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玩博客十多年了,因自己也会三拳两脚,多少有点轻狂,对一般博友文章不太当事。然,九年来读过《漂泊在大渡河的灵魂》多次,每次都泪流满面难以忘怀!这篇文章是湖北吊脚楼写的,故事感人,写作功力炉火纯青,我自叹不如佩服之至,曾多次推荐给博友看,我说,我们什么时候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才有资格算博客大咖。大咖离我们不远,他就在卯酉河博园里。吊脚楼是“新浪十大文学名博”之一,他来卯酉河和我们在一起,是我们的荣幸和骄傲。征得吊脚楼(方老师)同意,我将他的《漂泊在大渡河的灵魂》一文转发于此供大家学习欣赏。 —— 晓舟
–
漂泊在大渡河的灵魂
吊脚楼
27日是你的命门。
1956年3月27日,你用一声带血的啼哭,叩开了你的生命之门。这天早晨,娘奔死,儿奔生。 母亲阵痛过后,侧过头看了护士手中的你,她还没来得及说一句话,护士转身走了。
一会儿,妈妈听见了护士的另一句话:七斤七两。
又是一个“七”
1979年7月27日,大渡河咆哮的涛声成了你生命的挽歌。这天早晨,娘在,在失去你的恸哭里;你也在,在大渡河的沉沙之中。
这个日子成了我生命中无法抹去的刻度,这条从天而落的大渡河,如一根血管,根植在我的生命里。流血似血。
生活中的机缘无处不在,认识你,或许就是前世的缘定。
1977年寒假结束后,我回学校,在镇上通往县城的班车上,你是我的邻座。你得知我在华中师大念书,你说我是天之骄子。那时,你正在备考,试探我能不能给你寄点复习资料,我爽快地应承下来。
我从你的口中得知,你是武汉知青,下放在天门县一个叫九真的公社,因为父亲是历史反革命,你成了全公社唯一没有返城的下放知识青年。
你说你的母亲在“文革”期间如何被剃阴阳头,你的哥哥因为一句关于血统论的话题,被打成现行反革命,你一个小姑娘如何流浪街头时被人欺负……你的快言快语,仿佛就是在叙说一桩与自己无关的往事,没有悲戚,没有怨艾。我想,如此不堪的家庭遭际,还有这般的洒脱,是什么造就了你的坚强?
下车后,你大方地向我伸出手:“拜托了。”
你的手很柔软,有些凉,握得很紧,是一个男人的力量。这时,我才发现你虽然生就一副很野性的面孔,其实很漂亮。皮肤不有点油黑,眼珠子墨亮,大嘴巴,厚唇,鼻梁在两眼间奇峰突起,如瘦削挺拔的山脊,只是头发不合时宜的短,似乎不曾梳理过,一根一根地朝天长,倔强、任性。
倒是我有几分羞涩,语无伦次地对你说:“一定效劳,一定效劳。”
你抽手转身离去,风一样轻盈。我望着你的背影,发现你的肩膀就是传说中的“一字肩”,宽得令所有男人汗颜,以至后来我一看见毛阿敏宽平的双肩,就会想到你。
我给你邮寄了三次资料,每次都会附上一封信。那时,《中国青年》的一篇潘晓的《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风靡全国,并引发全国的大讨论,我在给你的信中也附庸风雅地慷慨陈词。
起先,你并不接茬,只是感谢我给你寄资料,后来或许是你见我喋喋不休地人生来人生去,才附和了我几句。你说,只有经历过人生苦难的人,才能真正说出人生的况味,一个生活在风调雨顺中的人,人生的感叹能有多大的分量呢?
