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重返曾经生活过的边塞小城。脚步匆匆,留下些未访的人事,带回来殷殷嘱托。往事依依,何当共剪小城旧烛,红线儿:咱俩一起说来……
(1)那时候的小城,说繁华既够不着,说热闹又欠着点儿什么,说繁闹纯粹是搪塞。呵呵!几十年前的岁月,地处偏远,还能指望什么?
这点子繁和闹,紧挨临近钟鼓楼东北的十字街头,承载着古城所有的民俗,尽有的期望。而这繁和闹又有时限。日里,是有数的交易,和小城人家寻常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连在一起。夜里的欢娱,则是一台戏,一场电影,一锅茶叶蛋,一包香瓜子,时令的蔬果,如秋梨、煮洋芋、煮玉米、煮毛豆什么的。民风尚且淳朴。叫卖的一个总能记住熟悉的面孔,交换些个钱物的同时,也交换些个亦真亦假的笑容,取得生计之外的小小的宽慰和乐趣。
除此之外,小城还有些城门洞子大小的家长里短。无非是某家某户的悲欢离合,更多的不过是些苟皮稻糟的事情。那都是被讲故事似的在炕席间、灯盏下,饭桌上,或大树下纳凉闲聊时传播着的。
不可小觑了这飞扬的家长里短,那是给小城里生活的一个人、一个家庭上弦定调的东西。
(补 记)红线儿是旧时友
记忆中,没上学时和红线儿就是街坊;上学后和红线儿又是同学;记忆中的红线儿一直扎着齐肩长短的扭扭歪歪的小辫子。记忆中,红线儿这个乳名总被同学取笑,但刘“达“和刘妈用陕西家乡话唤这个名字时,特别委婉上口,好听!(“达”:读音。西北某些地方对父辈的称呼)
这次回古城,和红线儿在夜里漫游寻旧。红线儿找到街边的一根电线杆,抚摸着说:看见没,这是小时候咱两家院门口的那根电线杆。我惊疑!红线儿说:我妈有时生气抄着笤帚疙瘩追着我哥或我弟打,他们就抱着这根电线杆子使劲往上蹿!哈哈,红线儿,我想起来了……
刘“达“和刘妈先后都去世了!
红线儿:回来想起,总遗憾没和那根电线杆子拍张照片。它木头,我俩也木头不成?!有空,你去补拍一张,好吗?
(2)红线儿,咱接着说……
小城也曾经有过她惊世骇俗和辉煌的历史。这历史存在教科书里,存在古旧、翰墨之中,处处有踪迹可寻可点;或隐在一段《西凉乐伎》壁画中,或渗在一眼千年不涸的泉里,或承载在三、两座白塔上,或静卧在一尊睡佛身躯里,或笼罩在一行“左公柳”的浓荫下……就连芦苇湖边的红蜻蜓,蓝蜻蜓,屋檐下坐窝的春燕子,也或许是旧时精灵……
传说由着她千秋万代地传下去。生活在这古老传说的小城中人,并不背负什么。那时候小城的荣辱和名利,也不关乎谁家菜兜子里几棵白菜几头萝卜的事情。小城人挣小钱,花小钱,算计小钱……将日子一味地数下去。
小城里也有轰动的事。
戏院子上演新戏,周芙蓉嗓子“倒仓”,九岁红“拾玉镯”挂了头牌。全盛社“徐策跑城”,黄致中“苏武牧羊”。华岳京剧团,天山话剧团,萧兰香蒲州梆子,南昌杂技团“空中飞人”…正月里的花灯,旱船,踩高跷,大头娃娃,丑媒婆子;一年几度的花花庙会……用箩筐子悬吊在老城墙半腰,被张老实疙瘩拣回来的被遗弃的男婴——后来叫“牛葫”的英俊少年当兵回来探亲。弥陀寺白塔坍塌,王爷庙改建小学。藏厚街某家老房子闹鬼后挖出银元宝。过年前吉美襄行的干果之类大减价,糖豆儿一分钱50粒。卖“火油”的外乡胡老汉娶了“调和篓子”李老头的遗孀,赵和举家老二儿子两手写得九宫格,三儿子双手使得铁算盘,大儿子却天聋地哑。关帝庙郗和尚还俗后娶妻生子……
——飞短流长的城,街谈巷议的年代。
直到有一天,这记忆,这无大趣味却有小安逸的日子,被兜底儿掀翻,又踩上无数只脚印……
(补 记)磨难和福祉
线儿复信我说:什么什么不相信眼泪。是那些我们从边缘走过的似经历又未曾经历过的、似影响我们又似乎未曾影响我们的岁月,造成我们当年的磨难和今天的福祉。
我回去两个字:同意!
小城里半城芦苇半城水,皴染着我们童年的花裙子……
(3)那咱继续说……
小城的春花秋月亦格外宜人。因为她的古和不古,天地间的灵气舒展得很自在、得大,几乎不为小城人所自知。小城花儿不多,由人们特意侍养的无非是些什样锦,大丽花,八瓣梅、向日葵之类;野生野长、低矮的不过是些紫马兰,打破碗碗花,雏菊花;高大的不过是芦花、沙枣花、清槐花等等,足以清清浅浅的满城街边路巷的点缀。小城从来是半城芦苇半城水占尽风光,而有了水的地方,就有说不出的甜润!
