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景生情话土布

0LdpUnopd9

                                                                   今非昔比话土布

华章秋韵

2023年夏日的一天,我与同事美眉一起去濮院古镇游玩,至今念念不忘的是景区商业街拐角处的一家布店。这是一家专门卖纯手工土布的店。店里有如以前布店橱柜里那样竖着摆放着的一匹匹土布。这些土布有白色的、条纹的和格子的。除了这些土布,店里有用土布做的穿在女模特上的土布旗袍和穿在男模特上的中式套装,还有一些用土布做的小玩艺儿,如12生肖等。店里还有裁缝师傅、老式缝纫机,随时可以给有购买意向的游客量体裁衣,大有立等可取之美意,服务相当热情、周到。

我随意一看那女模特上的旗袍标价,哇塞,居然600多元,感觉这价格高得太离谱啦!这是一件短小纤纤的小格子短袖旗袍,下摆在膝盖以上,只有身材娇小的女孩才穿得上。它用料不多,几对盘扣,缝纫简单。心想,按这样计算,男模特上那套适合胖人穿的宽大中式白短袖、长直统裤套装起码得1000多元啦!这土布的身价真是今非昔比啊!

当时这匆匆一瞥不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出了我在青葱岁月中曾经经历过的那些刻骨铭心的物事。

我们小时候生活条件差,物资匮乏。穿衣需凭票证买布做衣。成人一年的布票也做不了一套衣服。乡下有的人家即使有布票也舍不得给老人、孩子花钱买布做新衣,只留给家里谈婚论嫁的年轻人;有的人家偷偷卖给需要结婚的人家。

那时乡下人家都会在自留地上播种些许棉花。秋天棉花收获后,轧出棉籽,到有弹棉花机器的地方去把棉花弹膨松,然后回家把弹膨松的棉花擀成圆长的棉条。

乡下人家都有纺纱工具——纺车。我们这里叫“摇车”。纺纱织布都是女人们的事。从十来岁的小女孩到七八十岁的老太太都会摇纱。中青年妇女白天都要下地劳动,女孩子白天不上学,就要割草,一般都在晚上摇纱、织布。

我家三姐妹都从小就学会了摇纱,个子长得能双脚伸长去踩着织布机下的踏脚板了,就开始织布了。那时我家堂屋里摆着三部摇车。晚上三姐妹一起纺纱,场面很有气势。大家右手摇车,时而顺摇几转,时而逆转一下;左手撮着棉条,棉纱时而拉长,时而缩短。双手配合协调,我们摇出来的棉纱又细又均匀。棉纱细匀,织出来的布就平整、光滑、细腻。冬天寒冷的晚上,我们仨经常像比赛似的自觉纺纱到夜深人静,因为我们都想争取在年前把布织出来,新年穿新衣。

纺好纱后,还得把纱从纱锭上倒出来摇到另一种工具上,让纱绕成一圈圈,然后再放在浆水里浆好、晾干,使之牢固。接着把晾干的纱拿去经布。要想织条纹或格子布,就先把纱的颜色染好。经布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活儿,相当于设计,需要计算门幅的大小——纱的根数;如想织成条纹或格子的话,还要计算好每幅上安排几个版面,条纹的颜色、纱的根数都要计算准确。那时的妇女一般都不识字,不会计算。这道工序大多都由村子里有点文化的男人帮女人们计算的。经好布后,就把经好的纱缠绕到织布机的轴上,这样就可以开始织布了。

我们的母亲出身在附近小镇上,婚后她只学会了摇纱,不会经布,也不会织布。小时候,我们把纱摇好后,就拿到姑妈家,由姑妈经布、织布。后来我上中学住校。由大妹帮助姑妈,并学会了经布计算。而我却只会摇纱、织布。

织布更是技术活儿。看似发一梭、拉一扣,往复循环很轻松。其实技术好的人织出来的布紧密、匀称、光洁,无线头;技术差的人织出来的布疏松不匀,布面有结、有线头。设计得好的条纹布、格子布,织出来也非常好看。一般小条纹、小格子布做衬衫,大版面条纹布、大格子布都做被里子、毯子。成年男子的衬衫都用白布做,年轻女子的春秋两用衫和冬天包棉袄的衣服都用染成多种颜色的布做,裤子都用染成黑色或蓝色的布做。

那时,巧手女人设计出来织的土布,尤其是黄道婆的故乡——上海松江一带女人设计织出来的土布做成两用衫,那是真的好看,属于土布中的精品。但与商店里买来的洋布——机器织出来的布相比,毕竟土布手感粗糙、色彩单调;洋布光鲜亮丽、图案缤纷。两者无性价比可言,土布自然不值钱。

原本我老家的衣橱里还有两件全新没穿过的土布衬衫,一件条纹、一件格子;还有两条也是全新没用过的被里子,一条是阔版条纹,一条是蓝白双色的大方格子。原先舍不得享用,进城后也没机会用,一直放置老家20多年。前几年老家被征也没拿出来,最后它们与一些老物件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推土机深埋于故土,太可惜啦!

