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聆听那千年的钟声,是否依然浑雄?我登上了西安大钟楼。
钟楼上,跃入眼帘的两幅醒目楹联,渲染着远古传来的浩然之气,撞击出千年钟声之浑雄。
楼门当中的楹联是一幅藏头联:
钟号景云鸣彩凤
楼雄川口锁金鳌
楼门侧边的楹联是:
五千年城阙仍雄河山永固
八百里钟声犹壮岁月长新
楹联中“楼雄川口锁金鳌”说的是当年钟楼东迁的一段历史典故:明万历年间,关中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死伤人员上万,毁损房屋数千,巡抚官员为此日夜不得安宁。西安名寺“迎祥观”(原名为景龙观),有位久负盛名的高承之老道长,其法术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巡抚忙将老道长请来作法消灾。
高承之告知,只要将钟楼往东迁半里之地,地震就会消除。因为上古“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时候,海水向东流去,这才有了关中平原。但有一条大鳌鱼不愿随海水东去,就用嘴就地凿了一条大川,把自己隐藏在川中。后来地裂山突,这条大川就成了地下河。每到三月十五日,鳌鱼就游到露出地面的大川口,呼吸新鲜空气,喷沙击浪,地震也就由此而发。
巡抚信之,下令全城铁匠赶制出一条百丈长的铁链,作降鳌之用,然后再往东迁重建钟楼。士兵们挖开地面后,露出四块大石条,掀开石条,果然下面有一口深不见底的井,只听得流水哗哗作响。不一会儿,水柱竟夺井而出,喷涌至半天空,随即见到一鳌鱼头懒懒的伸出井外,高承之霎时亮出施法之宝剑,倾刻镇住了鳌鱼,并命士兵们用铁链将其牢牢锁住,然后沉入川底,从此被缚的鳌鱼再也不能兴妖作怪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原本在大西街广济街口的西安钟楼,往东迁了半里地,恰恰就座落在了西安市的正中心。
现在悬挂在钟楼西北角上的这口大钟叫“景云钟”。唐睿宗李旦在景云二年(公元711)巡游时,夜宿行宫,忽然梦中只见金霞盖天,祥云升腾,他认为这是天降吉兆,令铸大铜钟而专记;并将大铜钟悬挂于著名的道教景龙观,所以大钟原称是“景龙观钟”。钟高247厘米,腹围486厘米,口径165厘米,重约6吨,是用铜锡合金铸造。制造工艺复杂、细腻、精美,钟身分为五段,共有26块铸模组合而成。形状为上锐下侈,钟口铸为六角弧形波状;32枚钟乳散布在钟体上,每枚钟乳都伴有饰纹,自上而下分有三层,每层又用蔓草纹带分这六格,格内各铸有飞天、翔鹤、走狮、腾龙、朱雀等图案,四角还各有4朵祥云飘拂繚繞。钟正面铸有骈体铭文,是唐睿宗李旦亲自撰文并书写,共292字,分18行,每行17字,空格14字,字体为稍参篆隶的楷书,内容大致是宣扬道教教义,阐述景龙观的来由,以及景龙观钟的制作过程,对景龙观钟加以大力褒扬。这段铭文是唐睿宗李旦传世极少的珍贵书法,十分有历史研究价值。后来景龙观改称迎祥观,“景龙观钟”也改称为“迎祥观钟”,而“景云钟”之名,则是现代才赋予的。
大钟造型浑厚、音律精准,既庄严宏伟,又吉祥高贵。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全城市民们报时,据说每天撞击报时的时候,钟声音量响彻全城,音质则清亮悦耳、如同凤鸣。
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把旧钟楼楼址往东移了半里地后,重建新钟楼。当时负责钟楼东迁的陕西巡抚龚懋贤专门撰写了《钟楼碑》,碑中记载说:大楼竣工后,把迎祥观的大铜钟搬来钟楼上悬挂,岂知原本音质清脆浑雄的大铜钟在这钟楼里,任凭怎么撞击都没有音响了;无奈,只得把大铜钟重新送回迎祥观。回到迎祥观后,撞击大铜钟,钟声依旧清亮悦耳,如同凤鸣。
所以,这大钟楼、这大铜钟都有着历史神奇。
从民国开始,“景云钟”就悬挂在钟楼上了,并从此与钟楼结下了不解之缘。建国后,国家为了妥善保管这口珍贵的文物宝钟,将它移置到陕西省博物馆(今西安碑林博物馆内)精心珍藏。现在悬挂在钟楼上的这口钟,是20世纪90年代西安市文物管理局专门仿制的,它的质地、造型都酷似原来的“景云钟”,音质同样响亮浑雄,与原钟媲美完全不逊色。