我觉得你很有思想,这思想很有重量。一时间,我有些惊诧了。那时,不是所有年轻人都会有这种生活的感悟。
其时,我正在读叔外公给我推荐的尼采的《生命的叩问》,觉得你的“附和”恰似尼采关于生命的叩问。我开始佩服你。
在以后的通信中,我不敢再贸然高谈阔论,文字也大幅度缩水,只是祝福你高考如愿,或者对学校生活的简单介绍。你或许是觉得我的“信风”变了,回信说,丰富多彩的生活给我们提供了数不尽的话题,我们的文字何不走进更广阔的天空。
见你这话,我的心突然一阵悸动,但转而就平静下来,我无法确定这是不是你在释放一种信号,即便是,我也无法判定自己是不是就在爱你,而要命的是,我与生俱来的自卑情结,觉着自己就没有风花雪月的资本。
我不敢接招,更不敢痴心妄想。我故意绕开自己给自己设置的话题,跟你说李清照、辛弃疾,说李白、杜甫。你回信说,你不喜欢李清照的婉约、凄婉,倒是苏东坡的大气磅礴令你心仪。
1978年暑期,我回家了,你回了武汉。快开学时,你来信说,你被录取到湖北省公路学校。你有些失落,你的目标是武汉大学哲学系。你说你也知足了,比起农村的孤苦无依,读一所中专,也是一个不错的归宿。
开学后,你来到我的学校,送我一个你钩织的粉红色的枕套和一条鹅黄色的枕巾。枕套上有两只鸟,褐红色,飞翔在云彩中。你有些难为情,说自己不擅长女红,这鸟既不像喜鹊,又不像乌鸦,左看右看都是不伦不类的。
而我却想入非非,心中似乎有一团火在燃烧。晚上,我枕着飘忽忽的梦,一夜似睡非睡。梦有颜色,是鹅黄色的;梦有声音,是你的快言快语;梦有温度,是你的手的薄凉……
第二天,我给你写信,说自己然变成了一只乌鸦。你回信说,乌鸦并无不好,是福是祸,不在于什么鸟儿叫,全在于自己的内心是善还是恶。
你真是应该读哲学的,平常的话语里都有人生的况味。
1979年,你约我去四川的舍联。舍联是大渡河畔离康定只有一箭之地的一座古镇,那里有你的姥姥。我犹豫了,不是我不想陪你,是我的家境贫寒,没有远行的盘缠。
你说,只要人就行了。
我惶惶然,灵魂仿佛突然间就要飞翔起来。
从武汉出发到成都,再转两次汽车,摇摇晃晃走了十多个小时才到达舍联。在去成都的火车上,我才知道你坚强洒脱的硬壳里,深藏着一个柔弱的内心世界。
你说这个世界太寒凉,太薄情寡义,你就是大海漩涡中的一根浮草,无法把握自己,浪来,无所抗拒地随浪漂,风来,无可奈何地随风走。所以,你不得不装坚强,不得不把头发剪得短儿又短,尽量让自己丑陋起来。
你说你在乡下的时候,像老鼠害怕猫一样,害怕大队治保主任色迷迷的目光。
到舍联的第二天,是7月27日。晚饭后,我和你并排坐在大渡河边的护堤石坎上。你的头发长长了,刚洗过,有淡淡的香皂味飘过来,好闻极了。石坎由水泥连接石块而成,垂直于江面。我们的脚下是大渡河奔腾而去的江水,一路咆哮一路歌。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河流的放荡不羁,我好生激动。你说,你也是第一次来舍联,第一次看见大渡河。你望着白皑皑的贡嘎雪山唱康定情歌,声音有点沙哑,很好听。你说下游不远就是泸定桥,上游不远处还有一个盛产美女的孔玉古镇,明天可以徒步而去。
你边说边用脚后跟敲打着护堤的石壁……我们谁也没想到灾难正向我们张着血淋淋的大口。
突然,你屁股底下的石块突然坍塌,你“啊——”的一声,跟石块同时坠落下去。我的大脑瞬时空白,只见你的蓝色帆布上装在波涛里沉浮了两次,不再见你的踪影。周围的人几乎是齐刷刷地站起来,惊愕地看着你远去的方向。
警察来了,你的表兄来了,你的年迈的姥姥也来了。面对一泻千里的大渡河,谁也没有回天之力。我走到你姥姥面前,双膝重重地跪下:“姥姥,我对不起您!”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喊人姥姥,也是最后一次,这是我为你的姥姥留下的最后的呼唤。我喊我的姥姥叫“爹爹”,因为我的姥姥跟我同姓,按风俗,只能喊她“爹爹”。
面对我痛彻心扉的忏悔,你姥姥把我扶起来:“娃儿,这不是你的事,英娃就是个苦命娃。”
我分明觉得姥姥的身体在颤抖。
第二天下午,你姥姥塞给我50元钱,让我尽早回湖北,说还能赶上下午去雅安的班车。“尽早”?我能早么?我能了无牵挂地走出大渡河的怀抱么?你走了,我突然觉得自己就是孤魂野鬼了,我无法轻轻松松地“尽早”回去。
当晚,我来到你坠落的地方,死一样地枯坐着,一直坐到天亮。这个夜晚和昨天的夜晚一样,月朗星疏,大渡河依旧奔流如斯,只是斯人不在。
尽管时值盛夏,江风来袭,却有一丝寒意掠过心头,但这寒,不是自然的给予,是你的突然离去,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生离死别的悲凉。你的《康定情歌》喑哑在大渡河无情的涛声中。你或许已经走过了泸定桥,你用你的生命让我从另外的角度感受“大渡桥横铁索寒”的人生况味。
