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那么惊蛰是什么意思呢?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天气回暖,春雷始鸣,蛰虫惊而出走,所以将这一节气命名为“惊蛰”。
2024年惊蛰的时间是公历3月5日,10点22分31秒,这一天是星期二,农历2024年正月廿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古人诗词中描述惊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
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鸭血、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由于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此外,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中医所说的体质不同于人们常说的气质。气质是人体在后天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精神面貌、性格、行为等心理功能方面的总和,也就是”神”的特征,而体质是形与神的综合反映。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即体质可以包括气质,但气质不等于体质。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点要点。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特别是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制作简单方便,平时不妨把其当作甜点食用。另外,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养生方法
舒展经络,调和气血
人体经历了长时间的冬,阳气尚未完全透达于全身,此时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阳气消耗过多,感染疾病。惊蛰时节,养生要以“舒展经络、调和气血”为主,只有经络得到疏通,气血才可流遍全身,方能使机体正气充沛,从而抵御疾病。舒展经络建议适当进行太极拳、散步、泡脚等相对柔和的活动。
饮食有节,慎吃寒凉
惊蛰时节,气候乍暖还寒,人体阳气较弱,在饮食上我们要避免食用性质寒凉的食物,以免引发腹痛、腹泻、痛经等症状。同时,也尽量避免少吃酸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具有收敛、固涩作用,过多摄入容易影响气血运行。
祛湿健脾,增强正气
春天细雨纷纷,空气湿度大,容易造成“回南天”,回南天气会令居住的环境变得潮湿,湿邪入侵人体,则会令人出现疲乏、慎重、腹泻等症状,因此建议在养生上要注重“祛湿”。健脾祛湿的药材有茯苓、薏米、淮山等,适当服用不仅能健脾祛湿,还能培养人体正气。
不同体质应“辨证养生”
在中医看来,不同体质的人在惊蛰时节的养生重点是不一样的。惊蛰时节,大家一定要注意分清自己的体质,切勿乱吃乱补,以免弄巧成拙。比如,阴虚体质者养生要注意保阴潜阳,避免摄入爆烈辛辣之品;阳虚体质要注意多食壮阳食品,如狗肉、羊肉、鸡肉等;血瘀体质应多做由于与心脏血脉的活动,可常吃具有活血化淤的食品;痰湿体质要避免湿邪侵袭,不宜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65291
评论列表(29条)
写惊蛰的古诗词
春日杂兴
宋-陈棣
料峭寒犹薄,阴云带晚烟。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日永消香篆,愁浓逼酒船。
为君借余景,收拾赋新篇。
幕客云日为惊蛰
明-孙承宗
谁负旋乾手,当春起蛰虫。
鱼龙惊寂寞,天地喜昭融。
墐户身方远,昂霄意已雄。
俗聋谁与破,予欲问丰跂。
忆江南-桃花翠雀
近现代-张采庵
惊蛰候,吹到十三风。
旧院歌辞纨扇冷,去年门巷美人红。
春在鸟声中。
《观田家》
作者:【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闻雷》
作者:【唐】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空馀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闻蛙》
作者:【宋】赵蕃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能如喜风月,不必问官私。
一桌大餐,色香味俱全。谢谢!
@祁俊清:多谢好友首席来访雅评!惊蛰快乐!春日安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空馀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品鉴精美佳作,让我知道了惊蛰时节,如何养生,吃什么为好。
@锦瑟黎燕: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惊蛰快乐!春日安康!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预防为主!
好快呀,说着过年,转眼就是惊蛰了。收到老师的养生法了,多谢。
@四格格: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惊蛰快乐!春日安康!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预防为主!
养生贴士,温馨提醒,感谢!
@鸣虫: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惊蛰快乐!春日安康!
收到老师的养生法了,感谢!
@雪花漫舞: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惊蛰快乐!春日安康!
养生之法,贴心!
@柳絮晗烟: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惊蛰快乐!春日安康!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预防为主!
欣赏学习养生知识,学习受益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惊蛰快乐!春日安康!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随着支老师的养生科普文走过四季。
@难诉相思:多谢蒋院好友来访雅评!惊蛰快乐!春日安康!
您作儿保,我谈养生,走过四季。
谢谢你提供的养生知识!
@轻品慢尝: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惊蛰快乐!春日安康!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中医理论,通俗易懂。养生方法,简便易行。欣赏,受益!
@诚厚:多谢老部长好友来访雅评!惊蛰快乐!春日安康!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
走走看看不替补,这里惊喜大发现,美味佳肴飘香时,都是万物的那次,美丽春天的故事,倾诉不完事传说,奇迹在这里进行,是关于养生的话题。
@诃痴快乐: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惊蛰快乐!春日安康!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还是当名医生最好,不仅救死扶伤,还懂得养生的理疗只是,真是一肚子魔兽,取之不尽用不尽,真是不虚此行收获满仓。
@诃痴快乐: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惊蛰快乐!春日安康!
料峭寒犹薄,阴云带晚烟。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日永消香篆,愁浓逼酒船。
为君借余景,收拾赋新篇。
向东的养生的大教授,致以崇高的敬礼,你真行挺能干,超级棒。满世界的的问题尽在这里发现,是关于养生的话题。[调皮][调皮][调皮][赞][赞][赞][赞][礼物][礼物][礼物][礼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花][花]
@诃痴快乐: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惊蛰快乐!春日安康!
谁负旋乾手,当春起蛰虫。
鱼龙惊寂寞,天地喜昭融。
墐户身方远,昂霄意已雄。
俗聋谁与破,予欲问丰跂。
忆江南-桃花翠雀
近现代-张采庵
惊蛰候,吹到十三风。
旧院歌辞纨扇冷,去年门巷美人红。
春在鸟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