春季,满城里柳絮铺地,杨花若雪,芦苇含烟。逢飒飒细雨,连梦都是湿润润的。
小城多水井,几乎各个院落都有一眼,夏季热极,打一桶井水上来,冰冰凉凉,“醍醐灌顶”地从头到脚浇下去,捞起头一日冰在井里的西瓜大家伙儿分享,就连院里人家的鸭子也蹭得几多“呱呱呱”地欢喜。月明之夜,总有孩子趴在井口窥望,寻找前日夜里的故事。呵呵!水井里多了一张傻傻、痴痴的脸,故事里添了个童年的阿娇。
小城城郊环绕有一条小河。小城人有个习俗,家里大件儿的被单、线毯之类统统大包袱皮儿卷着拿去那里,搬几块石头压着,在清浅的河滩处浸泡,时不时用脚丫子吧唧吧唧地去踩,水从脚趾缝儿咕咕唧唧往上挤,痒嗖嗖地,惬意得很。于孩子们来讲,那是过节呢!赤子条条,清水洗尘……踩干净的被单之类花花绿绿地铺陈在绿草地上晾晒,孩子的红肚兜、花手绢在绿草地上晾晒,孩子的梦也在绿草地上晾晒。家庭主妇们则聚坐一堆,交换和品尝各家不同的拿手面点、专属小咸菜,也不失时机地晾晒些平日里不便在公婆和孩子们面前抖搂的私房闲话。
其实,有了人的地方,有了坦诚相待的地方,才有说不出的乐趣。
小城平实的日子就像老祖母手里的女红,针脚儿又细又密……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64537
评论列表(29条)
精美佳作,灵动抒写,今日与昔日的相互切换,情景交融,颇有韵味。
@锦瑟黎燕:谢谢黎燕老师的解读和赏评!过奖![花][花][花]
何当共剪旧时烛,却话边塞古城风。
半城芦苇半城水,童年花裙染其中。
春花秋月宜人处,芦苇含烟情愫浓。
杨花若雪迎风舞,柳絮铺地落西东。
冰冰凉凉夏井水,甜甜蜜蜜西瓜红。
坦诚相待话过往,真情厚谊喜重逢。
平实日子快乐过,祖母手中做女红。
精美佳作多韵味,今与昔比情景融。
天南海北常互动,卯酉河畔春潮涌。
@阳光笙箫支剑笙:哇!支老师,您太厉害啦!佩服佩服!谢谢谢谢!
您的语言极富特色,带着浓浓的情感。对那边塞古城,通过碎片化的追忆,让人读出了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鸣虫:每个游子都有乡愁啊!丁香一般的浓郁……
谢谢赏读!佳节快乐!
和番公主写塞外风情。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晓舟同志:谢谢晓舟老师的荐读!祝元宵佳节快乐!
构思精巧,情思细腻, 意象俏丽! 赞!赞!赞!
@轻品慢尝:一段寄寓,两处相赠;岁月无情,往事悠悠!
谢谢老师的赏读!祝元宵佳节快乐!
写塞外风情,构思精巧,情思细腻,令人耳目一新!
@雪花漫舞:岁月馈赠,念念未忘!
谢谢老师赏读!祝元宵佳节快乐!
其实,有了人的地方,有了坦诚相待的地方,才有说不出的乐趣。
小城平实的日子就像老祖母手里的女红,针脚儿又细又密……
这样的收尾,好有寓意与意境,我好喜欢。
@锦瑟黎燕:喜欢你的喜欢!共情!
祝元宵佳节快乐哦!
老城故事多,有你又有我……喜欢达追孩子爬电线杆的细节,有画面,有声音,有节奏,声情并茂,真好!!
@李宗宾19481957:哈哈追孩子、爬电线杆的细节也常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呢!谢谢赏读!
红线儿,好美的名字,挺有诗意的。以前好像听说广州有个名粤剧演员叫红线女。边塞小城,往事绵绵,轶事、传说融为一体,为小城增添无穷情趣。
@四格格:那时候的琐事虽寻常,但细密,趣味无穷。
红线女是越剧大家!
谢谢格格赏读!
那边塞古城,厚重人文,家长里短,童子意趣,被晗烟一一道来,读之趣味无穷。
@难诉相思:哈人老了就喜欢絮叨过往!很遥远的感觉!不像现在,时光好似搭上了快车,眨眼就是一年!
边塞古城读来耳目一新,里面的方言,让我这个在陕西待了半辈子的人感到亲切,我试着发音“红线儿”,自己听着都笑了,成了四不像,因为离开西安又有20年了。
@悠扬琴声68:听你这么一说,我也试试用陕西话唤一声:刘达、红线儿!
逝去的时光和物事,好亲切!
谢谢博友赏读!
人一生少不了回眸,乡愁;思念,眷恋。友之文别具一格,扣人心弦。[赞]
@一池烟雨:当下的生活更先进、更丰富多彩,但回眸和眷恋却更走心!
谢谢博友赏读!新春愉快!
非常新颖的创作手法,故事娓娓道来,很有味道。
@陌上梦落:谢谢陌上君赏读!迟复为歉!
这篇文章很有味啊,细语绵绵,小城的的家长里短,红线儿口中叙说的旧事,让我也想起了儿时……。
@清河君:有幸与清河君共情!童年即是细碎啊!
写满了红尘故事的小城,令人心生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