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兰邨的回忆

dav

中午在食堂打饭,餐厅一角的桌上摆着一个大大的面包筐,里面是琳琅满目品种多样的面包。兜售面包的胖胖的女子跟我打招呼。有点面熟。大约是哪个孩子的家长吧,我心想。可那女子分明喊我“寒寒妈妈”。我有些恍惚,仔细辨认这张脸。“您认不出我了?我是小迪呀!”她说。

哦,原来是阔别二十多年的住我对面的老邻居,我的记忆里,她是个长着白白净净娃娃脸的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压根儿和现在这个人到中年的胖女人沾不上边儿。

思绪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建伟所在的饲料公司效益好,在溪西新区购置了第一批福利房,位于香兰邨13幢,一共五套,都在同一单元。二楼两套户主分别是老姚书记和翁师傅,三楼是建伟和春阳师傅也就是小迪的爸爸,顶层五楼是江风师傅。以后几年,公司又陆续在附近分批购置了一些房子分给员工。若干年后,再也没有福利分房一说了。原来拥有福利房的,都得交足房款才能拿到房产证,这是后话。

那个春天,刚刚拿到钥匙的我欣喜若狂。尽管房子建筑面积才五十几平米,但毕竟是自己拥有的第一套房。小区地段很好,北边窗户望出去就是实验幼儿园,附近还有实验小学,以及正在筹建的实验中学。下半年寒寒就可以进入对面的幼儿园了。

装修紧锣密鼓,精工细作。地面是水磨石,厨房卫生间铺了马赛克,墙面贴了墙纸。组合式家具,布艺沙发,落地窗帘。总之当时认为比较时髦的家装都用上了。还配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那年我二十八岁。在我眼里,这套房子完美得无可挑剔,我以为我会在这里住上一辈子。

当时小区周边的配套还不是很完善,没有菜场商店,公交车只有一路,得二三十分钟才来一趟。数百米之外就是田野。夜深人静时会听到此起彼伏的蛙鸣声。

由于建伟的同事都住得很近,不是同一单元,就是附近小区,建伟那时担任着公司经理,相当长一段时间家里宾客盈门,把个巴掌大的客厅挤得满满当当的。我在这里和建伟一起招待过好几次客人,有我的朋友同事,也有他的。我能够在厨房忙活大半天,整出一大桌菜。家里有一张大圆桌面,平日都是靠墙搁着的,只有来了好多客人才有用武之地。

很多时候,没等我们仨吃完晚饭,便会有人不请自到。建伟性格内向,不擅主动结交朋友,所以我是欢迎人家上门做客的。他们在打牌,我给他们烧水倒茶,然后关了门到卧室督促寒寒做功课。有时他们玩到深夜,我们早已睡了。那时的睡眠比现在好得多,很少尝到失眠的滋味。哪怕外面人声嘈杂,我照睡不误。第二天早晨醒来,见客厅满地狼藉,赶紧收拾残局。建伟的朋友们都羡慕他有一个通情达理的老婆。

在这些同事朋友中,春阳上门次数最多,因为他家就在对门。春阳是公司的修理工,非常能干。那时候我们家有什么水电方面的故障都是他来解决的。他妻子阿婷善良贤惠,在大丰大超市上班,女儿小迪比寒寒大了四五岁,跟寒寒玩得好,很会照顾人。92年五一期间,公司组织去了一趟黄山,我在杭州进修没能同行,寒寒才那么一个小不点,被一群大人硬是背到了山顶。那期间,小迪和寒寒形影不离,俨然成了寒寒的保护神。

我们在香兰邨的房子里住了将近十年,寒寒在那里上完了幼儿园、小学。本世纪初我们搬去了离医院更近的老城,那里的房子相对三口之家来说大得超乎想象,有130平米。当时饲料公司基本上已经解体,就像大多数国企一样。建伟也从体制内出来开始独自闯荡。新的家不再宾朋满座。建伟老是出差,寒寒上了初中每天要晚自习,偌大的屋子空荡荡的。在我内心深处,始终把在香兰邨居住的那段时光当成此生的黄金岁月。那时年轻,精力旺盛,对未来充满希望。人生有太多的不可预见性。

记得我们刚搬走没多久春阳夫妻俩就离婚了,春阳找了个年轻姑娘,后来又有了一双子女。阿婷带着女儿留在香兰村的老房子。建伟为此义愤填膺,觉得春阳抛妻弃女,人品太有问题。春阳从单位出来是不愁饭碗的,他技术好,到哪里都吃得开,甚至比在单位里挣得更多。在小姑娘眼里他还是个香饽饽呢。只是苦了那娘俩。

搬到新居后,几乎没怎么见到阿婷和小迪。春阳倒是见到过几回,有次带着个小男孩来找我看病,有些抱歉地跟我说这是他的儿子。其实他大可不必这样卑微,我不会像建伟那样责备他。每个人都有选择人生的自由。

眼前的小迪,年届不惑,身材粗壮,做事利落。小迪告诉我,她结婚好多年了,有个女儿在上小学。现在她每天都会过去陪陪妈妈,她一个人太孤单。

“你母亲还住在那儿吗?”我问。“是呀,而且原来的五户人家也就剩下我妈妈还在那住着。我妈从年轻时就一直住在那里没挪过窝,她早早地下岗了,挪不动窝。那房子住了三十多年,也没再装修,老得不能再老了。”

“别的那几户呢?”“二楼的姚书记,老夫妻俩前几年先后去世了。翁师傅一家早就搬走了。五楼的江师傅也搬走了。他们几家的房子主人都换了好几批。”

