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哑姑》电影海报 编剧 丁正泉
丁正泉是我的同县老乡,也是我景仰的一位前辈,文化人。五十年前他还是一名乡村教师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人了,后来名气越来越大。
他是个农家子弟,在家排行老六,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当属 “回乡知青” 这一类,但他脑子活络,没过几年当上生产队长,继而做了大队干部。后来公社书记看中他,把他唤在身边写写画画。虽没有正式编制当秘书,但他是书记的文胆却是不争的事实。入编进体制很难,加之运动一个接着一个,书记还算对他负责,几经运作,让他到邻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丁正泉爱写作,七十年代中期到北京鲁艺文学院作家班进修过,不久在省级文学期刊上发表了几篇很有份量的文学作品,这水平把当地那些端着铁饭碗的公社笔杆子们甩后几条街,更使教师同行自叹不如。
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政策给苏北农村带来许多变化,丁正泉结合身边故事作了些艺术加工,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哑姑》。这一回运气好呢,投稿以后人家说《哑姑》与上面需要宣传的方向一致,是与时代脉搏合拍的正能量好作品,有导向意义,于是一再修改后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了电影。《哑姑》的问世,标志着丁正泉在文学造诣上达到了新的境界,由此,他成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走向,先是由学校教师调入县文教局当专业创作人员,继而进入政界成为市文联一名领导。好运来了挡不住,丁正泉窃笑:我一个教书匠能有多少政治远见,嘿,写这玩艺儿不过是凭多年写作功力编故事混点稿费,至于 “正能量” 领潮流,他们喜欢咋改我就咋改。这一改,了不得,《哑姑》全国上映,影院人气爆棚,编剧丁正泉,蜚声华夏,出大名了。
丁正泉来自乡村,质朴、随和、幽默,喜欢讲点与众不同的笑话。
八十年代初,苏北农村还不富裕,亲友之间小聚也没什么好小菜招待,通常是买点卜页(豆制品,有的地方称千张), 釆一把大蒜叶子,用开水烫熟,两者搅拌一下就算是一道美食了。我们那里的农家没有种植花生的习惯,花生米也属稀罕之物,讲究的人家请客时会想办法找来一小把炒一炒,排列在卜页拌大蒜盘子里口的周边点缀一圈,颇像在菜盘子上置放了一条环状珍珠项链。喝的酒呢,是用我们当地土灶烧制的大麦酒,工艺粗放,辣喉冲脑,俗称 “大麦冲子”,价格倒是挺低廉的。为防止菜肴少筷子没处伸显尴尬,通常,主人会频频劝酒,客人也只好不住地往嘴里灌那 “大麦冲子” 打岔。有一天丁正泉在乡下喝高了,调侃式总结道:卜页拌大蒜,花生米子箍一转,大麦冲子不住气的灌。这番农村请客情形描述得逼真搞笑,很快在当地城乡广为传诵,成了坊间笑谈,每当吃卜页拌大蒜喝大麦酒的时候,人们便背诵起这段 “丁正泉语录”,主家自嘲,客人戏谑,不亦乐乎。
九十年代中期,坊间又传出丁正泉调侃新语录。话说那年月时兴树 “地方精神”,本地领导费尽心思,想出几句铿锵有声的话来,在人代会上让代表们讨论。这几句话是:团结敬业,求实创新,无私奉献,拼搏争先。丁正泉是人大代表,却在讨论时把这几句话调侃为:团结敬酒,求绩创新,无衣奉献,拼搏争官。领导不悦,派人找其谈话,他却振振有词:树立好的风气,必须首先刹住歪风。你们面向未来,正面提倡,我立足现实,反面提醒,目的应该是一致的。好在领导后来没和他一般见识,只在会上刮了几句,此事便算过去了。近来老家有位当年在政府工作的文友,在中国作家网撰文写到丁正泉的这桩奇闻逸事(本文引用了),可见此事绝非空穴来风。
文学作品被拍成电影在全国公演,是一个了不起的高度,丁正泉当属文化名人。丟开文学创作成就名气不说,仅凭当地广为流传、至今还有人在津津乐道的故事和两条丁氏语录,也足以见得丁正泉的知名度之高。“卜页拌大蒜 ” 说的民间乡情,朗朗上口,令人忍俊不禁,没有问题。 “ 地方精神 ” 议的是官场现象,需要有非凡胆识的人才敢说长道短,因为它会引起某些人感冒。好在,那时没有妄议追责一说,丁正泉是幸运的。
几年前,我在家乡小城见过丁正泉老师一面。他中等个子,身材偏瘦,头发有点自然卷曲,为人和蔼,没有名人架子。那是在一个设的朋友饭局上,我作为晩辈后生,敬酒时逗问丁老师,民间传说的那些 “生活写真” 和 “经典语录” 果真是你的杰作?他很狡黠,既不予否认,也不听他人忽悠往深处说,只是嘿嘿地笑。这已够爽,毕竟身份不同了,时代也不同了,他需要有这份矜持。
回望家乡文化圈,近五十年来号称文人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多不胜数,事实上能够集才气、胆气、名气于一身的文化人却是寥寥无几,丁正泉当年创下的那些纪录,更是无人能及。
(选稿编辑:灿烂阳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62021
评论列表(25条)
好一个风趣、幽默、正直、有肝胆的乡村文化名人!这样的人还是太少了,所以显得尤其珍贵。
晓舟将家乡集才气、胆气、名气于一身的文化人丁正泉,名声遐迩的缘起,心性,品质娓娓道来,让人对其敬佩有加。这样的人物略传详实,唯美,深邃,通透,有史料价值。
百叶炒大蒜再拌点花生米蛮开胃个呀!笔下好一个直男,才子、文人,能干。
是啊!像丁正泉具有宽广的家国情怀、高远的境界、人性的内涵、风趣、幽默、正直的文人,就全国而言,少之而少啊。
集才气、胆气、名气于一身的文化人为数甚少,向当年创下那些纪录,至今无人能及的乡村文化名人丁正泉学习致敬!
