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当我翻开相册看到这张老照片,就情不自禁回忆起五十二年前那段难忘的知青岁月。无论对国家还是我们个人,那也是一段难忘的历史。
五十余年前,毛主席发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还说“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在那个火红的年代,成千上万的青年一腔热血,满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响应号召,积极的投身于上山下乡的革命洪流,而我也是这支宏大队伍中的一员。
1972年3月3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我们一 批中学毕业生佩戴着大红花,坐着敞篷大卡车,在学校领导、同学、朋友和亲人的欢送中离开父母奔赴农村广阔天地,来到方城县何庄公社马庄大队。那时的下乡插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体农场,一种是自愿结合的知青小组,我属于后一种。我们一行六人四女两男被分到马庄东队安家落户。乡亲们对我们很热情,夹道欢迎,把我们迎进了提前盖好的五间新房。说是新房,其实就是土坯垒的草房,四个女生住两间,两个男生一间,剩下两间用现在的话说是厨房和餐厅。我们六人,两人一组轮流做饭,一轮十天,从此成了马庄生产队的一户六口之家,与知识青年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模板是一致的。
农村的艰苦程度,超乎我们想象。我们的床和房子一样,是土坯垒的,上面铺的是高粱杆织成的箔,很不牢固,后来还塌陷过一次。年轻人对新生活是满怀热情,希望和憧憬的,我们六人谈笑风生,床虽不好但我们刚到那天晚上心情很好,一切都感到很新鲜,躺到床上时已是半夜,昏昏沌沌睡去。
第二天一早,就听见生产队长喊:出工了,干活了,到粉坊前集合!’
我们一骨碌爬起来匆忙穿好衣服飞一样向目的地跑,生怕第一次出工就晚不好看。生产队长分配社员们出粪,妇女铲,往筐里装,男劳力往地里挑。在家都没干过这样的活,粪黑,粘,稠糊糊的,很不好铲,加上难闻的气味直想往外吐。可想想农民成年累月都干这样的活,既然来接受再教育就要坚持,不能怕苦怕累怕脏。生产队长也很关心体谅我们,说如果铲不动,一次就少铲些慢慢来,并给我们示范怎样用铁锨效率高。组里那两个男青年,别人挑满筐让他们挑半筐。虽然活儿脏累,贫下中农的善良,真诚和关心给我们心灵上很大的安慰。
几年的艰难困苦农村生活中,村上乡亲们在各个方面都给予我们极大的帮助,对我们像对孩子一样。比如:农活上手把手教我们,生活上关心我们,冬天一般没有菜吃,邻居家腌的芥菜丝常常给我们送;不管我们缺什么,只要他们知道都毫不吝啬给我们送去。
生产队喂牛的饲养员,土话喊他牛把儿,他不仅喂牛还负责驾牛车拉生产队集体的东西。我们队的牛把是个五十岁多岁的单身汉,弟兄们排行老五,我们几个知青都喊他五伯,他经常去我们住的地方和我们聊天。有时我们几个人也闹矛盾,他就苦口婆心劝解。
烧火做饭,我们用的是最原始的燃料——柴禾,做饭要两个人,一个人在灶膛烧火另一个人在锅台前忙。生产队隔一段时间就分一次柴禾。组里两个男孩儿,一是从地里干活回来劳累,二是也有点懒,不想用人力车去拉,我们女孩喊他们不去很生气,为此争吵过几次。五伯知道了这一情况,就不吭声用牛车把分给我们的柴禾拉到我们住处。后来就成了习惯,每次队里分柴他都给我们拉回来,他是真的把我们当做自己的孩子。在那种艰难情况下,他的关心和帮助让我们感到温暖,也感激不尽。
随后的日子,我们就每天和社员们一起出工干活,春耕,锄草,施肥,浇麦,种棉花,给花苗打药,整枝,打杈,割草,摘棉花,刨红薯,收花生,撇玉米,割麦子等等,几乎所有的农活都干过,就是没有犁过地。
在所有的农活中,我感到最辛苦劳累也是最怕干的活是割麦子。麦子熟时一望无际的麦田随风起伏,真是麦浪滚滚闪金光,丰收在望心欢畅。可那时没有收割机,全靠手工用镰刀割,把这大片的麦田变成麦子磨成面该是何等不易,也就是那时我深深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艰辛。焦麦炸豆说的就是麦收和秋收刻不容缓,辛苦一年盼的就是丰收。为了赶时间少晒太阳,凌晨布谷鸟一叫,队长就在村上扯着嗓子喊:“起床去割麦了,村南头地里。”
