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子来电,她在金华得住上几天,希望跟我见上一面。
中午11点滴滴打车前往。英子约定在金华世贸城市广场四楼的粤畔餐厅共进午餐。她还叫了周周。大学里我们仨同寝室。现如今交通便捷多了,不到12点已经到达世贸城市广场兰溪街和李渔路交界口。上四楼A区,找到粤畔餐厅,见到了望眼欲穿的英子。半年多没见了。上次见她还是大学同学会。这回觉得英子似乎老了些,定是带孩子辛苦。
英子说周周还在公交车上,等等她。我心下嘀咕着,干嘛不打个车呢,同城打车不比坐公交更方便吗?等待期间先跟英子聊会儿吧。
同学会结束后过了一个多月,英子去了新加坡,照顾两个外孙,一个刚上小学,一个才会走路。今年三月份跟亲家交接回国。本想在国内到处玩玩,可是身体出了点小故障:左手腕不得劲,肿胀疼痛提物困难,经多方检查,诊断为“腕管综合征”,已经压迫到正中神经,这不刚做了微创手术。她给我看了刀疤。我觉得她可能是抱孩子太辛苦了才会落下这毛病。除此她还每天得吃降压药。我告诉她,我倒是没啥大毛病,就是最近这大半年被繁复的种牙工序给折腾的,到现在还没大功告成。大概是这个缘故,口腔时常莫名其妙疼痛,仿佛得了口疮,可是对着镜子看看有好端端的。英子说:我也有过这样的症状,跟免疫力下降有关。六十岁女性通病。吃维生素B2,100mg一粒的,每天一粒,过几天就好。有这么灵?我赶紧淘宝下单。我跟她说若是吃好了那都是她的功劳。
英子虽然老家在金华,毕业也分回了家乡,但后来嫁鸡随鸡,跟大博士老戴去了南京,世纪初又调到杭州,直到退休,因此她的家在杭州。我问她这回来金华主要为什么,她说趁着术后休养期间,回来看看老母亲,看看婆婆。两老都在养老院。老母亲老年痴呆多年了,看不看无所谓,她根本认不出人,更不用说情感互动,只不过看过自己心安了。婆婆原本是她大姑子在照顾着,可是她也七十多岁一身的毛病,这回趁着婆婆住院,大家商量了一下,出院就送去了养老院。养老的话题总是这般沉重。
周周一个金华本地人,比我足足晚了个把小时才到,我也是晕了。她坐公交车居然坐错了方向,又换乘。这个大专家只会看毛病,在生活上实在太不能干。她说她还以为我是坐808路兰溪-金华往返的大巴。那趟车速度超慢,上下车的人又多。我说这么重要的约会我是不会坐大巴的,人挤人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干什么。到了金华两眼一抹黑,城市广场在东南西北都搞不清楚,还得找地儿。关键是我觉得时间就是金钱,省下来路上的时间,就可以跟同学多聊天了,岂不更好。人跟人观念不一样。求同存异哈。
英子点了双人份套餐,荤的有鱼有肉有卤鸽,素的有玉米豆腐,主食一只面包三只虾饺。我说我们仨吃吃足够了。况且周周有糖尿病,很多东西不能吃或不能多吃。用餐前周周习惯性地先吃了药。和周周没见面的时间更久,因为去年的同学会她缺席,那时她身体状况很不好。她说那次刚去西藏旅游了一趟,因为高原反应回来后心脏出了问题,怕贸然参加同学会给人添麻烦。
我和英子同岁,周周比我们年长四岁。我总觉得周周的变化不太大,以前在大学里她就老气横秋,现在还是这付样子,倒显得有些逆龄了。英子和周周的共同点是子女都在海外,因此共同语言很多。不过英子更操心,她的女儿女婿在新加坡工作,有俩外孙,她两口子和亲家得轮番过去帮忙。周周的女儿在米国,是高薪不婚族,“她除了上班,唯一的爱好就是养猫,跟你一样。”周周笑着对我说。我说那说明她是个喜欢安静、心地善良的人。周周说,在米国待久了,人也待傻了。我说你老娘怎么样?记得一直是你在照顾着。她说走了两年了。我说现在你可以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了吧?她说可不是,等合同到期不上班了打算去米国跟女儿团聚。
三人当中英子最健谈。她说话一如既往的高分贝高频率,让人难以招架。只要有她在,她定然是整场的中心,别人基本上就是当听众的份。以前班级聚会,男生们若和她斗嘴,都不得不败下阵来。但她对我是一如既往的好,只是她的热情让我难以消受。她的笑,笑得张扬,并且伴随着夸张的肢体语言。我是个内敛的人,慢热。她说话大抵没有遮拦不过脑子。去年同学会跟她同处一室,第二天她说我睡觉太会翻身,还打呼噜说梦话。我说连你这个一起住了好几年的闺蜜都嫌弃,我以后不管去哪里,再也不跟人合住了。但英子说她就喜欢跟我一起玩,粘都要粘着我。她说等我不上班了还得一起出去,大不了各住各的,她不打扰我,她自己有老戴。英子平日里凡尔赛最多的就是她的大帅哥老戴了。不过我不吃她的醋。我在杭州造访最多的就是她的家。只要我们仨在一起,英子都会让老戴陪我聊天喝酒喝咖啡,她在厨房忙活。她说其实斯斯文文的老戴跟我才是天生的一对。这得是对我有多好、对自己有多自信才会持这个态度啊。