可不是么,我曾经的家也早已物是人非。自我们搬走后,起初借给奶妈的小女儿丽萍一家暂住,丽萍买了房子搬走后又出租给别人,年租金3000元。2007年,在建伟走了三年后,我把那房子卖了,成交价十二万元。那房子因为是学区房,还是很抢手的。

几十载光阴变迁,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你爸爸还好吗?”我问。“他和那个女的掰了,一个人要养两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毕竟六十好几的人,做不动了。”“唉,要是当时不整那一出,现在你们一家三口多好啊!”“说的是啊!人生就没有后悔药。”“那你现在做啥呢?”我关切地问。“在面包店打工呀!我们老板跟医院食堂签了约,每天食堂开饭时过来卖面包。这不,今天轮到我过来。”原来是这样。我赶紧在她那面包筐里取了几个面包,刷了饭卡,也算是照顾她的生意了。

人活着都不容易。小迪如此,我自己何尝不是这样呢。生活曾经风雨飘摇,曾经一地鸡毛。在香兰邨的那段美好时光再也回不去了,永远只能刻在记忆里。

2024040807200664上图:小区老街景。下图:1992年5月3日小迪和寒寒摄于安徽黄山。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67898

(16)
难诉相思的头像难诉相思
上一篇 2024年4月8日 下午2:54
下一篇 2024年4月8日 下午3:5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8条)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4月8日 下午4:05

    能有保存价值有回忆,都是非常美好的;小迪就把你保存在她的记忆里。活着不容易,一代代都如此,所以就尽可能的好好活着。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4年4月8日 下午7:30

      @四格格谢谢格格首席美评!是呀,对我,对小迪,香兰邨都曾是美好的象征。生活不易,珍惜当下。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4月8日 下午5:38

    是呀,香兰邨的那段美好时光再也回不去了,永远只能刻在记忆里。
    岁月如歌,往事如烟,只有记忆永远美好。
    五免社会,福利分房,从小套到大套,我也搬边过多次家呵!

  • 风雨的头像
    风雨 2024年4月8日 下午9:30

    美丽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幸福温馨!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4年4月8日 下午9:46

    生活充实了,住房大小就不在意了!日子一路过下来, 总会有念想!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4月9日 上午5:27

    深情回望,那年那月的美好岁月,弥散沉香。邻居之间,如此情深意长,感人至深。相思心性之美,就是上善若水,重情重义。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4年4月9日 上午7:14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美评,数十载光阴已逝,蓦然回首,那过去的点点滴滴如此美好,令人心醉。

  • 鸣虫的头像
    鸣虫 2024年4月9日 上午9:06

    真是好文,有情感,有思绪!人生聚散是寻常,只是慨叹时光逝!

  • 一池烟雨的头像
    一池烟雨 2024年4月9日 上午9:27

    同感!远亲近邻,终生难忘。我那些七十年代的邻居,大家相处十分融洽,有的至今仍有电话联系,倍感亲切。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4年4月10日 上午10:19

      @一池烟雨谢谢烟雨老师!很多时候,远亲不如近邻,会给自己非常及时和温暖的帮助。

  • 陌上梦落的头像
    陌上梦落 2024年4月9日 上午9:4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时光荏苒,剩下的只有回忆和叹息。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4年4月10日 上午10:19

      @陌上梦落是的呢,往事回忆起来,有甜蜜,有心酸,却都铭心刻骨,经久难忘。

  • 川明的头像
    川明 2024年4月9日 上午9:58

    往事历历,总有规律可循。温馨片断如画,充满向上的力量。

  • 雪花漫舞的头像
    雪花漫舞 2024年4月9日 下午5:08

    人活着都不容易。小迪如此,我自己何尝不是这样呢。生活曾经风雨飘摇,曾经一地鸡毛。在香兰邨的那段美好时光再也回不去了,永远只能刻在记忆里。是啊,岁月如歌,往事如烟,时光荏苒,剩下的只有回忆和叹息。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4年4月10日 上午10:21

      @雪花漫舞谢谢雪花老师!写,也是一种释放。当文字跃然屏幕,情感就得到了宣泄。

  • 风雨的头像
    风雨 2024年4月9日 下午11:18

    ”我们在香兰邨的房子里住了将近十年,寒寒在那里上完了幼儿园、小学。“
    时间真快呀,几十年过去了,在回想那时的孩子小,如果自己带,该是多么的不容易!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4年4月10日 上午10:22

      @风雨那时候,孩子白天在幼儿园和小学,晚上都是自己带的,还是蛮辛苦的。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4月10日 上午11:48

    蒋院可比我厉害,28岁住上第一套房,我30岁当了党校副校长才分到一套50平米的房。我没住过130平米的房,苏州的房也不到120平米,现在住的是儿子的房。小迪和寒寒小时候的那张相片很有回忆价值。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4年4月14日 上午7:52

      @诚厚那时候建伟单位效益好,加上他当着经理,还是有点小特权。所以福利分房第一批就拿到房子了。后来那个130平米的房子,是姐夫单位的集资建房。我姐他们已经有房子了,不想再花钱,而那房子离医院又近,于是我们就买下来了。比市场价便宜不少。每换一次房子都有故事。

  • 悠扬琴声68的头像
    悠扬琴声68 2024年4月10日 下午3:57

    小迪的出现,引起蒋老师过往的记忆,五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经常是高朋满座,留下了邻里之间和同事间的友谊。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4年4月14日 上午7:53

      @悠扬琴声68是的呢,也就那段时间,建伟在体制内,单位同事关系融洽,住得近,所以家里时常宾客盈门。现在这种现象不复存在了。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4月10日 下午9:41

    可不是嘛,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