我从钟楼的基座一直往上看,从楼体看到屋顶,在视觉中去感受大钟楼独特厚重的“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顶”建筑形式和民族风格。观赏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大钟楼的始建,在安城的西大街广济街口,这座气势宏伟大钟楼修建时的热烈情景和繁忙景象。
但原来位于广济街口大钟楼旧楼只存在了199年,后在明万历十年(公元1583),西安巡抚为避地震,在高承之老道长的指点下,将广济街口的钟楼往东移了半里地,移至西安市中心,重建后的钟楼一直到现在楼址不曾再变过。清乾隆五年(公元1739)时,对大楼进行了第一次加缮维修,基座面积达1377.64平方尺,座高8.6公尺,楼高36公尺,保持了原有的重檐,高拱,攒顶,转角工艺,这些工艺都是古代大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民族建筑特色的最好体现。又200多年后,于1953年7月,西安建工局对钟楼再次重整维修,楼檐拱角再重饰彩绘,费时一年整,于1954年6月30日全面竣工,就是我们现在观仰的这座古风习习、华灯溢彩、壮观庄严且又文雅娟秀的大钟楼。
钟楼不高,仅36公尺。但登上钟楼后,我竟因它的太高,有了几分晕眩;张目远览,四周明明是接蹱林立的现代化摩天大楼,我居然看到它们统统像是臣伏于钟楼的视野之下。
古代时的钟楼像市中心的一座城堡,基座上开有东、西、南、北四个高六米、宽六米十字交叉的拱洞券门,它连通市中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所以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行人、车马都必须从钟楼下的券门通过。
现在的钟楼仍连接东、西、南、北四条笔直、宽广的大街,只是拱形券门已关闭,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行人、车辆都是绕钟楼而前行。
在钟楼上,我沿着它的四面围栏巡走一圈,看到楼下四条大街上都是车水马龙,繁忙人群。它的一面是与老钟楼同年代、仍高耸在古城墙上的定远门;再从“景云钟”的西北角方向望去,是与钟楼同年代、和钟楼并称“晨钟暮鼓”双子的鼓楼,还有那条大名远扬、人声鼎沸的回民食街。回民食街广场上,一群舞大妈、舞大爷们,身着艳丽的藏族服饰,正兴高彩烈像年轻人一样,跳着活泼欢快的锅庄舞。
登高,上远古西安大钟楼,环视的却是臣伏在大钟楼下、现代化进程中繁华新景象的西安城。穿越万年时空,横跨千载岁月,这就是让我感觉高得晕眩的原因吧。
钟楼上西北角,高悬的“景云钟”,除非特殊原因,已经不太可能有再撞击的机会了;新的年代让它闲赋了下来,它忠实的完成了古代报时的历史使命,但它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中华文明史上永远有它的一席之地。
虽然没能如愿以偿,让我亲耳聆听一次撞击钟响的浑雄,但我相信,光凭大钟身上那逾越千年的御笔骈体铭文,就知道那是五千年文明毓秀和龙脉真传;光凭大钟身上那逾越千年的绿色斑斑铜锈,就知道当年震响八百里秦川的钟风雄在;只要轻轻一击,它千年回响,清亮悦耳、如同凤鸣;只要轻轻一击,它千年回响,钟声依旧、音质浑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62593
评论列表(86条)
晚来的我还坐上沙发了。
@悠扬琴声68:不晚不晚,正是时候,喝杯清茶。
别看我在西安待了十几年,却没有上过钟楼,读格格的游记让我增长知识了。
@悠扬琴声68:第一次去西安时,只去了鼓楼没去钟楼,这是第二次去西安,终于补上了,登上钟楼了才没遗憾。
千年钟声仍浑雄,西安钟楼显神风。
河山永固锁金鳌,岁月长新鸣彩凤。
钟声洪亮响全城,音律精准远传送。
古风习习兴华夏,钟声阵阵震苍穹。
千年回响雄风在,钟声依旧壮志浓。
美文华章尽情颂,祖国永远在心中。
@阳光笙箫支剑笙:谢谢诗人的精美诗作,信手拈来,足见诗人功力了得。
读了您的美文,长知识!把大钟楼介绍得厚重、详实!
