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身背药箱走乡间

2024011608045639

1975年金秋十月,我从南通医学院医疗专业毕业,留校工作,分配到附属医院,20多年来在内科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前年晋升了高级职称。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是一名老三届知青,我是从乡间小道上走出来的。

立志当在年少时。小学作文写我的理想时,我曾天真地把当一名医生作为自己的美好理想。1968年,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成为一股巨大的历史潮流。我是老三届中的66届毕业生,家在农村,户口在农村,父母兄妹在农村,理所当然地回到农村去。当时,回乡知青回乡务农很简单,拿到一本上山下乡办公室赠送的小红书,无须办什么手续,也不要敲锣打鼓夹道欢送。只是带着破灭的梦默默地回到乡村,在家乡的不多的黑土地上跟随贫下中农们披星戴月,顶风冒雨,改造地球,开始了知青回乡种地的生涯。

没有理想是混沌无知的,理想破灭是十分痛苦的。既然回乡务农,只有安下心来,耕田除草,挑粪施肥,割麦收稻,满脚泥巴,一身酸汗。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对于简单的农业劳动也没有什么不适应的。但细想起来,毕竟是知识青年,喝过几瓶墨水,总不甘心于踩着父辈的脚印再走一辈子。农村还有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吗?机遇终于来了,大队里需要培养一名赤脚医生,我被推荐上了。虽然是一名乡村医生,又萌发了早已破灭的学医的梦。看来,人的理想是深埋在心田深处的一颗种子,生命力极强,只要遇到适宜的土壤,只要有雨露阳光,它会自然萌发。经过短期业务培训,我就背起了药箱,为乡亲们防病治病,四处奔忙。

能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的人是幸福的,同时也会鞭策自己不断进取。我想,既然给了我当乡村医生的机会,就要很好地利用机遇,勤奋学习,力争有所作为。为了尽快掌握防病治病的真本领,我抓紧理论学习,抓紧自学业务,找到许多医学书籍,废寝忘食地阅读,并在医疗工作中反复实践,不断提高。乡村需要中草药防病治病,就钻研中医理论。当时中医中药书籍缺乏,我自找门路向老中医借来了《中药学》,《中医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及一些中西医名著如《实用内科学》,《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辩》等,边看边摘抄,有些书籍全本抄录下来,厚厚的笔记本抄满了几本。为了尽快掌握中药知识,就经常跑中药店,向老药工请教,并用一只只小玻璃瓶,装上数种中药饮片标本,经常盘弄,帮助辩认,便于熟悉其功能及主治用途。我还经常到野外爬山涉水,辩认中草药,采集中药材,还亲自动手栽培了不少药草。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很快掌握了一些中草药知识,得心应手地运用于临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024011608040748

邻村有位老大娘,因慢性腹痛,腹泻,消瘦,在某市级医院检查诊断尚不明,因病情加剧而疑为消化道恶性肿瘤,宣布为不治之症。患者自动出院,后来我主动上门诊治,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反复观察琢磨,考虑为老年甲亢合并肠结核,经用中西两法治疗使病人病情好转。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说是乡村土医生也能治好大医院大医生诊断不了治不好的病。

当时,乡村医生没有机会接受长时间培训,理论基础非常薄弱。为了打好基础,提高医疗水平,减少误诊,漏诊,我就加强自学,多阅读现代医学书籍,一本《农村医生手册》,翻来覆去读过几十遍,反复思索琢磨,多观察病人,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有一次,本村有一名10多岁的小男孩,发热,头痛,伴有呕吐,在一家医院诊断为感冒,开了药后让其回家治疗。我去主动关心病孩,给他打针喂药。在观察病情中,发现病孩颈项强直,皮肤,粘膜有出血点,体格检查有脑膜刺激征,根据我所学的知识,结合病孩具体病情,考虑为流脑,就马上把病孩送到传染病院,确诊为流脑,马上进行了隔离治疗,防止病孩发生意外,也防止了这种传染病的漫延。还有一位中年男性病人,两个月来食欲减退,乏力,上腹胀痛,给他诊病时发现其肝脏肿大,质地较硬,马上考虑到病人可能得了肝癌,带他到医院一查,果真如此。由于自己勤学多思,诊疗病人又有两下子,找我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也一时誉满乡里。

