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赵火车站,坐北向南,位于今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第18大街与崇光路交叉口西南角。2018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郑州市历史建筑”,编号:ZZ01-123。2019年,开始对老车站进行修缮,至2021年秋竣工,现更名为“司赵火车站博物馆”。
去年年底,我曾旧地重游,再次来到司赵火车站,计划参观“司赵火车站博物馆”内陈列的展览,可惜遇到冷冰冰的铁将军把门,被拒之门外。历史建筑修缮后常年闭门谢客,是目前存在的普遍现象,好像修缮了,就保护好了,就万事大吉了,根本不考虑如何发挥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治治有关部门懒政不作为的毛病。
此行,我想了解司赵火车站历史的官方解读的愿望落空后,我只能围着老车站转圈,走马观花。车站正门前(是站外),象征性铺设的一段铁轨上,停放着一台外表崭新的老式蒸汽火车头(模型),其正面装饰红五星和“为建设全国铁路而奋斗”的标语,仿佛即将升火待发,向着太阳升起的东方前进。两侧设置两条内容相同的红字大标语,都是“让科技强国号角在青少年中嘹亮”。显然,车站背面(是站内),才是当年铺设铁轨的陇海线。离老车站西侧不远处,坐落着一座炮楼,是日军为保卫车站和铁路安全修建的,现为展室。
利用“司赵火车站”这座历史建筑,开办“博物馆”,展现我国铁路建设发展的历史,致力于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技强国教育,是值得肯定的正确举措。可是,在司赵火车站博物馆门前,停放着的一列老式蒸汽火车头竟是一件模型,实在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在我逗留期间,只遇到几位游客,连散步的溜孩的过路的也很少在此经过。
2014年前后,因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发展需要,原司赵行政村(由司庄、程庄、司赵三个自然村组成)即将整体搬迁,司赵火车站正处于拆迁范围之内,被多家媒体轮番曝光,断定是“百年车站”,迅速进入公众视野,也吸引了我的的关注。九年前,我随郑州古民居保护志愿者一行,来到司赵村实地考察面临拆迁的“司赵车站”。
首先看到的是一道特殊的风景线。村口,“严禁建筑材料入村 违者重罚”的告示牌悬挂在老车站墙角,十分醒目。为了得到多一点的拆迁补偿款,全村几乎家家闻风而动,或盖新房,或加楼层,像野草逆势滋生,疯狂蔓延开来,满街都是颤颤巍巍的高楼。老车站也被房主用五层楼高的钢铁框架箍住,意欲在老车站上空搭建空中楼阁,幸亏突击扩建增容的行为被及时制止,才得以解脱,与拆迁劫难擦肩而过。
这个老车站,是陇海铁路原中牟至郑州段之间的一个小站,后因线路改道废弃多年,慢慢地便湮没于乡野之中,成了村民的私人房产,现被房主租给别人开了一家废品收购站,曾经的候车厅里塞满了收来的废品垃圾,一片狼藉;左边小间是一家修车铺,老板正在门前修理电瓶。
多年以来,司赵火车站,被某些官方媒体及自媒体说成是“百年车站”,事实果真如此吗?经我参阅相关资料,似可揭开其扑朔迷离的面纱:
早在清光绪年间,为修建一条从芦沟桥到汉口的铁路(卢汉线),原设计是经过中原重镇开封,但经勘察黄河开封段河床宽、水位高,架桥难度大、耗资多,故向西绕道郑县建桥通过。随着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铁路交通的倚赖和需求日益增强,为了改善当时的省会开封与外界的交通联系状况,1904年10月,又开始筹划修建一条芦汉线的支线——汴洛铁路,与芦汉铁路交汇于郑县,此乃陇海铁路的前身。1905年6月,以郑县车站为中心,东到开封、西至洛阳的汴洛铁路,在开封正式破土动工。汴洛铁路是陇海铁路的第一段,而开封车站又是陇海铁路的第一站。1907年3月21日,汴洛铁路开封至郑州段首先竣工通车,其间韩庄、中牟、白沙等三个火车站开始营运。1910年,郑州至洛阳段修成,至此汴洛铁路正式建成通车。
1912年9月,北洋政府与比利时签定修建陇海铁路的借款合同,计划在汴洛铁路的基础上,同时以开封和洛阳为起点,继续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于1913年5月同时开工。东线:1915年5月,开封至徐州段通车;1925年到海州通车;1934年到连云港通车。西线:1915年9月,洛阳至观音堂通车;1927年到灵宝通车;1931年到潼关通车;1934年到西安通车;至1936年到宝鸡通车。
1938年5月,侵华日军占领徐州后,沿陇海铁路继续西犯,试图夺取郑州威逼武汉。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花园口、中牟九堡等地的黄河大堤,试图以水代兵,拖延日军的进攻步伐。滔滔黄河水从花园口决堤处溢出,朝东南方奔流而下,黄水所到之处,无不淤塞水道,满溢湖泊,不仅淹没了黄淮地区的大部分良田,还吞没了大片城镇和乡村,几千万百姓顷刻遭受严重伤亡,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死难者达89万人。也冲毁了郑州东圃田到开封西段邵岗集的铁路,沿线的白沙火车站和中牟县城火车站都被黄水卷走,陇海铁路就此中断长达六年之久。