为这位敢讲真话,不阿谀奉承的好文人点赞。
越是名人越要身正,丁先生就是身正的人。所以像这样的名人多多益善,只是现实中像这样身正的名人寥寥无几。
这个丁正泉,接地气,有才气,有胆识,有谋略。单凭那篇《三万户拆迁》,就足以耸人听闻了,得知实情后你还不能指责他虚报浮夸。电影剧本《哑姑》亦不同凡响,仅片名就给人一种缺憾美的震撼:月有阴晴圆缺,人有聋哑残疾,此事古难全。且看这美丽的哑姑有什么故事!电影未上映,票房基础就夯实了。妙哉!高哉![赞][赞][赞][喝彩][喝彩][喝彩][花][花][花]
丁正泉真的是幸运的。要是在早些年,恐怕没他的好日子过;要是再晚些年,恐怕也没他说话的份,更别说担任什么职务。
丁正泉人很正直又有才华,也侥幸赶上了好时代,现在你来来,z不s你!
丁正泉名气很大,名震全国。从心里景仰他。
点赞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文人身带俠气,更有魅力,也有风险。这位丁老师了不起!
丁正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有才气,有个性,是个怪才!
晓舟老师家乡人才辈出啊,那个时代需要丁正泉这样的文化人,在现今社会,更是需要这种针砭时弊的直言者。
文人风骨![赞][赞]
名人写名人,非同凡响。似乎丁正泉这样的老式文人,好多地方都有,就是看被谁写岀来。
现在大环境变了,丁正泉如果现在还是人大代表,估计有些话就讲不出来了。丁正泉的灵魂是真实,有趣的灵魂!
卜页烫大蒜!真正苏北家乡味!无论男女老少、地位高低,那是刻在骨子里的乡愁!……以此论道,信也。
回望家乡文化圈,近五十年来以文化人自居的舞文弄墨者过千,能够集才气、胆气、名气于一身的文化人却是寥寥无几,丁正泉当年创下的那些纪录,更是至今无人能及。
这篇文章值得读,原因有三,其一,小人物咸鱼翻身,凭的是胆气,《三万户拆迁》,作秀工程被揭露,这也得益于当地风气很正,否则,遭遇打击报复也不是不可。其二,哑姑搬上屏幕,凭的是运气,故事符合地方宣传方向,双方皆大欢喜。其三,几个段子被传扬,应该是才气。文化底蕴很深,信手拈来。作者对这个人物充满敬意,也符合作者本身特点。
假大空的文风应该结束了。赞!
认识丁正泉,是从《哑姑》电影走上银屏之后才知道这个人。当年我还小,只依稀记得电影剧情大致是农村题材,反映一对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具体情结因年代久远无更多印象了。当时,更因其编剧是咱家乡人,而感到特别的骄傲与自豪。觉得他大名鼎鼎,对这样的文化人,我是有一定神秘感的,更有想膜拜见识的冲动,但这么多年一直没能实现这个愿望。今天拜读晓舟家兄的大作,进一步了解了丁正泉之人,某种角度也算愿望已经实现了。据此,还真的感谢家兄想到兄弟,专门转发大作,仅为谢!!!
《哑姑》,这个电影名字好熟悉,我当年应该看过,只是忘记故事情节了。今天知道这部电影的编剧丁正泉老师原来是晓舟老师的同乡,这让我很感叹!
兄弟笔下的丁正泉,有出名前的聪明与顺从,有成名人后的任性。从人代会上对严肃议题的调侃看,他也只能当当需要名人装门面的官。
丁正泉和我是同村人,又是同龄人,他所写的文章和主要经历我几乎了如指掌。乡邻对他的评价是:头脑聪明,敢说真话,勤奋努力,出类拔萃。作者选择的几个“故事”在当地家喻户晓,成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