2024011608041481

医书上说”上工治未病”。我当时是个没有文凭的乡村泥腿子土医生,虽然找我看病的人不少,我不以此满足。我感到,为了进一步保护劳动力,防患于未然,应尽量做好预防工作,有病早治,没病预防,主动出击,才能事半功倍。在当乡村医生时,我总是把预防工作放在首位,打预防针我是第一个到卫生院领疫苗,及时接种完毕。农忙季节,背起药箱,和乡亲们一起下田干活,休息时给大家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如做好饮水,饮食卫生宣传,收到较好效果。夏秋季我所在的乡村肠道感染就明显减少,从中尝到预防为主的甜头。

有一份耕耘有一份收获。我从一名回乡知青成长为乡里远近闻名的乡村医生,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当时《南通日报》报道了我的事迹,我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文革后期,市里工厂开始招收知识青年进厂进城了。当时如有城市户口,每月就能拿到固定工资,这是被面朝黄土背朝天,拿工分过日子的知青们所羡慕不已的。论条件,我可以优先。当招工人员征求我的意见时,我出于对乡村医生工作的热爱,立志不移,多次放弃了进城当工人的机会。人生贵在自己掌握好命运之帆,选择了心中的目标,就要坚定不移地到达彼岸。

1972年春天,理想之神向我张开了翅膀,停止招生多年后的高等院校开始招生了,当时招收工农兵学员,不管怎样,它使我们知青有机会跨进大学的门槛。我所在的乡村也分配到招生名额,在乡亲们的一致推荐下,我被南通医学院录取了。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医疗理论水平,以便更好地为人民卫生事业服务,我从乡村的小道走出来了,走进高等学府的殿堂进一步深造。

回顾以往所走过的路,那段回乡务农当赤脚医生的知青经历,那浓浓的生活沉淀,完全溶化进我的血液中,深藏心底。

2024011608043193

2024011608042118

2024011608044370

写于1997年1月,收录于《铭记青春》(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一书。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61535

(20)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阳光笙箫支剑笙
上一篇 2024年1月16日 下午11:02
下一篇 2024年1月17日 上午6:2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3条)

  • 祁俊清的头像
    祁俊清 2024年1月17日 上午6:41

    因为热爱,所以出众。因为有爱,所以出色。向支医生致敬!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月17日 下午6:30

      @祁俊清多谢好友首席来访雅评!敬颂冬安!

      看来,人的理想是深埋在心田深处的一颗种子,生命力极强,只要遇到适宜的土壤,只要有雨露阳光,它会自然萌发。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月17日 上午7:09

    支医生也是老三届知青啊,那年那月,你这个赤脚医生,治病救人,成果斐然,令人敬佩。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月17日 下午6:35

      @锦瑟黎燕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敬颂冬安!

      是的,老三届回乡知青,大队卫生室赤脚医生,一根针,一把草,身背药箱走乡间,为乡亲们(那时叫贫下中农},防病治病。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月17日 上午7:54

    知青是藏龙卧虎之地,当然这也是与你的潜心学医,努力提升分不开的,机遇总是为有准备的人存在的。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月17日 下午6:39

      @四格格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敬颂冬安!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70年代末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鸣虫的头像
    鸣虫 2024年1月17日 上午8:23

    这样的经历故事多多,也应该印象深刻,值得细细回忆,大大书写啊!读了您的文章,想起了那时那部挺流行的电影《红雨》,还有一部《春苗》,里面朴素的剧情现在看来也有意思,尤其是那里面的插曲,一直在脑海中萦绕,是那么悠扬动听!那《红雨》小说的作者,老家是我们邻村的,大号杨瑞增,去年才去世。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月17日 下午6:46

      @鸣虫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敬颂冬安!

      赤脚医生出现在中国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是是那个时代基层医疗体系最重要的一环。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随后,全国各地农村涌出了大批赤脚医生,并普遍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防治网。赤脚医生对改变当时中国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农村落后的卫生面貌,对开展预防工作和促进农业生产等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电影 《春苗》原形王桂珍,有人称她为“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谢晋导演曾以她为原型拍摄了电影《春苗》;上海的粮票券上出现过她的头像;她受邀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二十周年观礼;她出席联合国世界卫生大会,向全世界介绍中国的赤脚医生……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4年1月17日 上午10:11

    那段身背药箱走乡间的岁月对您来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您的青春是多彩的,没有虚度。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月17日 下午6:51

      @难诉相思多谢蒋院好友来访雅评!敬颂冬安!

