在前两次的相聚聊天中,我获得了两条有价值的信息,还与朋友们就信息中隐含的深层次意义展开了讨论,让相聚有了实质内容。
一条信息是在我作东邀请朋友的聚会中获得的,内容是在古城区五卅路老市委房屋改造中,挖掘出了战国时代的文物。发布者是我调离苏州后任分管新闻的副部长的同事,信息绝对可靠。
这条信息对苏州而言太重要了,意义重大。2500多年的建城史且城址始终未变,是苏州人引以为豪的。但也有学者对这一定论持怀疑态度,怀疑的依据是古城出土文物最早为汉代。木渎春秋古城遗址的挖掘并成为全国年度六大考古新发现,似乎为这一怀疑提供了新依据。而这次战国文物的发现,让古城即春秋阖闾大城似乎可以盖棺定论。木渎春秋古城遗址,应该是比阖闾大城更早的城址。留待专家们去进一步研究。
另一条信息是我去看望朋友聊天中获得的,内容是猫粮的销售已超过婴儿奶粉。发布者是我大学同学科的师弟,曾当过园区职技学院院长,把学院发展成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信息的来源是他在上海一家研究猫粮的外国机构工作的儿子,应该是绝对可靠的。
这条重要信息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猫粮热销,联想到儿子南大一位原做汽车销售的上海同学,意外转行做狗粮销售,不热销不会转行。猫粮、狗粮热销,说明养猫、养狗的越来越多。婴儿奶粉销售下降,说明养孩子的越来越少。虽然养猫养狗的各个年龄段都有,但不能排除有些年轻人宁愿养猫养狗而不愿养孩子。而养猫养狗的老年人,很多是没有第三代需要照顾。越来越多与越来越少,二者之间应该有关联性。
人口出生率下降,与“不输在起跑线”认知下的育儿经济成本高是有关系的。外甥有三娃在医院出了名,政府并没有补贴,外甥只是喜欢孩子。老家村的高额生育补助金,算不上政府行为。
猫粮、狗粮价格不菲,养猫、养狗的经济成本也不低。生育率下降,应该还有精神方面的原因。中考与高考,承受这6年压力的,不仅是读书的孩子,还有家长。小学阶段相对轻松些,但“告状”性质的家校联系,常常让工作忙碌的家长心烦意乱,对孩子也就很难再保持耐心。
关于学校和老师对学生“不敢管”、“不会管”、也“不想管”的情况,有的说教育出了问题,曾在教育主管部门工作的说是社会性问题。我觉得都说得没错。教育是个社会性问题,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是有问题的。学生为人方面的问题,需要学校与家长的配合,家长应负主责;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学校至少应该负主责。
关于如何提升生育率,自有专家们去研究,用不着我等操心。只是以为,精神压力方面的顾虑,比起经济方面的顾虑可能更多些,解决起来也会更难。
至于朋友夫妇邀请我们夫妇相聚,因为朋友夫妇都是张家港人,且曾经都是我的同事。夫人1983年大学毕业分配在老家的党校当教员,那时我刚担任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我们的聊天话题主要集中在当时的教员后来的发展情况。
我豁然开朗:回归家庭后,仍要保持一定的社交活动,意义就在于所关心的但网络上不可能出现或尚未出现的可靠信息的交流。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69601
评论列表(42条)
你的文章让我想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一定的学术知识,有一定的道德涵养,聊天才可能得到有用、可靠、并有一定意义和价值、与社会问题有关的信息。但一般的普通人聊天更多的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有时一不留神还会惹祸上身。所以孟母择邻,那么聊天也得择人。
@四格格: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常相聚的朋友也需要作选择,吃饭不是主要的,让聊天变得更有价值些。谢谢格格美评!
诚厚的深邃佳作,将宅家之人,须有不可或缺的社交活动,由此敞开心扉的交流,获得深度的可靠信息,这一热点通透呈现,极具社会价值,令人深度共鸣。这就是站的高望的远啊。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老师美评鼓励!
信息爆棚的时代,真假的甄别非常难得,老师去伪存真的严谨更胜一筹。
@祁俊清:谢谢祁老师美评鼓励!
朋友聊天信息多,国事家事皆俱有。
社交活动不可少,网络天地竞自由。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支医生赐玉!
官方媒体文过饰非,高知内议真实可靠。小道消息捕风捉影,无知百姓跟浪追潮。
@晓舟同志:文豪们在他们那个时代说的话,有些具有超越时代的精辟。
虽然没有刻意建陋室,诚厚老师借雅所老友相聚,一样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丝竹之雅,伴案牍劳形。中东俄乌事,姑苏古今情,网上流传段,尽和民间声。
养狗比养孩子划算。今天碰上两位北漂者相聊,皆是打工在这,有家不能回。妻子不能与就业者共同生活,孩子教育是一大关卡。孩子来到北京,进小学重重难关,租房费难以承受,考大学要回老家。这,要儿女何用?大龄青年还不如养狗养猫。
如此较少人口,人才质量还是难以保证。
有些码字青年人,在街上就专用包里背着猫,来来去去。有的猫个头还很大。
@川明:欣赏川明老师美评,谢谢川明老师鼓励!
