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早歺后去买菜,见路边停着一辆“风行”越野车,武汉牌照,车牌号在朋友的美篇里见过,很熟。正想拍张照片,四条汉子从面馆出来,领头的是个一米八的大个子。
大个子上了车,我想,他必定是大刘。想上前认个哥,我生来胆小,没有贸然行事。
我在他的车头前傻乎乎地站了一分钟。他的车启动了,我转身走了。
我是在美篇的一篇文章里识得大刘车牌号的,作者是省重点高中的特级教师,也是我老伴的朋友,她在襄阳乃至全省都极有名望。
正像我认识许多名人,名人都不认得我一样,我见过这个“特教”的真人,她却没见过我。
我在职时,曾给她去过一次电话,想请她为我校的学生做一次报告。后来,因为学生要外出实习,这事就泡汤了。之后,再无交集。
去年,在美篇里见到了她。第一次给她留言,称她为某某女史。我老伴说我写错了一个字。
我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婆没文化”。我给她解释,古时候,把在朝廷里管文书的女性官是叫“女史”,现在则把有学识、有名望的知识女性称“女史”。
大刘夫妇和这位“女史”是交情很深的朋友,他们常常邀约在一起游山玩水,我则在他们的游记里屁颠屁颠地脑补、眼游。
大刘媳妇也是我老伴的朋友。过去,我媳妇和大刘媳妇常有来往,而我和他们只有一面之缘。
那是1995年,我们俩口子去他们家串门,大刘也在。这一趟有两个特深的印象,一是大刘是个彻头彻尾的帅哥,二是他家的茶几上有三本《新华文摘》。
大刘也是我们互相关注的美友。他写的时事评论很俏皮,历史渊学了得,历史的、现实的被他拿捏得天衣无缝,许多美友对他佩服得五体着地,说他是资深的国际时事评论专家。
大刘媳妇是个语文教师。我媳妇说,她也是个知性人物际,人也生得漂亮。记得当时从他们家出来,媳妇问我大刘的媳像谁。我晓得媳妇所指谁人,那时,正在热映《人到中年》。
我媳妇说,你不觉得她像潘虹吗?
我说“错!潘虹像她。”
媳妇说:“不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有主次之分。而且她的声音很特别,女中音,有磁性”
媳妇说我油嘴滑舌。
之后,我再也没见过大刘媳妇,只是十多年前,我堂弟的儿子上学遇到了周折,我去电话请她帮忙,她立马就搞定了。
大刘的车走了,我立马在美篇里给“女史”留言:“刚才我在樊城东风路见到了我们共同的美友、朋友。”
“女史”问:“是谁呢?”
我说,只有可能是大刘,我胆小,不敢贸然认哥。
俄顷,“女史”回话:“是大刘,先生眼力好。”
回家后,我把这邂逅说与老伴听,老伴说,这世界真小。
我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聚聚分分,迟早要聚在一起的。
老伴揶揄我:“你这德性,凑不上去的。”
我好气绥。未必我就是个坏人?
.
.
二
正在择菜,手机响了。是个陌生电话,怕电诈,不敢接。又响了,壮着胆子接。他问我是不是网购了一本《戴永夏散文选》?是不是叫方@@?
我小心翼翼地:“是的。你说要领。”
他说,他是作者的儿子,父亲病重了,他给父亲说湖北有个姓方的买了您的书。他父亲问他,买书的是不是叫方某某……
做儿子的跟我说,方便的话,加他的微信,给他父亲留段话。他再三说,父亲远不如年轻时候淡定,现在老了、病了,特别在意他的书卖得怎么样,别人是如何评价他的书的。
他“唉”了一声,说,人一老就糊涂了,跟年轻时完全不一样。
哦,戴老师是老了,应该有八十四岁了。
我立马应承下来。
他的父亲叫戴永夏,长我十五、六岁,于文于人,都是我的前辈。不过,我与他只有过两面之缘。
1990年,我在《中学时代》发过一篇《我浑浑噩噩的中学时代》。次年,《中学时代》在济南开作者联谊会,我有幸忝列,并与戴老师在济南山东宾馆住同一个房间。
那时,他好像是《中学时代》的主编。他说,《中学时代》的作者群多是些文化名流,他为拉稿,拜访过冰心、萧乾等一大批著名作家,他还与肖复兴、梁晓声、张炜都是要好的朋友,他们都为《中学时代》写过不少文章,像我这种无名之辈的人写自己中学光阴的只用了我的一篇。之所以用了,是我的《浑浑噩噩》,不仅写了那个时代的荒唐,还有自已的苦闷和试图突围的种种努力。
我与他只同宿了一夜。这一夜,他给我说了许多写文章的体会。让我敬重的是,他没有以教导的语气,要我这个后辈写文章时,“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而是让我在他的体会中,体悟作文的技巧。他也许没有这心思,反正我是这样体会的。
他说,他写散文,落笔处多是小切口,没有大开大合,不要让自己的文字有大担当……他说,散文的结构、层次、逻辑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情感、见悟。写散文,真实的情感重要,但感情不能太嚣张……如何、如何。彼时,我趣在诗歌,并没有在意他的这些说教。
第二天,我要去天津,他还未醒。我给他留了一条“阿诗玛”和一张纸条和电话,想请他对我的文章做一些具体指导。
半个月后,他来电话,说了一些感谢的话,并说给我寄了两瓶《老参王》酒。后来,我寄了一摞我的所谓诗歌给他。一个月后,他来信说,我更适合写散文,要我多结合教育实践写千字文,并说我愿意的话,他可以推荐我给《教育时报》写专栏。我应允了。经他的推荐,我给《教育时报》写了一年多的专栏。
1995年,我换了个混日子的地方,买了一个大哥大,立马把电话给他,他买手机后,又及时告与我。
2011年国庆,他们来湖北旅游,人已到武汉。我邀他们来襄阳,他说,襄阳不在计划之列。第二天我去武汉,在“湘鄂情”请他们。这顿饭老贵、老贵,他很感动。
他回家后,给我寄了他的《趵突泉史话》、《风俗雅韵》两本散文集。之后,我因为手机丢失,与戴老再无联络。去年八月底,我去济南,虽有诸多的不顺,但一想到这座城里住着一个我敬重的人,便觉得整座济南城都是温暖的。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65907
评论列表(7条)
两则趣事,均为高雅,拜读受益。
这样的美好相遇,情深意真,感人至深。
第一桩趣事,于寻常中见趣,不俗;第二件,通过一本书,叙述相识、相交的过往,把一个为文为人堪为人师的长者写得栩栩如生!欣赏!
作家最在意的是自己的文字有没有真正让人产生共鸣。
文人之间的趣事就是逸事, 文人有个性, 但还是常人, 该在乎的还是会在乎, 第二个故事中的人就是如此! 故事写得很有意味!
文学人的交往,都是耐人寻味的。友谊长存。祝好朋友。
写者几个回合就变成莫逆之交,话不多,都是最真诚的交流。散文就是把真实感情感受写出来,文笔让位于内容。咱们可能是同龄人,也算是缘分。刘女士很高兴你想和她联系,你的留评,印象深刻。祝好朋友了。顺便说,我女儿八六年,博士毕业在美俄亥俄工作。祝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