我们慌忙摸黑爬起来,匆忙穿好衣服,拎起头天晚上早已磨好的镰刀就往外跑。天上一轮明月照耀,满天星星像发亮的小宝石向我们不断眨眼。社员们在麦田边一字排开,每人两拢甩开镰刀便嚓嚓割了起来,不一会儿大队伍前进了很远,而我们几个知青落在后边。特别是我,身小力薄,又从没用过镰刀,加上一双长辫子随着弯腰割麦的动作甩来甩去碍事,又是知青中最后一个,割了半天抬头一望已不见人影,那长长的麦拢好像永远也割不到头,只有月亮星星陪伴我,我不仅感慨:披星戴月割麦忙,腰酸背疼心悲伤。我咬咬牙又埋头割了起来。
突然,我听到了说话声和嚓嚓的割麦声,声音越来越来近,原来是同伴们来接拢帮助我割。那一刻我感动得掉眼泪,立时来了精神,干劲十足飞快地割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和接拢的伙伴会师了。随后的几天我的割麦技术逐渐提高,和别人的距离慢慢拉近,人家割三个来回麦拢我能两个来回,队长表扬我说这已经是很不错了。
麦收后我给队长请假回县城,一是带点生活用品,二是剪头发。过了麦收还有秋收我不能让长辫子妨碍我干农活。留了好几年的辫子,要剪真有点舍不得,为了纪念我的长辫子,更为了纪念在农村广阔天地里这段难忘的知青岁月,剪掉辫子之前我去照相馆专门照了这张我认为很珍贵的照片。那时自己没有照相机,如果在今天一定去麦浪滚滚的田野里照会更逼真。
半个世纪过去,弹指一挥间。我们的国家和个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庄再也不是几十年前割麦靠镰刀的马庄了,村里家家盖起了楼房,割麦用收割机,犁地用拖拉机,还有一部分成了城市人,但以前的马庄把我们的身影留在了那个青春岁月里。
看见老照片,使我深深怀念那已经远逝的岁月,想念我生活了三年的马庄村,更想念五伯,生产队长,帮助我接麦拢的伙伴,还有我教他们扫盲认字的同龄兄弟姐妹们、许多记不得名字的善良真诚和蔼可亲的乡亲们。离开马庄上大学后几年里,寒暑假我都会去看望乡亲们,还专门给五伯买过一双鞋,当时他拿着鞋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如今,这一切都已经融入了我终生的记忆。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61014
评论列表(49条)
悄悄来到您的空间
静静欣赏您的家园
默默倾听您的故事
细细品味您的情感!
@风雨:感谢风雨坐沙发欣赏我的故事。
我们名字叫知青,知青岁月总难忘。
当年青春红似火,毕业坚持四面向。
到最需要地方去,上山下乡斗志昂。
说走就走打行装,高歌猛进向前方。
广阔天地炼红心,乡村就是咱们家。
贫下中农再教育,脱胎换骨改思想。
顶风冒雨斗天地,农村风貌大改观。
学习大寨创奇迹,处处都是鱼米乡。
入党上学向前走,要让人生铸辉煌。
如今晚霞夕阳下,发挥余热勤奔忙。
知青岁月永不忘,大笔挥舞谱新章。
@阳光笙箫支剑笙:支老师出口成诗,总结我的知青岁月,谢谢!想必你也有自己的知青岁月,能否写出来让大家分享吗?
@豫莲芳草:是的,知青岁月,给知青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生动素材,曾涌现过大批知青文学作家,如叶辛《蹉跎岁月》,丛维熙《北国草》,梁晓生《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张承志《黑骏马》,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 我们当地出了本《铭记青春》,百名知青合著,我写了篇”身背药箱走乡人间”。俱往矣!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难忘知青岁月!
@阳光笙箫支剑笙:我写了篇”身背药箱走乡间”。俱往矣!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难忘知青岁月!