      是的,那段身背药箱走乡间的岁月,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永远铭记,铭记青春,不忘韶华。

  • 情满乌江的头像
    情满乌江 2024年1月17日 上午10:40

    优秀的人做什么事都优秀,支老师从小的志向、青年时代的经历、所学的专业、终身从事的职业,是典型的心想事成!功夫不负有心人!您的诗文也堪称大家,令人景仰。[赞][赞][赞][赞][赞][赞][花][花][花][花][花][花]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月17日 下午6:54

      @情满乌江多谢杨老师好友来访雅评!敬颂冬安!

      那段身背药箱走乡间的岁月,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永远铭记,铭记青春,不忘韶华。

      我喜欢文学,在博客中上传的一些诗文,偶尔也刋登在报刊上,一分耕耘,几多收获。事实上,医学与文学是可以双栖的。我常收到博友馈赠的新书,他们既是医者,又是作家。一个高明的医生,应该能精通笔墨,从古至今,中国多的是儒医,有的是人才。

  • 地质之花的头像
    地质之花 2024年1月17日 下午1:10

    赤脚医生是一段传奇,千千万万赤脚医生为老百姓健康做出过非常大的努力,功绩卓越,这是不容篡改的历史。
    你能几次放弃当工人的机会,让我非常敬佩。那时候当工人可是多少人的梦想,比去机关都有吸引力。你的努力,成就了今天的成就。
    好人必有好报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月17日 下午6:56

      @地质之花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敬颂冬安!

      那段身背药箱走乡间的岁月,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永远铭记,铭记青春,不忘韶华。

      赤脚医生出现在中国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是是那个时代基层医疗体系最重要的一环。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随后,全国各地农村涌出了大批赤脚医生,并普遍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防治网。赤脚医生对改变当时中国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农村落后的卫生面貌,对开展预防工作和促进农业生产等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华章秋韵的头像
    华章秋韵 2024年1月17日 下午3:00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赤脚医生治病救人功不可没。那时看病不用仪器,全凭技术。支医生,了不起!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月17日 下午6:58

      @华章秋韵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敬颂冬安!

      我是老三届回乡知青,大队卫生室赤脚医生,一根针,一把草,身背药箱走乡间,为乡亲们(那时叫贫下中农},防病治病。

  • 豫莲芳草的头像
    豫莲芳草 2024年1月17日 下午4:27

    支老师的知青岁月更令人难忘,意义非凡,救死扶伤,有了不起的贡献!而且为了实现心中当优秀医生理想,几次主动放弃招工的机会,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最后终于心想事成,梦想成真,上了医学院。机遇也好,个人努力也罢,总而言之,同龄人中我们能去上大学,是幸运的。
    赤脚医生也能治大病我是深有体会的。现在谁得了带状疱疹病,很难治疗,病人也很痛苦。下乡时我也得过,腰里长了一圈疮,很疼,土话叫缠蛇腰,就是村里卫生所的赤脚医生给治好的。我的一篇《难忘的知青岁月》无意成了抛砖引玉,引岀你这篇关于知青岁月的优秀博文,希望能岀现更多这样的文。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月17日 下午7:06

      @豫莲芳草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敬颂冬安!

      我是老三届回乡知青,大队卫生室赤脚医生,一根针,一把草,身背药箱走乡间,为乡亲们(那时叫贫下中农},防病治病。
      那段身背药箱走乡间的岁月,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永远铭记,铭记青春,不忘韶华。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高校恢复招生,一个公社一年只能推荐几名知青上大学,我们是幸运儿!
      是的,卯酉河博园有不少老知青,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知青岁月的优秀博文!

  • ch雪梅的头像
    ch雪梅 2024年1月17日 下午5:10

    小辰光我呆过射阳一段时间,我记得那时乡村医生背着药箱给村民看病人们喊“赤脚医生”,挺光荣的称呼。老师是个聪明勤奋积极向上的有为青年,运气不错呢!致敬祝贺支医生!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月17日 下午7:08

      @ch雪梅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敬颂冬安!

      我是老三届回乡知青,大队卫生室赤脚医生,一根针,一把草,身背药箱走乡间,为乡亲们(那时叫贫下中农},防病治病。
      那段身背药箱走乡间的岁月,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永远铭记,铭记青春,不忘韶华。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4年1月17日 下午8:19

    向行医几十年的白衣天使致敬!

