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该去看姨父,但是电话打不通,并告知此号作废。一下紧张起来。弟弟突然来电话,说姨父病危住院了。弟弟从东北回来,晚上让我开车去朝阳火车站接。本来我是想去外地走走。现在交通方便,公交车也能坐到河北省某地。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去某医院。
姨父还是幸运的,能住进病房。记得我岳父临走还在乱哄哄的抢救室里,病房是很难的。后岳父进了抢救室。病危时大出血,岳母想放弃。从指标来看岳父大人是没有希望了。老伴和她妹妹坚决要抢救,没放弃。后来岳父转院都海淀医院的临终关怀室。条件不错,两个人一间,还有冰箱,但是这是最后时间了。插队插友花兰也来看岳父。她曾经和岳父是一个部门。她是到三院拿药顺便想看看曾经的老领导,但是打听半天才知道岳父已经转院了,就追踪而来。岳父状态恢复一下,显得很高兴。他到最后脑子还是很清醒的。
花兰要给钱,爱人坚决不要。2017年8月许花兰还没发现得了和岳父相同的病。岳父看见我在旁边,奇怪笑起来了。原来他在医院时我一直在左右,可是他经常处于昏迷状态,以为我没有照顾他呢。岳父没几天就走了,我们当时还在要选的墓地的回医院的路上。岳父去世一个小时后我们才赶到。小姨告诫,怕我撞到别的车。女儿曾在岳父还活着时候给她外公打来越洋电话,告诉岳父,她怀了外孙。后来岳父病故火花之前,爱人用女儿在国外买的手绢盖在岳父的脸上,姐俩哇哇大哭,不忍这是最后诀别。
姨父还是走了。遗体告别时,后面大屏幕照片都是非常美好的回忆时光。回想过去他们帮助我们,泪水充满了双眼。1975年去姨父家,他们的老大正快出生。我从农村带回小米和香油。后来我走时,他们又给我带回许多炒面。那时觉得炒面是超级好吃。姨姨和奶奶亲自费了很长时间给炒一大袋面。这些感人的画面一直清晰记忆在脑海里。姨父的母亲六十多岁还要帮助照顾马上出生的孙子。后来也照顾不动了,六个子女照顾不赢,定了一个原则,只有儿子们的后代她管,女儿的后代实在带不了了。她一直在照顾第三代,没有享受什么生活。她活过九十几岁无疾而终。
姨姨在她退休后经常照顾我的母亲。第一次听说母亲骨折着急,重重摔了一跤,把胳膊也摔骨折了,直到她去世也没完全好!母亲比大姨姨大十八岁。80多岁的母亲突然第二次摔了,比较重,胯骨骨折。医生说,如果不治疗,老躺在床上,可能只能坚持半年时间;如果手术,也有可能因为全麻醉原因,有危险。我们选择了后者。母亲还是有福气的,坚持下来。姨姨由于在外面睡不好觉,所有她上午来照顾我母亲,晚上坐公交车回东郊的家里。那时她已经有癌症了,并不知道。坐419公交车回东郊的家要两个多小时。她感慨419方便直达,不用倒车。可惜现在该车又换路线了。我从单位赶回家,晚上还吃上姨姨给做的热腾腾的饭菜。
这份感情缘于是我母亲把姨姨带来北京的。那时她没人管,非常可怜。姨姨后来在北京找到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她勤奋好学,被评为厂先进,打破接线头记录,上了北京日报,并有照片,还入了党。她感谢我母亲给她带来机会,几乎每个月都拿出十元钱补助我们。就是在她癌症晚期,临走时还不忘记这个姐姐,叮嘱表弟们每年来看我母亲。有一年表弟姨父他们来看我母亲,有老年痴呆的母亲当时并没认出表弟。但是睡了一会觉,母亲突然清晰说表弟走了吗?有时感觉母亲并不是完全老年痴呆,她有时会恢复一些。
姨姨得癌症其实已经扩散了,发现得晚了。但是她不说,直到为表弟办完婚礼才在家人催促下去医院做化疗。那时我们上班,姨姨谢绝我们去看望她。只是在她病重在她家时看过一次。三叔(姨父弟弟)说,姨姨是好日子来了,人也走了。主要还是癌症发现晚了,很多无奈!