@豫莲芳草:我写了篇”身背药箱走乡间”。俱往矣!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难忘知青岁月!
@阳光笙箫支剑笙:那你是当时的赤脚医生。
@豫莲芳草:是啊,一根针,一把草,为广大贪下中农防病治病。
@豫莲芳草:为广大贫下中农防病治病。
好珍贵的老照片,风华正茂的精美留痕;好灵动的文字,将那年那月的知青岁月深情回忆,让我深度共鸣。
@锦瑟黎燕:可能你也有相同的知青经历,所以能感同身受,引起共鸣。如果有的话,能否也写出来让大家分享好吗?
这段经历,是历史馈赠给我们这一代人的珍贵的精神财富,值得珍藏。
@祁俊清:是的,有共同经历,就会感同身受。不知你是否也有知青经历,如果有,也可以写出来让大家分享一下。
@豫莲芳草:我是个回乡青年,来自农村,又回到了农村。
@祁俊清:那个年代,中学毕业后不能考大学,家是农村的,回乡种地,城市的下乡务农,回乡下乡,干活一样。
知青,是我国一个特殊时期的特色称谓!当年那些胸怀革命理想、意气风发的初中、高中生,相应号召,义无反顾奔赴农村,在广阔天地奉献青春。有过那段经历的人,都是有着厚重人生资本的人,这些人很多都成了共和国的脊梁,甚至领袖!可怀念的知青岁月,可敬的知青!
@鸣虫:谢谢你来访阅读和理解!是的,习主席也是知青,而且和我一样,是工农兵大学生。
清纯的照片,让人浮想联翩。年轻真好,回不去的青春啊!
去年是主席最高指示发表56周年,好多地方的知青组织举行庆祝活动,原来会址在哈尔滨,因为南方的知青怕冷,临时改在西安,我都想去了,准备了发言稿,后来活动和去海南撞车了,没去成。
你们那种形式应该是集体户,我们就是这种形式,当时,组户需要15人,男女护长各一名,我是护长,哈哈,出家门就当家,也是一种历练呢。文章很有意义,那是一段艰苦的生活,有苦有乐,值得回忆!
下乡插队马家村,广阔天地练红心。
知青一别五十载,回忆当年最缤纷。
赞!
@玉梅:同为知青,有共同的经历,所以感同身受,你没去成西安参加庆祝活动,很遗憾啊!
老师建议我也写一写知青岁月的片段钩沉,好热情。我以前写过,以后,会逐渐拿出来的。那是一代人的历史投影,也是一个人的岁月留痕。
@锦瑟黎燕:期待啊,你文采好,文字功底比我深厚,一定写出来更精彩。
看了师老师的知青岁月,引起共鸣。你们下乡比我们晚了三年,条件相比之下安排的就好多了,我们正是寒冬腊月去的,冰天雪地,先被冻哭了。
@悠扬琴声68:咱是一起初中毕业,你们当时就响应号召下乡了。我又上了三年高中才下乡,相应条件好一些。共同的经历让你感同身受,才引起共鸣。你下乡去延安卖西瓜的故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对知青岁月写得比较乐观。邓大人对知青下乡这事的评价是“三个不满意”,青年学生、家长、农民三不满意。
@漫言华语:凡事都有两面性,那也是国家无奈之举。当时初高中同时毕业六届学生,大学又不招生,这一批人的就业是个大问题。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前边有句话:“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那时老三届下乡,老五届不分配工作去农场锻炼,也都是形势所迫的权宜之计。是邓大人的改革开放政策让中国慢慢正常化。这是我个人看法,不全面也不一定正确。
师老师是城里人,用难忘来回忆知青岁月,是把这段经历当作自己一生的财富。知青岁月,既了解了农村,了解了农民的辛苦、朴实和善良,又磨砺了自己,为农村建设洒下了汗水。我是“插婴”,出生就是农民,有过农村的磨砺,以后的工作就没有吃不了的苦。
@诚厚:那个时代大学不招生,毕业家是农村回乡务农,是城市的下乡种地,回乡下乡,工作一样,虽吃了不少苦,也的确受到了锻炼,为后来的人生路打下良好基础。从内心讲,家长和学生肯定也是不愿下乡的,但体谅国家难处,积极响应号召下乡。
凡事都有两面性,那也是国家无奈之举。当时初高中同时毕业六届学生,大学又不招生,这一批人的就业是个大问题。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前边有句话:“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
那时老三届下乡,老五届不分配工作去农场锻炼,也都是形势所迫的权宜之计。是邓大人的改革开放政策让中国慢慢正常化起来。这是我个人看法,不全面也不一定正确。
青春的岁月,是一首歌, 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你这歌声音浑厚又嘹亮!