1944年春,侵华日军为接通陇海线与京汉铁路交汇,向华中华南两广地区发动进攻,将被冲毁的陇海线南迁至今螺蛭湖、司赵一带,铺设中牟至郑州段的新铁路,新建中牟站及郑庵和司赵这三个车站。抗战胜利后,该段线路经整修加固后仍继续使用。为满足营运需要,1964年该段线路又增加了刘巧、芦医庙和螺蛭湖三个小站,俗称“南线的陇海铁路”。
陇海线是我国东西走向的干线铁路之一,运能和运量在我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中郑州至宝鸡段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即逐段建成双线,但郑州以东的线路仍为单线,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人流、物流要求。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发展的需要,自1977年12月起,郑州至商丘间双线改造工程开工,根据规划,应将中牟至郑州东段的线路北移,但因城镇规划及拆迁难度大等诸多因素制约,并未回归旧址,而是将线路基本取直,在原陇海线旧址与既有线路之间居中而建,仅向北移了4公里多。由原来的双轨单向改为四轨双向。同时,改造既有中牟和郑州东站,新建占杨、南寺(后期撤销)和圃田三个中间站,于1979年12月29日建成通车。改道后,中牟、郑庵、司赵等三个火车站被废弃。
历史事实明确印证,现存的“司赵火车站”由日军建立于1944年,距1979年因改道停用,历时35年,离所谓“百年车站”的名号相去甚远。现存的“司赵火车站”,以及“中牟火车站”和“郑庵火车站”等三个火车站,都是日军因军事用途所建,是日寇将侵略魔爪伸进中原,利用陇海铁路发动战争,掠夺我国战略物资留下的一个历史污点,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
打“百年老店”牌,有利于地方形象宣传,抑或还能拉动一方旅游经济增加收益,但是,我们更应该敬畏历史,懂得尊重历史,还历史以真实面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61361
评论列表(22条)
沙发!
不是百年,也将近百年,那时的建筑都很坚固,旧物利用也未尝不可。
@漫言华语:历史建筑修缮后常年闭门谢客,开门少,关门多。这是目前存在的普遍现象,好像修缮了,就保护好了,就万事大吉了。花了钱,却没有很好地去利用,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寻根究源,为司赵火车站立传。
@祁俊清:喜欢刨根究底,钻进牛角尖里去探个明白。
您说的非常有道理!图文并茂,学习了很多地理的、现实的知识!应该留得住,还得留得下、留得长久!
@鸣虫: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尊重历史,古为今用。
尊重历史的态度, 如今是太缺乏了, 把历史当成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 打扮得再漂亮也是自欺欺人!
@轻品慢尝:尊重历史 敬畏文物 让博物馆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大学校”。
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
历史不能篡改,办事光明正大。
@阳光笙箫支剑笙:文物背后的历史,记录了中华民族成长发展的印记,是五千年文明持续演进的见证。历史来不得半点虚假。
精美拍摄,灵动抒写,文图荟萃,别具一格。
@锦瑟黎燕:用文物“还原”历史,用历史讲述文明,让人民群众在增进对中国历史了解的同时,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寻根究源,为司赵火车站立传。赞!
@雪花漫舞: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深入挖掘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任重道远。
司赵火车站,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感谢老师的分享!
@邯郸常跃进:司赵。为一个村子的名字,地名。1944年,日军应战争急需运输兵力和装备,掠夺我国战略物资,为修复陇海铁路,重新连接到郑州通往华南华北的平汉线,将因黄河决堤冲毁的中牟至郑州段线路向南改道至螺蛭湖、司赵一带。这时日军建中牟、郑庵、司赵三个新车站。至此,“司赵”才进入陇海线站名。1944年-1979年,营运历时仅35年,怎么可能是百年车站?
欣赏点赞,新春快乐!
@邯郸常跃进:谢谢欣赏!新春快乐!同喜同乐!
尊重历史事实,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对于历史建筑,保护与合理利用是相辅相成的。我赞成金老师的观点!
@诚厚:历史是我们过去的世界。我们可以透过历史了解到我们过去的世界。
这些现象似曾相识,各地都有,但我们更应该敬畏历史,尊重历史,还历史以真实面目。
@华章秋韵:学习历史,我们应该牢牢记住,没有先辈们的努力,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我们应当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