@鸣虫:谢谢,西安是历史厚重的城市。
钟鼓楼,中国十大名楼之一,我写过一首七律
钟鼓楼
危楼高矗入云中,四角飞翘似凤冲。
宝顶辉煌归古朴,银门典雅固春风。
钟声犹壮鸣村北,城阙仍雄锁市东。
蓄势河山封启处,依稀可见夕阳红。
@雪花漫舞:谢谢你的美诗,写得有气派。
钟声雄浑、钟楼雄壮! 它们的背后是悠久的历史, 是民族的雄风!
@轻品慢尝:很感谢古人们给我们留下的这些名胜古迹。
“五千年城阙仍雄河山永固
八百里钟声犹壮岁月长新
大钟造型浑厚、音律精准,既庄严宏伟,又吉祥高贵。”[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在钟楼前很被它的气势震撼。
格格气势雄浑的图片与文字,让我震撼。格格以神骏清逸的文字,将西安大钟楼的历史,文脉,格局,魅力深邃彰显,让人对中华民族的壮哉美哉,充满了敬爱与自豪。
@锦瑟黎燕:我们的古人们真是伟大,没有什么奇迹是他们不能创造的。
西安城,迎面风都是文化,踏脚地全是历史,自古以来便是人们向往的圣地。[喝彩][爱心]
@一池烟雨:你说得太好了,我再补充一句:迎面皇恩浩荡,踏脚紫气升腾。
格格将历史的投影与脉络,融入了西安的大钟楼恢弘气象之中,使文章越发厚重深邃。
@锦瑟黎燕:这是目前中国历史上保存得最好的钟楼,我去过南京钟楼,那可差远了,在钟楼上真能感觉到皇家的气派。
格格的游记:给我的印象越来越深了,爱读你。
@2272 张英辅:谢谢,欢迎你的阅读。
我第一次见到钟楼,是我55年前插队第一次回北京,从西安倒车,火车票签过车次,走了好半天,来到钟楼附近的电信局给家里打电报,出了电信局马路对面就是钟楼,也许是在北京见过的古建多了,当时真没把它放在眼里,直接回到火车站。后来工作来到西安,无数次的路过,也没上去过,只是家人来到西安,会让他们在钟楼前拍张照片。
@悠扬琴声68:以后有机会你可以好好的看看西安钟楼,西安的古迹与北京古迹风格完全不同,西安的是秦、汉、唐;北京的是明、清。
西安钟楼,经历了明清烽火岁月,伴随着共和国的茁壮成长,是西安古城历史变迁的见证者。
@清河君:西安的钟楼、鼓楼、城墙是中国历史上保存得最完好的,这真的得感谢西安的人们。
“观赏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大钟楼的始建,在安城的西大街广济街口,这座气势宏伟大钟楼修建时的热烈情景和繁忙景象。”欣赏学习,开眼界,长知识![赞][赞][赞][赞][赞]
@风雨:那时修建钟楼是一件大事,一定是非常热闹的。
格格的游记,把西安大钟楼和“景云钟”的起源、变迁的历史及现状,介绍得清晰、详细。“景云钟”声,曾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年钟声,网上还能收到录音视频。虽然钟楼上的景云钟已经是复制品,如果能像苏州寒山寺越年钟声那样恢复,应该是件期待的事。
@诚厚:我想钟楼上仿制的景云钟平时不会撞击,但在特殊时候应该会撞击的,只是我没遇上。
五千年城阙仍雄河山永固 八百里钟声犹壮岁月长新——此楹联文脉丰厚,意境高远,气势雄浑,穿越时空,光照人心。
@锦瑟黎燕:这幅对联与西安古最是非常匹配的,西安就有着秦汉隋唐的皇气。
景云钟将古代中华民族的大智慧与非凡制作工艺通透呈现,令人叹为观止。
@锦瑟黎燕:它将皇家气派展现得淋漓尽致。
漫长的岁月赋予大钟楼、景云钟以灵性和神性,凡人置身其下,便能感受其威仪,沐浴其瑞气。
@难诉相思:秦汉隋唐的皇恩让西安威仪大气,景云钟是其代表之一。
图文并茂。大饱眼福,大开眼界!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赞]
@风雨:谢谢风儿,总是热情的鼓励我。
也曾几次匆匆去过西安,却未及……只能留憾而归。事后总想:你说人啊,都在忙什么!