信息爆棚,真假难甄,老师站的高望的远,去伪存真的严谨更胜人一筹。
@雪花漫舞:谢谢李老师美评鼓励!
以前养狗是为了看家护院,养猫是为了防止鼠患。现在成了一种感情的寄托。
人的起源是群居,需要交流,感情,沟通。当人感到与人交流不如与猫狗交流更可靠时,猫狗自然就成了宠物。
不愿意养孩子,成本高,困难多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养孩子的投资,没有回报,或者说,是高额的付出,负数的回报。以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现在那里还有宗祠的意识,绝大部分都成了无根的浮萍,飘到那里是那里。
@地质之花:说得对。过去养儿为防老,现在有社保,不愁老年没依靠。欣赏大姐评论!
与高层次朋友聊天,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是高质量的社交;与普通朋友聊天,大多是家长里短的八卦,虽质量不高,但也可解闷消愁缓释压力。两者对身心健康都有帮助。您说的猫粮销售超过婴儿奶粉我信,因为我养了两只猫却没有养过孙子。身边丁克、不婚族比比皆是。
@难诉相思:说的是,聊天就是信息的交流,各种信息都有作用。
儿子儿媳选择丁克其实我有一定的责任。作为儿科医生,见多了生下不健康孩子、或者孩子因病早夭的家庭悲剧,平时聊天或多或少会聊起。对于未知将来的恐惧、对于失去的害怕,让他们选择了不要得到。
@难诉相思:哈哈,确实是有责任的。找儿科医生的都是得病的孩子,健康的孩子怎会去医院。不健康的孩子毕竟是少数或绝少数。
生儿育女,古来有之。今人婚而不育,养猫养狗而不育儿,此等行为,可谓反天条!
@清河君:人类的繁衍,是每一代人的使命。欣赏好友评论!
人虽退休, 社会关怀、人文情怀不退休, 观察力和思考力不是退休, 而是提升![赞][赞][赞]
@轻品慢尝:欣赏教授美评!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样的交往不仅令人愉快,还会得到在别的地方得不到的信息。点赞老师的观点,祝您五一假日愉快!
@邯郸常跃进:谢谢跃进老师美评鼓励!
诚厚与朋友相聚之中,获得的二条信息,极具振聋发聩的价值。
@锦瑟黎燕:有些聊天是无意中获得一些有效信息,也有有意识的聊天。最近,我计划约同小区的苏州昆剧院老院长喝茶,聊聊昆曲。谢谢黎燕老师鼓励!
所以朋友还是得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特别是的些敏感问题,且莫人云亦云;非可靠可信的传闻听过就罢,莫做传谣人。
@四格格:这些朋友,都当过长的,聊的话题都心照不宣是可以聊的。在那个场里呆过的,都是老江湖了。
不放过一次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机会,诚厚老师是个有心人,向您学习!
@鸣虫:谢谢鸣虫老师美评鼓励!
猫粮的销售已超过婴儿奶粉,这个我相信。我两个侄女儿,大的养一个猫,小的养三个猫。真不知她们怎么想的,反正我不喜欢猫。
@霁月:我没有亲友养猫,对养猫人的心理完全不了解。听听养猫人所想,看看我们能不能理解。可以做这样的“采风”。
现在也不知个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生育、养育、教育都成沉重的话题。。[难过][难过]
@解世权:丁克多为经济条件不错的城里人,没听到过农村有丁克,这说明不养孩没有养老之后顾之忧。享乐主义恐怕也是不养孩的原因。谢谢兄弟来访和评论!
诚厚老师的文章总有深刻的意义,读来受启发,有共鸣!
@惑矣:谢谢惑矣老师的抬举和共鸣!
悄悄来到您的空间
静静欣赏您的家园
默默倾听您的故事
细细品味您的情感!
@风雨:谢谢风雨老师赐玉!
回归家庭后,一定要保持一定的社交活动,否则,与社会脱节的生活等于慢性自杀.茶馆的信息量是很大,但是,也要看聊天人的素质,您的圈子都是有级别的人,所以聊的都是社会热点问题,都具有家国情怀啊。猫粮狗粮的购买量超过婴儿奶粉,这件事,细思极恐啊!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您的文章总是关心社会问题,站位高,有见地,喜欢和您交流!
@玉梅:谢谢玉梅老师的美评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