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里去了一趟诸葛镇长乐村。乘车往城西方向,只消不到半小时的车程。
其实,长乐村我并不是头一回去,但十多年前的那一次造访几乎已经没什么印象了。江南的古村落,总是有许多雷同的地方。不过此番长乐之行,还是感受到其独特之处。
长乐号称兰溪的西大门,与龙游、建德接壤,古时有“一脚跨三地,一饭香三县”之说。”长乐”原名为“上坑庄”,元朝末年,朱元璋攻打浙中地区,率军途经于此,屯兵月余。他见此地民风淳朴,百姓勤于耕作,生活其乐融融,于是由衷地感叹道:“此实常乐之村也!”自此,“常乐”之名得以代代相传,最后演变为“长乐”。
来到村口,被村子优美的地理环境所吸引。长乐村南北有山。南边是砚山、玉龙山,北边是翠屏山。山势连绵,植被葱茏。村庄东侧是农田,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一派田园风光;村之西北,石岭溪犹如一条缎带蜿蜒穿过。
行走在村子的角角落落,穿过幽深的小巷、斑驳的古道。这个小小的村落星罗棋布着上百座元、明、清古建筑群,着实令人叹为观止。看到了明成化年间的进士坊、清雍正年间建的节孝石坊和照墙。一座座古宅、宗祠、牌坊、照壁、街亭、石桥,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传说。
据说长乐村是宋元之际理学家金履祥后裔的聚居地,故而居住者中金姓占绝大多数。自明代起,长乐科甲不断,陆续建起了许多祠堂和雕饰精美的住宅。其中以金大宗祠、象贤厅、望云楼为代表。坐落于村东侧的金大宗祠,是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所建的金氏家族总祠堂,祠堂建筑风格凝重沉稳,梁柱、石阶、铺地、门户无一不是巨制;建于明景泰年间(1450~1457年)的象贤厅,历史比金大宗祠还早100多年,由金氏二十世祖金濂主持建造,是村中保存最完好的建筑,厅堂平面布局为三间四进一穿堂,建造规制较高,大门为旧时衙门式建筑,厅内梁柱粗壮高大,雀替、明梁雕刻精美。
在长乐的古建筑群中,最令我震撼的是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的望云楼,整幢楼雕梁画栋,高浮雕飞禽走兽和牡丹云彩等图案,精致逼真,非常华丽。如今后进两层厅仍保存完好,有专家称之为“江南黄金屋”、“一楼值千村”。
来不及细细领略,却已经来到村的纵深处。这儿有两口毗邻的池塘,当地人称之为“日塘”和“月塘”,池水清澈见底,几个村妇在水边洗菜。初春水暖,野鸭先知。它们凫游在水面,呷呷叫着,旁若无人。相比于不久前造访过的游埠古镇,这里显得冷清多了,几乎看不到来往过客。但我喜欢这份宁静。
感叹古老村子历经千百年的沧桑依然保持其厚重朴实。就像金大宗祠的戏台,数百年来台下看客换了一茬又一茬;而戏台上演唱着的,却是永远不变的戏文。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同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66936
评论列表(20条)
一座座古宅、宗祠、牌坊、照壁、街亭、石桥,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传说。
长乐福地行,历史温故新。
探幽古村落,人杰地也灵。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支老师,您时常是第一个给我捧场的人!
飞檐翘角、雕龙画凤的宗祠和牌坊,现在古朴、稳重中还是显现出大气派,想必当年新建时一定是光宗耀祖的建筑物。从你的介绍中让我们了解,长乐还真是个文脉渊源、人杰地灵的福地。到此走一遭,也是福星高照、福事一桩。
@四格格:古时候,一个村落就是一个家族的支脉。最早落户的人在此繁衍生息、开枝散叶,成就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村落。读懂一个村的历史,就读懂了一个封建社会史。
跟随蒋院长游长乐福地,饱了眼福,沾了福气!
@雪花漫舞:见者有份啊![大笑][大笑][大笑]
长乐福地,古色古香,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真是一方宝地。
@祁俊清:的确如此,长乐福地,名不虚传。
好美好有视角的文化游记,将长天福地之行,以长镜头与特写镜头交相辉映。这样的古建筑,将古村落的丰厚文脉,人杰地灵深邃留痕。
@锦瑟黎燕:写的时候倒没觉得,被黎燕老师这么一点评,还真的是先写了宏观的、再写了微观的呢![咧嘴笑]
跟着您的文字,游览了一番历史厚重的古村落。最后一句点睛:就像金大宗祠的戏台,数百年来台下看客换了一茬又一茬;而戏台上演唱着的,却是永远不变的戏文。
@鸣虫:谢谢鸣虫老师共鸣。有时候,写文章如何收尾颇费脑筋。
欣赏了长乐村诸多的古朴建筑,但最引人欣赏的还是站在流水前风度翩翩的你。
@四格格:格格这番话夸的俺找不着北,若是在水边听到,恐怕就晕乎乎掉进水里去了。[偷笑][偷笑][偷笑]
旅游快乐,快乐旅游,美好!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谢谢风雨喝彩!
古老村落的厚重朴实, 体现了一个国族的根基和品格!
@轻品慢尝:是呀,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喜欢看这些古村古镇。
兰溪古村落很多啊,都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哪个古村落出了名人,名气也就大。长乐村有特点,对江南黄金屋印象深刻。蒋院游福地得福报!
@诚厚:看来诚厚老师来过兰溪呢!下回再来我一定尽地主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