@轻品慢尝:谢谢来访认真阅读和美评!不知刘老师是不是也下过乡,希望也能听到你唱一首《青春的岁月》之歌,一定更浑厚嘹亮,优美动听!
经历是一生的财富。向您致敬![花][花][花][花][花]
@风雨:这经历也都是迫不得已。
三年知青岁月,实属无奈。你若是用这三年干点别的,或许更有成效。“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不太认同。每个人都有施展自己抱负的特有平台。一窝蜂地把青年送到穷乡僻壤,这是一场悲剧。
@难诉相思:那时大学不招生,同时初高中毕业六届学生,就业是个大问题。毛主席发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同时,人民日报头条刋登: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那也是国家困难时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学生和家长都不情愿,但也是没有办法,连习近平不是也下乡了吗?凡事都有两面性,也确实吃了不少苦,经受了锻炼,为以后的人生之路打下基础。
我是七零年参加工作,七一年的毕业生也分配了工作。好像只有这两届的毕业生没有上山下乡。
我参加工作就在地质队,工作在农村。对农村的生活非常熟悉。每年麦收,我们单位都帮助驻地老乡。我从小割草,对镰刀不陌生。加上学校里每年都学农,铁锹,搞头都会用。帮助生产队割麦子虽然不如社员快,但还可以。我们也只是轮流去帮忙,一个人就是半天时间。
@地质之花:那你没下乡直接参加工作很幸运!不过地质队的工作常年在野外也很辛苦啊!
插队的岁月是艰苦的,吃饭不适合,老发生矛盾。后来支书让我们成立青年之家,请老乡为我们做饭,就好多了。当时几乎没吃过什么炒菜,基本上都是菜汤,每星期只有半天学习,其实就是休息。不知怎么熬过来的。现在好好珍惜当下。
@杨自记:知青组好多矛盾都是因为一日三餐引起的,有老乡专门给做饭,矛盾就会少很多。那时生活的确艰苦,干活又累,前途渺茫,现在想想,也不知怎么熬过来的,好在一去不复返了。晚年还好,知足常乐吧。
@豫莲芳草:现在老了,生活压力少了,但是身体还是要注意了。大姐多保重啊!
@杨自记:我们都要多保重啊!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汇成歌。有了知青这段磨砺的经历,什么苦都能吃。[赞][赞][赞][赞][赞][赞][花][花][花][花][花][花]
@情满乌江:所言极是。后来参加工作当班主任,5点多学生岀早操,我和学生一起操场上跑步,晚上10点还去查寝室,看看学生是不是还在闲聊不睡觉。有人说,当班主任真辛苦,想想下乡时受的苦,这又算什么呢?
上山乡下那个知青年代,曾随小学语文老师奶奶住过乡下一小段童年时光,很艰苦,很朴实,没有埋怨,只有勤劳善良。我虽没用过镰刀割麦,但体会得到青春奋斗挥洒汗水的满足。芳草老师的长辫子,一生铭记在心。难忘的青春。
@ch雪梅:谢谢雪梅的理解赞誉和雅评!从内心讲也不情愿下乡吃苦,但当时那是潮流,只能顺流而下。凡事有两面性,有了这段经历,为以后人生道路打下良好基础。
看了好感动,真的不容易。向您们致敬![花][花][花][花][花]
青春年华,芬芳记忆
@王志学四连笔记:谢谢来访认真阅读和雅评!
老照片唤起了我对芳华年代的回忆,我的芳华我的花季年华是在部队里渡过的,谢谢芳草友友[花][花][花]唤起我许多美好的军旅回忆!
@红芭蕾情结:唉呀,谢谢你的来访阅读和精彩共鸣留评!你比我幸运,部队生活各方面比农村好得多,下乡几年真是没少吃苦,当然也磨练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