格格笔下的钟鼓楼异样生辉![赞][赞][赞]
@柳絮晗烟:我上次去西安去了很多地方,甚至去了离市区很远的法门寺、乾陵,也去了鼓楼,就是没上钟楼,一直遗憾。这次因有事又去了一次西安,虽行程匆匆,还是抓了个机会上钟楼。
五千年城阙,八百里钟声,记载着古城西安厚重的文化和历史。去过这里,但没格格老师看的这么仔细,随着您的文字再神游一番。
@陌上梦落:我对西安的印象特别好,感觉这真是座伟大的城市,所以看得仔。
我离开西安后中间回去过一次,又旧地重游了曾经一个个不屑一顾的地方,又品味到那些在北京找不到的原汁原味,来到大明宫遗址公园,有一种与先人对话的感觉,那种感觉在以前是没有的。
@悠扬琴声68:你在西安时是因为时常可见,所以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离开后才发现这一切那么值得留恋。大明宫虽然只剩遗址了,但一走进去,那种宽旷的皇宫威严、神秘还是油然而生。
虽然没能如愿以偿,让我亲耳聆听一次撞击钟响的浑雄,但我相信,光凭大钟身上那逾越千年的御笔骈体铭文,就知道那是五千年文明毓秀和龙脉真传;光凭大钟身上那逾越千年的绿色斑斑铜锈,就知道当年震响八百里秦川的钟风雄在;只要轻轻一击,它千年回响,清亮悦耳、如同凤鸣;只要轻轻一击,它千年回响,钟声依旧、音质浑雄。——格格雄浑神骏的文字,让我聆听到激越千年的雄壮钟声。
@锦瑟黎燕:一件器物,折射的是历史的厚重,当你站在这件器物面前,就感觉到它为你打开了远古的大门。
格格的此篇佳作,有长镜头的大视角,也有特写镜头的浓墨重彩,相得益彰,引人注目。
@锦瑟黎燕:谢谢,你评得这么好,我很感激,也知道要努力。
喜欢您的文字,巧妙地运用文字,将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钟楼经过如数家珍的细微剖析,全方位,全视角地推出与众不同的壮观美。
@悠扬琴声68:谢谢,我这是借历史文化的薰陶,有补充自己的不足。
《千年钟声仍浑雄》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谢谢风儿。[花][花][花][花]
悄然踏进你的家园,慢慢百度你最美的精彩,随着镜头我也好似走进了千年钟声仍辉煌的西安,好似腾云驾雾到了钟楼,听到了他千年的风雨声,看到了人世间的沧桑,古老的故事就在眼前蔓延到如今,给我们后人留下了雄心壮志不言愁,向前奔跑去寻找自己的什么呢,那是努力打拼为了自己最美丽的家乡和祖国,用强大的力量趋势线华夏最完美梦寐以求踏上小康本钱录得梦想的成功。
@诃痴快乐:欢迎诃痴快乐的小精灵,晚安。
漫游在您的文字世界里,去寻找那千年悠悠的钟声,追溯在一座历史当中,寻觅它的踪迹,展现在我们眼前是五颜六色的闪烁的场景,用视觉去发现,从不同的层次去挖掘她的壮观之雄伟,和与众不同历史悠久的建筑的风采和绝美。
@诃痴快乐:能给你带来古建筑的美好享受,这让我很高兴。
魅力的西安,古老的历史,展现出他的辉煌,和独特的视觉钟楼的文化盛宴,悠悠的岁月展现出它的雄伟,和壮观的氛围,美丽光彩和风雨沧桑,意义展现在千年钟楼的脚步,也用心在诉说他的曾经见证的辉煌和历史的古老的沧桑,用赞歌去表达去描述我们祖国最辉煌的风景一角,那是先辈们用智慧和汗水,留下的结晶,值得我们那你深深滴思考。
