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书事本应是在春节前写的,但疏懒了一下,就放到节后了。坚持实际上是一件很为困难的事情。春节看胡洪侠公号,他提出了一个“每日一更”的概念,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当然,这也缘于他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有了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件事。另一方面,是他拥有大量的素材,想完成一部《私人阅读史》,“将我四十多年的所见所闻所读所藏,以一种非虚构的方式讲出来。”明天和意外都有不确定性,但“写下即永恒”却是实实在在的。
是应该向他学习这股韧劲。年前心里想写的几个片段,早已抛却至九霄云外,写作的冲动与兴趣亦大为减小了,现在只好重新理理思绪。先写写年前在孔网上买到的几本书。伍蠡甫著《名画家论》,东方出版中心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出版,是书为该社“中国学术丛书”之一种。在书的封底看丛书目录,便又购得一册熊十力著《佛家名相通释》,但这本书却是另外一家出版社印行的,大象出版社二〇一七年八月出版。伍蠡甫清末民初时人,著名的翻译家、美术理论家、西方文论专家、文学家、国画家,稍为了解一些他的学术情况,就下单又买得一册他的《中国画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七月出版,都是很便宜的。
看俞晓群朋友圈,买了套亚东版的《红楼梦》,估计春节假期结束才能发货。俞总退休以后,仍然在做出版,草鹭图书在读书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在版本及装帧设计上走的是高端路线,纸张、封面、用料都很讲究,所以书很贵,不是一般的消费群体所能接受的,自己也是临渊羡鱼而已。这套《红楼梦》是通贩版,不到三百块钱,还有一种定制真皮版,价格则在两千三百元左右。俞先生也很勤奋,与胡洪侠相当,且相熟,仅仅就说他在《辽宁日报》上的专栏文字,估计一般的作者都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今年春节期间天气很好,持续多日晴好。期间去太白山下汤峪镇滞留三日,回程时看了几个景点,姜嫄墓、报本寺塔、后稷教稼台、张载祠。这一带为周文化发祥地,历史旧迹很为密集,但大多“袖珍”,毕竟年代太为久远了。去姜嫄墓的那日,天突然下着雨,导航不太给力,折腾过好几回才找到墓址。报本寺塔在一村中,原本是依寺建塔的,但现在亦仅孤零零地剩下一座古塔。张载祠在横渠镇街面上,对过即为停车场,倒也方便,祠内有数株古柏,都近千年的树龄,据传有一株为张载手植,有谁能摸一摸,便会文思泉涌。不能免俗,就伸手上前狠狠地摸了好几回,——这一面因为经常被人摸,已经光得有些滑了,心里便想问树,您能受得了么?
有几场读书圈的餐聚,因在太白辞谢掉了,回城后仅参加了一场。是钟锦自沪归秦,过春节,宁总、赵倚平、文川、何炜等人聚了一回,黄永年先生公子黄寿成教授亦在,终于是初次见面。黄先生于席间又提及那本《铁未销集》,文川兄稍为解说,于作者自己则是感激的。聚餐地点初定在大雁塔附近,后来改至凤城七路,倘不改址,以大雁塔周边游客的拥堵情况推测,后半夜亦吃不成饭。乘地铁,换乘过两次,才到达,耗时一个多小时。赵倚平兄签赠新作《书香手泽暖》,归途乘地铁至小寨站握手言别。
春节期间大部分时间是在昏睡中度过的,睡得死沉,和前几年疫情中颇为相似。时间是比较宽松的,闲暇之时以清茶自娱,亦读得几本书,有孙犁的《澹定集》和汪曾祺的一本游记。确实太阳很好,亦常下楼,晒太阳补钙,把一年来的阴气、晦气亦在这新旧之交在太阳下晒晒,让它们发散出去。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64301
评论列表(5条)
坐沙上欣赏,爽!
说不完的书事,道不完的雅事!
天高云淡,阳光正好,晒太阳补钙,把一年来的阴气、晦气亦在这新旧之交在太阳下晒晒,让它们发散出去。
今年必定阳光灿烂,鸿运高照,万事亨通,书香四溢,书事绵延,收获满满!
读书人和写书人的自律和自我要求令人敬佩呀!
明天和意外都有不确定性,但“写下即永恒”。—-妙论,似乎道出了“卯酉河”存在的张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