  • 风雨的头像
    风雨 2024年1月17日 下午8:39

    “能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的人是幸福的,同时也会鞭策自己不断进取。”
    “能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的人是幸福的,同时也会鞭策自己不断进取。”
    “有一份耕耘有一份收获。” [喝彩][喝彩][喝彩][喝彩]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月18日 上午6:11

      @风雨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敬颂冬安!

      也算人生座右铭吧!

      [花][花][花][花][花][花][花][花][花][花]

  • 梦菊的头像
    梦菊 2024年1月17日 下午8:57

    我们这代人不容易。你勤奋刻苦学医的事迹令人感动。
    机会永远属于有所准备的人,你靠自己的努力成就了自己的理想,可喜可贺。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月18日 上午6:15

      @梦菊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敬颂冬安!
      是啊,我们这代人不容易。不是一帆风顺,坎坷曲折,蹉跎岁月,难以忘怀。

  • 2272 张英辅的头像
    2272 张英辅 2024年1月18日 上午9:16

    你的坚持让你实现了理想。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月19日 下午2:09

      @2272 张英辅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敬颂冬安!
      是啊,我们这代人不容易。不是一帆风顺,坎坷曲折,蹉跎岁月,难以忘怀。

  • 陌上梦落的头像
    陌上梦落 2024年1月18日 下午1:51

    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想起了《红雨》、《春苗》,致敬支医生!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月19日 下午2:13

      @陌上梦落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敬颂冬安!

      公社是根长青藤,社员都是向阳花,取那个时代之歌词。

      《红雨》、《春苗》,写赤脚医生之电影。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4年1月18日 下午8:57

    不忘初衷为人民,钻研医学为大众,勤奋努力学艺术,丹心一片干事业。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月19日 下午2:14

      @诃痴快乐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敬颂冬安!

      那段身背药箱走乡间的岁月,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永远铭记,铭记青春,不忘韶华。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4年1月18日 下午8:59

    成功这是持之以恒,不忘自己的理想,努力拼搏打天下,最终赢取为理性。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月19日 下午2:15

      @诃痴快乐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敬颂冬安!

      “能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的人是幸福的,同时也会鞭策自己不断进取。”
      “有一份耕耘有一份收获。”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4年1月18日 下午9:24

    开始不是鼠标没显示,后来网速不给力,橡皮老妈负重跑不快,迫使关机下线,真扫兴。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4年1月18日 下午9:36

      @诃痴快乐打字打飞了:开始是鼠标没显示,后来网速不给力,像匹老马负重荷跑不快,迫使关机下线,真扫兴。这句话是对的。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月19日 下午2:16

      @诃痴快乐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敬颂冬安!

      没关系,慢慢来!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4年1月18日 下午9:26

    好不容易点评有点灵感,结果呢,最好的就是强行关机,把一肚子里的墨水全部风干。啥都没有了。

  • 诃痴快乐的头像
    诃痴快乐 2024年1月18日 下午9:30

    你是我最敬佩的哪一种埋头苦干加实践,在农村那个广阔的大舞台,最终实现了当一名救苦救难的白衣天使,让自己的才华得以实现,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救苦救难的大明星,向你致以崇高的敬礼。[赞][赞][赞][花][花][花][花][花][花]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月19日 下午2:17

      @诃痴快乐多谢好友来访雅评!敬颂冬安!

      我是老三届回乡知青,大队卫生室赤脚医生,一根针,一把草,身背药箱走乡间,为乡亲们(那时叫贫下中农},防病治病。
      那段身背药箱走乡间的岁月,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永远铭记,铭记青春,不忘韶华。

  • 诚厚的头像
    诚厚 2024年1月21日 上午12:06

    有志者事竟成,支医生如愿实现了儿时的理想。从赤脚医生到科班医师,勤奋钻研、治病救人,白衣天使受人尊敬。我们这个年龄,经历过一个非常时期,能圆儿时梦的不多。支医生是幸运儿!

    • 阳光笙箫支剑笙的头像
      阳光笙箫支剑笙 2024年1月21日 下午3:14

      @诚厚多谢老部长好友来访雅评!敬颂冬安!

      我是老三届回乡知青,大队卫生室赤脚医生,一根针,一把草,身背药箱走乡间,为乡亲们(那时叫贫下中农},防病治病。
      那段身背药箱走乡间的岁月,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永远铭记,铭记青春,不忘韶华。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