1975年春节之前,姨姨睡在小床,我和哥还有姨父三个大人睡在大床。当时他们只有一间屋子。第二天姨父抱怨,我睡觉不老实影响了他的休息。姨父原来身体很好,也长得精神,但是后来去平谷的小关支持地方建设,得了重感冒影响肺,后做手术也不很成功,肺老在疼。他有点后悔,但是也是没办法。他会保养,坚持活动。弟弟们也很孝顺,照顾他。如果不是肺的问题,姨父还能多活几年。终年87岁。我姨姨才活了七十几岁。有机会一定要到墓地看看他们。参加告别仪式的还有一个老家表弟的侄子,是第一次见到他,和他聊天才知道,他的爷爷的爷爷是我外祖父的亲兄弟。
曰出曰落,人生苦短,都在迎来送往中。迎接后生晚辈,送走父辈亲属。一不留神,蓦然发现留给我们自己的时间也不多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65235
评论列表(35条)
沙发赏读,品味亲情,感悟人生。
@祁俊清:晓舟改得很好,非常感谢。祝福平台越来越好。
@杨自记:谢谢朋友鼓励。
晓舟改得很好,非常感谢。祝福平台越来越好。
人生都是在迎来送往中。这话有道理。
@漫言华语:谢谢认同!祝好!
灵犀佳作,深邃幽远,暖意融融,亲情浓郁,极具哲思禅意,感人至深。
@锦瑟黎燕:谢谢大姐鼓励。去苏州你去吗?
日出日落,迎来送往,是人生的常态!读了您的文章,感触颇深,想起了一句挺好的话:我们穷极一生追求的幸福,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而是在当下眼中景、碗中餐、身边人。珍惜当下,珍视身边人,是最明白的活法!
@鸣虫:只有当下才是我们要重视的事情。谢谢朋友热情鼓励。
@鸣虫:能和朋友认识,也是我有福气。真是不错。多指导!
人生苦短,珍惜当下。
@华章秋韵:是的是的,老师。
故事很感人,观点也不错,但人物关系太乱。一会儿说这个,一会儿说那个,一会儿又回头说这个,让人看得很吃力,甚至一头雾水。分段落一个一个地说比较好。当然,人物故事不是不可以穿插,但你目前还不具这种写作功力,是个遗憾。
@晓舟同志:感谢朋友的点睛之笔评论,我也感觉思绪跳来跳去,我可以重写一下。素材都是不错,怎样组织是关键时刻。谢谢朋友告知。
人生就是迎来送往,最后只有自己陪伴自己。
@难诉相思:是的是的,无奈且行且珍惜。[咧嘴笑][咧嘴笑][咧嘴笑]
悄悄来到您的空间
静静欣赏您的家园
默默倾听您的故事
细细品味您的情感!
@风雨:都是真实故事,感谢你的诗,感谢留言。
人生就是在迎来送往中,迎过很多人,送过很多人,也被人迎过,将来也会有有送。这是亲情的一部分。欣赏!
@诚厚:人生就是这样,很快乐也很无奈,迎来送往中度过了。祝好朋友。
@诚厚:能和大哥认识,也是我荣幸。感恩朋友热情。
@诚厚:迎来快乐和痛苦,迎来孙子辈笑声。祝好大哥!
图文精彩,真挚感人,珍贵的记录。
@川明:有朋友鼓励和支持,我就开心快乐。祝福朋友。
我和过客是一见如故的莫逆知己,他用快递赠送我书法与绘画作品,我好感动。他以顽强韧性战胜绝症,让我仰视,对他的好妻子,好大夫由衷敬佩。
@锦瑟黎燕:我是他粉丝,他治病的过程写得博客非常好,可惜后来新浪博客不能联系,隔断我们联系。我们也没微信。他儿媳妇家离我们不远。他的文章写得真好。谢谢大姐。其实我的留言留给吊脚楼的,可不知怎转到你那。感谢你的热情留言。真希望新浪有留言功能。
人生有来有往,迎来送往,最后自己送自己,不想最后,且行且珍惜,活一天快活一天。
@豫莲芳草:大姐你说得非常好,感谢了。过好每一天是最好方式。
人生下来就是在不断的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清河君:谢谢朋友来访。人生无常,有苦有乐。我们真能珍惜当下。[微笑][微笑][微笑]
曰出曰落,人生苦短,都在迎来送往中。迎接后生晚辈,送走父辈亲属。一不留神,蓦然发现留给我们自己的时间也不多了。——这话,看得我心有戚戚!
时光飞逝,转眼人生到了秋天!
@皓月蓝空:日落西山,风景美。对上年纪人似乎有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
我们经历的太多,希望时间停一下,慢一点。祝好朋友。
家常话很中听,实实在在,明明白白。“日出日落,人生就是迎来送往”,一语道破天机。活好当下,珍惜亲情,终生无愧。
@一池烟雨:朋友说得好,人生就是享受快乐和幸福,就是迎来新的后代们,送走先人。祝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