@诃痴快乐:西安是一个有皇威的大气城市,正如你说的是魅力古都。
格格的精美佳作,浓郁历史,文学,行走风景的美学元素,让我百看不厌,回味无穷。
@锦瑟黎燕:祖国有历史文化太丰厚了,我们一辈子也只能看到少之又少的部分,所以每看一次就努力把它们记下来。
这里,我也来过,但是遗憾只是远远看一眼,没能登上钟鼓楼去一探究竟。
@皓月蓝空:我第一次去西安时也没上钟楼,一直遗憾;第二次再去时,我最先就是要去登钟楼,弥补心中的缺憾。
壮观,震撼,养心养眼!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风雨:早上好,小年快乐。
97年随苏州党政代表团到过西安,走了走城墙,没去看大钟楼。历史上敲过的钟声,当代应该也会让它响起,似乎算是传统的一种延续。
@诚厚:站在大钟楼上看到的就是城墙的定远门,距离很近,以后会有机会,你再去看看,它的不同是因为上面有皇帝御笔,这是它最重的份量。
感谢格格,让我感受到西安的大钟楼的历史文脉风采,聆听到激越千年的雄浑钟声。
@锦瑟黎燕:古代很讲究钟、鼓、鼎的威严。
说到西安钟楼,不免会让人有穿越时空的感觉,十三朝古都留下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至今陕西人的语言中以及运用的文字里面好多文言文。
@悠扬琴声68:西安优厚的历史文化影响深远,也大放光彩。
读你的文字,更感到华夏民族的伟大。
@梦菊: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自豪。
生活在西安的人们好有福祉,能聆听到大钟楼吉祥悦耳的钟声。
@锦瑟黎燕:生在西安的人真的很幸福,这是一片王土。
经典的人物、建筑、器物,都很神奇。这让我深感宇宙、人文、风土人情都有其不可破解的奥秘。
@锦瑟黎燕:我也有这样的感觉,要解透其中奥秘的密码,要等什么时候出现的高人。
千年回响,声声在!
@王志学四连笔记:新浪相遇,卯酉河相逢,太好了,今天小年,祝你吉祥快乐。
欣赏老师的文章,感谢您的分享。我那年去西安只上了鼓楼,却没看到钟楼,看来今后还要专门去一趟啊。
@邯郸常跃进:是呀,我第一次也是只上了鼓楼,一直遗憾,这次终于上了钟楼,才心甘。
格格的精美佳作,均大气浑然,将历史,文脉,风景融入一炉,传递文明薪火,审美情愫,是卯酉河的一道靓丽胜景。
@锦瑟黎燕:卯酉河人才济济,美篇多多,你是其中最出色的。
格格大气雄浑的文字,让我有亲临其境,直面西安大钟楼阅尽人间春色,感受巍巍然雄风豪放传递祥瑞之境。
@锦瑟黎燕:西安城的大气是不凡响的。
神奇的大铜钟,神奇的钟楼,一段历史,浩然长空。文笔了得!欣赏学习!
@ch雪梅:历史的长河,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鉴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