下午两点多,店家要打烊了。英子说还没聊够,于是我们转战到楼下一家咖啡厅继续未尽的话题。偌大的城市广场,咖啡店好几家,找来找去没找到一家比较讲究的咖啡厅,这让我和英子略感遗憾。来到COSTA。现如今连锁的咖啡馆一个模子出来,精致的欧式风格渐渐让位于快餐式的粗放的美式风格,咖啡不是装在精美的咖啡器具里,而是装在简陋的纸盒子里。将就着喝吧。英子喝冰拿铁,我喝热意式,周周纯粹陪聊,啥也不喝。就这样又消磨了两小时。
回去还是滴滴打车。英子和周周陪我在路口等车。很快,车来到跟前。英子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我们仨互道珍重,然后我上了车,她俩目送我离去。英子过了五一就回杭州,然后在五月中旬去新加坡。期待下半年的班级同学会再见,这回周周不会缺席了。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69382
评论列表(38条)
三个学友喜重逢,温馨小聚情愫浓。
热愛工作爱生活,自由自在倍从容。
家事国事天下事,天南地北蕴心胸。
老有骄傲也自豪,夕阳晚霞分外红。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支老师,您总结得太到位了![赞][赞][赞]
这样的小聚,确实温馨,有说不完的往事和家长里短,时间在一瞬间过去,意犹未尽。
@祁俊清:可不是么,多年老同学聚在一起,免不了家长里短和八卦。[偷笑]
三友重逢,情深义重。
@雪花漫舞:谢谢雪花老师来访美评!
哈哈,都市剧我爱追,都市故事我爱听。喜欢听您的故事:娓娓道来,接地气儿!
@红芭蕾情结:把聚会现场搬来这里八卦一番,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偷笑][偷笑][偷笑]
朋友相聚很开心, 总有说不完的话, 叙叙旧, 唠唠今!
@轻品慢尝:是的呢,吃啥喝啥聊啥都不重要,在一起见个面,这就是最大的期盼。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小聚还是挺难得的!同室学友,情谊深厚!
@柳絮晗烟:是呀,毕竟不是同城,还得打车近个把小时。得有动力才能前行。[咧嘴笑]
喜欢听蒋医生絮絮叨叨说家长里短,烟火气十足。
@漫言华语:谢谢华姐喜欢!分享八卦也是一件乐事。[大笑][大笑][大笑]
朋友真多,羡慕不已啊!
@惑矣:不多,除了同学,同事,剩下的就屈指可数了。[偷笑]
这样的美好相聚,就是人生最美的瞬间,弥足珍贵,难以忘怀,让生命充满了力量。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老师美评!学友聚会,闲聊半日,心情得到释放。
好温馨的小聚,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还有一个高分贝高频率的英子。
@四格格:若我们仨一台戏的话,英子绝对是主角,我甘当配角。[大笑]
温馨聚,一台戏,道不尽家长里短!
@鸣虫:谢谢鸣虫老师精美点评!
到了这个年龄,人生有三五知己,真好。
@陌上梦落:说的是呢!虽喜欢孤独,但还是时不时要呼朋唤友。
同学聚会,太开心啦!这样的小聚,更温馨,交流更顺畅,好喜欢听你们的聊天,家长里短的有意思!
@李宗宾19481957:谢谢李老师的喜欢!家长里短,聊起来很放松,没有压力。
免疫力下降,吃维生素B2,100mg一粒的,每天一粒,可以吗?蒋主任。我今年春来只要稍一受凉就咳嗽,CT做后是支气管炎,医生说是新冠后遗症,免疫力下降。这个可以吃的话,我也去买一些。
@霁月:我是因为口腔问题,尤其是舌部不适,补维生素B2有用,新冠导致的免疫力下降还是得通盘考虑,光吃这个不一定有用。
亲切,温馨,有此知己,此生足矣![可爱][喝彩]
@一池烟雨:谢谢老师来访、捧场!
看看你们的聚会温馨又精致,这是素养和气质决定的,英子虽高分贝,但她也和你们一样高学识,这就注定了你们聚会的格局。
@四格格:大学同学五年,同一个寝室,彼此性格脾气太熟悉了,所以在一起口无遮拦,无拘无束。
同学三人,情深义重,悠长岁月,互道珍重。
@清河君:谢谢清河君,同学情谊,弥足珍贵。
《三学友温馨小聚》幸福,温馨又温暖!
@风雨:的确,温馨、温暖的一场聚会!
小时候我天真地认为,世上只有医生是不会生病的。后来才知道医生同样会生病。孩子能在国外发展,当然是有出息的好事,但我并不羡慕。老了,儿孙绕膝,那种幸福感,是空巢老人羡慕的。我有很多孩子在国外的朋友,跟儿女去国外生活不习惯,宁愿在国内做个空巢老人。寒寒在国内工作,蒋院还是英明的。
@诚厚:我也赞同子女在国内,哪怕不在一个省都没问题。跨国的话年纪大了有点事叫也叫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