岁月斗转星移,世事沧海桑田。如今环保意识与健康理念都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知道那些带“土”的,纯手工制作的都是对健康有益的好东西;如今劳动价值与时间观念都已深入人心,知道付出要有回报,时间就是金钱。

回过身来仔细想想:从播种棉籽,到一件土布成衣,其间要付出多少劳力与辛苦,多少时间与精力?常言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足以可见付出与收获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从春天播种到夏天拔草、施肥、除虫,秋天采摘,冬天纺纱织布,做成衣服,一件土布衣,历时四季,才能完成。如此,我心释怀:濮院景区里的土布衣服价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

(选稿:灿烂阳光    审核:晓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卯酉河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aoyouhe.com/archives/60827

(5)
华章秋韵的头像华章秋韵
上一篇 2024年1月10日 下午7:01
下一篇 2024年1月10日 下午10:4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9条)

  • 祁俊清的头像
    祁俊清 2024年1月11日 上午7:14

    表面上是写土布,实际上在写乡愁,读来亲切。

    • 华章秋韵的头像
      华章秋韵 2024年1月11日 上午10:04

      @祁俊清确实非常怀念逝去的岁月,消失的故土和那些曾经快乐的物事。

  • 四格格的头像
    四格格 2024年1月11日 上午8:12

    我感觉纺纱织布是女人最美的工作,也是最美的形态;想想呀,摇动纺车、飞梭走线,那种专注,那种妍静、那种灵巧、那种耐劳,还有什么比这更美的。我想象着你们姐妹纺纱织布时的情景,那是要多美就有多美。

    • 华章秋韵的头像
      华章秋韵 2024年1月11日 上午10:16

      @四格格谢谢格格美评!回想那些逝去的岁月,因我们三姐妹在前,弟弟们还小。我们什么重活、累活、手工活都干,还会做砖瓦、摇船……生活虽然很艰辛,但是很快活。

  • 鸣虫的头像
    鸣虫 2024年1月11日 上午8:22

    语言细腻灵动,写尽了土布的前世今生!

  • 锦瑟黎燕的头像
    锦瑟黎燕 2024年1月11日 上午10:00

    好佩服你们三姊妹会纺摇纱织布。行云流水,生动抒写,情景交融,十分传神。

    • 华章秋韵的头像
      华章秋韵 2024年1月11日 上午10:27

      @锦瑟黎燕那时在我们江南水乡的女孩子都 一样的会做这些活儿,还会打毛衣,会做针线活。

  • 清河君的头像
    清河君 2024年1月11日 上午11:00

    纺纱织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土布,勾起对逝去年华的美好追忆。

  • 轻品慢尝的头像
    轻品慢尝 2024年1月11日 下午2:11

    土布牵出了悠悠往事, 往事中有传统,有亲情, 土布不土, 有返璞归真的美丽!

    • 华章秋韵的头像
      华章秋韵 2024年1月11日 下午4:43

      @轻品慢尝感谢老师的精彩美评!尽管土布已今非昔比,但那些快乐的物事,永远铭记在心,依然感觉美好。

  • 难诉相思的头像
    难诉相思 2024年1月11日 下午6:12

    到乌镇时也看到过这种土布作坊。以前认为很土的民间特产,如今登上大雅之堂了。不过这种质地和图案加工成的服装很挑人穿。

    • 华章秋韵的头像
      华章秋韵 2024年1月17日 下午2:46

      @难诉相思是的,这种土布作坊现在只能在一些馆里看到了。土布今非昔比,我触景生情,感受特别深。

  • 地质之花的头像
    地质之花 2024年1月11日 下午8:33

    纯天然的东西顺应天意,是最好的东西。
    你真了不起,还会纺纱。我从记事起到参加工作就没有见过纺车。还是后来在博物馆里看到真的纺车。

    • 华章秋韵的头像
      华章秋韵 2024年1月17日 下午2:48

      @地质之花是啊,许多东西,有的时候不珍惜,没了却总在怀念,总想留住它们。

  • 霁月的头像
    霁月 2024年1月12日 下午2:08

    这个标题改得好,主编老师有水平。土布的故事里有满满的爱意与乡愁。好文拜读了。

    • 华章秋韵的头像
      华章秋韵 2024年1月17日 下午2:50

      @霁月确实改得好,佩服周老师。感谢您来访,给予美评。

关注微信