第二天到雅安,我又到那家我们来程时住过的叫“旅客之家”的小旅馆。我还是住208,可是,留有你生命体温的209不再是你。
这两间客房是用五夹板分隔而成的。那天清晨,你在隔壁“咚咚咚”敲了三下,我鬼使神差地附加了一层寓意。我想,这如天籁之音的三声脆响,该不是“我爱你”吧?我一思,用四个指头传过去一阵马蹄声。心想,起来后,我会向你求证,如果你认可了我的猜想,我会说我的马蹄声是你的王子策马而来了。
我问你,你羞涩一笑,说是“快起床”。你问我,为什么敲隔板的声音那么急促。我说,那是起床的速度快。你又是羞涩地一笑。
后来,我又四次入川,走青城山,过四姑娘山,似乎都闻到了大渡河的气息。我想去看看你,终究没有成行。
大渡河是我生命中的一道伤疤,它留给我的心思宛如那块坠落江中的石头,冰冷而沉重。我业已老迈的身子骨,似乎经受不起揭痂的伤痛,而当放弃一旦成为事实,愧悔之情却又如大渡河的江水汹涌而来。
五年前的夏天,我去了西藏,回程时,我要女儿玩几天后坐火车返程,我特意选择7月27日乘坐从拉萨到成都的航班。当飞机飞抵贡嘎山上空时,我的心有些发紧,我不得不承认,在我的人生历史上,有一天,有一条河,是我生命中的刺青,剜肉刮骨都不可剔去。
六年前,我的老伴去四川旅行,在路过泸定桥时,她买了几束菊花。她站在桥上,摘下花朵,一瓣瓣地洒到河里,希望它的颜色和花香,能漂到天国。
此生,我曾还想去一次大渡河,以此致敬我们曾经的青春岁月。现在,我是决定不去了。不去,无关遗忘、伤痛和求赎。我的老伴己然了却了我的心愿,只是一想起7月27日,还是有点隐隐的痛。 (2015/05/08)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67838
评论列表(23条)
很有笔力的文章!凄婉动人的故事!欣赏!
吊脚楼的此篇佳作,是用自己的心血写就,情那么深,那么真,丝丝缕缕都在有温度有真爱的文字之中深邃呈现,直入人心。晓舟的导语言简意赅,高屋建瓴,将吊脚楼博友的美丽人生,文学创作与博客之旅的成就重磅推介。卯酉河有这样的资深博友,令人自豪。
生命的沉重,让人叹息。生命的变轨,往往就在那瞬息之间,而活着的人,承受的伤痛直到永远。
喜欢读吊脚楼的文章,文笔老辣,功力深厚。他的每篇文章都是精华之作。
凄婉动人的故事!读得我泪流满面,久久难以忘怀!
用青春写成的悲壮文字,读后感慨不已!谢谢周老师的推荐,读这样的好文章受益匪浅!!
真是一篇好文, 有生命的叩问, 有如江河奔流的情感! 谢谢分享!
凄美的爱情故事读了令人动容。
真实的故事,让人感动,很难过,很动容!
生命祭!爱情祭!寄给遥远的一份泣血的情书。她会收到!心有灵犀!
几十年的故事,追述是要流血的。吊脚楼笔力了得,湿润到了多少人的眼睛。
将来,我们都会离去,无论方式如何,如果,在生命的尽头,有人如此祭奠,引人掬一把热泪,也不枉来世走一遭。
读过吊脚楼的文章,是大咖级别的,连从不谦虚的晓舟都自愧不如,何况我辈!
“人生况味”!包含了那么多的哀伤和沉重。一场青春爱恋,一生难忘的心伤。令人感慨万千!不可多得的精美文字,柔婉深长的情感记述!谢谢晓舟同志的推荐!
看到了一个朦胧、青涩又无限美丽,结局却又无缘悲凉的恋爱故事,在那个条件艰苦的岁月里,两颗年轻的生命被上天系到一起,纯洁如斯!这个世界有许多的美好值得我们留恋!
我的每篇小文章,有幸得到大家的美评。我因眼力不好,没有回复,请大家见谅。
文字功力深厚,经历如此悲绝,撼人心扉,应该拍成电影。为老师及老伴祝福,延续了珍贵的美丽人生。
老师不必回复,能看到就是读者幸运。
杜鹃泣血!
这是个让任何人都会感动的凄婉的初恋故事。吊脚楼老师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与生活化的描述,让人沉浸在真实得没有一丝丝艺术加工感的故事中。由老伴代了却的心愿,是一个升华。27的日期,是宿命还是巧合无关紧要,人们都会为这位饱经风霜即将找到幸福的姑娘,因一个意外划上人生句号而流泪。
@诚厚:和吊脚楼的缘分我们竟是同岁。他的文学功力像磁铁?紧紧吸住我们。每篇都是像和你对话,感人深刻。可能我们难见面,但是在卯酉河平台看见他美文,非常高兴和感恩。好的平台,好的机会,好的内心体验。祝好朋友!
吊脚楼的微信名是不是淡墨?
@豫莲芳草:他不在群。淡墨是周修高。
@晓舟同志:感觉他们的文风有相似之处。
读完此文,长叹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肝肠寸断。这是多么沉重的疼啊,这又是一个多么深情的男子。毕其一生,都在怀念。唉!
@霁月:九头鸟个个出手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